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是修行最快的法門嗎

第7集《 楞嚴經修學法要》

《楞嚴經》修學法要,常欽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十六面,戊二、約客塵顯見性不動。

整部《楞嚴經》的修學宗旨,主要的就是引導我們一個生死罪障凡夫,如何來修學《首楞嚴王三昧》。這個三昧的修法,它的觀念只有一個,那就是引導我們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個迴光返照是約著我們因地的修行,正念真如是一個果地的功德,透過迴光返照而能夠正念真如。所以對我們來說,迴光返照就是整個《楞嚴經》的根本思想。當然這樣的一個觀念,從本經的修學次第,它勘出了安住力、調伏力跟堅持力三個次第。

我們看經文的結構,佛陀是先破妄顯真,來說明安住的問題。這個安住的意思,在整個經文當中,佛陀是把生命的現象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我們生命當中暫時的因緣。一個是我們生命當中永恆的功德。這就好像一個大海,它被這外面的風一吹,產生一個波浪。當然風很多,風不斷的吹,波浪也不斷的創造,一個波浪接一個波浪。但身為波浪,它不會持久的,因為它產生以後,它沒有多久又回到大海之中,這叫夢幻泡影,它是一個水泡嘛。

這種水泡——暫時的因緣又比喻什麼呢?

一、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產生一個感受:

當我們是一個善業力表現出來的時候,我們有一個美好的感受。你看有些人福報大,他吃什麼東西都感到快樂,他聽到的音聲都是美好的音聲,他的色聲香味觸法,一接觸的時候完全是樂受,這種人善業力強,過去生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力特別強,他一生當中,快樂的感受是遠遠超過痛苦的感受。當然也有些人的受是痛苦的,他一生當中,他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痛苦的感受是比較多的。

那麼這一部分叫做什麼?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部分只有認命,你沒有其他的方法,因為這是過去的業力的一個種子的顯現。佛法面對過去就是認命,沒有其他的方法,我們不能去改變過去,佛法是重視未來的,因為過去不能改變嘛,只有承當、只有認命。

二、這個感受下一步會讓我們產生想像:

當然想像就有所謂的善惡,因為這個想像做主你就要準備造業了。有些人遇到快樂的感受,產生鼓勵,我要繼續的修善;有些人產生快樂的時候,產生墮落,所以這個面對感受的想像就有善惡的差別。當然這個想像從什麼地方來?也是你過去的種子啊。你平常打什麼妄想,你今生還打什麼妄想。你看:有些人他很小的時候,你給他一個玩具,他就知道把這個玩具跟人家分享,他就有那種佈施的想像,他的心跟玩具接觸的時候,他就願意跟人家分享。有些人就是從小就看得出來他喜歡佔有,這就看得出來過去生啊,有些人是打佈施的妄想,有些人打慳貪的妄想,等流性。

所以我們今生不但把前生的業力繼承下來,也把前生的思想也繼承下來,就構成我們今生當中主導我們兩大因素:第一個、我們心中的感受;第二個、我們心中的想像。我們一般人大概就是會被這兩個所主導。為什麼呢?就像本經說的,以攀緣心為自性者,因為感受跟想法都要跟外境碰撞才能夠產生。隨境而生,也隨境而滅。

那我們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我們的問題在本經上說:我們的心就住在這個感受、住在這個想法,這就糟糕了!以攀緣心,攀緣心沒有太大的錯。因為攀緣心這個是過去生的感受跟想法。但是當你住在這個感受跟想法的時候,我們開始啟動了無始生死的業力。所以本經的意思就是說,當我們住在感受、住在想法的時候,我們的心變成落入了生滅心。

