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士戒律

第6集《瑜伽菩薩戒本》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十頁,己三、瞋不受悔戒。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一個菩薩他平常對於瞋心的煩惱,是數數現行不修對治,經常放縱自己身口意的瞋恚,由是因緣,因為經常放縱的關係,他就出現了這種身口意三業的瞋恚。

先看口業的瞋恚,「不唯發起麤言便息」,他發動這種粗惡的言詞來漫罵對方,口業;

「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這個是屬於身業的瞋恚,因為瞋恚心遮蔽了自己的菩提心,所以他採取用手、或者是腳來傷害對方、或者是用石塊、刀杖,捶打、傷害去損惱有情眾生,這個指的是身業的瞋恚;

第三個是意業,「內懷猛利忿恨意樂」,內心當中有很強烈堅固的瞋心:他的身口意經常有這樣的瞋心。有所違犯,這個是指外在的境緣現前,眾生對他有所違背、或者是侵犯,眾生所做的事情不能滿足他的心意。他來諫謝,眾生做了違背侵犯的事以後,眾生已經如理如法的向他來謝罪、悔過。這個菩薩不受、不忍、不捨怨結,他不接受對方的懺悔,也不能隨順對方的懺悔,內心當中不願意放棄瞋心的相續,他內心願意讓這個瞋心繼續的相續活動下去。這樣子這個菩薩就犯到了第三他勝處法,這個菩薩的菩提心就深深的被他的瞋心所破壞,第三他勝處法。

我們先講瞋心的過失,再講對治的方法。在《佛說決定毘尼經》上說:一個菩薩以貪心來犯戒,這個是輕戒。因為你這個貪心,犯戒當然對菩提心有傷害,但是這個傷害還不是非常重,所以叫做輕戒。

但是以瞋心來犯戒是名重戒。何以故?以斷自他善根故。一個菩薩動不動就起瞋心,使令眾生不敢親近你,這樣子就失去你度化眾生的大悲,大悲心失掉就沒有菩提心。

我們一個人會發脾氣,有兩種人會發脾氣:第一種人是放逸的人,他有事沒事就發脾氣了,這個我們就不講了,這個人的生命也沒什麼目標了,他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了;第二種人就是我們要注意的,就是這種人個性特別清高,他做什麼事有他的原則章法,這種人多數對名利淡泊,但是他原則太多,別人就很容易觸惱他,他就發脾氣了。怎麼辦呢?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瞋心是因緣所生,也可以假借還滅的因緣來對治。

蕅益大師對於瞋心開出兩個法門:第一個、我們去思惟「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就是從業果上來思惟。就是說生命就像一個水流,它是一個流動性,這當中生命的每一個點都具足了傳承性跟開創性,我們現前的生命對望著過去,我們看到過去,我們今生是在承受過去的果報,就是你前面的水流是髒的,現在當然是髒的。

所以我們現在的生命,一方面傳承過去的業:如果是善業起現行,你當然就是安樂;如果是罪業起現行,你就覺得這段時間處處不如意。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第一點。

第二個、最重要的就是說我們的每一個生命具足開創性,又不斷去傳承。我們面對這個苦樂果報的時候,我們用什麼心態去面對,又會決定我未來的果報。所以我們每一個生命本身,對望過去是一個果報,對望未來生命它又是一個新的因地。

我過去在佛學院做執事,帶了一批新生,這當中有一個居士來佛學院讀書。當然一個居士剛剛來到佛學院,心思粗重這難免的。他做香燈的時候,就把大殿內一個很漂亮的碧綠色大理石做的香爐打破了,破成好幾塊了。(哈哈)同學很緊張,就把我叫了去。我一看,內心當中也是非常不高興:這個香爐好端端的怎麼會打破在地上呢?但那個時候我就說:你把這個香爐拿起來,用強力膠粘一粘再放上去。為什麼呢?

