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攻略全本免費

第201章 山窮水盡

“朕惟先王之典,生有名歿有諡,所以彰其德表其行也,曩者封建諸子王爾,於晉為國藩屏,於茲有年邇者,因疾永逝,特遵古典賜諡曰恭。”

“嗚呼!諡法者古今之公議,不可廢也,爾其有知服斯,寵命冊寶俱如秦王制度……”

三月中旬,曾經一手包辦了藍玉案中所有在山西淮西勳貴的晉王朱棡,最終以一種急促的死法離開了人世。

當他的死訊傳到應天,朱元璋哭泣到昏闕,並輟朝三日。

在這三天時間裡,他悲痛的處理完了朱棡死後的諸多事宜。

雖說朱棡殘暴,但比起朱樉來說,他還是好上了那麼一絲,尤其在朱標死後,他的性格更是收斂。

儘管這樣的收斂,是為了爭儲而做出的表象,但起碼這使得他的形象比朱樉好了許多。

正因如此,在諡號上,即便是不喜歡朱棡的廟堂群臣,也沒有苛刻的給予他惡諡,而是給出了‘恭’作為他的諡號。

作為諡號‘恭’算不上惡諡,但也算不上好的諡,可以說是明褒實貶。

只是對於朱元璋來說,他並沒有反駁群臣給朱棡的諡號,反而認為這個諡號很貼合朱棡的一生。

在確立了諡號後,朱元璋又在山西駝山選地八百畝,以此來修建朱棡的陵墓。

在所有的事情結束後,朱棡的死訊也開始向大江南北傳去。

得知訊息,不管是在廟堂的,還是在野的。

但凡有一絲政治嗅覺,他們都能猜到朱棡的死對誰最有利,同時對誰最無利。

若說受惠最大,那無疑是太孫朱允炆,畢竟朱棡爭儲的事情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但凡有入仕傾向的人,都瞭解朱棡爭儲的事情。

不過眾人也都知道,朱棡死了,那還對太孫朱允炆有威脅的,便只剩下燕王朱棣與周王朱橚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作壁上觀,想要看看這二王會對晉王薨逝的訊息做出什麼反應。

當身處開封的朱橚得知訊息時,他立馬就派長子朱有燉前往了太原弔喪,同時向朱元璋上疏,請求讓自己去主持三哥的喪禮,但被朱元璋駁回了。

可即便被駁回,朱橚也沒有做出其它出格的事情,而是整日在王府的屯田間,帶著十數名農學的儒生編撰救荒書冊。

他的舉動,讓許多人打消了對他的關注,轉而將目光放到了北平的朱棣身上。

只是比較他們的關注,此刻的朱棣更關注的卻不是權力鬥爭,而是……

“老和尚,怎麼樣了?”

北平燕王府承運殿內,當朱棣神叨叨的詢問面前的姚廣孝時,坐在他一旁的姚廣孝也收起了為其診脈的手。

“殿下脈象強健,無氣血體虛的症狀,不必擔心。”

姚廣孝與朱棣說出了自己診脈的答案,讓朱棣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

當得知朱棡薨逝的訊息時,朱棣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直到他再三確定朱棡真的死了之後,他才漸漸高興。

說到底,他和朱棡本來就不對付,朱棡為了向朱標和朱元璋索要權力,沒少對二人吹耳旁風,說自己圖謀不軌如何如何……

想起這些事情,朱棣都恨不得狠揍朱棡一頓,自然不可能為他的死而難過。

高興了一會,他這才反應過來。

自家大兄和朱棡都是氣血體虛而死,那自己會不會也有這樣的症狀?

想到這裡,他連忙讓人叫來了姚廣孝為他診脈,如今確定自己安全後,他這才舒坦道:“老三死了……”

“貧僧來時已經知道了。”姚廣孝盤算佛珠,同時表情凝重的看向朱棣,這讓朱棣想到了自己的處境。

他試探著詢問道:“老三死了,你說允炆會不會在接下來對俺動手。”

“這……”姚廣孝遲疑片刻,他認真想了想:“這很難說,不過殿下既無二心,也不用擔心太孫對您有什麼不利,況且陛下尚在,太孫即便想做什麼,也很難做出來。”

“倒也是……”朱棣頷首,他並沒二心,只想著在北平當一個逍遙的藩王。

若是日後南邊的大侄子不願意自己在北邊待著,那自己也可以去南邊,反正削藩這種事情,自己心裡也早有了準備。

“其實殿下這邊還好說,貧僧擔心的反而是二殿下那邊。”

姚廣孝忽的開口提起了朱高煦,這讓朱棣錯愕:“老二怎麼了?”

