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西北角的小祠堂裡,已請了謝老太爺的牌位入內,供案上供奉著鮮果鮮花和幾樣點心,正中的香爐裡,青煙嫋嫋,兩邊靜靜的燃著供燭,莊嚴肅穆。
待到欽天監算好的吉時,穿戴肅穆的謝侯爺親自扶著謝老太太走入小祠堂,其他人跟在後頭。
進入祠堂後,忽然有僕婦踉蹌了一下朝蘇氏摔過去,手中有什麼東西朝蘇氏衣裳上抹。
蘇氏被她推得情不自禁向旁倒退,虧得百香慌忙扶住。
謝侯爺和謝老太太聽見動靜轉身看了過來。
謝侯爺不悅:“怎麼回事?”
蘇氏忙道:“沒什麼,這僕婦不知怎的忽然跌了過來撞了我一下,我沒站穩,沒事了。”
謝侯爺便朝那僕婦狠狠一眼瞪了過去:“沒規矩的東西,這是你撒野的地方?滾出去!”
“是、是......”那僕婦誠惶誠恐,慌忙退下。
離開前與戚嬤嬤交換了個眼色,微微點頭。
扶著戚氏的戚嬤嬤便輕輕扯了扯戚氏的袖子,戚氏抬頭看了她一眼,笑了笑。
蘇氏那賤人,過了今日,看老太太還護著她不護著!
祭菜一道道從外邊傳了進去,戚氏傳給蘇氏、蘇氏傳給謝侯爺、謝侯爺再與謝老太太一道供在謝老太爺靈位前。
待祭菜傳畢,子孫叩拜,隨後燒紙焚香祭酒,告慰老太爺在天之靈,祈求老太爺保佑子子孫孫,便算禮成了。
傳菜時,蘇氏忽然驚訝道:“姐姐,你的衣裳上怎麼了?怎麼瞧著......沾了髒東西呀!”
那僕婦準備的是一個裝了新鮮雞血的豬膽囊,鮮血抹在蘇氏衣裳上,便可治蘇氏一個不敬之罪。祭祀這樣的大事,衣裳上沾著血那是大大的不吉利,更意味著蘇氏對此事絲毫不上心、對謝老太爺不敬,不然豈會連衣裳上沾了血都不知道?
侯爺必定會大怒,老太太心裡也定會生氣不滿,再趁著他二人不滿的時候落井下石做些什麼,保管蘇氏再也爬不起來......
戚氏很相信戚嬤嬤,也認定蘇氏衣裳上肯定沾了血,所以,雖然謝雲姝和百香始終跟在蘇氏一旁遮擋了視線她始終沒親眼看見,但她絲毫不懷疑。
她叮囑那僕婦下手的位置在腰側,蘇氏自己只怕都沒發現。
戚氏這話引得謝侯爺等都朝蘇氏看了過來,蘇氏一愣,謝雲姝看去,忙道:“孃的衣裳上溼了一小片,應當是方才那僕婦粗手笨腳的,不小心潑了湯汁。”
蘇氏偏頭仔細檢查,笑了笑:“還真是,沒關係,祭拜爹要緊!”
謝老太太和謝侯爺也看見了,蘇氏左腰側溼了巴掌大的一塊,幸好今日穿的是神色內斂的衣裳料子,因此不太顯然,不然也太不好看了些。
謝老太太皺眉不滿:“今兒這樣的大事怎麼也不挑穩重些的僕婦做事?這毛手毛腳的,像什麼話!”
老太太心道,看來這戚氏管家是真的不行啊,盡出么蛾子......
謝侯爺聽了老孃這話,忍不住譴責的看了戚氏一眼,也有些不滿。
今日所有種種安排,可不都是戚氏做主的?
戚氏滿心憋屈,這時候才終於看清楚了,蘇氏衣裳上哪裡有血漬?分明就是潑了水似的溼了一片啊!
她又驚又怒瞟了戚嬤嬤一眼,戚嬤嬤也早傻眼了!這......她也不知道啊......
那唐二家的究竟是怎樣辦事的?不是說成了嗎?
戚嬤嬤不能讓戚氏背這個鍋,連忙陪笑:“都是老奴的不是,原本安排的是宋素,又穩重又利落,誰知她昨兒不舒服這才換成了唐二家的,老奴瞧著唐二家的以往倒也好,誰知今日卻鬧了意外,請老太太、侯爺恕罪......”
謝老太太揮揮手:“罷了罷了,正事要緊!”
“娘說的是!”
眾人便仍舊按著流程祭拜謝老太爺。
待上香燒紙磕頭之後,謝老太太叮囑在這伺候的下人們好生看好燭火貢品,抹著眼淚與謝侯爺領眾人出去。
眾人一塊兒陪著謝老太太回松鶴堂。
老太太又想起了老頭子,謝侯爺也想著自己還沒有來得及盡孝的爹,母子倆心情都很低落,其他人自然也要陪著。
蘇氏也挺黯然難受,公公在世的時候,待她母女倆也是很好的。
謝雲姝不是原主,沒有那麼多情緒,但也知道祖父其實是疼自己的。
謝老太太不免又想到老頭子病逝前後蘇氏有多辛苦,今日祭拜老頭子,偏就有奴才那麼大膽敢衝撞蘇氏,謝老太太忍不住心頭火起。
要說巧也巧,但也太巧了些。
怎麼就偏偏是蘇氏呢?
謝老太太嘆道:“阿忠啊,這都是命,你也別難過了。其實你爹和我這輩子啊,也算值了。便是你不在的時候,有芸娘在,我們也沒吃什麼苦。比那些個天天吵鬧得雞飛狗跳的家裡可強多了!”
謝侯爺溫和的看了蘇氏一眼,心裡輕鬆三分,勉強笑著點點頭:“娘說得對,娘也別難過了,往後兒子會連著爹那份一塊孝敬您。”
謝老太太忍不住失笑:“你這可真是孩子氣的話了!”
謝侯爺也笑起來:“兒子這可是真心實意!”
謝老太太便道:“往後咱這日子該好好的過起來,戚氏啊,先是那張嬤嬤在我這兒攪風攪雨,姝兒身邊又有個紫荷莫名其妙的逃得不見蹤影,蘇氏和姝兒身邊的丫頭在外頭也不知道護主,今兒祭拜你們公公那樣的大事兒都有人能搞出事兒來,我看這府裡你管得也太不成個樣了!”
戚氏猛地抬頭,頓覺不妙——
隨後,她便聽到老太太繼續道:“我看你一個人也忙不過來,況且芸娘也是大夫人,這管家的事兒,原本就不該撇開她,你們倆商量著今後一起管家吧!”
謝老太太原本並不打算今日提這事兒的,可今日祭拜時發生的這意外踩了她的底線。
陵嬤嬤熟知京城各高門大戶掌故,可跟她說過不少,她聽得津津有味,也學到很多、懂了很多。
陵嬤嬤說的那些事兒都很有道理,可不就是呢,主子身邊的奴才往往就是頂鍋的,比如今兒的戚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