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 最新章節 無彈窗 筆趣閣

第218章 湘王自焚

“又是均田!當初就不該給他這個權力!”

十月末、京城武英殿內,當朱允炆看到劉武三人送來的渤海情報,他當即便生氣的將奏疏拍在了桌上。

殿內,除了他之外還有黃子澄、李權二人。

“陛下勿要動怒,渤海王無非只是施捨給百姓一些小恩小惠罷了,如何比得上朝廷的大恩惠?”

黃子澄侃侃而談:“再而言之,渤海王對麾下兵卒軍餉開得如此高昂,又用糧食耕地收買人心,陛下認為這需要多少錢糧?”

不等朱允炆開口,黃子澄繼續:“恐怕不少。”

“因此,若是陛下要瓦解渤海王,只需要從錢糧著手便足夠。”

“先生的意思是……”朱允炆緩緩開口:“削減渤海錢糧?”

“是分毫不發!”黃子澄比朱允炆想的還要狠,並且他也闡述著自己的想法:

“以渤海如此對待百姓,其錢糧必不豐厚。”

“加之渤海之地冬期漫長,每歲都需要朝廷在五月前運抵一批糧草才能渡過,那朝廷一旦停止調撥糧草,恐怕渤海十餘萬君民便只能忍受飢餓,哪還有力氣來與朝廷作對?”

“臣以為,當下只需要以劉武三人及其兵卒為內應,隨後等待明年開春,屆時可派兵馬以押送糧草的名義進入吉林城,隨後突襲渤海王府!”

“屆時渤海無糧,即便渤海王心有反意,也難以反抗……”

黃子澄信誓旦旦的模樣,讓朱允炆來了興致,但他還是很清楚削藩必須要結合兵事來處理,而二人對於兵事並不精通,因此他看向了一旁的李權:“去召曹國公和齊先生。”

“是……”李權應下,隨後派人去傳李景隆與齊泰前來。

約兩刻鐘的時間過去,在武樓與文華殿班值的李景隆和齊泰出現在了武英殿內。

不知是否是強行削周藩為庶人的緣故,李景隆比起兩個月前消瘦了幾分。

當著二人的面,朱允炆將剛才黃子澄的話精煉轉述給了李景隆與齊泰,想要知道他們的看法。

得知朱允炆要削朱高煦時,李景隆心裡是反對的,因此他作揖道:“陛下,渤海王身處關外,且又與朝廷關係緊密,屢立戰功,不僅是渤海百姓,便是大寧、遼東都司的兵卒也對其讚不絕口。”

“若是要削藩渤海,恐怕會讓邊兵寒心……”

這是李景隆第一次參與到削藩的話題中,可他的態度卻讓朱允炆不是那麼高興。

“若說寒心,那曹國公可以篤定日後的渤海王就不會起兵致使遼東生靈塗炭嗎?”

“即便可以保證渤海王不會,可曹國公可以篤定渤海王的子孫後代不會嗎?”

“削藩,亦是這個道理!”

黃子澄振聲開口,並對李景隆勸導道:“對於有功之賢王,朝廷自然有另一套辦法。”

“在京有不少王府,例如周王府便可收拾修理,換塊牌匾就能供渤海郡王入住。”

“當然,其歲俸豐厚,自然需要酌情削減,但想必渤海王也能理解朝廷的苦衷。”

畢竟是儒生,黃子澄嘴皮的功夫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李景隆自然也知道怎麼駁斥他,可當他瞥見朱允炆的表情後,他便忍住了反駁的想法。

見李景隆不開口,齊泰也站了出來,不過他不是為朱高煦說話,而是闡述自己的看法。

“渤海郡王雖有功朝廷,可他確實觸犯了朝廷之中的律法,例如私下面見六城女真人,又擅自開啟互市,與女真人互市鐵器、糧食,此二者皆是死罪。”

“念其有功,剝削其護衛已經是法外開恩,只要他聽從王化,朝廷還是可以保留他的爵位與歲俸,讓他在京城居住。”

