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之神的世界

第三百零二章 遇事不決.......(7.4K)

「......」

實驗室內。

看著一臉興致勃勃的巴貝奇和阿達,徐雲無奈的搖了搖頭。

心中暗歎一聲,帶著二人朝桌邊走去:

「請隨我來吧。」

結果剛一靠近桌沿,巴貝奇的目光便被桌上的真空管給吸引住了。

半個多小時之前。

巴貝奇正和阿達在閣樓裡搞研究呢,阿達的丈夫勒芙蕾絲伯爵便帶著基爾霍夫出現在了門外。

隨後基爾霍夫以金主爸爸代言人的身份,向巴貝奇和阿達下了個主人的任務:

肘,跟我去學校!

不過由於時間較為緊張。

基爾霍夫只是簡單的提及了小麥的思路,大致就是有這麼一根特殊的真空管可能替代齒輪云云。

說完,他便帶著巴貝奇和阿達趕向了實驗室。

因此巴貝奇只是大致知道實驗室裡有這麼一根可能幫助到他的試管,但具體模樣、原理他就不太瞭解了。

不過另一方面。

作為與電子元件日夜接觸了整整快三十年的零件專業戶,巴貝奇對於各類元件的敏感度卻很高。

因此在見到電子管的一瞬間。

巴貝奇的心中便冒出了一股莫名的預感:

這東西對自己一定有大用!

一旁的徐雲則朝小麥丟了個眼神,那意思很明顯:

你自己搞出來的事兒自己去解釋。

小麥見說點點頭,來到了巴貝奇身邊,說道:

「巴貝奇先生,我聽說您設計的分析機,使用的是齒輪來儲存資料?」

巴貝奇抬頭看了眼小麥,雖然此前他和小麥未曾謀面,但有個道理他還是懂的:

能和法拉第高斯韋伯三人一起做實驗的絕非常人。

不是關係親近的血緣後輩,就是潛力無限的未來新星。

因此他對於小麥有些突兀的問話並不生氣,而是客氣一笑,耐心的答道:

「沒錯,我和阿達設計了一種密齒類齒輪...哦對了,我現在就帶著它呢。」

說著巴貝奇便從身後解下了一個揹包,從中翻找了起來。

在過去的這些年裡。

巴貝奇為了能夠找到感興趣的投資人,基本上和後世90年代推銷光碟和墨鏡的小商販似的,隨時隨地都帶著一些零件樣品,目的就是為了能更詳細的解說自己的發明。

過了大概十多秒鐘。

巴貝奇從中取出了一枚齒輪,遞到小麥面前,說道:

「這位同學,就是這個,有點重,你拿穩了。」

小麥順勢接過齒輪,認真打量了起來。

這是一枚標準的鑄鐵齒輪,看上去大約有巴掌大小,上頭密密麻麻的分佈著細小的齒孔。

在小麥觀察齒輪的同時,巴貝奇也主動解釋道:

「一枚齒輪有118個齒,可以儲存十位的數字,每七個齒輪組成一個數軸後,便可以進行十位數以內的計算。」

徐雲輕輕掃了他一眼,沒有拆穿他的謊言。

巴貝奇口中所謂的「進行十位數以內的計算」,實際上指的是加減法,並且最多隻能包含三位小數。

如果討論乘除甚至開方數差不多就到頂了。

當然了。

這裡是指目前已經完成的裝置,而非預期——畢竟畫餅是沒有上限的,真要吹的話,位數也沒問題。

一旁的基爾霍夫則被這番話勾起了興趣,這位也是個電路說了。

而後世一枚160齒外徑162的齒輪,售價也就3

(佔坑……,最遲明天晚上修改。)

在一個工作日的午後,行至頂峰的太陽在天空中高掛,四散而出的日光無情地灼燒著大地。

不過這些對於空調房內的寧霖益來說,都不算事,他還在孜孜不倦地修改著自己的ppt。

這是他等會講課需要用到的ppt,從大學畢業來到這裡,到開始上課,這段日子他過得不算艱難,但也稱不上容易。

電腦資料夾裡數不清的廢稿和被遺棄的ppt,足以證明自己這一份工作的得來不易。

沒錯,寧霖益就是萬萬千千的機構補習老師中的一員,不過不同的是,他是關係戶。

身為孤兒的他在社會福利的幫助下勉強考上了大學,又申請了助學貸款,最後在大學的一個學長的帶領下,來到這裡成為一名機構老師,因為這裡工資給的高,能夠方便他償還曾經申請的助學貸款。