生滅心有兩個很大的過失——

第一個、你不得自在:因為你沒辦法操之在我。你的感受、想法是從什麼地方來?過去的業力顯現的。你順境的時候,你內心是安定的;你逆境現前的時候,你心是躁動的。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學佛很久,他的心還是一樣起起伏伏,他就是永遠找不到一個家,雖修善業,心不安住啊。為什麼呢?因為他住在自己的感受、住在自己的想法。所以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弄到自己很多的掛礙跟恐怖?臨命終的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敗壞。我們內心當中的感受、今生所累積的想法,全部破壞的時候,我們受不了。因為我們平常跟它緊緊的咬在一起,突然間,我們今生所依止的受想行識要被破壞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就感到很大的恐怖、很大的痛苦,這就是一個人臨終起顛倒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平常就已經把自己弄到心有千千結,打不開了。

感受跟想法沒有錯,因為我們是繼承過去生的業力、繼承過去生的想法,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你不是去滅除感受跟想法,因為你也做不到。而我說:我從現在開始,我不要有任何感受,也不要有任何想法,這個是強人所難。我們會繼續的,有感想、感受,會繼續的打妄想,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無住,你可以把心帶回家。你觀察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就是一個過去生的因緣、一個碰撞產生的假相。

大乘佛法面對過去,它沒有叫你肯定,也沒叫你否定,它告訴你無住,你肯定要把心帶回家,你才能夠得到自在。如果你想得到臨命終的自在,其實這個跟唸佛多少沒有太大的關係,跟你心中的智慧是有關係的。你平常的時候就要注意,你面對你的感受想法的時候,你要慢慢慢慢跟它保持距離——不隨妄轉,你才能夠得到自在。所以這個生滅心第一個過失:就是臨終不得自在。當然你平常就不自在,所以臨終也不自在。

第二個、你修學不得圓滿:正如阿難尊者在本經的感嘆:身雖出家,心不入道。我也是很努力的拜佛、誦經、持咒,但是我總是對出世的聖道進不去。為什麼呢?要知道:

聖道的功德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用一種生滅的心,沒辦法去契合不生滅的功德。

所以如果你堅持一定要注重你的感受、注意你的想法,即便你今生努力的修學佛法,你還是不得自在,第二個您的功德不得圓滿。

改變我們的心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趕快去修行,不是。你問你自己安住了沒有?你的心態沒有調整好,你怎麼修都不對!正如本經說的,你因地的時候就是拿沙,你煮出來的叫熱沙,你不可能變成飯。所以找到一個解脫的因地,你的第一個因地沒有找到,你後面全部都錯了,你第一步走錯,後面全部都錯,你一定是要把米找到了,你才能煮出飯來。

有人問我說:這十卷《楞嚴經》到底講什麼?

它講的就是:找到你修學真實的因地,就是安住在不生滅心,這個最為重要!

你依止不生滅心,你才能夠成就所謂的修正了義。從自利的功德成就修正了義,從利他的功德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所以佛陀講了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在告訴我們自己云何應住?慢慢的告訴我們,遠離妄想,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真如。這樣子才是一個真實的因地,才是一個真實修學佛法的心態。

戊二、約客塵顯見性不動(分二:己一、默請。己二、正示。)

我們現在想要把心帶回家,當然我們要對家的相貌要有所瞭解。那麼這個家,我們應該以什麼心為住呢?以不動的心為住。見性是不動的,沒有動搖。佛陀用客塵,這個客是客人,主人是不動,客人是來來去去。這個塵是空中的灰塵,它也是搖擺不定的。從客、塵兩種的譬喻,來開顯其實我們所依止的心性,是沒有動搖、沒有變化的。

己一、默請

這一段,阿難尊者用默然的方式來請法: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佇佛悲誨。】

阿難尊者聽到佛陀前面的開示,前一段佛陀講到:如是見性,是心非眼。這段文說:在我們生命當中,主導我們見聞覺知的,不是你的眼根,也不是嘴巴,真正的背後的本來面目,最終的主人翁,其實是我們的一念心性,那個不生滅心,只是我們沒有去把它找出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聽到以後,口已默然。他心中對這樣子保持默然,但是內心還沒有真實的開悟,所以他希望佛陀能夠進一步的對於我們所要依止的不生滅心,能夠更加的加以開示。這時候他合掌,表示內心的虔誠,期待佛陀進一步的慈悲教誨。