朱高煦在渤海開互市、面見六城女真的事情,早在洪武年間就已經傳開,當時也有人彈劾他,不過朱元璋都將奏疏駁回,還以關外與關內不同,當自依渤海法度行事。

如今齊泰再拿這個說事,顯然是要告訴李景隆,如今已經改天換地了,洪武已經過去,如今是建文。

李景隆聽出了他話裡的意思,因此沒有繼續辯駁,而黃子澄見狀也對朱允炆作揖道:

“陛下,臣以為當在入冬後詔令吳高、劉真二人率遼東兵馬屯守三萬衛,待開春後應假借運糧來進入吉林,請渤海郡王南下京城。”

“就依先生之言吧。”興許是從李景隆身上看到了武官們對自己的輕視,這次的朱允炆沒有搞什麼三辭三讓,直接應了下來。

這樣的舉動,讓李景隆在心底嘆了一聲氣,而朱允炆更是繼續說道:“距離渤海開春還有七個月,這七個月內,朝廷是否就等著削渤海,其它時候休養生息?”

“自然不會……”黃子澄繼續開口:“削渤海無非就是剪除燕藩臂膀,而燕藩臂膀中,與燕王出塞作戰的齊王距離運河過近,一旦燕王異動,齊王便可迅速拿下德州、臨清、東昌等水驛的水次倉。”

“因此,要著手燕藩,必先動手齊藩。”

“趁著入冬大雪封山,關內外隔絕的機會,朝廷應該在四月前著手削齊藩,同時臣觀閱了齊尚書的奏疏,因此臣以為,若要避免燕王外逃,理當對代藩下手,這才能讓守將房昭可以放心駐守懷來。”

黃子澄一開口,便是二位藩王遭了難。

代王與齊王成了朝廷對付燕王路上的絆腳石,而且這二人本就罪名不少,削藩他們也算師出有名。

“齊王有武略,與燕王數次備邊,而代王與蜀王、谷王為兄弟,若是削藩他們,是否會引起動盪?”

收拾了心情,朱允炆便開始擔心起了自己的名聲與削藩此二人的後果。

只是對於他的話,黃子澄卻不緊不慢道:“諸藩眼看周藩被削,一連三月都不敢對朝廷上疏詢問,如何又敢犯上作亂?”

“況且,此二王在高皇帝在世時便多有不法,陛下站在大義之上,如何不能削藩?”

黃子澄這般說著,朱允炆也頷首表示認可,倒是齊泰與李景隆皺眉。

齊泰認為黃子澄過於著急削藩,李景隆則是覺得朱元璋才崩殂不到半年就一口氣削藩三王,這未免有些過分了。

他自然知道朱元璋的諸多兒子中有不少很不像話,但削藩也得講方法,講步驟。

古往今來削藩,還從未有當下這樣急迫的情況。

齊泰與李景隆不再發言,朱允炆見狀便對黃子澄吩咐起了處理齊、代二藩的事情。

不多時,三人退出武英殿。

同月,朱允炆繼續推行新政,同時規定凡全家人居住在興州、營州、開平當兵的,戶中放一人為民。

全國所有衛所,凡獨子當兵者,均放為民。

此項政策實施後,加上先前的合併州、縣、衛所,全國衛所數量從洪武年間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守禦千戶所六十五,驟降到了內外衛二百九十四,守禦千戶所四十七,十餘萬衛所兵被解散為民,大量武官只有虛銜,而無實權。

說起實權,文官職位明面只是被提到了與武官平起平坐的程度,然而由於文官大多都是實權,因此就權力分配一說,文官實質上已經壓過武將一頭,新政看似平衡,其實卻是打破了平衡。

同年臘月,朱允炆再次免除天下積欠的租稅、欠賦,並令地方照顧老弱病殘和鰥寡孤獨者,重農桑,興學校,並再次減免了江浙一帶極重的田賦。

因為明朝賦稅大多是三十稅一,只有江浙是二十稅一,因此朱允炆將江浙賦稅削減到二十五稅一。

當時間進入建文元年,朱允炆追諡自己的父親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

正月初六,朱允炆將其嫡母常氏被尊為孝康皇后,其生母呂氏被尊為皇太后,同時冊妃嬪馬氏為皇后。

正月初十,朱允炆再封其弟朱允熥為吳王,朱允熞為衡王,朱允熙為徐王,立皇長子朱文奎為皇太子。

正月十五,戶部尚書鬱新再次上疏,請朱允炆停止對地方官吏的削減。

鬱新認為,大明一千四百餘縣,每個縣的官員被朱元璋計算得極為精準,剛好足夠管理,官吏過少反而會更依賴地方士紳,會造成地方門閥割據的隱憂,因此認為削減官吏的政策不宜施行,但奏疏被朱允炆擱置。

