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國國王

第八百四十一章 抵達太原

裴三娘最終給丈夫安排了兩名侍妾,一個是跟隨她多年的侍女春曉,是裴三孃的鐵桿心腹,她的任務就是照顧丈夫的起居。

另一個叫安小童,是名舞姬,李岱在教坊司的相好,李岱早就答應納她為妾,現在終於如願以償。

裴三娘之所以答應,還是想讓這個很嬌媚的安小童勾住丈夫的心,讓丈夫能抵禦那個狐狸精的誘惑。

安排好家裡雜事,三天後,裴三娘帶著清羽和太微離開長安,前往隴右,一起返程的還有劉晏等人,三百名李鄴的親衛騎兵護衛著他們返回隴右。

十天後,李鄴率領一萬八千軍隊達到了太原府,李鄴原計劃是去延州,他臨走前得到雷萬春送來的訊息,難民計劃不順,遇到了挫折。

如果是陳渙發來的訊息,那肯定是難民通道建設出了問題,但如果雷萬春的訊息,那就是軍事上遇挫。

李鄴是從蒲津關渡過了黃河,目前攻打關中的三條線,潼關線由郭子儀和王思禮負責防禦,河東線則由李光弼大軍防禦,而鄧州則由新任南陽節度使李峴率五萬大軍駐守。

李鄴走的河東由唐軍掌控,一路北上,直接抵達了太原府,太原留守是獨孤烈的四弟獨孤覺,雖然井陘那邊處於對峙狀態,但李鄴還是先去了太原城,只是多花兩三天時間,也不在乎耽誤這兩天。

關鍵是獨孤覺對難民通道很支援,李鄴必須要當面感謝。

其實難民通道並不長,就是橫跨河東道的一府一州,太原府和石州,最後從石州的定胡縣上船,前往朔方靈州,那是第一站,然後再從靈州分流前往隴右。

所以難民通道的絕大部分就是橫穿太原府,沒有太原府的全力支援,根本搞不起來,於公於私李鄴都應該先去拜訪獨孤覺和太原府官員,以表示感謝。

在晉陽縣南部的官道上,李鄴看到了建立起來的難民通道,在東西主官道和南北的主官道的交叉處,便有一個巨大臨時休息營,紮下數百頂大帳,供實在走不動路的老幼休息兩天。

這裡由十幾名官員和兩百名士兵負責,主官是河隴難民署署令賈深,賈深原本是恆州真定縣縣令,是顏杲清的手下,跟隨大公子顏泉明去長安彙報情報,結果被河東節度使王承業扣押在太原,後來無處可去,便跟隨顏泉明去襄陽投奔李鄴,參與安置難民,他因表現突出,能力卓著,被李鄴升為難民署署令。

賈深聽說殿下帶來,連忙帶領官員們前來迎接。

“參見殿下!”眾人一起躬身行禮。

李鄴翻身下馬笑道:“各位辛苦了!”

賈深上前笑道:“原以為殿下會先去延州,然後從西面過來,沒想到直接從南面過來。”

“本來是要去延州,但臨行前接到訊息,說井陘遇到困難,所以直接來太原府了。”

李鄴望著遠處氣勢恢宏的大營,笑問道:“那就是休息營嗎?很壯觀嘛!”

“回稟殿下,一共有八百頂大帳,被柵欄一分為二,其中五百頂大帳是倉庫營,另外三百座才是休息營,”

李鄴命令全體士兵就地休息,他對賈深笑道:“我們去看看大營!”

李鄴在賈深的陪同下向休息營走去,卻意外發現休息營裡裡外外都是難民,足夠數千人之多,李鄴一時愣住了。

“井陘還沒有打通,這些難民是哪裡來的?”

“回稟殿下,這是之前逃來太原的河北難民,足有二十萬人之眾。”

“二十萬人?”

李鄴眉頭皺起,馬鞭一指道:“但這邊只有幾千人,怎麼回事?還是二十萬難民都不願去隴右?”

