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叛將王耀武

主寨是茅麓山海拔最高的地方,王五置身此間卻無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倒是多了幾分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無力感。

白日“公論”結果是繼續與清軍戰鬥到底。

這意味著王五想竭力保全的抗清火種,終將熄滅在三省交界的叢山峻嶺中。

敵我實力的差距不是人力和氣節可以改變的。

不管明軍是往陝西方向打,還是向四川、湖廣方向打,都將遭到清軍的瘋狂圍攻。

怕是連後撤百里的四川綠營也會翻臉。

眼下的局面是在王五的“政治”攻勢下,除了愛新覺羅外,所有人都想利用明朝,但又不想已經亡了的明朝死灰復燃。

鰲拜肯同意和談,一方面是想摘清弟弟穆裡瑪兵敗責任,阻止政敵對自己的進攻;

另一方面也是想“養明自重”,延緩小皇帝親政時間以便繼續掌控朝政。

張長庚他們同意和談,一是被王五俘虜沒辦法,不談也得談;

二也想從中撈取功勞;三則有為自己正名的意思。

畢竟,被俘是件不光彩的事。

誰都想將自己洗白。

張長庚如此,穆裡瑪如此,那一幫被俘的滿洲將校更是如此。

既然兵敗責任都推給圖海了,那大傢伙就齊心協力把明軍招撫得了。

皆大歡喜。

鄭蛟麟、馬寶他們肯助明軍,則是為了將來真反清的話明軍能與他們聯手。

不管哪一方,都不希望明朝真的再回來。

可最後這點明軍真要在三位老帥指揮下往外衝,試圖脫出牢籠,於任何一方便不再是可利用的物件,反而會是要他們命的存在。

縱是吳三桂這會也起了反清之意,怕也不會允許明軍真的跳出來攪局。

因為他比清廷還害怕明朝東山再起。

真要發狠把明軍剿了,鄭蛟麟不可能不聽。

三省清軍就屬四川綠營最能打。

所以王五這才極力主張和談,併為之努力了近兩個月,誰想最後卻是這個結局。

不由很是神傷,有些不甘心。

只不過雖對結果失望,但王五並沒有感到憤怒,反而出奇的平靜。

散會後獨自一人來到主寨東南方向的紅崖邊,自傍晚開始便坐在崖邊。

外人看著可能覺得王五心情低落在此發呆,實際王五隻是在反思整件事。

不再以自己的角度看待,而是站在李來亨、袁宗第、洪部院等人角度看待與清廷議和這件事。

得出的結論是李來亨、袁宗第、洪育鰲他們之所以千古留名,為後世子孫永遠銘記,並不是他們是什麼軍事家、戰略家,而是他們為漢民族留盡了最後一滴血。

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真正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但凡這些人有半點“識時務”,就不會成為後人心目中的英雄。

如此,王五的主張不被接受再正常不過。

因為不管他用什麼詞彙形容這次和談,從什麼角度來分析議和停戰的好處,於李來亨他們眼中其實都是一種軟弱、妥協,甚至是投降的表現。

茅麓山這邊剃髮也好,不剃髮也好,只要停止同清軍的戰鬥,就表明茅麓山幾萬軍民已經背棄明朝。

如此,還堅持什麼?

這二十年的堅持又算什麼?

在王五眼中,是戰還是和,不過是路線之爭。

本質還是同清廷鬥爭到底。

戰與和都是手段。

對此沒有半點心理負擔。

但那是因為他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所以有恃無恐。

可誠如洪育鰲、潘應龍二位不會將復國希望放在一個大漢奸身上般,同清軍打了二十年的李來亨、袁宗第他們也不可能放下刀槍同清軍坐下談什麼判。

因為他們無法預知未來,他們只能著眼於眼前的得與失。

真要同清軍議和,他們對得起誰?

又怎麼跟幾萬追隨他們的軍民解釋?

人心一旦散了,再想聚攏就難了。

故而李來亨決意戰鬥到底,哪怕茅麓山實際撐不了多久。

不是迂腐,也不是頑固,而是氣節使然。

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活。

李來亨的決定縱是主張議和的韓王也無力干涉,況只是個掛印總兵的王五。

自知無法改變的他輕嘆一聲,也是心亂如麻。

不知自己是當與三位老帥一起全力抗清,還是利用已經編織的“關係網”抽身事外時,身後卻傳來熟悉的聲音:“怎麼,想不明白?”