關於這一段的請法,我們從蕅益大師的註解當中,我們看出了兩段訊息:第一個,阿難尊者的狀態是:口已默然,但是心未開悟。我們先作解釋第一段:

阿難尊者在整個過程當中,他示現一個凡夫,所以他的心是住在生滅心,但是經過七處破妄以後,他破到這個時候,是言窮理盡,無話可說。所以他對於達妄本空,知道妄想是生滅的,是沒有自體的,它只就是一個心境的碰撞,創造出一個感受,一個想法。所以當你問他說:你從什麼地方來?你根本找不到。

我們的感受跟想法是怎麼樣?是沒頭沒尾的,它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你問我剛剛感受跑哪裡去了?沒跑哪裡去。它只就是從空性而來,又回到空性,它只就是在過程當中的一個假名、假相、假用。所以他對這個妄想沒有自體,已經完全認同,所以口已默然,表示對妄想是畢竟空,這一部分他認同,但是心未開悟。他對於我們真實的心性,還不能夠直下承當,因為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的陌生。

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說:我從一念心性而來!大家聽到這一句話很難接受,太陌生了。所以這時候他的確是覺得佛陀只有一段的開示,沒辦法讓我們直下承當,所以這個時候心未開悟。所以從這個默請當中,看出阿難尊者的心態已經了知達妄本空,但是還不能夠承當知真本有。

己二、正示(分二:庚一、徵名驗解。庚二、現相證成。)

這個時候,佛陀面對阿難尊者這樣的狀態,他就要開始慈悲的開示阿難尊者。

庚一、徵名驗解(分三:辛一、如來問。辛二、陳那答。辛三、如來印可。)

首先佛陀就徵問橋陳那比丘的名稱,來驗證諸位比丘開悟的過程。

辛一、如來問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我們看經文:爾時世尊,這個爾時,就是說阿難尊者聽到:如是見性,是心非眼以後,他就默然的在那個地方合掌,請求佛陀再一次的開示。就在那個時候,佛陀這個時候就先安慰阿難尊者,就展開了又柔又細的具足網縵相狀的紫金光手,那麼這個時候又張開了五輪指端,就來安慰阿難尊者。一方面就教誨阿難尊者,他說:我回顧我最初成道的時候,我來到了鹿野苑,為阿若多,憍陳那等五比丘,來開演四諦法門。

這一段我們解釋一下:

釋迦牟尼佛的成道有很多說法,我們用一般性的說法,一般性的說法是:佛陀是十九歲出家,出家以後,他先到外道修行的地方,參學了五年。這五年當中的重點是修學禪定,以禪定來攝心。但他覺得不對,因為心中的顛倒妄想,你用禪定把它壓住,如石壓草,問題沒有解決。所以他就離開禪定外道的學者,一個人到苦行林修了六年的苦行,每天吃一麻一麥。這整個過程當中,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太子出家,他的父親很捨不得,就派了在釋迦族當中的王公大臣,五個年輕人,希望把佛陀請回皇宮,叫他不要出家。但是佛陀出家的心非常的堅定,不成佛道誓不回宮。這五個沒辦法,回去也沒辦法交代,只好陪著佛陀修行。但是佛陀後來覺得苦行雖然可以磨練身心,但也不是悟入聖道的一個真實的方便,他就離開了苦行林,後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朗然開悟。悟道靠的是智慧,不是靠禪定跟苦行。

那麼佛陀開悟之後,他第一件事情,就回到了苦行林去找這五位比丘,就度了這五比丘。他宣說的法門,第一件事情講到四諦法門,把生命分成了兩部分:一個苦集的流轉門,還有滅道的還滅門。生命就是苦集跟還滅兩個重點。