那個時候我想:這個香爐已經打破了,我不管做什麼事都無濟於事。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讓事情更好;第二個、讓事情更糟糕。只有這兩種選擇而已,沒有其它的選擇。今天我發脾氣,只會讓這個因緣變得更錯綜複雜。今天這個東西會打破,不是他打破的,我們要這樣思惟;不要說你打破的,那這不是他生嗎?「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這個香爐什麼時候會破,它有它的因緣。

今天這件事情果報已經出現了,我今天發脾氣,可能這個居士會因為自責而住不下去了,這就障礙了他的善根,我又造了一個罪業了。本來香爐打破已經很遺憾了,現在如果又出現另外一個遺憾的事情!所以我們今天要想想看:我們今天遇到事情就發脾氣,其實你發脾氣只有讓事情更糟糕。你回憶你今生過去當中所做的經驗,你有哪一件事情因為發脾氣變得更好?我看沒有,絕對沒有。所以我們發脾氣,對自己、對眾生都沒有一點好處。所以我們今天遇到事情不如意,一定要思惟:這個背後一定有它的業力,不是誰去主宰這件事情,不是上帝、也不是他做的、也不是你做的、也不是誰做的,是因緣的力量促使這個境界出現。

過去的因緣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重要的是我現在怎麼去面對這個因緣。你可以讓這件事情變得更好,心平氣和的,隨緣消舊業,事情過了就算了,不要再繼續的錯下去。或者你願意發脾氣,讓事情搞得更復雜,讓這個惡因緣相續下去。

所以我們說菩薩為什麼要有正知見?你光是有菩提心、有一股的衝動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你對生命的觀察不夠透徹,你就是障礙重重,你的菩提心很快就會失掉。所以蕅益大師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要知道一件事情的出現一定有它的業力,我們應該去面對承當,乃至於化解這個業力,不要再繼續造罪業。所以第一個、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當然這是比較消極的一個面對。

第二個、蕅益大師說「轉逆緣成菩提道,把他當善知識想」。站在一個菩薩道歷事練心的角度,其實我們的生命酸甜苦辣都需要(哈哈),這樣你的營養才會均衡。你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是順境,這件事情不是吉祥。為什麼呢?

我們有的功德在順境當中可以栽培,比如說你的信心,你對佛法的信心,你在順境當中容易成就;但是有的功德必須在逆境當中成長,就是你對眾生的寬恕跟包容。你對眾生的寬恕、包容不可能在順境當中栽培起來,你如果是一直在順境中成長,你不可能對眾生產生寬恕跟包容,而寬恕跟包容是修大悲心的基礎,你對眾生起大悲心,不是他處處隨順你,你才對他起大悲心,你一定要去寬恕他的過失,讓他有成長空間。

所以在菩薩道當中,當然你一個人逆境太多也不好,這個挫折感太重,你要是對佛法的信心不夠,你也會退失菩提心,所以我認為酸甜苦辣(笑)最好是都平均最好。一個人有一點順境、有一點逆境,在順境當中保持我們的精進,在逆境當中考驗我們的忍力,看你自己過得了過不了關,你能夠跨得過去,你內心的忍力又增長一分。

我親近過懺公師父一段時間,我覺得懺公師父他老人家在教導弟子,他主要是兩個法門、兩個重點:第一個、老人家在培養你的行力,他強調拜佛、唸佛,「不能拜叫他拜,不能念叫他念」,多拜佛,從行力當中積功累德;第二個、他要弟子們培養忍力,他經常會在生活當中出一些考驗,這個考驗有時候是沒什麼道理,在考驗你對逆境的忍力。

我們一個人行力強,如果你沒有忍力,你那個功德不能保持下來。所以你看佛陀講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為什麼佛陀講佈施、持戒還要講忍辱呢?

