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人奪我山河,欺我百姓,我大冉上國,浩浩中原,豈有不戰之理!”
“父兄先人,曾替你我戍守北疆,此一去,不論生死輸贏,但清明年關,家祭告翁之時,你我將無愧於心。”
“赴北之士,請共飲一盞——”
“吼!”
登豐城外,無數的人影攢動,一張張的臉龐上,皆是戰意瀰漫。數不清的酒罈,在長伍中不斷遞傳。
寒意未消,卻有抽芽的春草,枯了一冬,又倔強地活了過來。
人群中的陳景,接過前方遞下的酒罈,高高舉過頭頂,豪氣地灌入嘴裡。他的人生,將要開始第二場的棄筆從戎。
城外相送的人群,胡尊站在最前,約莫也有了些動容,同舉酒碗,聲音悲慟。
“吾胡尊,一碗薄酒,送我三萬南方兒郎,赴北之戰旗開得勝!”
“送兒郎——”
四周圍間,相送的不少家眷,終於哭出了聲音。三萬南方軍奔赴漠北,無人能知曉,待回來之時,還剩下多少人。
人群中的陳景,急急轉過了頭,尋著宋鈺的方向。
“東家,都在那邊。”
陳景側目,發現宋鈺帶著不少的村婦和老弱,舉著銅鏡,站在一處低坡上相送。
古人的說法,高舉銅鏡,便能照出世間魑魅,無所遁形,保郎君一路平安。
陳景垂下了頭。很長的時間裡,他都在疲於奔命,在這種世道里,想方設法的,要掙下一份安身立命的資本。但許多時候,似乎都忽略了宋鈺。
“東家放心,逍哥兒那邊我都去講了,大爺現在是府臺了,定會幫忙照拂的。”
聽著邢小九的話,陳景點點頭。
他並不擔心,莊子裡不僅有祝峰,在不遠的五湖郡,還有剛擢升府臺的林湯。他只希望,這一次跟隨他出徵的二十個莊人,都能平平安安地回來。
“聽我軍令,大軍開撥——”
作為南方軍主將的魯繡,衝著胡尊拜別後,捋了一把大鬍子,終於怒喊開口。
僅短短一瞬,在三萬南方兒郎,剛開始邁開腳步的時候,四周圍原本斷斷續續的哭聲,一下子響徹了天際。
“送我三萬南方兒郎,赴北一戰,破狄梟首三千里!”
沒有長亭,沒有古道,三萬的從伍兒郎,在魯繡的帶領下,開始往北面行軍。
行軍路上,陳景回過頭。後方登豐城的城廓,官路密林,以及人群,都慢慢變得一片模糊。
……
京城。
相對於南方的募軍,在京城保家衛國的呼聲,顯得更加高漲。和南方相比,狄國之害,更要明顯幾分。
甚至是說,原來割地求和,那些歲帛的年貢,也平攤到了京邑數州百姓的身上。
不過眼下,因為與狄國開戰,這些東西都不作數了。
京城裡的幾個官坊,此時都擠滿了人,一個兩個的臉龐,都是堅毅之色。作為中原王朝的子民,不管如何,骨子裡都有一份驕傲與熱血。
“大先生出宮了!”
正在這時,不知誰喊了一聲。原本熙攘的長街上,忽然起了一陣更熱烈的歡呼。
皇宮外的午門,大先生並沒有坐車,還是和以往一樣,循著長街慢慢回府。這些時日的時間,他都在入宮,和陛下商議與狄國開戰的事情。
到最後,終於在朝堂上,定下了赴北大將的人選,乃是年近六十的忠勇侯李充。
十日之後,只等西面,南面,以及東面,各州的大軍齊聚,便奔赴漠北,一邊操練,一邊等待機會,與狄人決戰。
認真來說,這一場鼓舞山河的壯舉,毫無疑問,是大先生苦心積慮,才成功勸諫陛下。
“我等恭迎大先生!”
四周圍間,不管是百姓還是士卒,青壯還是老弱,對於面前,這位走在街上,模樣病弱的大先生,都尊崇無比。
從南方到京城,沿途所過之處,依然還有著不少大先生的生祠。
大先生走上一座樓臺,垂目相看,這下方的人影攢動,以及聲聲的高呼,一時間,令他無比動容。
他一直覺得,王朝的興衰,並非一人一功的事情,而是整個天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才能托起來的一片江山。
現在,他看到了一種希望。便如面前這些百姓,願意奔赴漠北,與整個王朝共存亡。如此,巍巍大冉,才有社稷牢固的可能。
……
“忠勇侯李充,確是領兵出征的不二人選。他脾氣雖然古怪,且年紀大了,但不管如何,亦是朝堂戰功的第一人。”回到府中,袁四橋擱下了長劍,劍鞘上還有血跡。
這段時日以來,京城的老世家們,不知派出了多少輪殺手。但無一例外,大先生身邊的人,也有不少的高手,都擋住了。
“我已經收到了情報。”大先生聲音歡喜,“東面諸州出兵四萬,西面兩萬,在南方的胡尊,也共出三萬之軍。而京邑一帶,算上營軍和新兵,更有六萬之眾。如此,合計十三四萬人,添上北疆的守軍,那七千義士,幾乎有二十萬的大軍了。”
大先生的話,讓旁邊不少的維新派官吏,都臉色激動。
二十萬大軍,雖然摻雜著大部分的新兵,但這場鼓舞山河的盛事,已經足以說明,冉人骨子裡的血,還熱乎著,並未涼透。
“大先生,若能取勝……再趁熱打鐵,接下來大興變法之舉,說不得我大冉上國,真能社稷中興!”太史青在旁,亦是激動地補了一句。
這一句,無疑是錦上添花,讓維新派的數人,都心底舒服無比。如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無非是為了匡扶社稷。
“我覺著需派出一人,作為參軍比較合適。若無猜錯,八大家那邊,也定然會派出暗子,說不得,要行破壞的苟且事。”
大先生的意思,即是在變革派中,派出一人,倚為大將,也能提防守舊派的詭計。
“在三萬南方軍中,那位陳景……入伍了。”袁四橋沉默了會,悠悠開口。
這座副相府邸裡,已經不知第幾次,聽到“陳景”的名字了。
明明,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生意人,但彷彿,卻總在王朝的很多地方,都見其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