雖然助學貸款的利息幾乎沒有,而且也不是很著急還,但是總感覺自己欠著別人錢的感覺不是很好。

所以寧霖益對於這份工作還是很看重的,從剛才的電腦中我們也可見一斑。

就在他改完這最後一稿ppt的時候,剛敲下回車,一道身影踉踉蹌蹌地就進來了。

而且一進來就四次打量,最終目標鎖定在寧霖益身上,步伐矯健地走了過來。

把手撐在桌子上,用一副大難臨頭的語氣和寧霖益說起了一件事。

這件事寧霖益知道的倒也挺早的了,就是昨天機構的主任還和他說過,他的班上要轉來一個新生。

不過主任也事先打過預防針了,這個新生很忙,一個月最多也就來一天,所以要對她的學習進行課上和課下都要增負,和國內目前倡導的雙減截然不同。

估計寧霖益要在網際網路上下一點功夫了。

畢竟都什麼年代了,還在上傳統課堂?

這家機構主打的就是一個良心,為了學生能夠在下課後佈置很多網課作業以及網路直播課堂。

吸引了很多家長來此報名,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每天學上個23小時,畢竟在一個卷王遍地走的國度裡,你不努力就等於被淘汰。

當然,這樣對於每天都是高強度上課的老師們來說會很難熬,相對應的,給的薪資會更高,這也是薪資高的來源了。

作為新星老師,寧霖益的工資雖然不是最好的那一批,但因為過硬的ppt和生動的授課方式,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也收穫了不少的好評。

薪資待遇什麼的,自然也就提上去了,距離他償還完畢助學貸款也就指日可待了。

其實這名學生,寧霖益會接的原因也是,她給的實在是太多了,一筆讓人無法拒絕的數字,儘管機構會拿掉2/10,但對於寧霖益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了。

夠他買上他最近迫切需要的東西了,比如一臺效能過硬的電腦和一些教輔資料,這些都是寧霖益目前需要高的東西。

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沒有課外生活的寧霖益能做的就是打打遊戲和看看書了。

在一個工作日的午後,行至頂峰的太陽在天空中高掛,四散而出的日光無情地灼燒著大地。

不過這些對於空調房內的寧霖益來說,都不算事,他還在孜孜不倦地修改著自己的ppt。

這是他等會講課需要用到的ppt,從大學畢業來到這裡,到開始上課,這段日子他過得不算艱難,但也稱不上容易。

電腦資料夾裡數不清的廢稿和被遺棄的ppt,足以證明自己這一份工作的得來不易。

沒錯,寧霖益就是萬萬千千的機構補習老師中的一員,不過不同的是,他是關係戶。

0塊錢上下,成本還要更低。

造成這種鉅額支出的原因主要和如今的鍛造工藝有關,所謂平均的製造成本,有相當部分都是模組的支出。

原始模組需要的工藝繁雜不說,缺乏大型壓力裝置的情況下,哪怕你鍛造出了合適的模組也用不了多久。

如此反反覆覆,開支自然就大了。

這也難怪巴貝奇會連創業失敗——克萊門特跳反固然是主因,但這些裝置的支出也同樣是個無法忽視的大坑。

例如巴貝奇到死都沒完工的差分機2號,需要的齒輪數量足足有4300多個。

哪怕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工損,光齒輪的投入也要接近900英鎊。

隨後小麥又向巴貝奇請教了其他一些問題,心中大致有了底,便對巴貝奇說道:

「所以巴貝奇先生,在你的設計中,資料的儲存...或者說交接,其實才是成本最大的環節?」

巴貝奇點了點頭,又看了眼身邊的阿達,嘆道:

「沒錯,比起阿達的演算法編寫,資料儲存無疑要簡單不少——它只要有足夠的齒輪就行了。」

「但另一方面,它卻是投入最大的專案,並且稍一出錯就會前功盡棄。」

小麥靜靜聽完巴貝奇的話,輕快的打了個響指,對巴貝奇說道: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巴貝奇先生,我現在可以肯定,蕭炎管一定能幫上您的忙!」

說完。

他便引動巴貝奇來到桌邊,從中拿起了一根真空管。

準確來說。

是一根填充有水銀的真空管。

接著小麥捏著管口末端,將它放到眼前,對巴貝奇說道:

「巴貝奇先生,您應該知道,聲波在水銀中的傳播速度要比電訊號在導線中的傳播速度慢,對吧?」

巴貝奇點了點頭。

比起徐雲此前測算的光速,1850年的科技水平早就將聲波研究了個透——即使在原本歷史中也是如此。

此時的科學界不但知道聲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各有不同,還掌握了它們的具體數值。

