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狠人沙雕動畫

第276章 徐州刺史(第二更)

陸玄沒有急著回答,緩緩道:“為什麼豪強大族,有強橫的實力。”

“是因為他們掌握的私兵部曲多,沒有人惹得起。還是他們掌控了大量的土地,可以用的資源多。甚至是他們的人脈廣,可以輕易運作事情呢?”

“不!”

“這些不是根本原因。”

“你的私兵部曲多,只是一時的強橫。你的土地多,只是一時半會兒的有錢有資源。你的人脈廣,也得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遇到了敗家子,再怎麼強的勢力,再多的物資,都經不起折騰的。”

“根本原因,是豪強大族有自己的讀書體系,能詩書傳家,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陸玄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說道:“大漢朝無數的普通人,讓他們都讀書不可能。幾乎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甚至連三加五等於多少,都算不清楚。”

“寒門子弟能讀書,可是這部分人,也相當的少。”

“所謂的寒門,本質上來說,不是大字不識的普通百姓,也不是一般人。這些寒門子弟的祖上,也曾經輝煌過,雖然沒了土地資源,沒了人脈關係,可是,依舊詩書傳家。”

“豪強大族的人都能讀書,家族中能力最強的人,早早去朝廷中任職。能力一般的人,留在了地方上耕耘,或是擔任郡一級的佐吏,或是擔任縣一級的佐吏,夯實家族根基。”

“豪強大族即便有敗家子,可是大機率下,讀書人更多,所以強者恆強。”

“普通百姓和豪強之間,存在巨大的護城河,也就是巨大的溝壑,天然隔絕了雙方。這,才是豪強大族能一直持續的根本,因為他們掌握了讀書的機會,再加上家族的資源,才能越來越強。”

陸玄直接站起身。

他眼神熠熠生輝,繼續道:“子敬提到豪強大族的問題,小範圍處理一些大家族,沒有問題。如果是大範圍的一刀切,要滅掉所有豪強大族,根本不現實。”

“而且,正如蒯先生提及的,不能大動,因為容易動盪。”

“所以,需要徐徐圖之。”

“我的辦法,就是開明智,讓更多的寒門子弟讀書,讓更多的寒門子弟做官。”

“當這些曾經輝煌過,可是家族破敗的寒門子弟能爬上來,使得上層不會被大豪強壟斷的時候,豪強大族的穩固性就會慢慢的削弱。”

“雖然寒門子弟強大了,也會有新的豪強產生,可是短時間內,不會形成階層的固化,不會出現階層的壟斷。”

“更進一步,再大規模的開啟民智,讓最普通的百姓也能讀書識字。當然,這些問題就太遙遠了。所以當務之急,我要開明智,讓更多的寒門子弟湧現出來,藉助寒門子弟壓制豪強大族。”

陸玄沉聲說道:“一步步的,削弱豪強。最終,如果天下人都可以讀書,所謂的豪強大族自然也就沒了。至於未來,還會出現什麼階層,就太過於遙遠。”

蒯良讚歎道:“主公英明。”

魯肅眼神更是明亮,讚歎道:“主公興教育,提拔這些落魄的寒門子弟,這是極好的,卑職贊同。只是要選拔寒門,也不容易啊。”

“並不難。”

陸玄搖了搖頭。

他繼續道:“朝堂設立了太學,不就是興教育嗎?如今朝廷亂了,沒有心思去興辦教育。這時候,我來興辦教育,培養人才。”

“我設立官學,招收豪強子弟,同時大範圍招收寒門子弟。豪強子弟讀書,必須給錢。可是另外的寒門子弟,只要是透過選拔,我免費讓他們讀書。”

“只要有了越來越多的寒門子弟,一點點形成規模,讓他們學成後充實到基層去,就會慢慢的削弱大族在地方上的力量,一步步來,會有機會的。”

歷史上真正打破豪強大族,打破了門閥,是唐朝科舉以後。

只是,陸玄不會直接安排科舉。

因為不現實。

現在的大漢朝,太過於貧瘠,太過於貧窮,物質太匱乏了。

科舉的形成,本質上來說,是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讀書的成本等各方面全面降低了下來,最終才能應運而生。