因為忍辱就像倉庫一樣,譬如倉庫能夠珍藏珍寶,你佈施、持戒所成就的功德,假設你沒有忍力,你的功德就容易破壞,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所以懺公師父有一次對我們弟子開示說:一個人要成就大功德,一定要有忍力,忍辱以積大德,如果我們今天動不動就發脾氣,你這個人成不了大事情。

所以這個地方,一方面「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一方面把這個逆境當做是自己菩薩道的一個考驗,看你是不是能夠忍得過去。這是第三條「瞋不受悔戒」。我們看第四條:

己四、謗亂正法戒

前面一條戒是瞋心所引生的過失,這是愚痴、邪見。謗就是毀謗,亂就是混亂,毀謗混亂大乘的正法,依止邪見跟愚痴來毀謗混亂大乘正法,就是正式犯到這一條戒。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謗菩薩藏,愛樂宣說開示建立像似正法,於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隨他轉,是名第四他勝處法。

這個「菩薩謗菩薩藏」,他毀謗大乘的「菩薩藏」。他用什麼方式來毀謗呢?他內心當中愛樂,以宣說的方式、或者開示的方式、或者建立的方式「像似正法」。

宣說就是文字的宣揚,寫出很多的東西、或者是講出一些話,從文字來宣說像似正法;或者是開示,開示就是把義理加以發揮,義理的發揮叫開示;建立,建立就是安立宗旨,他不但是用文字宣說、義理髮揮,他把這樣的一個觀念安排成一種修學的宗旨:對於像似正法加以宣說、開示、建立。什麼叫像似正法?

蕅益大師解釋說:實非大乘正法,而相似於大乘正法。它本身不是大乘正法,但是聽起來又好像是大乘正法。

舉個例子,有人說:「大乘行者以大悲心故,要生生世世的流轉,所以大乘菩薩不斷煩惱。為什麼?依止煩惱來滋潤生死。」我後面會講到,這叫像似正法。事實上菩薩在三界流轉是依止清淨的願力,不是依止煩惱來招感生死。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它實際上不是大乘正法,但是像似大乘正法。這個像似法是怎麼產生的呢?以下說出它產生的因緣。第一個「或自信解」,這個人自己生起對大乘像似正法的信解。自己生起信解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人、他但修行門,不學教理。這個人他出家以後一路的修習行門,他行門的加持會讓內心產生一種強大的堪能性,他會在這個強大的堪能性當中自己想出一個道理來,那這個道理並沒有經過教理的印證,很可能就錯誤了。所以說「但修行門不學教理」,沒有經過佛法清淨的傳承,就會產生一種像似似是而非的觀念,他把這個像似正法自己信解,乃至加以弘傳,就使令很多人產生了錯覺。

第二種人、不善學習,斷章取義。他對佛法的學習並沒有全面的融會貫通,只是斷章取義而產生了誤解,也可能會產生這種像似正法的理解。這個就是說他自己的信解。當然這種人會產生自己的信解,他在家的時候多數是有一點文字的基礎,應該都是一個知識分子才會有這樣的理解。或隨他轉,他自己沒有產生信解,是由他,就是受邪師邪友所影響。他的師長邪師邪友這樣子講,他也跟著他這樣講。這樣子是名第四他勝處法,這個地方他指的是愚痴跟邪見。

這條戒古德的批註講得很多,事實上歷代的祖師對謗亂正法戒都非常的慎重,也有很多的開示跟警告,我們把古德的開示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當然整個過失都是依止煩惱生起,但是前面的貪瞋煩惱他產生過失的時候,基本上他對整個佛法還是具足正見的,所以他在造罪的時候是有慚愧心;第四條戒所產生的過失,你在造這個罪的時候是無慚無愧的,因為你自己根本就起邪見了,你認為你是對的,所以你造這個罪的時候的心力特別強,力量特別強,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從時間上來觀察,前面三條戒的貪瞋煩惱是有期限的,你不管自贊毀他、慳惜財法或瞋不受悔,他只是在某一種境緣之下去造作,這個境緣消失了,你就不再造作了,所以時間是短暫的;但是謗亂正法,你對於這樣的一種邪知邪見加以宣說開示建立,只要這樣的邪見在世間上繼續流傳一天,你的過失就存在一天,所以這個罪業對眾生產生負面的影響是長遠。時間上是長遠的;從空間上力量也是特別強大,無慚無愧。所以在整個四條戒當中,謗亂正法戒的過失是最重的,是這樣的一個意思。貪瞋痴煩惱以痴心來造罪是最重,因為無慚無愧,第二個你的時間久遠。