二月初,朱允炆進一步省減刑獄,要法司將《大明律》科斷,不許從重從嚴。

此外,用刑嚴厲的《大誥》被不動聲色地廢除。

只是一個寒冬,朱元璋時期的許多國策被推翻重建,整個大明朝都陷入了古怪的平靜中。

二月中旬,朱允炆再確定了諸藩無膽氣謀反後,進一步削藩,詔令諸王不得再節制文武吏士,文武吏士不得再向藩王稱臣。

此舉施行後,等於王府屬官的上級從藩王成為了朝廷,而為了表示忠誠,許多王府官吏開始私底下揭發自家殿下的過錯。

二月末代王府長史上疏彈劾代王殘暴不仁,對百姓多用拳腳,還肆意毆打王府屬官。

得知訊息,朱允炆便召集了群臣在武英殿議事,不過這次少了李景隆,顯然是上次李景隆的發言讓他感到了不適。

“代王府長史王牧的奏疏,想來諸位都已經看過了,不知諸位是何看法?”

朱允炆明知故問,而六部群臣也都知道皇帝的意思,暴昭首先站出來道:“藩王犯法與庶民同罪,臣請陛下懲治代王。”

“臣等附議……”

暴昭站出來率先表態,其餘六部尚書除鬱新外,也紛紛作揖表示附和。

見狀,朱允炆看向了黃子澄,見黃子澄緩緩頷首,他便開口道:“既然如此,傳朕旨意,下令將代王朱桂廢為庶人,遷往蜀地,令蜀王朱椿嚴加看管。”

“……”聽到朱允炆的話,前一秒還附和的不少官員不可置信的抬頭,與左右同僚面面相覷。

周王被廢庶人他們還能理解,畢竟周王朱橚在洪武年間私下離開封地,還私下見了馮勝,與皇帝在洪武年間關係就不好,被廢倒也正常,可代王朱桂只是毆打平民,也沒殺人,怎麼也得被廢庶人了。

這一刻,不少人有些後悔站出來附和,而朱允炆卻覺得不夠,拿出了另一份剛到的奏疏。

“荊州有人彈劾湘王偽造寶鈔用於享樂,諸位如何看待?”

他掃視群臣,群臣臉上卻愕然一片。

湘王可不是周王、代王那種有過罪過的人,自他十四歲就藩以來,他對內照顧百姓,對外平定叛亂。

古州蠻三次造反都是他和楚王朱楨帶兵平定,五開蠻起事也是由他帶兵平定。

湖廣常德投降的蒙古元軍叛亂,也是因為朱柏的膽識勇氣過人,指揮得當,最後大敗敵兵,終獲全勝。

哪怕是先帝都對朱柏屢次嘉獎,後又幹脆召至京城慰勞,現在突然有人說朱柏偽造寶鈔。

且不提這個罪名是否能坐實,單說就這麼一件事,也不至於讓群臣來議論吧,畢竟這是皇帝的家事。

“湘王有功,應當先徹查此事,坐實再論罪……”

哪怕是之前義憤填膺的暴昭,在面對這個話題時,也表現得小心翼翼,可見朱柏確實是賢王代表。

“臣以為……”暴昭才開口說完,黃子澄便主動站出來作揖道:“臣以為湘王偽造寶鈔之事需徹查,但為了提防,還是應當派兵護衛御史前往。”

“派兵?不可!”鬱新一聽到黃子澄的話,當即就反駁道:“既然是查案,那派遣巡察御史便足夠,何須派兵?”

“湖廣境內不安,派兵保護御史有何問題?”黃子澄淡然回應,同時開口道:“況且,湘王手中有三護衛兵一萬二千有餘,以防湘王異動,派些兵去也理所當然。”

“若是真的有罪,湘王自然會跟隨御史到京解釋,可若是派兵,那諸藩如何看待朝廷?”