“不是,大部分難民都願意去隴右,這邊吃不飽飯,飢一頓飽一頓,這些是榆次縣過來的難民,絕大部難民都在交河和清源縣,那邊有兩座大難民營,陳長史在那邊負責,卑職負責接轉其他縣過來的難民,卑職已經忙了很多天,這幾千人是最後的尾聲了。”

太原有二十萬難民,這倒很出乎李鄴的意料。

李鄴走進工作大帳,大帳內有一張大桌子,上面堆滿了各種資料。

李鄴坐下問道:“清源縣和交河縣我可能沒有時間去了,我就問問大概情況?”

“卑職比較瞭解,殿下想知道什麼?”

“那邊二十萬難民已經開始動身西行了嗎?”

“動身了,五天前第一批三萬民眾出發了,聽說幾百艘船已經停泊在定胡縣。”

李鄴見桌上有一幅地圖,看著地圖問道:“怎麼穿過呂梁山?”

“回稟殿下,這裡走!”

賈深指著地圖上的一條紅線道:“這裡是向陽古道,也是從太原府前往黃河的唯一通道,有一段幾十裡的山路比較崎嶇難走,但我們設了很多休息點和補給點,幾乎上每隔兩裡一個補給休息點,還有三千士兵提供幫助,走慢一點,就算老人也能過去。”

李鄴點點頭讚許問道:“是不是我們和太原府達成了協議,我們把難民接走,他們全力助我們建立難民通道?”

“回稟殿下,雖然沒有這個協議,但就是這個意思!”

這時,李鄴隱隱聽到了急促的馬蹄聲,他走出大帳,向北面望去。

只見一隊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為首一名大將,年約四十歲,濃眉大眼,相貌堂堂,乍一看,李鄴還以為是獨孤烈來太原了,這兄弟二人長得太像了,

這就是老四獨孤覺,太原留守,李鄴成婚時見過他。

“賢侄!”

獨孤覺揮揮手,快步走過來。

李鄴連忙上前抱拳見禮,“四叔,好久不見了!“

獨孤覺笑道:“我接到大哥的鷹信,說你出發前往太原,我估計你就該到,所以過來看看,沒想到正好遇到。”

李鄴點點頭笑道:“四叔來得正好,我就不用去太原,我就直接去井陘,那邊好像有急事。”

“我知道,我們去大帳說吧!”

兩人來到一頂大帳內,桌上正好有一幅地圖,獨孤覺指著地圖上的井陘道:“這裡是娘子關,一座地勢極為險要的雄關,實際上就是一段長城,燕軍在關城上屯了三千軍隊,聽說雷將軍攻打娘子關吃了大虧。”

居然是吃了大虧,李鄴心中有點擔心了,如果拿不下井陘,打不開河北局面,那他的難民計劃就徹底失敗了。

李鄴有點心急如焚,他決定立刻趕往井陘。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反派在生死邊緣反覆橫跳
你從沉睡中醒來,卻被人告知你是得罪了六界的大反派,仔細想了想之後你發現做反派還挺帶勁。 你開始了旅途,這時一個行腳商人找到了你,他蒙著面看不清臉,聲音倒蠻好聽。 在他的遊說之下,你花錢買下了那把據說是上古兇劍的武器。你沒開心多久就後悔了,因為那把劍鈍得除了可以削削水果皮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旅途中,你遇到了無數個路人甲乙丙丁戊戌……他們都長一個模樣,就連聲音也沒有區別,神真是敷衍啊,因為是反派,所以
初夏陌陌子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汪楚懷
興唐
興唐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東夏天王
穿越大唐做皇帝
穿越大唐做皇帝
這是一部穿越歷史題材小說,故事圍繞著主角李軒展開,他從現代意外穿越成大唐即將登基的皇帝。 小說聚焦李軒在古代複雜政治環境中的改革與成長曆程,情節跌宕起伏,充滿看點。
墨者無涯
赤觴
赤觴
自古傳聞……先有璧後有璽, “和氏璧”與 “傳國玉璽”,本就一脈相承,得玉璧者其國運昌盛,得玉璽者傳國視為正統,於是歷朝歷代,各路梟雄,便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奪寶之爭! 這時候,天降後世小子劉赤,恰巧穿越到此。於是,機緣巧合下,各種精彩紛呈的故事,就此徐徐展開……玄幻傳奇中,且看,那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秦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