這個佛法,我想我們今天每一個人的善根不同,有些人喜歡持戒、有些人喜歡唯識、有些人喜歡中觀,但是我們都應該要知道一個觀念:就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你不管從修中觀的空觀下手、或者修唯識觀下手,其實到最後會歸到清淨心的時候是沒有差別的。換句話說,佛陀的教法都是在對治眾生的應病與藥,所以我們不應該在過程當中互相毀謗,這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當然這條戒,你最好是能夠廣學多聞、融會貫通;如果你不能融會貫通,起碼你在過程當中,我認為一個人在沒有完全融會貫通之前,少發表意見、少發表意見,因為每一個教法都有它安立的宗旨。你看我們中國佛教,唯識跟中觀一路不合,互相毀謗,中觀說唯識學安立阿賴耶識有自性執,唯識學說中觀的學者偏空。

有一個笑話,把中觀跟唯識的融通,他一開始講一個開場白說:有一天,無著菩薩遇到龍樹菩薩(哈哈),無著菩薩是唯識的學者,無著菩薩就指著龍樹菩薩說「你偏空」;龍樹菩薩就指著無著菩薩說「你是著有」;兩個正在爭吵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出現了,釋迦牟尼佛說「你們兩個都對」。意思就是說,中觀的學派為了要破除我們的障礙、執著而安立了空,他講自性空,他講自性空的意思就是因緣有,因為空,所以你造什麼業,就出現什麼果報。但唯識學安立阿賴耶識,他沒有說阿賴耶識是有自性的,他說阿賴耶識受燻,我們生命當中的自體是阿賴耶,叫藏識。你造了一個業,阿賴耶識就把你這個業儲存下來;但是阿賴耶識是變化的,你昨天的阿賴耶識跟今天阿賴耶識不同,因為你今天多拜一部《八十八佛》,所以你今天的生命跟昨天的生命已經不同。

你不要說今天跟明天,你前一剎那的生命跟下一剎那的生命就不同,所以阿賴耶識在唯識學上說是頓生頓滅。其實我們看到生命是相續的,其實不是這樣,這個生命、阿賴耶識是頓生頓滅,一下子全部出現、一下子全部消失。所以中觀的學者批判阿賴耶識是有自性的,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阿賴耶識是受燻變化的,它為了建立業果的相續安立一個阿賴耶識。所以我們在學教法的時候,一定要學習彼此互相尊重,「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各有各的傳承,避免謗亂正法。

丁三、料簡犯相

戊一、明犯相

己一、彰犯分齊

前面說明四種他勝處法的戒相,以下料簡就詳細的說明犯戒的差別相貌,把這個犯戒的相貌再作一個說明。這當中分成三科,戊一、明犯相,說明犯戒的相貌。這當中分兩科,先看己一、彰犯分齊,彰顯犯戒的差別內容,我們看戒文:

菩薩於四他勝處法,隨犯一種,況犯一切!

菩薩在四種的他勝處法中,只要犯到一種,他菩薩的戒體就失掉了。菩薩戒體失掉的意思是說,你雖然廣泛的去斷惡、修善、度眾生,可惜的是這樣的善業已經不再莊嚴無上菩提了,因為你已經不再是菩薩了,因為這個菩提心是根本法,一棵樹的根壞掉了,那個枝葉花果都沒有意義了,你這樣子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戒行只是一種有漏的人天福報。所以你只要犯到一條戒,就失掉了菩薩的戒體,何況具足犯四種,就是你只要犯到一種就失掉戒體了,不必全部犯到四種。

己二、明犯過失

說明犯到重戒所引生的過失:

不復堪能於現法中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

你今天在四種他勝處法中隨犯一種以後,你第一個過失,你就不能再增長攝受菩薩廣大菩提資糧,所謂的菩提資糧指的是福德資糧跟智慧資糧。換句話說你忘失菩提心,你失掉了菩提心,你修諸善法都是魔業、都是生死業。我們講大乘、小乘,這兩個乘的力量不同,這個乘只有佛法叫乘;一貫道、基督教也修善業,但是他們沒有資格叫乘,因為他沒有到彼岸的力量。