鬱新還在據理力爭,可朱允炆已經不在乎這個老臣了,他對黃子澄的建議頷首肯定:“既然如此,便派御史,再選三千護衛兵護送其去荊州吧。”

朱允炆表態了,而且比黃子澄更直白。

黃子澄還只是說了派兵,但沒說數量,但朱允炆開口便是三千兵馬。

這架勢不像是去查案,更像是去抓捕。

“此外,青州官員彈劾齊王意圖謀逆,蘭州官員彈劾肅王私下收哈密馬匹、錘殺衛卒,雲南官員彈劾岷王擅收諸司印信、殺戮吏民,你們又是如何看待?”

朱允炆不等諸位大臣反應,便再度提出了針對齊王、肅王、岷王的問題。

這會兒群臣都看明白了,皇帝是想要人站出來背鍋,自己大公無私的處置自己的叔叔。

這事情辦好了,站出來的人自然有功勞。

或許是齊王與肅王、岷王本就有問題,因此這次許多大臣都贊成將他們召回京城審問。

見群臣如此,朱允炆也頷首道:“就按諸位說的辦吧。”

在三言兩語中,在朱元璋崩殂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朱允炆再次舉起了削藩的大刀,不過這次不是隻削一個,而是要一口氣削五個,比歷史上多出了一位。

不等訊息傳開,都察院御史耿埕率三千兵卒乘船直奔荊州,其餘蘭州、雲南、青州、大同等地各有官員率少量兵卒前往。

三月中下旬,在長江水霧瀰漫荊州城時,耿埕帶著三千兵卒包圍了湘王府。

人在府中的湘王朱柏聽到了甲冑聲,正在練武的他翻身下了一匹白馬,將手中弓箭遞給了旁邊的太監,擦了擦汗後對身旁的幾名百戶官詢問:“怎麼有這麼多甲冑聲?還沒到換班的時間吧?”

朱柏長相英俊,舉止間十分瀟灑,加上喜歡白馬白衣,看上去還有幾分飄渺的仙風道骨。

見他詢問,幾名百戶官面面相覷,不知所以,只能派人去打探訊息。

只是不等他們派人離開,便見班值王府的千戶官急匆匆跑來。

“殿下!巡察御史耿埕帶兵將王府包圍了!”

千戶官半跪作揖,朱柏聽後臉上詫異,隨後便是憤怒:“一個巡察御史也敢包圍我的王城!”

說罷,他便帶著左右前往王城之上,尋著蹤跡找到了在崇禮門外的巡察御史耿埕。

朱柏並不認識他,加上毫無過錯,因此他質問耿埕道:“何人派你來我湘城,不怕問罪嗎?”

耿埕有皇帝撐腰,即便見到了手握重兵的朱柏也毫不膽怯,反而嗤笑著罵道:“罪臣朱柏!你在荊州擅殺百姓,又私下偽造寶鈔,如今天兵已至,還不束手就擒!”

“放伱孃的屁!!”聽到朱柏被罵,湘王三護衛的軍官兵卒們破口大罵。

耿埕被罵了一遍,他氣得用馬鞭指著城頭上朱柏:“你這不忠不孝的謀逆之徒,還敢率兵自守來抵抗朝廷。”

朱柏被耿埕說的莫名其妙,他明明在城上待著,怎麼就成了抵抗朝廷的人。

“你們要害孤,不用搞什麼莫須有的罪名!”

“莫須有?你敢詆譭陛下!”

朱柏雖然喜歡談論經文,但疏於辯論,看著耿埕汙衊自己,他氣得攥緊了拳頭。

“殿下,這朝廷看樣子是要削藩,您絕不能與這狗人前往京城,反了吧!”

“對啊!反了吧!”

朱柏在三護衛中深得人心,因此得知皇帝要對朱柏下手,加上皇帝去年削周藩並將其廢為庶人的例子,諸將紛紛勸諫朱柏。

城外的耿埕見城頭的諸將向朱柏勸諫,當即便心虛了下來。

朱柏的三護衛就在荊州城外,如果朱柏真的造反了,那不出七日便能直抵京城。

想到這裡,耿埕有些害怕了,連忙換了口氣,對朱柏勸諫道:“湘王,你身為人子,難道要起兵謀逆,讓高皇帝蒙羞嗎?”

