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好看嗎

第四百六十五章 改制

登基儀式完成後,李躍下令更改服制、禮制。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人靠衣裝,服章是一個人氣質的體現,也是一個王朝的氣象。

魏晉士人喜食五石散,寬衣薄帶,方便散熱。

整個精英階層不是墮落,就是寄情山水之間,他們是風流快活了,但給華夏帶來深重的災難。

不說跟兩漢時投筆從戎的儒士相提並論,就是跟三國時代計程車人,差距也是巨大的,平日互相題表,互相吹噓,到了國家危難時,束手無策,直接跪在胡人胯下……

禮制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漢魏西晉,都推行孝道,家中長輩逝去,動輒丁憂三年,期間要吃、住、睡在父母墳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並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司馬家不好意思以忠義治國,大力推行孝道,弄得兄弟姊妹期功服之喪也要丁憂……

其他各種禮儀更是繁瑣到了極致。

聖王明禮制以序尊卑,異車服以章有德。

禮制是維護國家穩定和統治的基礎,但太過繁瑣,反而加重了負擔。

禮制的很多核心東西,在這個時代並不全是糟粕,但過於注重儀式,反而忽視了內在的東西。

其實曹爽、夏侯玄的正始改制中便提出更改服制、禮制。

不過他們的革新被司馬懿和士族撲滅了。

服制上,免去寬袖博帶,以直裾曲裾深衣和圓領袍為主,以護臂收攏袖口,以蹀躞帶收攏腰身,方便時時刻刻砍人。

十六國時代,圓領對襟,小袖長袍的圓領袍已經盛行於北方,最早是秦代軍服,漢代為內衣,發展到南北朝,融入了不少鮮卑風格,逐漸成為常服,盛行北方。

反正一個原則,方便勞作、征戰。

禮制則去繁化簡,丁憂改為半年,服心喪即可,在心而不在形。

嚴禁厚葬、殉葬,鋪張浪費,提倡節儉、簡潔。

如果是在江東,李躍的這些舉措很難實施,但在如今的北國卻阻力甚小,並未掀起多大波瀾,也沒人敢在李躍剛剛登基時不長眼,前來反對。

老牌士族大部分都衣冠南渡了,還留在北國的很難形成大氣候,在胡人胯下苟活就不容易了。

北國融入各族習俗風格,反而煥發了新的活力,對新事物習以為常。

羊肉、酪粥風靡一時,胡餅更是深得百姓喜愛,圓領袍、皮裘大行其道。

既然已經形成風潮,就不是李躍能輕易改變的。

詔令下達之後,鄴城中很快便有百姓響應,多是一些將士家眷黑雲子弟,他們對李躍幾乎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任何命令,他們都是第一個執行。

就連李躍喜歡羌煮貊炙,也影響到他們。

一套圓領袍、深衣,配上蹀躞帶,兵器並不便宜,也只有他們有這個條件。

不過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令人頭疼,都是軍人子弟,好勇鬥狠,動輒在鄴城決鬥,喋血街頭……

這時代不缺尚武之風,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誰都會比劃兩下子,河北民風剽悍,互相之間不順眼,便拔出刀劍對砍。

鄴城周圍的幾個縣,動輒大規模械鬥。

不是為了搶奪灌溉田地的水源,便是幾句口角……

其中竟然有不少黑雲軍退役的將士,將村民組織起來,跨上牛馬、騾驢,提著一根削尖的竹竿便是騎兵。

步卒、斥候、輜重兵配置齊全,男女老少齊上陣。

械鬥之前,雙方擺好陣勢,分左右翼,前後軍……

縣令縮在一旁,都不敢上前勸止。

李躍讀完校事送來的詳細奏表,苦笑不已。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昔者漢武好兵事,輕銳好鬥者充斥於朝,陛下好武,故百姓搏命於鄉野,此風萬不可長。”常煒這段時日被弄得焦頭爛額。

以前秦國勇於私鬥,怯於公戰,現在梁國私鬥公戰兩不誤,民間尚武之風極盛。

冉閔一道殺胡令,無日不殺,無月不戰,幾十萬胡人死於刀下。

民間砍人的氣氛已經搞起來了。

“傳朕詔令,再有死鬥者,舉家發配戍守邊地,傷及人命者,斬!”

亂世用重典,很多人也許不怕死,卻極怕流放。

離開家園鄉土,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在這年代比死都可怕。

“武略當以文事濟之,我朝武風極盛,陛下當興辦庠序,教化萬民!”王猛拱手道。

百姓只知道提刀砍人不是什麼好事。

教化同樣重要。

河北充斥大量鮮卑、匈奴、烏桓,也有不少改名換姓的胡人,想要真正融合他們,只有大力興辦教育。

連苻堅都在關中大興儒道,漢化諸族。

李躍遂令劉應、盧青再起一詔:“古者建國,教化為先,所以道世治性,為時養器也。自永嘉以來,山河崩摧,淪落胡塵,華夏勝地,羶腥大起,皆以爭殺殘暴為能事,朕受命於天,自當教化萬民,乃置鄉學、縣學、州學,移風易俗,復我華夏之懿德,取文武之士,共創泰平盛世!”