“貧僧總覺得,二殿下似乎有些事情在藏著。”姚廣孝說出自己擔心的原因:

“前歲殿下去了吉林城,見到了水稻與那被稱為水泥的東西,當初二殿下是如何說的?”

姚廣孝詢問朱棣,朱棣也不假思索的回答:“老二說那些東西還未功成,等到功成再行推廣。”

“如今兩年過去了,還未功成嗎?”姚廣孝反問朱棣,並說出了自己所掌握的訊息:“就貧僧得知的訊息來看,遼東都司都指揮僉事傅讓在去到遼南過後,已經在近日開始準備屯田了。”

“然而,即便許多人都得知了吉林城有種植水稻的技術,可那傅讓卻沒有讓人種植水稻,更沒有交出水泥這一物。”

“興許是傅讓也不知道……”朱棣試圖解釋,可在姚廣孝那低垂的目光中,他的解釋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朱棣沉默了,姚廣孝則是在他沉默片刻後開口道:“南邊來了訊息,陛下似乎準備再次讓殿下領兵北巡,雖然沒有具體明說,但從徐左都督的去向來看,應該是針對兀良哈諸部的。”

“殿下您今年,應該還會獲得三都司兵權,並繼續主持北巡備邊事宜。”

姚廣孝如此說著,同時也開口說道:“在北巡時,貧僧想前往派一名弟子前往吉林城。”

“這不好吧……”朱棣皺眉,他知道眼下的情況,不應該節外生枝。

“正因如此,貧僧才準備殿下與二殿下、寧王三位出兵後,才派人去吉林城。”

姚廣孝解釋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按照他所說的去做,那便是朱元璋也不會覺得這是朱棣和朱高煦在密謀什麼,畢竟父子二人都在前線,沒有必要特意派一個去吉林城搞事情。

有什麼事情,完全可以在北巡的營帳中說清楚。

姚廣孝此舉,更像是為朱棣去刺探吉林城。

但這樣做,反而讓朱棣更不舒服了。

他和朱高煦的關係很好,若是因為姚廣孝此舉而被挑撥,那就有些麻煩了。

只是他也知道,自家老二確實藏著許多秘密,自己作為父親,必須弄清楚才行,於是他深吸了一口氣:“老二那邊,你不用派人去,這次北巡你隨俺去,俺當面問問老二。”

“如此,甚好……”姚廣孝回了一禮,這讓朱棣意識到自己上了這個老和尚的當。

“伱這老和尚!”朱棣吹鬍子瞪眼,可姚廣孝卻緩緩起身回了一禮,低聲開口道:

“殿下,有的時候,您也得未雨綢繆才行。”

“我?”朱棣愣了愣,下意識就想要反問姚廣孝,可姚廣孝卻不給他機會,起身便離開了承運殿。

瞧著他的背影,朱棣不明所以,不知道姚廣孝的那句話是個什麼意思。

他還在揣摩,只是他想了一個上午都沒有想出什麼。

倒是在他揣摩的時候,千里之外的京城之中,朱元璋也忙碌結束了朱棡的喪事。

朱濟熺被派往了太原承襲王爵,武英殿內只剩下了朱允炆與朱高熾這兩個孫子輩的人。

坐在椅子上,身穿素衣的朱允炆與朱高熾二人小心翼翼的看向自家爺爺。

在龍椅上,朱元璋的身體比前幾日消瘦了些,讓人擔心。

只是即便身體如此,他依舊在結束喪事後前來操辦政務,好似要將悲痛化為力量。

在接下來的十數日中,朱元璋不厭其煩的每日前來武英殿,即便回了乾清宮,也常常處理奏疏至凌晨。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朱棡突然薨逝的訊息也開始漸漸趨於平靜。

時間邁入四月,朱元璋在四月初三日召見了從廣西平叛結束歸來的楊文。

楊文這人雖然才四十有九,但曾經與馮勝征討西北,而後一直在南方執行軍務,並不出名。

直到洪武十七年,他才在隨傅友德征討雲南之後,擢升為建昌衛世襲指揮僉事。

洪武二十五年,建昌衛指揮使月魯帖木兒叛亂,楊文隨藍玉前往征討,戰後升為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誥封驃騎將軍,並世襲指揮使。

