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大營中,桓溫也在眺望梁國騎兵,只是不知道來的是李躍本人。
“大司馬,敵騎已退。”孟開回營交令。
桓溫卻目光灼灼,一言不發。
孟開乃荀氏女婿,荀羨陣亡,他也一落千丈,因素有勇名,被桓溫啟用。
當然,孟開的底細,桓溫不可能不知道。
“孟將軍以為此戰勝負如何?”桓溫收回目光,語氣親切道。
“若在中原平曠之地決戰,我軍不是對手,但若是在江淮之間,至少有五成勝算。”孟開實話實說。
“只有五成麼?”
“李……躍數年間席捲北方,有孫吳之機,魏武之謀,梁軍血戰四方,冠絕天下,五成勝算還是大司馬指揮有方,士卒用命,方可實現!”
“大膽!”身後親將呵斥道。
“忠言逆耳,無妨,孟將軍忠心王事,吾素知之,來人賞黃金十斤,名刀十口。”桓溫大度的揮揮手,又解下自己的披風,為孟開披上。
“謝大司馬!”孟開感激涕零。
在江東混,沒有靠山寸步難行,而桓溫絕對是一個惜才之人。
不過這種舉動,引起了其他將吏一陣嫉妒。
“若諸位皆如孟將軍一般忠勇,何愁北虜不滅?”桓溫掃視諸將,目光威嚴起來。
而這句話令孟開如芒在背。
在場諸將,不是江東士族,便是朝中勳貴,天然的有一層隔閡。
無論孟開在戰場上多玩命,始終無法逾越士庶之間的鴻溝。
“末將與北虜勢不兩立,決一生死!”眾人回了一聲。
“哈哈哈,如此甚好!”桓溫揮揮手。
孟開如蒙大赦一般退下。
郗超盯著孟開背影道:“何必與其決戰?梁軍連年大戰,糧草不支,只需防守數月,待其糧盡,軍心混亂,然後擊之,必能擒殺李躍,克復神州!”
郗超僅憑各種戰報,就推算出梁國糧草不多。
一大原因便是黑雲精銳近二十萬,而此番李躍南下,只帶了七萬。
桓溫從案几上翻出一封密信,撫須而笑,“嘉賓真乃吾之子房也!”
這話讓諸將皆是一愣。
如果郗超是張良,那誰是漢高?
西中郎將謝萬與北中郎將郗曇互看一眼,皆默不作聲,他二人皆是桓溫提拔,用以籠絡謝、郗兩家。
桓溫的路線跟司馬懿一般無二,沒有士族的支援,很難走到最後一步。
郗超心中一震,卻恍若未覺的抖開密信,信是鄴城送來的,提到梁軍糧草最多支撐四個月,只要撐住了,梁軍必會退軍,晉軍至少收復整個淮南。
“如此無憂矣,可靜待時機。”郗超掃了一眼堂兄郗曇。
兩人一個投入桓溫麾下,一個站在江東士族一方,互不影響。
桓溫從軟榻上起身,“不錯,李躍親至江淮,乃飛鳥入籠,天賜大功與吾,豈可錯過?”
擊敗李躍,即便江東士族不支援,也阻止不了他。
藉此次北伐,江東內外大權皆在掌中,江東士族也只能忍氣吞聲,連鎮守京口的謝安都致書請辭。
桓溫一再挽留,徵召其為行軍司馬,謝安不就,隱遁山林,攜歌女縱情于山水之間……
壽春城。
李躍剛率騎兵返回壽春,就收到崔宏從鄴城傳來的密信,楊略也等候多時。
大軍南下之後,各種牛鬼蛇神蠢蠢欲動,崔宏重新查到蛛絲馬跡,所有線索重新朝向中山劉氏。
崔宏認為幕後之人就是劉啟,只有他才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很多官吏都是他的舊部,又熟悉朝中運作。
一塊中山劉氏的牌匾立著,再加上劉琨從子的身份,就能挑動不少人心。
當年褚裒北伐,劉啟也是第一個響應,青徐兗豫百姓紛紛南下投奔江東,可惜褚裒爛泥扶不上牆,被李農兩萬騎兵嚇退,劉啟投奔江東也就不了了之,不得不投降黑雲軍。
往事一幕幕浮上心頭,當年劉琨在北地堅決抵抗胡人,對晉室忠心耿耿,他的子嗣,豈會遺忘父志?
南北不大戰,他們或許還是大梁的好臣民,一旦南北交戰,有些人就情不自禁的憐憫起江東來。
嘴上不說,背後小動作不斷。
鴻臚吏的那套對普通百姓和將士有效,對他們效果不大。
不過仔細一想,又有些不對。
劉啟或許心懷江東,但絕不會逼殺劉群,相處這幾年,對他的為人多有了解,不至於如此下作。
李躍回了一封信:“茲事體大,劉氏不可輕動,當有確鑿證據,暗中再探,不可令其察覺。”
“倘若鄴城細作有動靜,臣懷疑桓溫已經知曉我軍虛實,所以才堅壁清野,圍城打援!”楊略拱手道。
李躍一震,幕後之人不會閒著沒事,憑空浮出水面,肯定是傳遞情報被崔宏察覺。
難怪桓溫在江東擺出如此架勢。
“傳令張蠔率一萬精銳前去挑戰!高雲在旁策應。”李躍收斂紛亂思緒,所有問題終究要在戰場上解決。
兩邊大背景是對峙,但對峙絕非靜態。
合肥城的守軍需要知道城外有援軍,黑雲軍也需上陣廝殺,不然銳氣就會下降。
“唯!”傳令兵飛奔而去。
接著,營外響起陣陣歡呼聲,黑雲將士等待這一刻多時。
李躍親至前線哨探,一天一夜沒閤眼,躺在軟榻上,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回到黑雲山最初的日子,與孟開、崔瑾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再也沒有飢餓、寒冷……
醒來,已經日上三竿。
洗了把臉,吃了些東西,合肥的戰報傳回。
“啟稟陛下,張將軍與高將軍配合,連破敵營三座,斬晉將王珂、孫勝,殺敵三千有餘!”斥候在堂外稟報道。
“我軍傷亡多少?”
張蠔果然生猛,一出手就是屍山血海。
“傷亡兩千有餘……敵軍三面合圍,張將軍力竭,在高將軍策應下退兵……”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李躍聽來聽去,感覺自己還是吃虧了,張蠔率領的精銳也只能打成這樣,可見晉軍防守之森嚴。
東路看來很難有進展,只能期待王猛在西路旗開得勝。
張蠔退回之後,李躍又派出幾股人馬前去襲擾、挑釁,試圖引出晉軍。
但晉軍一直按兵不動,固守不出,就這麼耗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