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軍閥有哪些

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撥部署

劉衍看著張若麒投來的目光,微笑道:“方才張監軍也提到了後路問題,末將認為,督臣在杏山等處的部署,的確是薄弱了點。”

洪承疇微微皺眉,想不通自己如此重視劉衍,他為何還要與自己唱反調,杏山等處的兵力已經夠多了,竟然還說單薄?

洪承疇表面上卻是不動聲色,笑道:“那以劉總兵之見,後路應當如何部署?”

劉衍說道:“末將只是有些想法,還請洪督與諸位指正。”

“方才有情報提到奴賊已經增兵,現在我等還不知奴賊總數有多少。不知他們是增兵五萬、十萬?又或傾國而來,兵力與我軍相當?”

“以最壞的情況做打算,如果奴賊傾國而來,我大軍雲集在松山,以奴賊的奸詐秉性,肯定會在杏山大做文章。若奴賊以主力與我軍纏鬥,然後分出數萬兵馬猛攻杏山等地,或是如同圍困錦州一樣,在杏山等處挖掘長壕,以阻斷我軍退路,如此為之奈何?”

劉衍說完,所有人都是心頭一緊。如果奴賊大軍真的如此,那此戰就危險了,稍有不慎就又是一場大潰敗。

此時洪承疇也陷入沉思,眉頭緊鎖著,顯然也是在權衡利弊。

這時山海關總兵馬科又陰陽怪氣的說道:“劉總兵是不是聳人聽聞了,奴賊會傾國而來嗎?要知道奴賊本就人少,奴酋捨得跟我軍拼消耗?”

劉衍斜眼瞥了馬科一眼,說道:“此戰為國戰,關係到大明國運,所以任何一個可能性都要考慮到位,容不得半點僥倖!”

馬科說道:“既然如此,劉總兵是不是還要建議分兵?難道劉總兵忘了薩爾滸之敗的教訓了嗎?”

“糧道被截,一樣會敗。”

馬科說道:“我以為奴賊兵力不可能與我軍相當,後路如督臣一般部署,萬無一失,此戰決不可分兵!”

馬科說完,白廣恩、唐通、王廷臣、左光先等人也紛紛表示支援,眾人都不願意分兵。

一旦分兵,誰留下來守後路?誰都不想,眾人都想抱在一起,至少也要與劉衍所部強軍在一處。

吳三桂也表示不能分兵,此時吳三桂只盼著二十五萬餘大軍儘快趕到錦州城,將自己的舅舅救出來,至於後路,清軍應該不會有兵力大舉進攻杏山等地的。

而楊國柱、曹變蛟、王樸三人則是支援劉衍,表示大軍後路至關重要,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必須要重兵防護才行。

遼東總兵劉肇基和山西總兵李輔明也在權衡著,一時之間沒有定論,二人暫時沒有發表言論。

洪承疇心中暗叫不好,想不到劉衍三言兩語之間,就拉走了一大批將領,援軍瞬間就分成兩派。

眼見如此,洪承疇也想起了當初面聖時候的情景,於是仔細算了又算,現松錦一帶的清軍兵力越來越多,他們的確是增兵了,劉衍說的可能性大,也不可不防。

吳三桂見洪承疇似乎也有些動搖,於是說道:“若是分兵,要守的地方就太多了,比如杏山、塔山、高橋等處,都是賊奴可能攻打之處。如此處處分兵,我軍雖然有二十五萬之眾,可是一番分下來,到了錦州也剩不下多少兵力了。再者說,誰願意留下來守衛後路?”

洪承疇也看向眾人,卻見眾人都是不發一言。

二十五萬大軍聚在一起多安全啊,而且到了錦州城下,博取戰功也要方便得多。而留守在後路上,不但時刻面臨清軍的突襲,而且也拿不到什麼戰功,一個不留神就會被清軍吃掉,傻子才願意留下來。

劉衍見狀,便說道:“不如這樣,我分出一營人馬留守後方。”

劉衍剛剛說完,眾人便紛紛反對,特別是王樸和楊國柱二人,反對的聲音更大,二人都見識過劉衍麾下新軍的戰力,怎能讓劉衍的新軍分兵留下?

一旁,洪承疇也不願意讓劉衍分兵,此戰自己還指著劉衍率領新軍打主力呢,開沒開打就分出一營新軍放在後方,怎麼看都不合適。

劉衍見眾人都反對,但是自己還是堅持己見,後路的安危事關此戰勝敗,多麼重視都不為過。於是劉衍講到自己麾下新軍的編制比較大,一營新軍也有一萬餘人,留下一營新軍完全可以保後路無憂。

而且自己麾下有步兵六個營,分出一個營的兵力也無傷大局。

眾人見劉衍堅持,便都不做聲了,洪承疇則是說道:“新軍一個營一萬多人,放在後路也一樣不夠用啊?”