當時佛陀講出一句很重要的話說:一切眾生之所以不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佛果,乃至於小乘的阿羅漢果,完全是因為你心中的客塵煩惱之所耽誤。這一句話很重要。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修行,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重點在哪裡。

我們今天修行不能進步,跟外在的人事沒有絕對關係——

你不能說:誒…我不能修行是因為你障礙我。不對。沒有一個人可以障礙我們,完全是自己的煩惱障礙自己。即便我們現在有障礙,是外境的刺激,產生感受跟想法,但是我們有選擇權,我們可以選擇不住,我們可以不要去選擇住在感受的那個想法。別人給我們一個惡逆的因緣刺激我,產生一個很不好的感受,很不好、很邪惡的想法,這一部分我們不能控制,到這個地方凡夫做不了主,但是你可以選擇無住,這個想法你不要管它,讓它過去就好。那你要一住就糟糕了,想法讓你一住下去,觸在唯識學上說,觸,接觸外境。感觸、作意、受、想、思,到思心所就開始造業。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自己的障礙,完全是自己引生的。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是因為我們有所住,那麼這當中就指出了我們整個修行的罪魁禍首,完全是自己的妄想煩惱耽誤了自己。

這個時候佛陀就告訴與會的大眾說:你們當初是怎麼開悟的?又怎麼能夠成就聖道呢?看這個意思,佛陀並沒有直接回答阿難尊者的問題,是請別人回答。這個在大乘經典經常有的,叫轉教。佛陀要弟子們來教授弟子們,佛陀再加以印證:如是、如是是這種方式。

這個地方就把我們修行的障礙,我們之所以修行不能夠突破進步,是自己的問題,那麼這個就是把這個賊啊,煩惱賊給標出來。

辛二、陳那答

這當中的五比丘的上首,陳那比丘,阿若橋陳那的回答:

自陳得悟

【時橋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以喻發明

明客: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這個時候橋陳那比丘他就站起來了說:我身為僧團當中戒臘最高的長老。因為佛陀第一個度化的是五比丘,他是僧團的第一個成立。五比丘當中又以橋陳那第一個開悟,所以他獨得解名,他的名字叫做最初解。

那麼他是怎麼覺悟的呢?因為他觀察這個客人跟灰塵這二個字的義理,而成就阿羅漢果。所以這個斷煩惱啊,可以看得出來,斷煩惱是靠智慧,觀照智慧。你不是靠苦行,也不是靠禪定。這兩個只是一個助行。那麼他是覺悟了從客塵這兩個字的義理去覺悟,就把煩惱給息滅了:

一、客

他先講出一個譬喻說:世尊!這就好像是一個從事長遠旅行的客人,他經過長遠的旅行,就暫時投宿在一個旅館當中。為什麼呢?或宿或食,或者是住一夜,或者只是吃一餐飯。那麼等到這個時間一到,吃完飯睡完覺,他就要俶裝前途,俶就是整理,整理行裝繼續的前進,他不可能長久安住。但是這當中身為旅館的主人,他就一直的住下去了。所以他從這個主人跟客人之間的對比,他就思惟來來去去的、生滅變化的叫做客人。永久安住的叫主人,以不能夠長久安住的就是客義。

客人在蕅益大師的解釋說:這個地方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整個三界的果報。

三界的果報,怎麼就是客人呢?

我們過去生造了一個業,這個業力今生得一個果報。可能是一個男人或者是女人,這個果報就是讓你暫時住一住,就像旅館一樣。那麼你住完以後,這個業力不斷的釋放,到了結束的時候,你又去得另外一個果報。所以我們在三界當中,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轉輪聖王,一下子做螞蟻。其實就好像我們住旅館一樣,今天住一個很好的旅館五星級的,下一個到一個地方,很破舊的旅館。有時候住一個好旅館,有時候住一個破舊的旅館。所以:

三界的果報,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安住。即便是釋迦牟尼佛來到三界,他也一定要示現滅度!

