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小說在哪看

第三十三章 現成的先生

狄進沉默。

我看起來就那麼像想當官的人嗎?

嗯……

倒也不是不想,但顯然不是這樣當。

郭承壽的祖父郭守文,是宋初名將,在宋滅後蜀、南漢、南唐、北漢,招撫吳越、北拒遼國的一系列戰爭中,身經百戰,立下汗馬功勞。

郭承壽的父親郭崇德,官至太子中舍,五品寄祿官,沒有實際職事,是標準的皇親國戚,畢竟他有一個好父親,妹妹又是宋真宗的皇后,自然有所恩賞。

相比起來,郭承壽幾個叔叔更加爭氣些,雖然都是以門蔭入仕,但都做到了觀察使、防禦使、團練使、刺史之類的貴官,成了武將官階的最高位。

這些貴官一般不會授予任上領軍的武將,即是沒有實際兵權,卻也要到任的,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由此可見,郭承壽的這番話,尤其是在書院門口,大庭廣眾之下,絕非虛言。

郭家是完全有能力,舉薦他入朝為官,脫去粗布衣裳,穿上官袍,成為官宦階級的一員。

但狄進依舊不心動。

道理和拒絕皇城司舉官一樣,得外戚武將之家舉薦,哪怕以後立功,未來前途也基本限制住了,除非出現奇蹟,否則努力一輩子的終點,基本就是進士的起點。

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將昨日對雷濬的話複述了一遍:“無邪兄好意,在下心領,我欲進士及第,科舉入仕,不求他途!”

郭承壽凝視著他,嘴角微微擴大,手伸了過來,以把臂同遊的姿態,朝著書院裡面走去。

狄進見他弱不禁風的模樣,生怕自己用勁一掙,直接把這病秧子摔個屁股蹲,只好任由他拖著,低聲道:“無邪兄不必如此……”

郭承壽笑道:“我並非惺惺作態,是真的佩服你,在牢獄中時,我雖未受苦,卻也萬念俱灰,當時期盼著有人能救我出深淵,洗刷冤屈,但想了一遍,卻萬萬沒料到,是僅有一面之緣的仕林兄相救。”

狄進確實為對方洗了冤,但出發點還真不是完全救人,而是不願意兩次案子都查到一半,就止步於真相之外。

當然,救了就是救了,倒也不必假惺惺地不承認功勞,所以狄進正琢磨著,該如何恰當地使用這份人情,就發現一群學子也聯袂走了過來。

眼見碰個正著,大部分學子避讓到一邊,也有兩三人特意上前,對著郭承壽行禮道:“此前我等被賊人矇蔽,多有得罪,還望無邪原諒則個!”

那日的書院學子膽敢落井下石,也是因為有殺人案在身,殺的還是監院,他們理所當然地站在道德高地進行切割,以免汙了名聲。

現在真相大白,有的死活不信,覺得就是一派彌天大謊,老奴頂罪,但也有不少人結合郝慶玉的為人,覺得此事的真相應該就是如此,倒是後悔自己那日所言太過決絕,希望緩和一下關係。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郭承壽連場面話都不理,只當這幾人不存在,筆直地朝前走。

幾名學子尷尬地朝著左右讓開,不遠處觀察的更是趕忙退出好遠。

等到進了中庭的學堂,狄進開口道:“你這不是讓我也得罪人麼?”

郭承壽反問:“前倨而後恭,思之令人發笑,以仕林兄的心氣,豈會瞧得上他們?”

狄進心裡確實瞧不上,他也不會故作奉承,自降格調,但直接得罪人確實沒必要,稍稍嘆了口氣。

郭承壽哈哈大笑,臉上又湧起了不自然的潮紅:“父親提出要以舉薦為官,還了這番恩情時,我就知道你不會答應,果然不出所料!咱們也別客套了,一起去拜會山長!走!”

晉陽書院的山長叫錢惟詠,表字德文,號太山居士,在真宗朝頗有名望,還曾受舉薦任官,可惜不適合官場風氣,早早退下,後來歸併州,受邀入書院講學。

老山長病逝後,由他接任新的山長,早年間還是幹了不少實事,可惜近幾年歲數大了,也疾病纏身,之前久不現身,就是去山中養病了。

顯然,郝慶玉敢在私下裡要挾學子,收受好處,與這位山長年老體衰,顧不上書院的經營有極大的關係。

現在他是逼得不得不來書院坐鎮了,反倒讓身體變得更加糟糕,當狄進和郭承壽走入院中,首先聽到的是一連串咳嗽聲,然後就見四五位講學先生正在噓寒問暖,前後忙碌。

狄進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皺,上前見禮,就見這位蒼老的山長用昏沉的目光看了看,也不知道看清楚他的長相沒有,就開始說場面話了:“書院人心浮動喧擾,正需良才鎮撫……咳咳……今日親近細觀,更知美玉之資……咳咳咳……”

後面就沒聽細聽了,沒必要。

狄進心挺涼的。

他入書院前也打聽過的,最擅長西昆體的,毫無疑問就是這位山長,現在對方連話都說不清楚,還怎麼教學?