洪武二十七年,因為朱高煦舉薦他平倭,因此他得到了更多登臺的機會。

他在廣西平叛期間,直接執掌的兵馬就達到了六萬之數,也因此他算是擠進了大明武將的權力中心。

興許是看著楊文在廣西搞改土歸流弄得不錯,因此他今日特地召來了楊文。

楊文長相平平,但朱元璋卻能看出他十分沉穩,因此在楊文五拜三叩起身後,他對楊文開口:“朕子燕王在北平,而北平又為中國之門戶。”

“如今召你來,是希望你能以總兵官的身份前往北平參贊燕王,同時從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並燕谷寧三府護衛中選揀精銳馬步軍士,隨燕王前往開平北邊。”

“你以為如何?”朱元璋詢問楊文,或許是因為朱棡身死,因此他加快了原定七月北巡的腳步。

“陛下指派,臣定當盡心盡力!”楊文沒有什麼多餘的話,只是低頭作揖,應下了這個差事。

見他沒有什麼要求,朱元璋也很是滿意,詢問道:“你舊部人馬,可隨意調遣,只需給朕擬個名冊便足夠。”

“末將領命!”楊文沒有拒絕朱元璋的好意,畢竟他從未在河北一帶領兵打過仗,沒有自己熟悉的人手,確實很難節制大軍。

只是他才作揖,朱允炆便皺了皺眉,因為他如果記得不錯,楊文手下似乎有幾個與朱高煦親近的人。

他仔細想了想,很快便想到了那兩人,因此笑著開口道:

“楊都督北上與四叔巡邊,北方大勢便可安定了。”

“不過,近來又有倭寇從南邊尋來,在廣東雷州一帶作亂,若不加以遏制,恐怕又會復早年倭亂。”

“聽聞楊都督麾下楊俅父子二人是水戰悍將,不如將二人委派兩廣,率水師平倭如何?”

朱允炆一邊說,目光卻時不時偷窺著自家爺爺。

見自家爺爺無動靜,他便更自信的看向楊文了。

倒是楊文聽後沉吟片刻,隨後才道:“楊俅父子確實是水戰悍將,只是平倭的話,楊俅或楊展任意一人便可。”

顯然,楊文對於這兩個與自己同姓,並且還隨著自己從浙江打到廣西的部下還是很喜歡的。

“楊俅老成些,便派他任兩廣水師指揮使平倭吧。”

關鍵時刻,朱元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朱允炆聞言也沒有再說什麼,楊文也鬆了一口氣。

“你去了北邊之後,一切號令皆由燕王定奪,你只管奉行便可,切不要有疑心,好好與燕王學學如何對付北虜。”

“臣領命!”楊文作揖回禮,朱元璋也擺擺手:“你準備準備,本月就出發吧。”

見皇帝這麼說,楊文也在一句“臣告退”後離開了武英殿。

只是,他才走不久,武定侯郭英卻出現在了武英殿門口,這讓朱允炆與朱高熾臉上流露詫異。

“臣郭英,參見陛下、太孫、世子……”

朱元璋體諒郭英,因此他不必五拜三叩,只需要作揖便可。

在他起身後,朱元璋沒有與老兄弟寒暄,而是交代了召來他的原因:

“朝廷雖然太平,而胡虜也遠遁久矣,但說到底胡虜還有兵力騷擾邊塞,因此不可不防。”

“今日召你前來,是任命你為總兵官,率都督劉真與吳高二人領遼東都司除守備外軍馬步兵,與遼王共同前往全寧衛,擇險要屯駐堤備,一切號令悉聽燕王節制……”

朱元璋的話,讓朱允炆心裡一沉。

如果說前者派楊文協助朱棣節制兵馬他還可以接受的話,那派郭英帶遼王參加北巡,同時聽從朱棣節制,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郭英這人的三女嫁給了遼王朱植,長孫女則是嫁給了渤海王朱高煦。

如今他要是去了北邊,與朱棣這個親家結好,那自己日後削藩……

朱允炆心情漸漸不好了起來,至於郭英倒是沒想那麼多,面對朱元璋的旨意,他只是詢問一句:“臣請問何時前往遼東,又何時率兵出塞屯駐?”