例如空氣中的速度比較慢,大約是一秒340米。

固體和液體中則比較快。

例如在銅棒中的傳播速度是一秒3750米,水銀是每秒1450米左右。

但再快的聲波,比起電訊號的傳播速度都依舊要慢上十萬八千倍。

眼見巴貝奇溝通無礙,小麥又繼續解釋道:

「既然如此,有個想法......」

「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根裝有水銀的蕭炎管外部接上閉合導線,然後將多個蕭炎管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閉合迴路。」

「接著以內外資訊傳播的時間差為原理,加上其他一些小手段,從而替代齒輪,達到資訊儲存的效果呢?」

巴貝奇越聽眼睛瞪得越大,而一旁徐雲的表情則是......

???。

擺爛.jpg。

怎麼說呢.......

從小麥之前說出那番話後。

徐雲差不多就對現在的情景有了心理準備。

畢竟小麥的思路,明顯就是奔著水銀延遲線儲存器去的。

沒錯。

水銀延遲線儲存器。

照前頭所說。

如果將計算機史視作一位主角,那麼儲存器的發展史,則無疑是一位標準的女主——還是第二章就登場的那種。

除了最開始高盧人帕斯卡發明的「加法器」不需要儲存之外(

因為直接把答案寫下來就行了),其餘所有計算機的發展時期,都離不開儲存器這玩意兒。

歷史上最早的資料儲存介質叫做打孔卡,又稱穿孔卡。

它是一塊能儲存資料的紙板,用是否在預定位置打孔來記錄數字、字母、特殊符號等字元。

打卡孔最早出現於1725年,由高盧人布喬發明。

一開始它被用在了貯存紡織機工作過程控制的資訊上,接著就歪樓了:

這玩意兒曾經一度被作為統計奴隸人數的儲存裝置,大概要到1900年前後才會回到正軌——這裡不建議嘲笑,因為統計物件除了黑奴外還包括了華人勞工。

到了1928年,IBM推出了一款規格為190x84的打卡孔,用長方形孔提高儲存密度。

這張打卡孔可以儲存80列x12行資料,相當於120位元組。

打卡孔之後則是指令帶,這東西有些類似高中實驗室裡的打點計時器,算是機械化儲存技術時代的標誌。

而打卡孔和之後,便步入了近代計算機真正的儲存發展階段。

首先出現的儲存裝置有個還挺好聽的名字,叫做磁鼓。

最早的磁鼓看上去跟***差不多,運作的時候會嗡嗡直響,有些時候還會噴水——它的轉動速度很快,往往需要加水充作水冷。

而磁鼓之後。

登場的便是水銀延遲線儲存器了。

水銀延遲線儲存器的原理和小麥說的差不多,核心就是一個:

聲波和電訊號的傳播時間差。

當然了。

這裡說的是電訊號,而非電子。

電子在金屬導線中的運動速度是非常非常慢的,有些情況甚至可能一秒鐘才移動給幾厘米。

電訊號的速度其實就是場的速度,具體要看材料的介電常數

一般來說,銅線的電訊號差不多就是一秒二十三萬公里左右。

聲波和電訊號的傳遞時間差巨大,這就讓水銀延遲儲存技術的出現有了理論基礎:

它的一端是電聲轉換裝置,把電訊號轉換為聲波在水銀中傳播。

由於傳播速度比較慢,所以聲波訊號傳播到另一端差不多要一到數秒的時間。

另一端則是聲-電轉換裝置,將收到的聲波訊號再次裝換為電訊號,再再將處理過的訊號再次輸入到電-聲轉換一端。

這樣形成閉環,就可以把訊號儲存在水銀管中了。

在原本歷史中。

人類第一臺通用自動計算機UNIVAC-1使用的便是這個技術,時間差大約是960左右。

這個思路無疑要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不過要比徐雲想想的極端情況還是要好一些的——小麥畢竟只是個掛壁,還沒拿到g版本開發權。

至於水銀延遲儲存技術再往後嘛......