是郝搖旗的聲音。

王五回頭看去,發現除了郝搖旗,還有虎帥和袁帥。

三位老帥身後還站著皖國公劉體純世子劉享。

“末將參見虎帥、袁帥、郝帥、小公爺!”

王五趕緊起身行禮。

“娃娃,”

郝搖旗上前拍了拍王五肩膀:“在這坐了半天,是不是很失望?”

王五怔了下,點頭道:“有一點。”

“就一點?”

郝搖旗明顯不信。

“是隻有一點。”

王五說的是實話。

郝搖旗笑了笑,側頭看向李來亨:“小老虎,你跟這娃娃說幾句吧,我瞅著人娃娃心裡對咱們有怨氣呢。”

李來亨微微點頭,輕步上前看著王五沉聲道:“身為明臣,我若與清廷議和,是謂不忠;而我祖父、父親皆因抗清而死,我若不顧家仇同意議和,是謂不孝你娃娃是要讓我做不忠不孝之人麼?”

“虎帥,末將不是這個意思!”

王五理解李來亨的心境,但還想做最後嘗試,便道他主張議和只是隱忍手段,並非真心要與清廷和談。

才說幾句卻被袁宗第打斷。

“你娃的意思我們都知道,但我們做不到。不是你娃娃的想法不好,而是我們這些人早年追隨先帝把崇禎給逼的上了吊,引得吳三桂把韃子給放進了關,這才叫韃子佔了咱漢人的江山,後來隆武皇帝不計前嫌招撫我們,賜我們忠貞營號又予我們封爵

高太后在時更曉諭我們萬不可背棄明室,今我們若與清廷議和既對不住明室,也對不起先帝太后,世人瞧在眼裡,怕是認為我們這幫人終是賊寇,連那吳三桂都不如。”

說到這裡,袁宗第也是嘆了一聲,繼而止住欲要說話的王五,道:“我和小老虎,老郝商量過了,你把老人孩子還有傷員都帶走,如此就算對得起我們這幫老東西了。”

說完面色一冷,喝道:“來人,將叛將王耀武趕下山去!”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大宋異姓王
大宋異姓王
北宋仁宗年間,朝堂黨爭博弈,一個小人物捲進了爭鬥之中。以弱冠之齡,鬥權臣、整軍武,攪動風雲;率三虎三狼禦敵守國,開疆拓土異姓封王。 戲公主、賞名伶、搶醫女,諢號人見人愛的登徒子。
花間酒友
公主們恨我入骨,因為我和七個公主不清不楚
公主們恨我入骨,因為我和七個公主不清不楚
狂撩七個公主,後果真的很嚴重……
曹月半
漢月當空
漢月當空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趙金生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
太子被黜,我當北涼王領兵千萬!
徐牧,大梁王朝的皇太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可憐蟲。 八歲那年,大梁北境遭遇大劫,萬妖之國、北魏大舉來襲。 關鍵時刻,年僅八歲的徐牧主動提出,願意前往萬妖之國須彌山為質子,換取大梁的安全。 轉眼十年期限以至,本以為歸來之後,能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沒想到卻頻遭冷眼。 百官說他不知廉恥,一身粗野。 弟弟更是絲毫沒有把他放在眼裡。 父母更是要將他的太子之位傳給了弟弟。 重生歸來的徐牧表示,儲君?誰稀罕
許火燁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作者已有200萬字完結書一本,不斷更、不太監、不爛尾,請各位大大放心追讀)崇禎十五年,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李自成席捲河南,清軍最後一次入關劫掠。 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國勢風雨飄搖、危如累卵。周延儒臨危受命,復任首輔。 東林再度崛起,眾正盈朝。廠衛飽受打壓,離心離德。崇禎十七年,京師城破,北方淪陷。 天下離心,崇禎失蹤;太子隱匿、定王被執。皇四子朱慈炤,身負國仇家恨,先爭漢王之名,再謀漢王之實,
西宮娘娘玉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