張楊被殺,這件事在幷州境內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張楊昔日乃是張懿手下的從事,張懿死後,張楊就自領了幷州刺史,後又自領上黨太守,驅逐了原本的上黨太守。
朝廷方面,董卓剛入朝時因為敵人太多,派遣的官吏沒有軍隊的支援進駐不了上黨,所以董卓只能安撫張楊的情緒,讓雒陽的北方能夠安寧一些,就預設了他的所作所為。
但朝廷方面雖然預設了張楊的所作所為,但對於他的刺史或是太守的職務一直都沒有正式的敕封。
說張楊算是一個活在夾縫中的黑戶,並不算是冤枉他。
如今他死在了張飛的手裡,上黨本地的官吏並沒有人覺得張楊死的可惜,反倒是覺得他的死大快人心。
畢竟,張楊這個人沒有收攏人心的才能,也沒有什麼政治才華,他在幷州沒幹過什麼好事,也沒有什麼好人緣。
不過,張楊的死也給幷州各郡的太守和幷州刺史本人敲響了一個警鐘。
雖然張楊被劉儉手下的張飛殺死是完全符合流程的,而且撫遠大將軍現在也確實有這個權利,但是所有人都明白,張楊被殺絕對不是他辦事不力,而是他本人是劉儉統治幷州需要滅掉的目標之一。
而且透過殺死張楊,劉儉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張楊死了以後,幷州各郡的太守都紛紛向劉儉遞書,表示願意支援撫遠大將軍在幷州的剿賊事業。
大將軍有什麼吩咐,他們定當全力支援,義不容辭。
殺一人而斷絕了劉儉在幷州的後顧之憂,令幷州諸位郡守望風而投,這實在是一件妙事。
劉儉雖然並不信主張攘外必先安內的理論,但是對於張楊這樣見風使舵的小人,劉儉是必須要處置的!這樣他才可以安心的征討於夫羅。
而且,劉儉要殺張楊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張飛在殺死張揚之後,又率兵搜尋了張揚的住所,果不如劉儉所料,張飛從其宅邸中搜尋出了張楊與袁紹暗中來往的書信。
雖然這些書信不是二人這些年往來勾結的全部內容,但是當中包含了隱秘之事足矣震動整個幷州了。
這些隱秘的內容當中,自然有許多不利於張楊或者袁紹的私密之事。
劉儉手下的宣傳團隊在目前的大漢朝來說,算是最為厲害的。
劉儉對喉舌部門的建設非常重視,畢竟他知道輿論喉舌對於一個政治領袖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能夠掌控輿論的人,就會在最高權力的爭鬥中,一直掌握主動。
大漢朝的閥閱士族為何一直令皇室心忌?除了他們本身所擁有的壟斷士族晉升的渠道外,能夠掌控輿論的走向,也一直是閥閱的一大利器。
但是現在,輿論這柄利器被劉儉從他們手裡搶過來了。
這些年,劉儉不斷大力培養探子和宣傳的隊伍,花大價錢在大漢朝的每個郡國都設立了暗聯站點。
青州紙業的突飛猛進,也讓劉儉在河北設立了另外一個機構,那就是現下在河北境內被廣為追捧的“公報”。
這個“公報”是河北官署所直接管轄的機構,每個月發行一次讀物,主要就是向民眾闡述近一個月來的天下大事。
當然,公報所闡述的內容八分有真,兩分有假。
具體想向民眾們闡述些什麼內容,大多是由劉儉決定的。
因為造紙技術的問題,大公報的發行量有限,但是透過百姓們的口口相傳,再加上公報只是針對一些重大事件進行發表,所以其依舊在漢朝北方形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而針對大公報的權威性,劉儉手下的宣傳隊伍也在大漢境內對其廣為吹捧宣傳。
慢慢的,人們開始習慣性的覺得大公報所播報的事情就是真實的,就是權威的。
習慣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而對河北公報的依賴和相信,這一觀念逐漸在普通人心中根深蒂固。
品牌效應的威力開始在漢朝初顯。
張楊這一次事件經過公報的加工運作,在大漢北方各郡廣為流傳。
此等惡賊被殺,自然被百姓們拍手稱快!
大家覺得此人利慾薰心,延誤戰機,視國家利益於不顧,實在是枉為漢臣,真是死得好!