至於這些講學先生,瞧那巴結的模樣,恐怕正琢磨著怎麼接替山長和監院的位置呢,這樣的講師,還有心思教學麼?

辦理住宿手續時,狄進終究還是沒忍住,低聲詢問:“我心慕西昆體,不知哪位講學最擅這樣的文風?”

郭承壽擺了擺手:“西昆體還要看太學的教授,餘者皆庸碌而已!”

狄進有些無語:“我若是能入京師太學,還需問無邪兄麼?”

郭承壽哈哈一笑:“看得出來,仕林兄是人如其字,一心科舉入仕,如若不嫌,看我如何?”

狄進微怔:“郭兄之意,是由你來教我?”

“言重了!”郭承壽道:“狄兄若想尋找自己的座師,我也有舉薦之人,若只為西昆體,我們倒是可以互相探討……”

狄進稍作權衡,拱手一禮:“那就有勞了!”

於是乎,剛剛確定了宿舍,林小乙來不及打掃衛生,就開始和郭承壽的書童一起搬書,將一本本前唐詩集,從郭承壽的院子裡,搬到狄進的屋中。

單從這點,狄進就知道,這位外戚還真有些東西。

後世有句話,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而宋朝前期,詩人基本也是抄唐詩。

白居易和賈島首先成了被模仿的物件,形成了“白體”和“晚唐體”,前者多顯貴,效法白居易的閒適平易,後者多寒士,貧苦的讀書人對賈島的清苦,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但是這兩家的風格,都不太符合蒸蒸日上的宋王朝發展。

別管這個蒸蒸日上是不是帶些諷刺,相對於古代而言,宋朝的經濟發展得確實不錯,尤其是簽訂澶淵之盟後,不再與遼國打仗,各地越來越繁榮,享樂之風迅速蔓延。

在士大夫眼中,享樂不僅僅是花錢,還要雅事雅談。

於是乎,白居易的詩被認為鄙陋淺俗,賈島的詩讓人覺得寒酸窮苦,唯有李商隱的詩詞豔麗工整,富美高雅,自然而然受到了追捧,最終形成了西昆體。

實際上,就算不會作詩詞的人也知道,一味的堆砌典故,追求華麗,只會讓詩詞變成炫耀辭藻的工具,但結合時代的背景,當今士人就覺得這種文風最為得體。

所以入學的第一日,郭承壽搬來詩書,笑吟吟地坐下:“自今日起,我與仕林兄一起品讀前朝李義山的瑰麗,精研我朝楊文公的典麗,還望解試之前,略有所得!”

狄進翻開詩書,由衷一笑:“請!”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天崩開局:從死囚殺到一統天下!
【殺伐果斷+主角老六+事業爭霸+朝堂詭譎】 大臨朝堂曾有千金子,武成君之子柳白博覽兵書,論戰無敵!仁武帝惜其才,命其帶兵鎮守邊疆。 豈料,僅僅半年,兵敗如山倒,城被破,八萬將士被坑殺! 柳白絕望之下,掛繩自縊! 而就在此時,一個後世之人,穿越其身,成為了這個天下人人喊打的禍國敗將! 面臨必死局面,柳白冷靜思考,以各種細碎資訊,爭取一線生機!更是喊出十年亡北邙,一年五百萬兩的天價承諾。 命懸一線之間
種完麥子向南走
我是一個原始人
我是一個原始人
天空一洗如碧,陽光普照山林,整個世界都顯得一片安靜祥和,帶著一種獨有的靜謐。 看著穿著性感虎皮短裙手裡拿著棍子,帶著十餘個人嗷嗷叫著去追趕披毛犀的首領,韓成禁不住的將稍微蜷著的右手放到微張的嘴邊,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慨:“我的天吶!”(沒有系統,沒有空間,不帶外掛的穿越,純正的原始種田文,不會出現修仙之類的東西,喜歡輕鬆種田的書友請放心閱讀)
墨守白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神凰五年,塞北狼騎大舉南下,橫掃河北中原,飲馬長江。江山半壁淪陷,各地盜賊蜂起。 楊越穿越來到亂世之中,被潰兵裹挾,卻以此為契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招撫流民,擴大地盤,剷除奸臣,萬民歸心,直到驅逐韃虜,平定天下。
萬千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雙聖臨朝,楊易穿越而來,成為太平公主的家令。楊易:“殿下,身為皇室公主,豈可口出粗俗,動手傷人?”太平公主:“你管的著嗎?”楊易:“國有諍臣,不亡其國。這公主府裡,自然也要有一個敢於直諫的家令,公主殿下才能走的更遠。”太平冷笑:“這麼說來,你還是個忠臣?良臣?賢臣?”楊易:“微臣只是直臣......”太平:“威脅公主,忤逆主君的直臣?誰給你的膽子?誰讓你這麼行使職權的?”楊易:“微臣是調露元年
橙汁兒羊
爭魏
爭魏
諸葛亮五丈原隕落之後。群雄割據、英雄並起的大時代也隨之落下帷幕。 轟轟烈烈三國進入最後四十年。似乎天命皆歸於司馬氏。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未到最後一刻,焉知勝負如何?
蒼穹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