“儘早動身,最好在五月出兵,那個時候高煦那邊應該已經積雪融化,可以出兵了。”

“臣領旨……”見朱元璋交代,郭英接旨退下,朱元璋也在他走後,將目光放到了桌上的奏疏上。

想了想,他讓太監取來紙張,自己提筆在紙張上寫下了一份家書。

【朕觀成周之時天下治矣,周公猶告成王曰:爾戎兵安,不忘危之道也。】

【今雖海內無事,然天象示戒,夷狄之患豈可不防?】

【朕之諸子,汝獨才智克堪其任,秦晉已薨,汝實為長,攘外安內非汝而誰?】

【已命楊文總北平都司行都司等軍,郭英總遼東都司並遼府護衛,悉聽爾節制。】

【爾其總率諸王,相機度勢,用防邊患乂安黎民,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託之意,其敬慎之勿怠……】

洋洋灑灑百餘字,盡是對朱棣的交代。

待朱元璋寫完,他看向了朱高熾:“此信算是家書,你派王府護衛送與你父親吧。”

“孫兒領命……”朱高熾畢恭畢敬起身,來到龍案前接過了家書。

望著那份家書,朱允炆十分不舒服,但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朱高熾拿著家書走出武英殿。

他以為自家爺爺會對自己說什麼,可出乎他的預料,朱元璋在寫完家書後,便全身心繼續投入到了政務的處理上。

至於那封家書,則是在經過幾日的奔波後,被燕府護衛送回了北平的燕府之中。

得到家書的朱棣,很快就開始開始準備北巡事宜。

同一時間,人在黑水城的朱高煦還不知道關內發生的各種事情。

“四月了,算起來我那三伯應該走了吧……”

黑水城箭樓上,當朱高煦感嘆著朱棡恐怕已經薨逝的訊息,擺在他眼前的,是遠處的漸漸轉綠的青山,以及那已經化凍大半的黑龍江水。

“一二一!”

“一二一!”

“一!二!”

在他感嘆之餘,城外響起了激昂的口號聲。

他低頭看去,只見在黑水城外,數千身穿鴛鴦戰襖的兵卒正在黑水城面前的道路上跑步前進。

他們的隊伍拉的很長,從城東拉到城西,每排一小旗十人,隊伍拉長近一里都還沒能看到尾巴。

過了一兩分鐘,朱高煦才看到了隊伍的尾巴,而這時他身後的樓梯口也走上來了一道身影。

“剛才來的那批女真人都安排好了嗎?”

朱高煦頭也不回的詢問,而走出樓梯口的孟章也臉上掛著笑意:“都安排好了,一百二十七戶,四百一十六口人,可參軍的男丁有一百一十六人。”

他走上前來,站在朱高煦半個身位後,眺望著城外那井然有序的隊伍:“算上這一百一十六人,黑水城的預備役就達到七千九百二十七人了。”

“快八千了。”朱高煦頷首,對這個募兵速度已經很滿意了。

只是相較於他的滿意,孟章卻覺得壓力很大,他猶豫著開口:“雖說快八千人了,但他們的家眷也未免有些多了,末將算了算,足有三萬二千餘人。”

“確實很多,但也沒有辦法。”

朱高煦眺望著遠處,這一刻他很不捨,因為他想到了老朱。

“如果爺爺還能再活幾年,我的時間或許還有很多,但現在已經不夠了……”

他在心中感嘆,同時也對黑水城的情況感到擔憂。

“黑水城的糧食還夠吃多久?”

“不足兩個月。”

