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閔對張良手段狠辣,對李躍卻不錯,將武庫中三分之一的裝備分給黑雲軍。
鐵甲、弓箭、長矛、刀劍,還有李躍最想要的弩機。
弓箭需要長期訓練,對士卒的體力要求極高,事實上,歷來弓箭手都是軍中精銳組成,一個壯漢連續揮砍一百刀,不會有任何不適,但連續射一百支箭,即便是壯漢也扛不住。
而弩卻不需要長期訓練,穩定性高,射程更遠,士卒練習個把時辰,便能精熟。
石閔又將剩下的八千多老弱調給常煒打理。
這些人的建制早已被打散了,士氣低落,缺衣少食,還有不少人帶著傷。
常煒對軍旅之事並不精通,也沒這個心思管理,最終落到李躍頭上。
好在黑雲軍中有大量儲備軍官,直接調來擔任臨時的屯長、都伯。
還專門在城中開了一處病坊,救治輕重傷員。
缺什麼東西,一句話,鄭篤都能一個時辰內送來。
這樣李躍對他有些刮目相看,鄭家子弟也不是酒囊飯袋,鄭篤能爬到滎陽太守這種兩千石的職位上坐穩,單靠家族廕庇是不夠的。
儲備軍官中有不少人懂些簡單的包紮護理,協助李躍救治傷員。
這時代活下來的人命都很硬,傷的太重之人也不可能撤回滎陽。
忙了兩三日,傷兵們看李躍的眼神不一樣了,敬畏中帶著幾分感激。
跟隨李農平叛的十萬大軍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以張賀度為首的羯人,一部分是鄴城常備兵力,另一部分則是各路乞活軍。
乞活軍並非不能戰,只不過被敗勢裹挾。
石閔看不上他們,李躍來者不拒,每多救下一人,就多一份戰力。
沒有張良,城中反而一片和諧。
石閔日夜訓練士卒,同吃同住,加上為人豪爽,很快就贏得了新軍的信任。
李躍手上的四千黑雲軍、兩千荊襄軍、八千乞活軍,還有鄭惠率領的五千滎陽守軍,手上兵力近兩萬人,算是大兵團作戰,是一次不錯的鍛鍊機會。
指揮一萬人作戰是一個門檻。
歷史上很多人在萬人以下的大戰中表現出色,但萬人以上,則一塌糊塗。
劉玄德兵不滿萬,將只關張趙,卻能在博望坡一戰擊敗夏侯惇、于禁的數萬大軍。
但凡萬人以下的大戰,劉備都打的有聲有色。
而萬人以上,則一敗塗地,夷陵之戰,五萬蜀漢精銳被陸遜火燒連營……
李躍令朱序部防守北城,陳端部防守南城,鄭惠防守東城,梁嘯防守西城。
黑雲軍在城中休整,以備不時之需。
專門組建了一支千人督戰隊,讓呼延黑、楊略、張豬兒三人日夜輪替巡視四面城牆,一旦發現守城不力者、懈怠者,可當中鞭笞。
虎牢關下一戰,黑雲軍已經展示了自己的實力。
督戰隊出現在哪裡,哪裡便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反抗之心。
每天傳來的鞭打聲,也讓乞活軍計程車氣恢復不少。
與此同時,李躍還徵發城中原本就不多的百姓修補城牆,清空內城牆下的民宅,佈置鹿角、塹壕、陷阱,為巷戰做準備。
派人給緱氏、京縣、鄭家傳話,讓他們先撤往黑雲山,暫避賊軍鋒芒。
梁犢十萬叛軍雖然士氣低落,但戰力仍不可小覷。
以常理揣測,這場大戰肯定會持續下去,除非石閔真能創造奇蹟,又或者黎陽的石斌想通了,然後兩邊通力合作,一起圍剿賊軍。
仔細想來,還是石閔創造奇蹟的可能更大一些。
李躍只知道歷史上的石閔絕對是個猛人。
四五天後,賊軍煙塵滾滾的從西而來,圍住滎陽。
經過上一場的慘敗之後,高力禁衛計程車氣大不如前,沒有如往常般一來就猛攻,而是在城外深溝高壘,作長期圍困的打算。
賊軍輕騎在清晨飛奔而出,到晚上驅趕百姓而回。
每天都會隱隱約約聽到敵營中傳出的慘叫和哀嚎……
圍城三日,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了,驅趕數千手無寸鐵的百姓攻城。
哭喊聲極為悽慘。
這是他們的傳統伎倆,攻打黑雲山時已經用過。
李躍當日沒有憐憫,現在更不可能,只有自己活下來,才能日後為他們報仇雪恨。
而現在,只能給他們一個痛快,免受羯人們的折磨……
一支支弩機射下,手無寸鐵之人倒在血泊中。
鮮血也刺激到了賊軍。
數千披著鐵甲的賊軍從營壘中奔出,嘶吼著吶喊著向前,將那些還站著的百姓砍翻在地,發出陣陣獰笑聲。
彷彿只有折磨他人,才能從中體會出自己的強大。
賊軍攻打的是鄭惠防守的東城。
四面城牆上,鄭惠的滎陽守軍雖眾,卻是最弱的一支。
遇到瘋狂的高力禁衛,一個手忙腳亂起來,幾度被攻上了城牆。
“頭領,鄭都尉請求援兵!”開戰半個時辰不到,鄭惠的求援就來了。
李躍冷著一張臉拒絕,“回去告訴他,援兵沒有,督戰隊全部上東城,後退一人斬一人,後退一什殺一什!”
“領命!”呼延黑單手行禮,臉上殺氣騰騰。
慈不掌兵,支援不是這麼用的,敵軍有十萬大軍,現在就支援,以後怎麼辦?
很可能這只是敵軍的一次試探而已。
這場大戰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
石閔說二十日內必破敵軍,李躍覺得還是要作兩手準備。
滎陽城一半是鄭家的,他們當然要出力!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李躍傳令北城的朱序,南城的陳端準備支援。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督戰隊上去後,砍下上百顆逃兵的腦袋掛在旗杆上,效果立竿見影。
鄭惠將攻上城牆的高力禁衛趕了下去,連續擊退賊軍的三次進攻。
一天的戰事也就這麼停歇了。
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
到了晚上,賊軍發起夜襲,從南北兩面同時進攻。
聲勢極大,跟白天的幾千人規模不可同日而語。
一排排火箭劃過天空,落在城牆上。
接著便是刀盾手在前,持斧甲士混雜其中,如同潮水一般撞向城牆。
慘烈的廝殺隨之展開。
朱序和陳端都只有兩千人,卻全都表現出該有的戰力。
尤其是朱序的荊襄軍,全是桓溫手下精銳,尤其擅長守城,遠則重弩,近則滾石擂木火油,朱序親自提刀在前陣指揮,打的熱火朝天,賊軍一次都未攻上城牆。
而南城的陳端則是另一種風格。
不用弩箭木石,人皆持長矛,賊軍的腦袋只要露出稚堞,便會有六七把長矛同時刺過去。
即便有悍勇的持斧甲士登上城牆,也會被事先準備好的長矛紮成刺蝟。
鏖戰大半夜,硬是沒有派人來求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