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林府的人上門了,此次來的是林府的當家老太君和她的大兒媳婦紀氏和二兒媳婦高氏。
只見林老太君滿頭的銀髮,髮髻梳得也很尊貴,只是林老太君長得並不算十分好看,氣勢卻威嚴得很,特別是那雙眼睛一看就是見慣了大風大浪的,跟在她右邊進府的是梳著飛雲髻的大夫人紀氏,一襲華貴綢緞百褶裙看著尊貴非凡,眼角眉稍處露出滿滿的傲氣,上次她在安府丟了臉,今天她是來找回臉面的。
緊跟在林老太君左側是庶子的媳婦,身份不如紀氏尊貴,穿戴得也是尊貴非凡,身後跟著十幾個丫鬟媽媽,陣仗很大,一入安府的大門便引起了路人的注意。
安平侯府不如丞相府尊貴,也沒有他們奢靡,此次前來,讓人有種錯覺,莫非是太后娘娘出宮體察民情了,那威嚴那氣勢可不得了。
安府之人,今天都很乖覺,過了一個毫無滋味的年,翻了年,也覺得沒什麼意思,大房、二房、三房也都因為那件事不敢隨便出府。
更讓人奇怪的是,最喜歡湊熱鬧的二房和三房今天都沒來,安平侯府來了貴客,她們不來瞧熱鬧真是有些奇怪。
府裡也冷清清的,院子裡只留了幾個打掃的粗使媽媽和小廝,林老太君進府的第一印象就是“安平侯府太寒酸了。”
劉管家笑意盈盈的湊上前去,“敢問幾位夫人找誰?鄙人是安平侯府的劉管家,幾位若要拜見我家老夫人可帶有名帖?”
劉管家雖不認識林老太君,但是他見過紀氏,此時,他只是裝著認不得而已。
當日,紀氏入門也是陣仗大得很,可是當日的情況那麼亂,他怎麼可能記得住誰是英國公府的小姐加林丞相府的大夫人。
林老太君只感覺胸口生吞了一隻蒼蠅那麼難受,她們接到安老夫人的書信並沒有即刻回信,目的就是想殺殺安府的威風,林婉那小賤貨在安府生事,她還不夠資格讓自己替她出頭,她只不過是來看看林婉的好日子是不是到頭了,當年她竟然敢違背當家主母的意思,私自與人苟且,自從林婉從林府出去,她就想看看林婉的手段有多驚人,前些年,也的確有些手段,可是這次聽紀氏回去說,林婉在安府的地位直線下降,這次又出了這檔子事,能不能保住性命還得看她心情高興與否。
緊隨而來的一個青衣嬤嬤眼眸一冷,沉聲道:“還不快叫你家侯爺前來迎接,我家老太君來了。”
林老太君從來未踏入過安府的大門,林老太君也是一品誥命夫人,安府的老夫人也是一品誥命夫人,論品級,老夫人沒有道理要起身迎接林府的老太君,再說,此時,他家老夫人接連病了好幾天了,被林姨娘下毒害病的,雖然及時發現,但是身體裡餘毒未清,老夫人年紀又大了,起不來床這也正常。
管家隨即道:“我家侯爺在老夫人的院子裡伺疾,已經好幾天不曾合過眼了,敢問你家老太君是哪個府上的貴人,小人好前去稟報。”
青衣嬤嬤感覺舌頭被牙齒咬了那麼難受,冷聲道:“林丞相府的老太君,還不快去。”
劉管家也裝傻,原本想問對方要名帖的,但瞧著對方那氣勢,生生將他壓了下去,連請對方進廳中喝茶等候都沒有,便親自去了瑞雪院。
紀氏見老太君有些生氣,上前道:“這小門小戶裡的奴才就是不懂規矩,老太君別生氣。”
林老太君在院子裡足足等了一個時辰,劉管家才屁顛屁顛的走過來,臉上掛著諂媚的笑:“我家侯爺連著幾日未休息,病倒了,現在也是人事不省,老夫人聽說林老太君來探望她,命小人來請老太君進去。”
紀氏頓時氣得也沒有了威儀,那老太婆有什麼資格讓她們來探望,想起上次她們打了她的兒子,她就氣得牙癢癢,急聲道:“安鈺宵是什麼意思,岳母大人上門,他不親自來迎接這是何規矩。”
紀氏又犯了同樣的錯,上次沒得到教訓,這次這聲“岳母”出口,可真是當面打了林老太君的臉了,她是安鈺宵哪門子的岳母,氣得林老太君冷瞪了大兒媳婦一眼,隨即沉聲道:“既然你家老夫人病得下不了床了,就請管家前面帶路吧。”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那威嚴震懾得劉管家一哆嗦,道:“老太君請。”
轉眼之間,由劉管家帶路迎著林老太君便入了瑞雪院。
只見老夫人早已穿戴整齊起身迎接,只是看著面容卻憔悴得很,緩緩道:“林老太君光臨,老身有失遠迎實在是失禮了。”
遂而,老夫人沉聲道:“柳媽媽請老太君和諸位夫人入座,奉茶。”
林老太君年紀也不輕了,又在院子裡吹了一個時辰的冷風,現在雖已入春,但還是冷得人牙齒打顫,一入內堂渾身便感覺一股暖意迎面拂來,頓時心裡更是窩氣得很,暗道這安府的人也太不懂規矩了。
不是說安府的老夫人病得快死了嗎?怎麼看著好端端的,莫非這裡面另有內情,林老太君也是不動聲色的。
在林老太君打量玉氏的同時,玉氏也打著她,林府之人向來高貴,而自己又是從一個小縣城裡來的,性情上豪爽不拘禮一些,沒有林府那高門大戶的規矩多,若不是發生了這件事,直到入了黃土,她們都不會見上一面。
林老太君微微皺了皺眉,端正的坐在了軟椅上,緩緩道:“老夫人來信之時,正值過年,家裡走不開,聽說老夫人病重,如今瞧著身體爽朗得很啊。”
老夫人輕咳嗽了一聲,眼睛掃視了一眼林老太君才道:“老身的孫女擅長醫理,這多虧了我的大孫女,我這身體才漸漸轉好,若不然以我這把老骨頭早就給人折騰死了。”
老夫人又笑笑:“大年夜叨擾老太君,實在不應該,只是府中突發大事,老身也只得請老太君過府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