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返回時,已經過了秋收。
“拓跋什翼健竟然答應會盟?”李躍睜大眼睛,不知道這廝是天生傻白甜,還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不過這年頭當別人是傻子的,往往自己才是傻子。
“他有何要求?”王猛也好奇起來。
鄭林道:“剛開始還索要雲中、代郡,後來什麼都沒要。”
“哼,拓跋什翼健這是要借雲中會盟,將朕一網打盡麼?”李躍冷笑道。
“兒臣願率一軍北上,佯裝會盟,猝然一擊,即便不能生擒拓跋什翼健,亦能大破之。”李儉拱手道。
“你率一軍上去,他早跑沒影了,此人絕無會盟的膽量,也不可能與大梁會盟。”李躍摸了摸頷下短鬚。
拓跋什翼健十萬大軍分成兩部,想要困住他,至少需要六萬黑雲精銳,這麼大的動靜,拓跋什翼健不是傻子,再撒腿跑了。
半個月前,楊略帶著五百多名精幹校事北上,剛剛展開,一時片刻還看不到效果。
“此次會盟應該是聲東擊西之策。”王猛目光忽然從地圖上抬起。
李躍恰好也想到此處。
會盟,拓跋什翼健絕不敢來,答應的如此爽快,也就迷惑人心而已。
至於他想寇掠何處,再簡單不過。
幽州遼州幷州多山多關隘,進來難,逃走也難。
最合適的地方,也就涼州、朔州而已。
這兩年在牧監的管轄下,涼、朔二州遍地牛羊馬駝,拓跋什翼健不動心才是怪事。
李躍道:“看來要加強朔州、涼州防備。”
王猛搖頭,“大可不必,我軍大張旗鼓的北上雲中,河套自然在庇護之中,如若他敢入寇涼州,則以精騎截斷其退路。”
雲中是個好地方,一半插入在草原,一半嵌入中土。
李躍若是大軍北上,拓跋什翼健要考慮的就不是入寇涼朔,而是梁軍隨時有可能斷了後路。
“景略之言甚是,五日之後,朕率兩萬精騎北上,大張旗鼓的與代國會盟!”
李儉擔憂道:“兩萬人是否有些單薄?”
“兵力太多,拓跋什翼健那廝早就跑了,朕就是要讓他心癢難耐。”李躍笑道。
兩萬精騎不是草原上的兩萬牧民可比,即便擺開架勢,與代國的“十萬大軍”正面決戰,李躍也有七成的勝算。
即便打不贏,亦可安然退回。
而且代州、幷州、幽州還有其他兵力在。
如果拓跋什翼健選擇寇掠河套,這兩萬騎將會緊隨其後。
所有計策,都是看人下菜,因勢而變。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形勢永遠在變化,李躍沒指望敵人永遠能按自己計劃行事。
王猛道:“兩萬騎,亦是示敵以弱,足以誘惑拓跋什翼健,不過陛下畢竟萬金之軀,身荷社稷黎民,臣建議令張蠔將軍再率兩萬精銳為後應。”
“可!”李躍一想也是,時代不同了,身為皇帝,一絲風險都不能冒。
“臣……臣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一旁的盧青憋紅了臉,一副不吐不快的神色。
“說。”李躍投以鼓勵眼神。
軍議軍議,本來就是集眾人之智。
梁國走到今日,也不是李躍一個人的功勞。
“不如效仿曹魏,派刺客刺殺拓跋什翼健,此人一死,草原或可分崩離析。”盧青滿眼期待。
檀石槐死後,柯比能頗有心計,一面臣服於曹魏,追隨曹魏徵戰,一面麻痺魏庭,兼併草原諸部,最終強大起來,控弦十餘萬騎,威脅中原,後被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韓龍刺殺。
“代國不同於匈奴或者檀石槐、柯比能,拓跋家上百年的經營,屢遭重挫,依舊不倒,刺殺拓跋什翼健無用。”李躍還真以為他有什麼奇謀,原來只是雕蟲小技。
刺殺了一個拓跋什翼健,還有其他拓跋。
歷史上苻堅滅了代國,生擒拓跋什翼健,依舊沒能阻斷草原的崛起。
沒了代國,還有柔然、突厥……
而拓跋什翼健是將來所有對手中最容易對付的一個,殺他幹什麼?
“堂堂大國,豈能行刺殺之小道?況大梁並非不敵代國。”王猛掃了盧青一眼,略有不滿。
今天你用刺殺之術對付別人,明天,別人就用刺殺來對付你。
此道興起,百害而一利。
“臣見識淺薄,陛下、殿下、令君恕罪。”盧青連忙拱手。
王猛一點頭,沒有再計較。
李躍揮揮手,“無妨,有什麼就說什麼。”
商議完畢,便各自準備去了。
兩三日,一萬玄甲軍一萬驍騎軍便集結完畢。
人畢竟是血肉之軀,這兩年先遠征西域,再取荊襄,動輒還要巡獵草原,疲於奔命,士卒們臉上多有疲憊之色。
沒有當年聞戰而喜的精氣神。
行軍打仗都是高壓狀態,縱然身體不累,心理也會陷入疲憊之中。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開篇第一章便是此語。
不是不能戰,而是戰之前,要“察”。
李躍心中警醒,對付代國,要麼不戰,要麼速戰速決,一戰就滅了他,絕不能打成漢匈之戰,或者漢羌之戰。
各種物資剛準備好,幽州又出事了。
丁零豪酋翟斌聚丁零、敕勒、高車等部一萬餘眾,在中山起兵,自稱天子、大單于,定國號為魏。
拓跋什翼健勒兵彈汗山,窺伺中土,無疑給了這些人勇氣。
“當年魯口城有個翟鼠,莫非跟此人有關聯?”
除惡務盡,翟鼠在羯趙、燕國、冉魏、大梁之間反覆橫跳,李躍乾脆將其暗中除去。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沒想到現在又冒出一個姓“翟”的。
“應當是其同宗。”王猛道。
“看來河北諸部又到了要休整的時候。”李躍殺氣騰騰道。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言非虛。
這群人就是喂不熟的狼崽子,一有機會就揭竿而起。
不過話說回來,這年頭沒點叛亂,還真說不過去。
以前是夷狄壓迫華夏,現在華夏壓迫夷狄,叛亂自然少不了。
如今的雍並幽代,大部分都是夷狄填充進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