就是基督教、一貫道他們去佈施,或者去做慈善事業,這樣的善業能夠使令他們在人天當中得到一個安樂的果報,但是安樂的果報消失以後就什麼都沒有了,他這樣的一個善業,不能引導這個生命從痛苦的此岸到達解脫的彼岸,沒有這個力量。

菩薩在修善的時候之所以能夠構成乘,你所有的善業能夠趣向無上菩提,是來自你的菩提心跟正知見,這就所謂菩薩的戒體。所以你的菩提心被貪瞋痴煩惱消滅以後,你雖然廣泛的受持菩薩戒法,但是你已經不是在攝受菩薩的菩提資糧,只是在創造人天的善業,是這個意思。第二個「不復堪能於現法中意樂清淨」。前面是就著淺位的資糧位的菩薩說「你不能去積集福德智慧資糧」;就著深位的菩薩所謂加行位的菩薩,特別是暖、頂、忍、世第一這四加行的菩薩,假設你犯到了四重戒法,你不能在你的現生的生命當中得到這種清淨的意樂。清淨的意樂是指初地菩薩,初地菩薩內心當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所以他內心是清淨的,沒有這種愛取的雜染。

換句話說,「是即名為相似菩薩,非真菩薩」,表面上你雖然行菩薩道,表面上你斷惡、修善、度眾生,但是本質上來說,你的一切的善法已經不再隨順於無上菩提了,所以你已經不是在行菩薩道了,叫非真菩薩,一種表面的菩薩,不是真實的菩薩。這一段是說明若犯到重戒,會產生這兩個嚴重的過失。

戊二、明舍不捨

己一、標簡品類

說明舍掉戒體跟不捨戒體的差別業,這當中分成三科,先看己一、標簡品類,說明重戒的品類:

菩薩若用軟中品纏毀犯四種他勝處法,不捨菩薩淨戒律儀;上品纏犯,即名為舍。

「菩薩若用軟中品纏」,軟就是輕微下品的、或者中品的,是用下品或中品的煩惱來犯四重戒法,這樣子是不捨菩薩淨戒律儀;必須要上品纏犯才名為舍。所以這個地方有別於聲聞戒法。諸位在研究菩薩戒要注意,聲聞四重戒法的犯,只要因緣具足就犯戒了,比如說你說殺戒:殺戒就是是人,對方是個人;人想,你作人的轉想,你知道他是人;起殺心、興方便;命斷,對方死就犯戒。不管你是用上品的瞋心、中品的瞋心、下品的瞋心,只要有瞋心、有境緣,具足了就犯戒,聲聞戒的戒體就失掉了。但是菩薩戒不是這樣子,就是說你這四種他勝處法,你必須是依止上品煩惱去犯,這個戒體才會失掉,如果是下品、中品的煩惱,這個是不失戒體的,所以這個地方是有所不同。

己二、釋上品相

前面說明四種他勝處法的違犯有三種相貌,有下品的煩惱、中品的煩惱跟上品的煩惱。這以下是解釋什麼是上品煩惱的相貌呢:

若諸菩薩毀犯四種他勝處法,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當知說名上品纏犯。

這個地方說所謂的上品煩惱,這當中具足兩個條件:

第一個「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就是說你對這四種他勝處法,你一次一次的造作,完全不修對治,就是你對貪瞋痴的煩惱完全沒有調伏的力量,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內心當中煩惱一活動的時候,貪煩惱活動的時候、瞋煩惱活動的時候,乃至於痴煩惱活動的時候,你內心當中只能夠心隨境轉,你一點去消滅它、調伏它的力量都沒有,而且你也不想這樣做,就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