因為三界本來就是一個旅館的施設,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一個聖人,能夠長久在三界安住,不可能。都是暫時住的,而且都要變來變去的。你這一個旅館住到一個時間,它就要趕你走了,不管你願不願意。說:欸我今生的果報住得不錯,不可以。即使你的福報再大,你說:我把所有的善業,都回向到今生繼續住下去,不可以。你一定要離開,這跟善業沒有關係。時間一到,這個旅館就要遷單了。那麼這個地方,當然它所詮釋的是一個苦諦——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果報的痛苦。

他是怎麼覺悟的呢?所以這個四聖諦,第一個是知苦。佛陀在詮釋苦諦,不是說我們三惡道的苦,不是這個意思。因為三惡道的苦,它不普遍,人天就沒有三惡道的苦啦。身為苦諦它必需要普遍在三界當中都具足。

無常是苦——因為無常讓我們受不了,我們的心喜歡安定嘛。你看我們現在,為什麼我們大家一成家以後,一定要買個房子?為什麼不租房子?租房子實際上更便宜,你拿這個錢去放在銀行,租房子更好。因為我們受不了整天在那邊搬家,我們要求安穩嘛。

追求安穩是人的本質——

快樂基礎在安穩,這個安樂嘛,不幸的是,我們接受的果報是不安穩的。你好不容易來到三界,剛開始還不適應,小時候慢慢慢慢…這個成長過程,欸,這個環境你適應了,你有很多的朋友,事業也做得很大,欸,它把你趕走了。等到你適應的時候,你四五十歲的時候,你覺得今生也還不錯啊,準備要趕人了。等到你到了來一個果報,你又不適應,等到你適應的時候,又把你趕走,這個就是苦,那種不安穩性就是苦。

所以你看我們在三界當中,就是一個旅館住一個旅館,一個旅館住一個旅館…那麼橋陳那比丘就知道說:哦!原來我們這個地方是住旅館的,是客人。所以他覺悟到三界是一個苦惱的處所,從這個地方他產生了出離心。有了出離心當然還有智慧,下文看他真實的智慧是:

明塵:

【又如新霽,清暘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前面的客人是約果報,這個地方是約著我們三界的因地,發明我們的攀緣心。

所有的生死的業力,從什麼地方來?就是——我們的攀緣心。

又如新霽這個新霽就是雨後天晴,這個時候在這個清暘,就是清澈的太陽緩慢的昇天,這個時候陽光透過門窗隙縫照入到房間當中,透過陽光的照射,我們就能夠看到空中有很多灰塵,這個灰塵上下左右搖擺不定,但是虛空卻是寂然不動的。所以這個時候他思惟:澄清寂靜的叫做虛空,搖動變化的是灰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前面的橋陳那比丘,是看到整個廣大的三界果報是生滅的,這個時候他是向內觀察他的心也是生滅的——你內心生滅,所以你招感生滅的果報。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註解說:灰塵,我們一般看不到灰塵,你看我們現在看不到灰塵,但是你要有陽光照進來,你才看得到灰塵。也就是說,你一個人要不迴光返照,誒…我也沒妄想啊。你不是沒有妄想,你跟妄想打成一片,當然你就感覺不出有妄想。你看打佛七,打佛七你第一天充滿了自信,我這個人從來不打妄想,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你就知道怕,哎呀!妄想這麼多。因為你打佛七,你開始迴光返照,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時候慢慢脫離妄想,這個時候你看到你自己的內心世界,不得了啊。剎那、剎那的生滅,有無量無邊的感受、妄想現前。所以我們是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當然這個灰塵就是我們的攀緣心,當然我們一般人就是住在灰塵。