便是威廉管、磁芯以及如今的磁碟了。

至於再未來的趨勢,則是徐雲此前得到過的DNA儲存技術。

視線再回歸現實。

小麥的這個想法很快引起了眾人注意,包括阿達和黎曼在內,諸多大老們再次聚集到了桌邊。

巴貝奇是現場手工能力最強的一人,因此在激動的同時,也很快想到了實操環節的問題:

「麥克斯韋同學,你的想法雖然很好,不過我們要如何保證時間差儘可能延長呢?」

「如果只是一根幾厘米十幾厘米的試管,那麼聲波和電訊號可以說幾乎不存在時間差——至少不存在足夠儲存資料的時間差。」

阿達亦是點了點頭。

十幾厘米的試管,聲波基本上嗖一下的就會秒到,固然和電訊號之間依舊存在時間差,但顯然無法被利用。

不過小麥顯然對此早有腹稿,只見他很是自信的朝巴貝奇一笑:

「巴貝奇先生,這個問題我其實也曾經想過。」

「首先呢,我們可以擴大蕭炎管的長度,它的材質只是透明玻璃,大量生產的情況下,十厘米和一米的成本差別其實不算很大。」

「另外便是,我們可以加上一些其他的小裝置,比如......」

「羅峰先生在檢驗電磁波時,發明的那個檢波器。」

巴貝奇眨了眨眼,不明所以的問道:

「檢波器?」

小麥點點頭,從抽屜裡取出了一個十厘米左右的小東西——此物赫然便是徐雲此前發明的鐵屑檢波器。

聰明的同學應該都記得。

當初在驗證光電效應的時候,徐雲曾經用上了兩個關鍵的檢測手段:

他先是用駐波法在屋內形成了駐波,接著用製作好的鐵屑檢波器檢驗波峰波谷,最終計算出了電磁波的波長。

檢波器的原理很簡單:

在光電效應沒有發生的時候,鐵屑是鬆散分佈的。

整個檢波器就相當於斷路,電錶就不會顯示電流。

而一旦檢測到電磁波。

鐵屑就會活動起來,聚整合一團,起到導體的作用,啟用電壓表。

越靠近波峰或者波谷,鐵屑凝聚的就越多,電錶上的數值也會越大。

其他位置的鐵屑凝聚的少,電錶示數就會越低甚至為0。

在給巴貝奇介紹完徐雲設計的檢波器原理後,小麥又說道:

「巴貝奇先生,我是這樣想的,我們可以在訊號的接入口位置,加裝一個或者數個以檢波器為原理製成的小元件。」

「接著控制訊號強弱,週期性的限制外部導線中的電訊號傳輸,有些類似......波浪。」

「如此一來,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長時間差,甚至對後續的計算也有幫助。」

巴貝奇聞言,頓時陷入了沉思。

小麥所說的原理有些類似後世的脈衝電流,不過脈衝這個概念要在1936年才會正式出現——就像威廉·惠威爾提出了科學家這個稱謂一樣,許多現代看起來稀疏平常的詞或者字,實際上並不是先天便存在的。

因此如今的小麥沒法直接用脈衝概念來向巴貝奇解釋,順利的協助某個作家水了幾個字。

「波浪嗎......」

巴貝奇認真考慮了一會兒,摸著下巴說道:

「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既然如此,麥克斯韋同學,我們現在可以試試嗎?」

小麥抬頭看了眼法拉第,法拉第爽利的一點頭:

「裝置實驗室裡都有,當然可以。」

早先提及過。

法拉第交由劍橋設計的真空管是可以從中拆分接續的,為的就是增加觀測效果。

有必要的話,甚至可以無限人體蜈蚣。

所以小麥所說的超長試管,只需要花點時間拼接即可。

至於檢波器嘛......

當初徐雲在測量駐波的時候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支,因此數量自然也不會太少。

十多分鐘後。

一根長度接近兩米、內部填充有水銀、外部則由金屬屑和導線組成的簡易真空管便組合完畢了。

隨後小麥在其中加入了一組偏振片,真空管末端又連上了一個通電的計時錶。

沒錯。

計時

表。

眾所周知。

空間與時間,構成了我們的世界。

自人類誕生之始,人類對於空間和時間的探索便從未停止。

後世哪怕是小學生都知道。

1850年的人類已經完成了繞地航行,並且發現了已知的所有陸地,頂多就是一些小島尚未納入版圖而已。

但若是說起時間的精確度,很多人的概念可能就會比較模糊了:

秒是肯定有的,但再精確呢?

還是1/2秒?

1/5秒?

或者1/10秒?