第二個「深生愛樂見是功德」,前面指的是你煩惱的粗重,這個地方是產生邪見了,你把犯戒的行為當做功德想,你認為你這樣的造作能夠讓你得到安樂,你見是功德而深生愛樂,把這四種他勝處法的造作當做功德想,這樣子就是上品的煩惱。

「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這兩句話,在古德的批註主要有兩種的差別。慈舟律主是以次數來判定上品纏,他說:你如果只是造了一次,造了一次以後,你至誠的懺悔,永斷相續心,只造一次叫下品纏;你做兩次、三次,從今以後就不再造作了,叫中品纏;你只要做四次以上,那就是上品纏。慈舟律師是這樣判的,以次數來判定上品、中品、下品,這當然可以參考。

不過蕅益大師在《菩薩戒本經箋要》上認為:所謂的上、中、下品的關鍵點在於慚愧心的有無。蕅益大師說:你如果在造作的時候,根本時生起慚愧心,那就是下品;成已時,造作以後起慚愧心,那是中品,造作以後才起慚愧心;你不管造作、造作以後都沒有慚愧心,這個就正式犯到上品。蕅益大師是以你在整個造作過程當中,你去檢查你的慚愧心是不是有生起。如果我們看《瑜伽師地論》的整個〈菩薩地〉,其實蕅益大師所說的道理是比較合乎〈菩薩地〉的內涵,也比較合乎戒的意思。諸位去看《瑜伽師地論》的菩薩種性,《瑜伽師地論》講〈菩薩地〉,這個「戒品」是〈菩薩地〉開展出來的。什麼叫菩薩種性呢?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一言以蔽之,一個成就菩薩種性的菩薩,他內心當中有增上慚愧,這個是關鍵點。

一個人,他內心當中有增上慚愧,這個增上慚愧表現在他的生命當中有兩個相貌:

第一個、雖造惡業,速疾能悔。我們老實一點說,我們是一個凡位的菩薩,凡位的菩薩偶爾會起煩惱,有時候會忘失正念造了罪業;但是菩薩種性的菩薩跟一般凡夫不同,雖造惡業,速疾能悔,他內心當中出現罪業的時候,他會發動慚愧心反省自己、訶責自己,訶責自己的過失,然後立定誓願永不再造作,雖造惡業,速疾能悔,這是在因地上說。

第二個、若墮惡趣,終不久留。一個菩薩種性的菩薩,他在流轉當中,如果他沒有到淨土去,他也可能會因一時的罪業到三惡道去。一般人到三惡道去,他一定要把內心的罪業完全釋放出來,他才能夠從三惡道跳出來,一點都不能減少;但是菩薩種性的菩薩到三惡道去,他內心當中跟苦惱接觸的時候,會觸動他的增上慚愧,以慚愧心的緣故,若墮惡趣,終不久留,他很快會彈出來。

這個菩薩種性就是指著他內心當中有他的菩提心跟正知見,一個人有慚愧心一定是依止正見,他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雖然不能抗拒一時煩惱而造罪,但是他知道這是錯的。這一點很重要,你要知道你自己做錯了,這件事很重要。所以在菩薩戒當中判定上品煩惱,就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深生愛樂見是功德」,如果說你對於你所做的錯事,你一直讓它錯下去,完全不修對治,這樣子正是損壞了菩提心,失掉戒體。這個地方就是以慚愧心的有無來安立上中下品。

己三、明舍分齊

說明舍戒差別:

非諸菩薩暫一現行他勝處法,便舍菩薩淨戒律儀,如諸苾芻犯他勝法,即便棄捨別解脫戒。

這個地方是說這個菩薩不是暫一現行,不是你偶爾一次出現四種的他勝處法就失掉了菩薩戒體,不是這樣子;你必須要「數數現行都無慚愧」才失戒體。這個地方簡別聲聞戒,不像苾芻、比丘尼只要犯他勝法,這四種根本重戒只要犯一次,你就棄捨了別解脫戒,比丘、比丘尼的戒體就失掉了:這個地方是菩薩戒不共於聲聞戒的地方。因為聲聞戒是以事相來安立的,你犯了一次,等於這樣的戒體就失掉了,無作戒體就失掉;但是菩薩戒是依菩提心的,你偶爾犯一次,它不是重的煩惱,它不一定會傷害菩提心的。