“你身為三軍主帥,難道要率領三軍起兵,害三軍將帥兵卒家破人亡嗎?”

“你身為人臣,難道要起兵造反,落個不忠不孝不義的名頭嗎?”

“你……”

耿埕邊說邊罵,好似要將朱柏說的身敗名裂一般。

諸將在朱柏耳邊勸他起兵,城外耿埕卻帶著數千兵卒齊聲喊著他不忠不義不孝。

聽著這些嘈雜聲,朱柏只覺得頭痛欲裂。

他本就不喜歡爭權奪利,人在荊州閒暇時便修道,在外便行軍打仗,鎮壓叛亂。

他對朱元璋極為孝順,讓他造反的事情他做不出來,況且朝廷擁兵百萬,而他只有本部三護衛一萬兩千人。

且不提朝廷的百萬大軍,單單湖廣都司的四萬兵馬他就難以擊敗,若是起兵,那確實是害了三軍及其家人。

“孤不會隨你去京城的!”

朱柏看著城外步步緊逼的耿埕,大聲說出了自己的決定,這讓耿埕臉色慘白,護衛諸將臉上一喜。

然而,朱柏下一句話卻讓耿埕摸不著頭腦:“孤也不會謀逆,做那不忠不義不孝之徒。”

“你說孤讓高皇帝蒙羞?孤乃太祖高皇帝十二子,孤只有讓高皇帝驕傲,未有蒙羞之舉。”

“要蒙羞,也是你的那陛下,孤那侄子!”

朱柏說完,轉身便下了城牆,諸將紛紛跟上,耿埕卻一臉迷糊。

“讓皇帝蒙羞?皇帝怎麼讓高皇帝蒙羞了?”

他摸不著頭腦,而朱柏卻勸退了諸將,讓他們好好守城,解釋自己要去後府穿甲冑,與他們並肩作戰。

聞言,諸將還以為朱柏要起兵證明,紛紛停下腳步:“殿下,我們等您!”

“好!”看著諸將,朱柏轉身走向後府,並在這裡見到了剛剛得知訊息的海國公之女吳氏。

吳氏年華雙十,比朱柏小了八歲,曾為朱柏生育二女,但都不幸夭折。

“如何了?”

吳氏擔心的詢問,朱柏卻道:“恐怕今日,我們要與你兄長一樣被冠莫須有的罪名了。”

“怎麼會……”吳氏的哥哥吳忠因為胡惟庸案被除爵,因此她很清楚自己哥哥的下場。

一想到那樣的下場,她便臉色難看起來。

“還好我們未有子女,免了他們與我夫妻二人受苦。”

朱柏握住她的手,吳氏也臉色慘白,與朱柏對視道:“殿下準備怎麼做?”

面對問題,朱柏沉默片刻,隨後緩緩開口:“我觀前代大臣,遇到昏暴之朝而下獄,往往多自盡而亡。”

“我身為太祖之子,父皇逝世,我既不能探望病情,亦不能參與葬禮,抱憾沉痛,活在這世上本就沒有什麼樂趣。”

“今日那耿埕不過是一個奴僕便敢辱罵我,我若是落到了京城,免不了要和五哥一樣被廢庶人。”

“與其被廢庶人後受辱於奴僕之輩,我寧願以死明志,也絕不苟且偷生!”

“我陪你……”沒有其它的回答,吳氏從八仙桌上拿起酒壺,為二人各自倒了一杯酒。

“可憐你了……”朱柏愧對吳氏,可吳氏搖搖頭,沒多說什麼。

夫妻二人如當年新婚一般同飲,隨後朱柏在吳氏的幫忙下穿戴甲冑。

他去馬廄牽出了他平定古州蠻時一直乘騎的白馬,吳氏也讓人準備了桐油,將前寢宮倒滿。

不多時,她站在宮門,持著火把等待朱柏。

眼看朱柏身騎白馬而來,她便拋下了火把,大火將前寢宮點燃。

朱柏看著吳氏走進火中,低頭看了一眼白馬:“罷了,你應當留在世上,日後得了個好的將軍,還能帶你征戰四方。”

“唏律律……”白馬似乎聽出朱柏話中意思,但它沒有坐實朱柏下馬,而是突然奔跑起來,往那被點燃的前寢宮中衝去。

“殿下!!”