很遺憾,以上這些都太過保守了。

「計時」這個概念,實際上在19世紀初便取得了令後世許多人驚訝的發展。

歷史上第一個計時碼錶出現在1815年,發明者是路易·莫華奈——沒錯,就是後世那個LouisMoi的創始人。

他發明的那塊計時碼錶每小時可以振頻216000次,精準度達到了1/60秒。

原本歷史尚且如此,就更別說時間線變動的1850年了。

如今的計時器可以精確到1/140秒,也就是厘秒的級別,不過據毫秒還有不少差距。

小麥在這個精度的基礎上加上了一根擺輪遊絲,可以保證計時器一接收到電訊號,就瞬間跳閘斷電。

一切準備就緒後。

小麥來到桌前,按下了電源開關。

隨著開關的按下。

魯姆科夫線圈內部很快產生了電動勢。

看不見的電訊號隨著電場瞬間跨越到了線圈另一端,接著進入真空管內部。

噠——

眨眼不到的功夫。

擺輪遊絲所連線的電路便出現了跳閘,計時器上清晰的顯示了一個數字:

0.09秒。

這個數字代表著電訊號在水銀內部穿越的時間,至於能否傳輸資訊則另當別論。

而按照小麥和巴貝奇的設想。

這個時間差最少最少,都要在0.5秒以上。

也就是說......

單靠一個脈衝電壓,完全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失敗了呀......」

想到這裡。

小麥不由撓了撓頭髮,然後......

看向了徐雲:

「羅峰同學.......」

遇事不決,羅峰同學。

......

注:

今天回來了,調一下生物鐘,大概這兩天更新都會凌晨。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殺人迷霧降臨,我能看到死者記憶
殺人迷霧降臨,我能看到死者記憶
【無限流+微驚悚+求生類+輕燒腦+無系統】 傅長欽一覺驚醒,發現自己的臥室,竟被搬到了一座詭異的別墅當中。 別墅外,是一個個被厲鬼所佔領的迷霧世界: 猶如刑場一般的情趣酒店 追求長生的祥寧小山村 一場由厲鬼組織的殺人遊戲 獻祭活人的規則怪談醫院 一場永遠完結不了的古代婚禮 屍體怎麼都拼湊不齊的連環殺人案...... 昏暗的床底, 【喂,傅長欽,你剛剛怎麼連你的隊友都殺?】 【我剛看到她,披上了人皮
搖六六六的豆豆
我靠線人系統在刑偵文裡當熱心市民
我靠線人系統在刑偵文裡當熱心市民
關夏帶著記憶胎穿,一直以為自己拿的是重活一世奮發圖強劇本 於是會說話起就根據上一世的經驗和愛好,兢兢業業學畫畫考美院,終於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漫畫家 二十五歲就過上了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 就在關夏每天畫畫漫畫,旅旅遊,快樂的樂不思蜀時 某天關夏住的單元發生了命案,警察上門例行詢問,關夏的腦子裡突然跳出來一個介面,上面寫著: 線人系統繫結成功 你受到了警察的詢問,你突然想起來,4月19日下午17:53分
張小一
九等公民
九等公民
南容靠著小心謹慎(貪生怕死),在決定人類命運的日冕之戰中苟活到了最後。 再醒來時,全世界都忘記了那場戰爭,連她從軍三年的經歷,也都被抹得乾乾淨淨。 失去了珍貴的空間能力,南容表示全無遺憾:沒了是非根,是非就找不上門,她只想保住小命,當好一條稱職的鹹魚。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結果她不小心混進了這個時代最有前途的基因最佳化師的行列中,還越走越遠。 但漸漸地,她開始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兒:已經喪生於異界的
臨山海
三角翼行動
三角翼行動
作品簡介南京開泰公司專案主管徐晨旭赴澳洲後,一出機場就陷入某第三國神秘組織設下的圈套,隨即失聯。 這是一場特殊 “諜”戰,對手格摩波擁有國家背景,我方出手的是一家民營公司,同時也得到了國內相關部門的依法幫助。 這場複雜國際局勢下的交鋒,高科技手段和傳統手段交替上陣;我方堅決針鋒相對,鬥智鬥勇,詮釋了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有關 “強化海外利益和投資保護機制,深化安全領域國際執法合作,維護我國公
霜晨柳
他來自雷鳴星
他來自雷鳴星
擎問是一名雷鳴星金剛狼戰士。雷鳴星是平行世界裡一顆孤獨的恆星。 在地球時間五十年前,特斯達集團發射了一艘宇宙飛船穿過蟲洞,來到了雷鳴星,並送去了七個高智慧機器人。 穿過蟲洞後,地球就對宇宙飛船失去了控制,七個高智慧機甲人也不再受地球人的控制,它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識,去做任何事情。 雷鳴星上無盡的礦產和富含能量的瓊河之水成為機器人掠奪的目標,他們透過這些掠奪的資源,製造出了更多的機甲人,到後來,機甲
萬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