戊三、示堪重受

若諸菩薩由此毀犯,棄捨菩薩淨戒律儀,於現法中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如苾芻住別解脫戒犯他勝法,於現法中不任更受。

菩薩在違犯這四種他勝處法的時候,在現世當中是可以堪任更受,非不堪任。就是說如果你犯了四種他勝處法,表示你菩薩的戒體失掉了;但是透過如法的懺悔,你還可以重受成為一個新的菩薩。

如果你願意改過,重新發願,重新去受戒,這樣子你還是可以重新你的菩薩道。不像苾芻的別解脫,比丘、比丘尼的聲聞戒法,你犯到了四種根本重戒,「於現法中不任更受」,殺盜淫妄這四種的戒法你犯了以後,你在小乘的戒法當中不通懺悔,即使你用大乘的取相懺見到好相,也只是滅除業果的罪,不能滅除制教的罪。我們看得出來,佛陀對於比丘、比丘尼的制戒是比較嚴格的,因為比丘、比丘尼有住持正法的功能,所以你的形像非常重要,所謂的住持三寶嘛,佛陀滅度以後,佛法賴僧弘傳,所以僧團清淨是表達正法的住世。

所以你只要犯到四重戒法,即使你取相懺見到好相,只是滅除你業道業果的罪,滅除你三惡道的罪;但是你今生當中,永遠不能恢復比丘、比丘尼的本位,不可以了。但是菩薩戒可以,你可以重受菩薩戒,即使你犯到四重戒法,你取相懺清淨以後還是可以受菩薩戒;但是聲聞戒不可以,因為聲聞必須要保持僧團清淨的幢相,他有住持正法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作一個簡別,菩薩若是犯到四種他勝處法,可以懺悔以後再重受。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運氣在我這攔也攔不住
運氣在我這攔也攔不住
什麼叫頂尖的運氣之神?運氣之神給我係統,我玩遍修仙世界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方糕要堅強
坤門兩年半:這個師傅太六了
坤門兩年半:這個師傅太六了
陸葉混穿修仙界,覺醒宗門系統,要他一個煉氣小修建立宗門。要啥沒啥的陸葉含恨開創中分派。 親愛的徒弟,拜了徐坤祖師,你就是我中分派的人了!記住咱家宗門的口號:即惹事,也怕事!
凌笑
天月傳
天月傳
沉浮大地,星移月變,世有百族林立,人,妖,魔三族獨大,創世之戰,大地生靈塗炭,流離失所,族群滅族亡種?整個大地滿目瘡痍,傳百世之後,曾沒落之族,曾巔峰之族,皆成浮雲,都化為了那天地間無聲的塵土。 種族之爭,王者之慾,創世之神器忽隱忽現,弱者悲哀,強者欲動,當天地色變,斗轉星移之時,一代人皇遺子,散落人間,本想平淡過完一生,卻不想命運再次選擇自己,創人皇之力,奪天地之勢,心本善,欲還世界一秩序,欲求
童煥
此間最無情
此間最無情
少年初出茅廬,哪知人心複雜凡塵雜事瑣碎,知曉此間無情更深的秘密還在等待著少年少年又要如何去得知真相
幕春秋
末日:從人皇旗開始無敵
末日:從人皇旗開始無敵
【無女主+殺伐果斷+轟殺一切+無敵流+極致爽文】 末日遊戲降臨,全球爆發可怕災難。 李玄僥倖重生在了末日來臨的前一天,並得到了無上至寶人皇旗。 在人皇旗加持下,他只要吸收生命就能變強。 吸收的越多,變強的越快。 從此之後,他徹底悟了。 什麼陰謀詭計,什麼末日人心,統統去他媽的吧。 前世被女友出賣,含冤而死。 被富少欺凌,痛苦掙扎。 被官方打壓,求助無望。 既然重生,那就殺他個天翻地覆。 既然世間已
一魁梧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