看到火光而趕來的湘王三護衛將領看到了身騎白馬,手執弓槊的朱柏。

他們試圖阻攔,卻沒來得及攔下,只能眼睜睜看著朱柏身騎白馬,躍入火中……

“朱允炆,孤要看看,到底是誰讓皇考蒙羞!”

今天早會開太久,二更估計會晚點,應該在十二點左右更新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重生古代災荒年:從窩在深山打獵開始
重生古代災荒年:從窩在深山打獵開始
頂級野外求生專家魂穿大慶,成了一個愚孝廢物的小村民。 開局凍死山腳,回家女兒被賣,打回家的第一隻兔子,被老婆下了藥,要和苦命女兒共赴黃泉。 蘇彥文勢必要守護這個家,親手養大女兒。 惡毒的繼母,專橫的爹,沒心沒肺的繼兄繼妹……人性的可怕從他們身上展現出來。 一把火後,一家子在雪災中失去了唯一的庇護所。 索性帶著妻女,直接進入深山。 白雪覆蓋的大山,充滿傳奇色彩的山腹深處,蘇彥文看見的確實黑熊、老虎、
山鬼不識字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皇爺他老房子著火了
(下一本《被清冷世叔覬覦上之後》求收藏) 荷回是太后從前閨中密友的孫女,被特意接進宮,與寧王相看。 本以為這個王妃她是當定了的,直到一次宴會,寧王當眾對太后拒絕了同荷回的婚事,叫她難堪。 事後,荷回紅著眼詢問寧王,既然他沒有娶自己的意思,為何前幾日夜裡抱住自己,誰知寧王卻像看瘋子一般看著她,毫不認賬,“你想當王妃想的得癔症了吧?” 他不承認,她以為他在說謊,事後打聽,發現那夜,寧王確實未出過寢殿。
袖裡春
大唐:剛被立太子,逆襲系統來了
大唐:剛被立太子,逆襲系統來了
【你當了十八年的太子,還不能向你父皇證明你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你煩了,你造反失敗了,你被廢除了太子之位。 】【逆襲系統開啟,請宿主重返太子之位,獎勵:太玄養生經,可治療瘸腿。 】年僅八歲的李承乾,看著手上血跡未乾,正意氣風發冊立自己為太子的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嗯....系統似乎來早了。 還有一件事。自己的腿,沒瘸啊!呃.....李承乾有些蹦不住了。 要不,給父皇來點刺激的??.......【監測到宿
王蜀蜀
相敬如冰
相敬如冰
(婚內追妻 逼瘋清冷太子) 作為太子妃,裴芸自認做的事事妥帖,無可指摘。 然嫁入東宮的第十三年 她墜入冰湖,親眼看著自己的丈夫往另一個女子游去,突然感受到了這一生被禮數和身份桎梏的壓抑無趣 再睜眼,重回六年前 她想換個活法,想要改變 她想要避開母兄禍事,延續家族榮光,想要讓她的孩子免於夭折…… 可對於那個性子寡淡,古板無趣,連床笫之間都講究個循規蹈矩的死男人。 她不想伺候了! * 太子李長曄,為人
寧寗
扶鸞
扶鸞
【正文完】 【晚十點沒更當天基本沒有。】 文案 寧熙四年,封地生變,叛軍北上。 年僅及冠的小皇帝身陷囹圄,面對各方蠢蠢欲動的豺狼虎豹,他不得已將那位三年前因政見不合而被自己驅逐出京的胞姐永寧長公主迎了回來: “如今朝中勢力四分五裂,唯有拉攏裴氏可求得生機……聽說,長姐與裴邵曾有一段舊情?還聽說,他至今身側無人,是因仍對長姐念念不忘?” “……額。” 看著小皇帝滿懷希冀的雙眼,長公主實在很不忍掃他的
荔枝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