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來到西花廳,召見了陳循、王文、周忱,以及禮部尚書俞士悅、吏部右侍郎趙新、兵部右侍郎江淵。
這是在京的內閣閣臣加禮部、吏部、兵部掌印的主官,也是在京文官的代表了。
景泰朝,是一部兩尚書大行其道的開端。
此時兩個吏部尚書、兩個兵部尚書,兩個禮部尚書、一個刑部尚書、一個工部尚書,一共八個尚書在京外。
這八個尚書,有的是朱祁鈺新起用的,還沒到京;有的是被朱祁鈺趕出了京城,眼不見心不煩;還有工部尚書石璞與刑部尚書金濂,之前被太上皇派去了南方督軍平叛。
於是目前的六部,吏部、兵部,是侍郎在管部事。還有工部這種,一個尚書石璞在南方平叛,一個尚書周忱在京管事。
朱祁鈺看著眼前的六位重臣,心裡舒坦多了:周忱與趙新沒有鮮明的政治傾向,也不愛惹事,屬於是埋頭認真幹活的那種。
陳循、王文、江淵、俞士悅屬於自己的新君派系,是奪門之變後被清算得最狠的文臣,他們的忠誠已經經受過歷史的考驗了。
朱祁鈺悠哉悠哉地喝了口茶,便對眾人笑道:“明天是太子的生日,在京所有五品及以上的文臣武將,停辦軍政事務一天,全部於明日一早來奉天殿朝賀太子。還有勳貴、皇親,也全部都來。
朝賀完太子,是百官述職。我們要對五品以上官員進行誡勉談話,朕與王愛卿負責六部與督察院、翰林院。陳愛卿與周愛卿負責其他的官員。
晚上在奉天殿大擺宴席,朕親自主持為太子慶生。”
在場的六位重臣聽到這話是面面相覷,皇帝登基以來,就從來沒去紫禁城裡上過朝。今天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竟然主動召開如此盛大的朝會。
光文臣裡,有資格參加這次朝會的,就有一百二十人左右。再加上勳貴、武將、皇親,起碼也得二百多號人。
而且這朝會一開,直接就是從早上弄到晚上,這在整個大明歷史上,也是極為少見的。
朱祁鈺見眾人光發愣了,便繼續補充道:“怎麼召集大臣,具體流程怎麼弄,你們內閣和禮部、吏部商量著辦吧。兵部則負責明天將全城戒嚴一天。”
眾人倒是沒說什麼,紛紛表示領旨。反正皇帝做的事情光明正大,給太子大辦生日宴,群臣能反對什麼呢。
兵部右侍郎江淵最無所謂,只是戒嚴一天,簡直小事一樁。至於皇城內的防務,又不歸兵部管,那是司禮監和東廠、錦衣衛要操心的事情。就算皇城裡出了問題,也怪不到兵部頭上。
發完通知,朱祁鈺又稍微聊了聊軍政事務,便放眾人回去準備了。
接下來便是召見趙珄和劉昌,聊明天的皇城防衛。
大臣們以為這事歸司禮監和東廠、錦衣衛管,但朱祁鈺還沒有發瘋,怎麼可能將自己的性命交到金英、興安與孫繼宗手裡。
尤其是東廠和錦衣衛,在保衛皇帝這件事情上,那是要多不靠譜,就有多不靠譜。
從保衛皇帝的角度來說,大明最靠的住的衛所,是孝陵衛;最靠不住的,那就是錦衣衛。
這道證明題,嘉靖花了四十年,給做的明明白白的。
嘉靖一登基,便清洗內廷。錦衣衛、內廷諸監局,一共清理了十幾萬人。然後掌權的四十多年時間裡,一直都在培植錦衣衛的親信。
然而屁用都沒有,該著火還是著火,該被宮女勒住脖子還是勒住脖子。錦衣衛們就是混吃混喝,打死不肯幹活,任憑嘉靖做什麼都感動不了他們。
另外還有正德與天啟的東廠、錦衣衛,更是爛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連最基本的保護皇帝不要落水都做不到。
拿錢不辦事,是最沒有職業道德的了。所以朱祁鈺從來沒有任何一刻,想要倚重東廠和錦衣衛。
為了明天不出意外,朱祁鈺決定把東廠與錦衣衛徹底踢一邊去,由自己的親衛暫時接管奉天殿及周邊的防務。
雖然未必有人作亂,但是小心駛得萬年船。親衛中,趙珄專管保衛皇帝,還算稍微輕鬆;而劉昌既要安排著護駕事宜,又要準備著參加明天的襲營,算是忙得團團轉了。
王府本來的兩千親衛既要保護王府,又要暫管皇城,明顯已經不夠用了。城外的大軍要與瓦剌作戰,又不能抽調進城,斷了他們的立功機會。
所以朱祁鈺就賴上大寧都司了,早早地從大寧都司再次抽調了三千人進京。這三千新親衛與王府的兩千老親衛,重新整編成了一支標準衛,被朱祁鈺命名為營州中衛,成為了正式的專職內衛。
安排好了護衛事宜之後,朱祁鈺並不回房睡覺,又繼續召見了徐珵。再加上徐正、黃鑑、葉盛、姚顯這四位中書舍人,朱祁鈺歪在榻上,與這五人一起談講起了歷史與時政。
這算是不太正式的經筵吧,朱祁鈺還沒被勝利衝昏頭腦,知道當皇帝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同時也是為了渲染一個平靜祥和的氣氛,不讓外人輕易看出決戰即將開始。
不過皇帝不用搬著書本硬讀,只需要聽著大臣們講解就行了。
朱祁鈺找來的這幾個人,水平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徐珵,穿插著歷史,與現在的實事相互印證,深入淺出,娓娓道來。
朱祁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還很虛心地和眾人探討幾句。一直到了快吃晚飯的時候,這場經筵才停了下來。
朱祁鈺向徐珵笑道:“聽徐愛卿一席話,倒真是勝讀十年書了。早年我要是有徐愛卿這樣的大才子授業,學識肯定比現在強的多了。”
徐珵再恃才傲物,也不會拿這話當真,連忙推辭道:“陛下過謙了,您英明神武,慧根天授,豈是臣等凡俗可比。”
朱祁鈺笑道:“徐愛卿見過那個仝寅了嗎?”
“啟稟陛下,見過了。那仝寅替微臣算過,建議微臣改名為徐有貞。他說臣以此名字行走朝堂,將來不僅能官至首輔,甚至於還能封伯。”
“嗯嗯,這個仝寅倒真是有些本事。以徐愛卿之才,只要跟著朕好好幹,封伯易如反掌。行了,就徐有貞吧,以後愛卿就正式改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