從《楞嚴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像一個鏡子本來無一物,但是你有所住,你就產生一個灰塵。住久了,你整個心就被灰塵全部蓋住了,現在要透過《楞嚴經》─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把鏡子的灰塵全部掃乾淨破妄顯真,才能達到真實的安住。

辛三、如來印可

【佛言:如是。】

佛陀說:如是、如是。佛陀對於橋陳那比丘三界果報的描述,對於我們內心生滅心的描述,佛陀是認同的,說:這個橋陳那比丘說的是正確的。

不過,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他提出一個觀念說:他說這個其實在微細處來說,這個灰塵跟虛空的比喻,大小乘的認知還是有所不同的:

小乘佛法:對灰塵,是完全消滅,他認為虛空——不允許有灰塵,他的思想是滅色取空,當然這個思想會有問題的。

大乘佛法:它的思考是認為,灰塵是不會障礙虛空的。灰塵有什麼關係呢?你不要管它就好了,問題不在灰塵,問題是你不要住在灰塵,你有選擇性嘛!大乘佛法是認為產生灰塵的原因不能怪我們。當然所謂不能怪我們,是不能怪今生的我,要怪…怪前生啊,你前生把灰塵創造出來,它今生就要釋放出灰塵。但是你今生有選擇性啊,你可以選擇不住灰塵啊。不產生灰塵這一部分我們做不到,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安住在我們的生滅心,我們可以不隨我們的感受妄想而轉的,所以這個是大小乘最大思考不同。

以天台教觀的判定,小乘佛法滅色取空,把生滅心消滅以後,這個是會有後遺症的,錯損菩提。所以有些人對於自己的感受跟想法,是用激烈的手段加以斷滅,你就沒辦法發菩提心了。你看阿羅漢,阿羅漢對外境─於一切法不受,他沒感受,阿羅漢他的身心世界,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他的內心世界…是什麼世界啊?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鳥從虛空飛過去,它完全沒有感受。沒有感受好不好?當然也有好,也有不好。好是這個人不會起煩惱,不好是這個人沒有感覺。沒有感覺的人,他看到眾生的苦,他完全沒有感覺,這就糟糕了,沒有辦法發大悲心。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一開始就要走對方向,小乘佛法叫斷煩惱,大乘佛法叫轉煩惱。一個轉,一個斷,這個不同。

大乘佛法是煩惱你要去昇華,你要跟自己溝通,你要用智慧來告訴你自己,不要住在煩惱。因為大乘佛法認為煩惱本來就是真如的一部份,它迷了變成煩惱,它悟了就是真如,你不能斷它的。所以大乘佛法是無住,小乘佛法叫斷滅,所以面對煩惱,大小乘的態度是不一樣的,當然結果也不一樣,這一點我希望大家要清楚,我們用小乘的方法斷煩惱的確很快,但是有很嚴重的後遺症,你到最後菩提心發不出來。

所以我們從天台教觀的判教,你這個成佛之道,你要長遠的佈局,你不是說,誒…我先離開三界再說,那你後面的路怎麼走呢?你不能斷了你的後路啊,所以你一開始方法就要走對!這個乘,你要選擇一個──我從這個地方到這個地方,我這樣走不會影響後面,所以最好的斷煩惱的方法是無住。你後面才能夠生心嘛。所以這個地方它說明了,虛空中果然有很多的灰塵,我們一念心性,清淨心,有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但是你有三種選擇:

第一個、你選擇住在感受跟想法——生死凡夫,那你未來有無量無邊的生死等著你。

第二個、你把灰塵全部弄乾淨——小乘的學者。

第三個、你不要去管灰塵,你只要不隨妄轉,安住在虛空——這是大乘學者。

三種選擇,有三種不同的結果。那麼本經當然它的思考是,你不要去管妄想,你只要正念真如,妄想自然消失,因為它沒有自性。

大乘佛法是用真實的心性來感化、來昇華煩惱;是用真實來改變虛妄,用改變的方式,不是用斷的方式,這一點大家能好好體會!