劉衍說道:“方才吳總兵提到大軍需要分守多處,其實本鎮覺得,只需以精兵守住數處要點,便可保證我軍後路不絕,並不需多少兵力。”

吳三桂眼睛閃動,沒想到劉衍竟然還有這般見識,自己都情急之下都沒看出來,於是拱手說道:“請劉總兵詳細說來,三桂洗耳恭聽。”

劉衍說道:“本鎮觀杏山一帶的地形,杏山堡北面數里的弘螺山地形險要,可駐一營人馬。我新軍駐紮在此處挖壕立寨,與南面的杏山堡守軍遙相呼應。如此,便可控制松杏要道,不使奴賊挖壕截斷。”

“此外,在杏山西南約十里,是五道嶺群山丘陵,山的東北腳下,西北腳下,是大興堡與東青堡,二堡之前皆有河。可選一、二入援大將部下,在五道嶺上駐守重兵,布以深壕火炮,與二堡守軍相呼應。”

此時劉衍看了曹變蛟與王廷臣一眼,此二人的兵馬在各鎮中還算是能戰的,是一同駐守後路的合適人選。

劉衍繼續說道:“奴賊若攻杏山,定是從女兒河過來,女兒河過來十數里,便是五道嶺,只要奴賊兵馬攻打杏山堡,便會遭到我軍左右夾擊。況且不拔去大興堡與東青堡,還有弘螺山的駐軍,他們如何安心攻打杏山堡,不怕被截斷後路?”

眾人聽完都拍手叫好,楊國柱還建議調集一支騎兵在四周巡視,作為機動兵力支援各處,也可以作為一支奇兵使用。眾人也是紛紛贊同,對著輿圖便詳細討論了起來。

吳三桂看著與眾人款款而談的劉衍,眼神中閃過一絲嫉妒,劉衍不但治軍強過自己,戰績強過自己,而且排兵佈陣的戰略眼光也要強過自己,大明什麼時候出現如此強人了?

此時洪承疇沉吟者,按照劉衍的計劃,這樣安排後路是最好不過的了。洪承疇雖然不高興自己的方略被改動了,不過也知道自己再堅持下去,大軍就會有分裂的危險。

洪承疇的目光掃過眾人,此時劉衍、楊國柱、王樸、曹變蛟等人聚在一起正在完善後路的部署方略,這幾人麾下的兵馬可以說是援軍中最強的一部,洪承疇還要依仗他們擊敗清軍。

而且監軍張若麒、馬紹愉也站在劉衍一邊,主張以重兵防護後路,使得洪承疇不好太過堅持。

再想想就連兵部尚書陳新甲,甚至是聖上也是這樣想的,看來自己只有妥協了,與其爭個四分五裂,不如退後一步。好在劉衍還是尊重自己的,服從自己的權威,讓洪承疇心安不少。

於是洪承疇笑著說道:“有劉總兵與諸位將軍一同拾遺補缺,本督心安不少,就如此辦吧。”

不過隨後洪承疇詢問誰願率軍駐守五道嶺,吳三桂、白廣恩、唐通、馬科等人都是鼻觀口口觀心,顯然不願意分兵留守。

剛才曹變蛟與王廷臣,都敏銳的察覺到劉衍看自己一眼,心中明白劉衍之意,想想劉衍自己都留了一營兵在弘螺山,看日後形式,杏山等地有仗打啊,軍功想來不少。

於是二人互視一眼,都打定了主意,紛紛自告奮勇,願意留守五道嶺。

洪承疇大喜,曹變蛟領軍一萬五千,王廷臣領兵六千,兩人的兵力有兩萬一千人,戰力在各鎮之中也算出眾,其中大部分是騎兵,這樣一來,那策應的一萬騎兵也有了。

當日議定軍務,大明各官將仔細商議,推敲諸事,大小事務議了一日,方才散去。

軍議上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遼東鎮總兵官劉肇基自告奮勇擔當大軍前鋒,為二十幾萬大軍開路。

劉肇基也知道洪承疇想要支援吳三桂的想法,此刻他急於表現自己,以挽救岌岌可危自己的總兵之位。

不過洪承疇知道劉肇基麾下兵馬戰力如何,擔心遇到清軍主力會吃虧,於是洪承疇令宣府鎮總兵官楊國柱率軍隨後策應,兩軍相距幾十裡,隨後中軍以及各鎮兵馬跟上,以山西鎮總兵官李輔明、寧遠總兵吳三桂兩部兵馬斷後。

大軍兵馬部署完畢之後,洪承疇命遼東巡撫邱民仰轉運糧秣,監軍張若麒、馬紹愉二人一同監督。

就在軍議後的第二天,洪承疇在寧遠城外集結大軍,斬殺三牲誓師出征,二十五萬餘明軍將士浩浩蕩蕩向北進發。

曠野上,明軍將士行進在關外的曠野中,明軍尚紅,鮮紅的軍裝和戰旗匯成了無邊無際的海洋,浩瀚而又洶湧,彷彿蘊含著無盡的力量。

劉衍策馬行進在大軍之中,放眼望去都是精銳的將士,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了萬丈豪情:“此戰必勝,定要讓滿清付出應有的代價!”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飛傳3
天飛傳3
周扶波與王細雨是兩位歸隱的老前輩。扶波刀與細雨劍是江湖中聞風喪膽的利器。 刀劍合璧,騰雲駕霧,東方來燕,天外飛仙。劉小紅誤入深山,被周鵬搭救;尋劍途中,又被富家公子趙翼看上。 一娟絲帕,牽扯兩段感情,劉小紅該何去何從?
列夫托爾斯明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