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病倒的事,燕國公主自然也聽說了。都說徐婉如生辰霸道,這會兒看來,還真有幾分道理。
燕國公主想了想,徐婉如出生之後,朱念心和徐錚就再無寧日,兩人爭吵不斷。之後朱念心一病就是兩年,去世之後,徐錚和女兒徐婉如也不對付。
年底徐錚病倒,徐婉如徐簡落水,家裡一直事故不斷。現在丁嵐剛進門,一眨眼的功夫又病了。燕國公主覺得,應該和徐婉如有幾分關係。
好在徐婉如出生之後,燕國公主一向健康無憂,即使同住萱園,燕國公主也沒出事。想來,應該是她的命數貴重,壓的住徐婉如。
想來想去,燕國公主就存了心,自己撫養徐婉如和徐簡。眼下她才四十幾歲,正值壯年,養兩個孩子,也不在話下。
徐婉如和徐簡回了萱園,就把芝園的事說了,徐簡嘴快,“父親似乎生氣了。”
燕國公主聽了,對丁嵐也有些不滿了,許素白去踏青,這事是她答應許老夫人的。怎麼一眨眼的功夫,丁嵐就病了。病了也就算了,還跟徐錚吵上了。這才新婚幾天啊,就開始吵鬧,這樣的德行,燕國公主很不喜歡。
正說著,徐錚也跟來萱園了。一進來,燕國公主也沒給他好臉色。
“母親,”徐錚有些疲憊,徐婉如和徐簡見過禮,重新回燕國公主身邊上坐好了。
“丁嵐她怎麼樣了?”燕國公主問。
“還好,只是風寒,”徐錚回了一句,不想多說。
“那就好,”燕國公主哼了一聲,“怎麼就這麼不懂事,不就一個小妾嘛。”
徐錚一愣,沒想到燕國公主說的這麼直白。確實只是一個小妾,可對丁嵐來說,就有些堵心了。
“兒子會好好說她的,”徐錚喝了一口茶,“只是,如意和竹君,也該常去芝園請安。”
這話,應該是宋紅妝給徐錚上的眼藥。徐婉如心想,剛剛宋紅妝帶著徐策進了芝園,回頭徐錚就這麼說,這徐錚的耳根子,還真軟的沒話說。
“她都病了,就好好養著,”燕國公主不以為然,“如意和竹君也去探病了,還要如何?”
一句話,就堵上了徐錚的嘴,徐婉如暗笑,果然還是祖母最厲害。
“你那幾個妾室,倒是該管一管了,”燕國公主想起祭祖那天,宋紅妝心口疼,許素白還去祠堂門口立著。
“是,”徐錚點了點頭,“兒子讓她們早晚去給嵐娘請安。”
“嗯,”燕國公主放下茶碗,“那裡人多,如意和竹君就不用每天過去了,日後初一十五去一趟,平時就別去了。”
“這,”徐錚一愣,再想想,丁嵐是繼母,燕國公主是擔心孫子孫女吧,“也好,兒子會和嵐娘說的。”
有了燕國公主的金口玉言,徐婉如心想,自己的日子,應該和以前差不多。不過多了個名義上的母親,喊丁嵐一句母親,也沒多少損失,日子照舊。
徐錚又和燕國公主說了一會兒靖遠將軍府的事,才告辭走了。
進了三月,雨水就多了起來。踏青在即,眾人都巴望著天氣放晴,可這天氣,卻烏雲密佈,沒個晴天。
天色沉沉,丁嵐的心情也很沉重。她知道為人繼母不易,可進門之前,她已經把忠順府上下的訊息,都給理順了。
燕國公主和前任侯夫人不和,丁嵐也十分清楚。可她進門是燕國公主願意的,到現在才幾天,燕國公主就挑了個許素白和她打擂臺。丁嵐心裡,對這個婆母,也有些不滿了。
府裡四房人家,反而是最小的徐錚承爵做了忠順侯,其他三房雖然沒有明說,心裡想些什麼,丁嵐也能想像。
而且,這幾年府裡的庶務中饋,都在長房和二房手裡,突然來了個丁嵐,長房和二房心裡,也有些不舒服。
三房雖然庶出,可三房的夫人蕭氏,卻和靖遠將軍府有關。現在來了個許素白,天天去三房探望蕭氏,你來我往,十分親密。丁嵐聽說了,心裡就更毛躁了。
徐錚的花名在外,家裡妾室雖說不多,卻個個厲害。府裡另外三房,長房和二房並無妾室,三房也只幾個通房,並無姨娘。相形之下,徐錚這個最小的弟弟,反而最好女色。
丁嵐看著一團糟的後宅,個個牙尖嘴利的妾室,心裡不適,病的就越發重了。原只是受寒,吃了幾天藥,雨水不斷,再和徐錚鬥了幾句嘴,受了冷落,病情一下子就厲害起來了。
丁家的人聽說了,就讓長子丁循得空上門看看。丁循在五軍營做統領,聽說妹妹病倒了,就讓妻子溫氏上門探望。
溫氏帶了長子丁紹雲來了忠順府,先來萱園見過燕國公主。燕國公主雖然不喜歡丁家人上門探望,可丁嵐畢竟是病了,她也無話可說。客氣了幾句,燕國公主就吩咐張嬤嬤,帶了溫氏去見丁嵐。
丁紹雲和徐簡同歲,兩人說了一會兒,徐簡就提起上次騎馬的事來。因為許素白進門的事,丁家父子四人,曾上門討過說法。丁循來的時候,就帶徐簡騎過馬,徐簡念念不忘,對丁紹雲的態度,也好了許多。
徐婉如坐了一邊,看徐簡說的手舞足蹈,心想,丁嵐若是善待徐簡,自己日後,也不會太為難於她。
丁紹雲雖然年幼,卻也知道醜美,一邊回著徐簡的話,一邊偷偷地打量徐婉如。
丁家父子四人,都長了張四方臉。可丁紹雲長的,卻不像父親丁循,反而有些像他母親溫氏,小圓臉,眼睛極為精神。雖然和徐簡同歲,精神氣派,都像個大孩子。
徐婉如見徐簡喜歡丁紹雲,就讓珍珠拿了自己喜歡吃的梅花羹,遞給丁紹雲。丁紹雲接了梅花羹,伸手去拿了勺子,卻不小心掉了地上。
瑪瑙再拿了支勺子給他,丁紹雲臉上燒的飛紅,低聲道謝,又莫名其妙蹦了一句,“下次不會了。”
徐婉如和徐簡大笑,燕國公主看了過來,也覺得親戚之間,應該多加來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