二人對話間,將朱高煦的壓力展露無遺。

人口對於他來說是負擔,可不募兵他就沒有辦法實現自己想要做的那些事情。

如今黑水城每個月要支出兩萬石的軍糧和口糧,算下來一年就是二十四萬石。

吉林城那邊的情況,整個冬季裡都有能熟練在江面走雪橇的使犬女真人來回傳信,因此吉林城和其它兩座城池的情況,他十分清楚。

肇州城還是軍堡負擔就是軍糧和軍餉,安東城經過一個冬季,城內招撫的女真人口達到了一萬二千餘人,每個月要消耗近五千石口糧。

吉林城那邊則是更為困難,整個冬季裡,不斷有小部落從東南方向逃來。

自從朱高煦斷了糧食互市,許多部落都難以為繼,便是吉林城的鄰居,東邊的善出堡都舉堡接受了吉林城的招撫。

眼下,除了六城的女真人還能勉強度日,其餘規模稍大的女真部落都已經接受了招撫。

可這樣一來,吉林城的人口數量在這個冬季突破到了九萬,每個月支出的口糧達到了三萬六千石。

算上還沒有北上的長春所一千軍戶,渤海軍的正規軍數量已經達到了一萬三,加上眼下的八千預備役,每個月要支出一萬三千餘貫錢,三萬石軍糧。

從洪武二十八年到如今,朱高煦沒想到,自己也成為了一個有民十五萬,擁軍兩萬一的存在。

只是這樣的勢力,揹負在他肩頭的,是每個月軍民工匠近一萬六千貫錢,口糧九萬二千石的財政壓力。

人口和軍隊的增加,讓渤海的府庫只能撐到六月初,而這還只是平時。

一旦戰事爆發,自己該去何處尋覓糧食,這或許是自己最應該擔心的事情。

距離歷史上自家父親起兵還有十四個月,按理來說自己應該等到那個時候,可吉林城的府庫已經支撐不到那個時候了。

毛皮生意因為老朱的遷移富戶政策而中斷,自己失去了最大的經濟來源,只能透過販賣部分羊群來堅持。

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老朱會給自己運來二十幾萬石行糧和月糧,而自己只能靠它們撐到九月初的糧食收割。

雖說可以收割五十餘萬石糧食,但這批糧食頂多只能讓自己撐到來年三月。

哪怕再販賣羊群,也頂多在付了軍餉後,撐到四月罷了。

自己在實力膨脹中迷失了自己,漸漸落入了老朱給自己佈下的局中。

現在的自己似乎只有兩條路,要麼就是提前靖難,然後再六月到九月這三個月的時間裡擊敗遼東都司,奪取遼東軍屯糧和常平倉糧,以戰養戰。

要麼,自己就只能暫時裁軍,減少百姓口糧,等到明年即將起兵時再募兵……

前者起兵容易,可朱允炆還未削藩,湘王還未自焚,自己一旦起兵就失了大義。

沒了這份大義,自己就會從旁人惋惜的藩王,變成一個可憎的反王。

這條路走不通,那自己或許只剩下了裁軍這一種選擇。

朱高煦看著城外的近八千兵卒,他眼中糾結。

花費了他大半年練出來的八千兵馬,難道真的要就這樣裁撤嗎?

朱高煦不捨,而不捨的原因在於他心裡有一個辦法還未實施,因為他覺得未必能成。

不過事已至此,不管能不能成,他都得先跨出那一步才能知道。

他轉過身,往箭樓下走去。

“明日,便返回吉林城吧……”

《渤海紀事本末》:“洪武三十一年四月,上撫北山女直,編男丁八千為軍”

《明世宗實錄》:“洪武三十年冬,野人飢寒而投,上獲女直男女數千餘人,又恐四周野人進犯,編數百男丁為軍,備之”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治要
治要
以史為鑑
0歷史的天空0
諜情爛漫
諜情爛漫
簡介:一對異國戀人,被無情的國家戰爭拆散,有情人難成眷屬,本來心心相印,生死相依,卻又每時每刻不在刀槍相對,生死較量,圍追堵截和兇狠的追殺之中,兩顆流血的心,常常以淚洗面,深陷情天淚海里不能自拔……
雁翎刀老三
三國:我不是劉辯
三國:我不是劉辯
劉辯左手提著劉協的腦袋,右手握著正在滴血的劍,緩緩走向驚恐的劉宏。 “陛下,我決定了,今天只能有一個太子!” “我要節制北軍五校兵馬!” “逆子,你……!” “請陛下稱太子!”(已有八萬收精品一本以及兩千均一本,放心閱讀)
一覺睡到下午醒
三國第一軍神
三國第一軍神
好多牛人說,這本書越後面越精彩,可能前期是因為作者太菜比吧
孔明第二
水鄉風雲
水鄉風雲
要飯花子周雷落腳周家澤,從在富人家做夥計到英勇戰士的過程,既驚心動魄又機智變幻,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走卒潘金山、潘金龍等為代表的邪惡勢力,最後取得勝利,贏得了水鄉的解放。
竟成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