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羅元嘆了口氣,"若不是陳大人及時查處,這些糧食怕是要被他們運走了。"
這時,一個衙役跑了進來:"大人,在張世明家中發現了一封密信!"
陳楓接過信件,看完後臉上露出玩味的笑容:"有意思。"
"怎麼了?"蘇靈怡好奇地問道。
"這兩個傢伙還真不是一般的貪。"陳楓把信遞給羅元,"看看,他們不光在陌城搜刮,連突厥人的買賣都做。"
羅元看完信件,臉色大變:"這...這是通敵叛國啊!"
"可不是嘛。"陳楓笑眯眯地說,"本來我還擔心他們會不會鬧到京城去,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
蘇靈怡也明白了:"他們不敢聲張,否則這封信一旦曝光..."
"那可就是掉腦袋的罪了。"陳楓點點頭,"羅叔,把這封信好好收著。"
羅元恭敬地接過信件:"陳大人放心,我這就讓人把所有賬冊和證據都整理好。"
"嗯。"陳楓點點頭,"對了,讓人把那些糧食都運到縣衙的糧倉來。銀子就先放在他們家中,派人看守著。"
"為什麼不把銀子也收了?"蘇靈怡不解地問道。
陳楓笑而不答,羅元卻明白過來:"我懂了。陳大人這是要等他們自己送上門來。"
"羅叔果然聰明。"陳楓打了個哈欠,"那些銀子雖然是他們搜刮來的,但沒有確鑿證據。與其讓他們告到京城去糾纏,不如等他們自己送上門來求我。"
蘇靈怡恍然大悟:"你是說..."
"對啊。"陳楓眨眨眼,"他們現在最怕的不是丟掉銀子,而是那封密信曝光。只要我們握著這封信,他們就得乖乖聽話。"
羅元不由得感嘆:"陳大人真是好手段!"
"哎,別這麼說。"陳楓擺擺手,"我這人最討厭耍手段了。實在是他們太不是東西,逼得我不得不動些腦筋。"
"得了吧你。"蘇靈怡白了他一眼,"誰信你這鬼話。"
"蘇姑娘這就不對了。"陳楓裝作受傷的樣子,"我可是個正直的讀書人,最痛恨這些爾虞我詐的事了。"
"是嗎?"蘇靈怡笑道,"那你剛才怎麼不直接抄了他們的家?"
"這不是為了省事嘛。"陳楓厚著臉皮說,"要是真抄了他們的家,還得寫奏摺解釋。這樣多麻煩啊。"
陳楓的這句話剛落,夜色中的燈火映照在他臉上,平添幾分痞氣。蘇靈怡忍不住笑出聲來,這個年輕的知縣大人,還真是個有趣的人物。
夜風輕拂,穿過縣衙的迴廊,帶來陣陣清涼。陳楓伸了個懶腰,看著月色下忙碌的衙役們,眼中閃過一絲精明。
"行了,今晚大家都辛苦了。"陳楓對著羅元說道,"讓弟兄們輪流值守,別太累著。"
羅元應了一聲,轉身去安排。看著他離開的背影,陳楓眯起眼睛,喃喃自語:"這兩個老狐狸,沒想到還真讓我找到了突破口。"
就在這時,一個衙役匆匆跑來:"大人!錢府那邊傳來訊息,說是錢坤想見您!"
"這麼快?"陳楓挑了挑眉,"看來是坐不住了。"
月光下,陳楓的笑容變得意味深長。他轉向蘇靈怡:"蘇姑娘要不要一起去看看?保證比那些話本子有意思。"
蘇靈怡點點頭:"正好見識見識陳公子是如何'少幹活'的。"
兩人說笑間,已經來到了錢府門前。府邸裡燈火通明,顯然錢坤一整晚都沒能安睡。
"陳...陳大人。"錢坤滿臉堆笑地迎了出來,哪還有半點白天的囂張模樣,"您能來真是太好了。"
陳楓裝作沒看見他臉上的諂媚,大大咧咧地走進大廳:"這麼晚找我,錢老爺是想通了?"
錢坤乾笑兩聲:"是...是啊。大人說得對,我們確實做得不對。那些銀子,大人要是看得上,儘管拿去便是。"
"哎呀,"陳楓一拍大腿,"錢老爺這話說的,我可是朝廷命官,怎麼能隨便拿民間的銀子呢?"
錢坤的額頭上沁出冷汗:"大人...您的意思是?"
"這樣吧。"陳楓笑眯眯地說,"你把銀子捐給縣衙,用來修繕城牆。到時候我給你立個牌坊,就說是錢老爺心繫百姓,慷慨解囊。怎麼樣?"
錢坤眼睛一亮:"這...這真是太好了!"
蘇靈怡在一旁看得暗暗稱奇。這陳楓,明明是在明搶,卻偏偏說得冠冕堂皇,讓人挑不出毛病。更妙的是,還給了錢坤一個臺階下。
"對了。"陳楓突然說道,"那封信的事..."
錢坤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大人明鑑!那都是張世明的主意,小人也是被他蠱惑..."
"行了。"陳楓擺擺手,"我對你們兩個誰主誰從沒興趣。不過..."他意味深長地看了錢坤一眼,"你最好勸勸張世明,別想著耍什麼花招。"
錢坤連連點頭:"是是是,小人這就去找他!"
看著錢坤慌慌張張離開的背影,蘇靈怡忍不住問道:"你就不怕他們兩個串通好了告你個貪贓枉法?"
"怕啊。"陳楓笑嘻嘻地說,"所以我才讓他們先把贓款'捐'出來嘛。這樣一來,就算他們告到京城去,也是他們理虧。"
蘇靈怡恍然大悟:"你早就想好了?"
"那當然。"陳楓得意地說,"我這人最擅長的就是...少幹活!"
陳楓這句話音剛落,天邊已泛起魚肚白。他伸了個懶腰,看著東方漸亮的天色,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清晨的陽光灑在陌城的街道上,暖暖的,帶著些許慵懶。但今天的陌城格外熱鬧,街頭巷尾都在議論昨夜的事。
"聽說了嗎?錢老爺和張老爺把家產都捐出來修城牆了!"
"真的假的?那兩個老狐狸什麼時候這麼好心了?"
"千真萬確!我剛才還看見衙役們在搬運糧食呢!"
陳楓站在城牆上,看著下面忙碌的景象。衙役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組織百姓搬運物資,羅元則在一旁指揮排程,顯得井然有序。
"陳大人!"羅元走上前來,"您看這城牆,從哪裡開始修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