不忠不義之人,就該是這般下場。
同時被波及到的人還有袁紹。
雖然這影響並不能傷及其筋骨,但也是讓袁紹的風評有所下降。
也天幸袁家手中也有一支能力極強,經驗豐富的宣傳公關團隊,他們及時運作,阻斷流言,才防止了袁紹的聲名受到進一步的迫害。
匈奴人於夫羅本來正信誓旦旦的等著跟劉儉決一死戰,沒想到劉儉不來打他,倒是先把張楊給收拾了。
這一下子,於夫羅可有些不淡定了。
白波谷的郭太和楊奉,還有張楊這些人,昔日都曾跟於夫羅合作過,彼此之間相互配合,倒也是都收穫了不少的利益。
但是現如今,不過是轉個年的時間,劉儉就收拾了白波軍和張楊,其勢力進入了太原臨近汾河,擺明了就是要來弄死於夫羅的。
於夫羅怎麼能不緊張呢?
別看他是匈奴人,匈奴人也有害怕的人。
劉儉就是現在匈奴人最害怕的!
比南匈奴強大的多的鮮卑,也被劉儉收拾的七零八落,連檀石槐的屍體都被劉儉搶奪過來了,他於夫羅再厲害,也厲害不過鮮卑的精兵猛將吧?
眼見劉儉的兵馬開始向他所駐紮的王庭行來,於夫羅不敢與劉儉正面相抗,他只能是盡起麾下的匈奴勇士,放棄王庭,沿著汾水北上躲避漢軍的追擊。
同時,於夫羅一邊躲避漢軍,一邊派遣使者,去見黑山軍的張燕!
在於夫羅看來,現如今能夠和自己一起與劉儉對抗的人,在幷州太行之地,就只剩下張燕了。
於夫羅的使者來見張燕,表明了於夫羅對張燕的誠意,希望張燕能夠出兵協助南匈奴夾擊劉儉。
乘著劉儉目下還沒有對張燕用兵,於夫羅牽制劉儉的精銳沿著汾水附近的草原繞圈圈,消耗其戰意以及耐性,張燕可以整備精銳兵將,乘著劉儉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乘虛襲之!
如此或可以有致勝的機會。
同時,那位匈奴使者還對張燕闡明:唇亡齒寒,如今劉儉雖然是追著於夫羅等一眾南匈奴的屁股跑,可是一旦於夫羅被打敗了,那張燕在幷州也必然是獨木難支。
劉儉現在是擺明了拆卸張燕在幷州的臂助,最後集中全力消滅黑山!
張燕沒有想到這些南匈奴受漢化的影響居然這麼深!
一個使者張嘴閉嘴就都是他們漢人的成語和典故,就衝這個,張燕也決定要援助於夫羅。
唇亡齒寒……不錯,是這麼個道理。
……
於夫羅的信使將訊息帶回給於夫羅不久,於夫羅就收到了訊息,說是張燕已經率兵開始向著劉儉的後方部隊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而一直奉命在攻打於夫羅的顏良和文丑的兵馬,則是接到了劉儉的急召,返回去援助劉儉兵馬與張燕的主力軍隊抗衡,這樣一來就給了於夫羅的部隊喘息之機。
黑山軍有兩百萬之眾,其中能夠上陣充當兵卒者接近十萬,這樣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劉儉自然不能忽視。
相比于于夫羅,張燕對劉儉發動進攻,劉儉必須要全力應付。
於夫羅見顏良和文丑的兵馬撤走,當即鬆了一口氣。
不過很快,他的怒火又開始‘蹭、蹭、蹭’的往腦門躥!
他堂堂的南匈奴的王子,雖然暫時出逃在外不能迴歸南匈奴王庭,但畢竟也是南匈奴王庭未來的大單于!
今番竟然被劉儉手下的武將們當成狗一樣的在幷州攆的到處跑,倉惶惶險無立錐之地,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夫羅立刻派人去打探河北軍的情況,得知前番追擊他的顏良和文丑的兵馬撤退的想當迅速,部隊是馬不停蹄的向後撤!顯然是得到了劉儉的急召!
且撤退的一路之上,甚至有輜重遺落,真是要多著急有多著急。
於夫羅心中計較,對方既然如此倉促的撤軍,那豈不是自己乘虛偷襲其後的絕好機會?
張燕在前方替自己牽制劉儉的主力,顏良和文丑如今倉皇而撤,自己若是乘著這個機會追上去偷襲掩殺,定可將他們二人擊殺!
需知,這兩個人也是劉儉麾下的知名戰將,若是能夠斬殺他們兩個人,河北軍計程車氣一定會大受打擊,如此也能報自己先前的一箭之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