實際上,科舉的雛形,在南北朝梁武帝蕭衍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這個篤信佛法的皇帝,在前半生極為聖明,他看到世家門閥壟斷階層,專門修建國學,設立五經博士,而且專門建立招收寒門弟子的五經館。

最重要的是,寒門子弟免學費,食宿全部都是朝廷支援。在五經館內學習的寒門子弟,只要精通其中一部經書,經過考試後就能成為基層的官吏,成為基層公務員。

而且,蕭衍多次親自去講學。

這意味著所有的寒門子弟,等於是天子門生一樣。

不論是科舉的雛形,亦或是天子門生,這些不是一蹴而就,是一步步演化出來的。

陸玄要做的是先打根基。

大範圍的推廣科舉,本質上不現實,會相當的困難。先形成星星之火,才有燎原的機會。

而且,陸玄還有殺手鐧。

他懂得印刷術、造紙這些方面大體情況。要說印刷術多麼複雜,實際上不怎麼複雜。如今的匠人,欠缺的就是最後一層紙捅破。只要是捅破了,你就覺得,實際上也就這樣。

譬如造紙,現在也有造紙術,如今製造的左伯紙,紙張和質地都不錯。

可是,距離後世的紙張還差一些。

你不捅破也就那樣,原材料的選擇少。實際上你捅破了原材料的選擇和方向,一切就更加的簡單。只是礙於時代的侷限性,很多人要突破這一層眼界很難,因為根本想不到,或者沒有這靈光一現。

可是,陸玄知道。

陸玄要興教育,他有足夠的手段來推進。

魯肅聽完陸玄的話,心中佩服,讚歎道:“主公的安排,是一個可行之道。雖然時間長,可是一步步的安排,不斷的選拔寒門,培養寒門,卑職是贊同的。把曾經輝煌過的寒門培養出來,解決了豪強大族的問題,再進一步惠及更多的百姓,才是真正的開啟明智。”

蒯良說道:“卑職贊同。”

陸玄輕輕一笑,實際上,魯肅和蒯良對他都不夠有信心,因為兩人都是覺得時間很長。

可是,也不算太長。

陸玄有殺手鐧的,他沒有去解釋造紙術、印刷術這些,這些事回到舒縣後,再來慢慢的安排。

陸玄重新坐下來,說道:“言歸正傳,按照魯肅的建議,我們奪取了下邳,等拿下彭城國,就暫時不擴張。徐州這裡,需要一個主持大局的人。”

“主持徐州大局的人,不能是一般人,要懂得治理地方,要能有應對戰事的能力。”

“簡而言之,上馬能打仗,下馬能治國。”

“我的考慮,是留下蒯先生任職,因為你是最合適的人。雖然之前我調整官員的構架,蒯先生擔任戶曹尚書,掌握戶曹的事情。”

“不過眼下,徐州局勢更重要。”

陸玄看著蒯良,說道:“我希望蒯先生留在徐州,擔任徐州刺史,全面主持徐州的事情。另外,我讓黃忠統轄一萬五千黑甲兵鎮守徐州,協助你處理徐州的問題。”

蒯良聽到後也很錯愕和驚訝。

徐州刺史。

這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刺史和州牧的區別,簡而言之,就是州牧是軍政一把抓,掌握了地方軍權。至於刺史,則是不掌握軍權,只管地方上的政務。

對蒯良來說,他效忠陸玄,也沒有染指軍隊的打算。

按照陸玄的安排,他是陸玄麾下,第一個在外面擔任刺史的人。

蒯良知道留在陸玄的核心,有很大的優勢。可是在徐州任職,也相當的關鍵。尤其主持徐州這樣的戰略要地,更是不可多得的履歷。

蒯良瞬間就想清楚了,不再猶豫,躬身道:“主公,卑職一定會全力以赴,治理好徐州。不過,涉及到治理徐州,卑職有一個請求。”

陸玄問道:“什麼請求?”