如果你有志於成就佛道、你有志於行菩薩道,你對煩惱的態度是很重要,隨順不得,斷滅不得。這是大乘佛法的中道思想,不能斷也不能隨順。那怎辦呢?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以真實來轉變虛妄。等到《楞嚴經》後文修行篇的時候,它會講得很清楚,這個地方的理論篇就是建立一個你未來要怎麼修行的基本知見。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大師姐重生斷情,師門都慌了
大師姐重生斷情,師門都慌了
【無情道+火葬場不回頭+爽文+女主獨美】 黎霜本是天之驕女,卻被穿越者小師妹繫結,吸她氣運,搶她機緣。只要她情感受創,小師妹就能修為大漲。 她一手帶大的師弟,為了小師妹,對她拔劍相向。 她敬重的師尊,為了小師妹,留她在絕境中等死。 她辛苦培育的劍靈,為了小師妹,轉身刺入她的身體。 一朝頓悟,她斬斷塵緣,轉修無情道。 她不再苦苦解釋,也不再乞求這些人的感情。 背叛她的劍靈? 一次背主,終身不用。 這
天邊星星
殺鬼有功德?請天下鬼怪助我修行
殺鬼有功德?請天下鬼怪助我修行
殺鬼斬妖可以獲得功德提升修為。顧梟穿越而來,開始了一條殺鬼殺妖殺魔殺殭屍的道路。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厲鬼:你若是敢殺了我,這全村百姓都得給我陪葬! 顧梟:夠不夠,不夠再把隔壁村加上?妖怪:難道妖天生就該死嗎?顧梟:你不死難道我死? 心魔:讓我看看的你內心最陰暗的地方!顧梟:都得死,都得死,都得死! 心魔:??顧梟:你們不死,我怎麼變強?……我顧梟在此,妖魔鬼怪速來送死!
缺悅
全宗門穿現代,滿級大佬帶飛祖國
全宗門穿現代,滿級大佬帶飛祖國
【無CP+群像+輕鬆爽文+團寵】沈白蘇修仙百年,一朝渡劫,卻被劫雷劈回了現代壞訊息:有個攻略者佔了她的身體,給五個男的當了三年舔狗,這事全網皆知好訊息:她的宗門跟她一起穿來了**三年前,沈家千金沈白蘇性情大變,成了舔狗,一次舔了五個,三年來堅持不懈不過最近,沈白蘇好像換口味了,天天上熱搜#驚! 沈白蘇包養娛樂圈新人#後來,劍修大師兄在武打賽道殺瘋,紅遍大江南北大師兄:沈白蘇? 那是我師妹#驚!沈白
時予遙
少年歌行之小儒仙
少年歌行之小儒仙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也能讀出神遊玄境!李容暄來到少年歌行的世界,意外拜師儒劍仙謝宣,從此江湖上多了一位小儒仙。 前期苟在雪月城猥瑣發育,逍遙天境後開始接觸江湖。(從蕭瑟入雪月城開始! )[不拆CP,跟隨主線劇情!會有多條支線劇情,不礙觀瞻!]
耳今
敗犬女帝,把頭髮盤起來!
敗犬女帝,把頭髮盤起來!
秦牧野穿越到了萬妖來朝的盛世。父親乃雄踞一方的逐夷大元帥、安南節度使,手握重兵,滅國無數,功高震主。 內有體弱多疑的皇帝虎視眈眈。外有國破家亡的蠻族宿怨積恨。他有些慌,決定培養幾個女帝,保住自己的小命。 好訊息:女帝登基後,對他深情告白,說今生只想捧著他的頭,親吻他的唇。 壞訊息:女帝並不在意他的頭有沒有連著脖子。……早朝結束,回到寢宮。 秦牧野看著跪在腳邊的女帝,冷笑一聲:“剛才當著百官的面,你
想喝胡辣湯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