除了興學令,還下一道求賢令。

但凡有文武才幹,不問出身,不問門第,殿試之後,憑才幹任用。

這道求賢令不侷限於關東,還讓校事送達關中、江東。

大部分人不識字,大部分家庭也沒條件將子嗣送入學堂。

李躍又開了說書館,派出大量鴻臚吏深入民間,茶餘飯後,村頭巷尾,隨時宣講華夏先賢的故事。

辛粲還從故紙堆中替匈奴、鮮卑、烏桓、羌氐等族尋了一個祖宗。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鮮卑,北狄也,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北狄出東胡,東胡出鮮卑、烏桓……

至於羌氐,與中原的血緣更緊密。

《詩經·商頌》記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

乃神農氏炎帝的後代,從商朝便華夏臣民之一,從武王伐紂到東漢的漢羌之戰,都有羌人充當中原王朝的馬前卒。

辛粲總結下來就一句話,都是炎黃子孫。

這無疑給了他們巨大的身份認同,對漢化再無抗拒之心。

站在李躍的角度,從漢末黃巾起義開始,北方大地廝殺了兩百多年,人口凋零,漢魏都內遷諸族填補人口,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融入華夏是大趨勢。

兩章……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漢官
漢官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天子雖為至尊,卻無總御之實,政出多門,權去公家。 宦官亂政,士族竊國,豪強並起,黨爭不休。外有胡虜、蠻夷窺視,內有天災、大疫橫行,生民何辜? 三國爭雄固然令人炫目,然則天下已然十室九空!漢室可亡,天下不能亡。 身為穿越者,魏哲表示壓力很大。但再難他也得劈開這渾濁的世道,令五胡亂華不再,老弱有命,婦孺可活……
江漢
隱龍記
隱龍記
在風雲變幻的江湖中,有一個聲名赫赫的組織——隱龍淵,乃是江湖第一大勢力。 你曾是隱龍淵中的一員,後因種種緣由選擇隱退。如今,你成為了冷霜的門客,常伴其左右,憑藉自身卓越的能力與智慧,協助她破解眾多案件。 然而,平靜的日子被打破,大燕之地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事情,冷霜意外地牽連其中。 你雖已隱退,但為了冷霜,也為了心中的正義,不得不再次捲入江湖紛爭。 在這未知的局面裡,你將如何應對接踵而至的挑戰?又會
差一點的老夫
替嫁給草原首領後[重生]
替嫁給草原首領後[重生]
草原血狄首領旭烈格爾暴厲恣睢,率領部族鐵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大夏朝廷屈辱戰敗,奉上京都美人修好。 上輩子,林昭昭代替私奔的嫡姐嫁去蠻夷之地。因為無法接受屈於人下的事實,婚後他對旭烈格爾冷漠疏離,從未給過一個笑臉。 直到病死榻上,他才幡然發現這個震懾中原的男人一直在笨拙地遷就討好自己。 ———— 重回到出嫁之日,林昭昭沒再尋死覓活,換上鳳袍霞帔,戴上銀簪金鈿,頂著姐姐的名號上了花轎。 京城眾人望著
是非非啊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皇太極:勇士們,誰能擊敗大明,多整些努力回來,就是後金第一巴圖魯! 大玉兒:大汗,大明的奴才不太聽話啊? 愛新覺羅·嶽託:別急,讓我們殺光他們! 周奎:別急,讓我先貪個墨,錢也不多,就是52萬兩白銀而已; 楊嗣昌:搬弄是非我最行,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我啦,哈哈,貪汙方面我也是當仁不讓! 魏藻德:作為最後一任首輔,其實我也是有幾十萬兩白銀,交給闖賊幾萬兩,還是給少了,被折磨死了,芭比Q了;
六面埋伏
我是死遁文裡的女配
我是死遁文裡的女配
【微博:Dear-錦橙。】 【更六休一,週四休,也可能是休二】 不虛洲有個聞名大荒的白月光。 相傳魔尊為奪她為妻,一劍屠全城;妖界少主為討她一笑,殺百條鮫魚以作綾紗;就連太華宮上,那清冷絕塵的仙君都因此女失去神智,最後三方征戰,使生靈塗炭。 直到白月光以身獻祭,人間界才重新恢復平和。 後世稱她為救世的聖女,更會讚歎三人間對她的痴情。 我若是局外者,定也會跟著感嘆一番。 可惜,我不是。 我只是一個普
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