蒯良眼中掠過一道精光,說道:“這一次劉備執掌徐州,有下邳陳家、東海糜家、下邳馬家、下邳趙家和下邳李家參加。”

“糜家是從東海郡遷移來的,沒什麼土地資源,只是有錢而已,而且已經資助主公,不必去考慮。可是,下邳陳家、馬家、趙家和李家四大家族,是下邳的豪強大族。”

“他們幫助了劉備,助紂為虐。”

“誠然,不能粗暴處置地方大族,然而他們是敵人,這一次主公取勝,處置他們順理成章。”

“卑職請主公下令,陳家、馬家、趙家和李家的人,全部舉家遷徙,前往舒縣生活,為主公效力。這是對他們的處置,也是網開一面,給他們生活的機會。”

蒯良說道:“他們離開了,卑職才能掌握這些大族手中的土地,進行軍屯。同時,進一步安置百姓。有這兩項根本,我才能治理徐州,請主公允許。”

陸玄心頭笑了起來。

陸玄讓陳登遷徙陳家去舒縣,如今蒯良也提出了建議,真是不謀而合啊。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父皇,我真不想當太子!
父皇,我真不想當太子!
超級戰狼寧楓穿越到大炎王朝,前身乃是同名同姓的當朝太子,每天兢兢業業的處理政務,結果皇帝還不領情,一有事就甩鍋給前身。 開篇,蘇家軍因為糧草不濟全軍覆沒,皇帝要求寧楓站出來背鍋。 寧楓表示不是爺的鍋,爺背個雞毛! 皇帝氣得夠嗆,寧楓又繼續作死:屁話不要講,父皇,你啥時候廢黜我的太子之位啊? 雖然沒能如願,但寧楓終於作死作到被派去戍邊。 別人都以為寧楓要忍飢挨餓過苦日子,卻不想寧楓發明科技創造商品,
追風boy
三句話,讓陛下為我神魂顛倒
三句話,讓陛下為我神魂顛倒
【下本開《路人,但懷了邪神子嗣》戳專欄可見~】 #繫結文豪系統,但穿錯了# 論在暴君面前寫純愛文是一種什麼體驗?! 樓主還活著嗎? 謝翎是個鹹魚,一覺醒來繫結了一個文豪系統,正準備鹹魚翻身大展身手時,結果卻發現:謝邀,被系統坑了,他穿錯地方了! 由文化貧瘠的星際獸人頻道來到了聖人輩出地獄模式的大乾朝。 正巧,該朝代還剛剛被乾武帝咔咔整頓過,已經經過了幾輪逃殺,大臣們一個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每天只想
南辿星
從小乞丐殺到一統天下
從小乞丐殺到一統天下
穿越歷史上未成有過的王朝,這世界根本沒給葉展躺平的機會,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的找上門來。 葉展大顯身手,先用亞洲巫術殺穿貴夫人大小姐圈,再用弓馬征服看不起自己的夫人! 少年乘風起,豎起大旗,專治各種不服,打的整個天下抬不起頭來!.....
候十六
天命大官人
天命大官人
寂寥的夜裡,搖曳的紅燭下,縣令夫人手好燙……大人饒命,饒命啊大人……
張朝楊
讓你賣身當書童,你佩六國相印?
讓你賣身當書童,你佩六國相印?
秦風穿越楚國,遇到開局天崩。 窩囊的親爹,惡毒的後孃,還有兩個時常對他打罵的兄弟。 秦風一氣之下趁夜點燃房屋逃之夭夭。 身在亂世,深知懷璧自罪的秦風,為了活命直接另闢蹊徑,主動賣身素有賢名的侯府當書童。 雖然失去自由,但閒來無事和小姐打情罵俏,和公子稱兄道弟的悠閒生活讓秦風感覺自己可以在侯府躺平餘生。 可就在這時,侯府卻突發危機,生死存亡。 沒辦法,秦風只好站出來,以小小書童之身,挽狂瀾於既倒,扶
唐十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