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祁鎮這位奇葩太上皇回京日期的臨近,生孩子變成了朱祁鈺最緊迫的工作。
孩子的多少,關係到皇位和傳承和穩固。
朱祁鈺選擇的策略,就是穩住局面,然後和上皇派慢慢鬥。
只要有了嫡長子,以及多名皇子,自家的親信就能定下心來。然後用軟磨硬泡、鈍刀子割肉的方法,慢慢地收攏人心,最終徹底改變嫡庶、轉移帝系。
雖說還是宣宗那種無腦殺全家的方法見效最快,但朱祁鈺可不打算去學習借鑑。
殺太上皇全家,和殺親王全家,理論上應該有質的不同。
殺掉太上皇全家很容易,但怎麼善後?會引起多大的反彈?留下多大的隱患?很難講。
朱祁鈺還是決定自己多吃點苦,受點罪,給子孫留下一個清清爽爽的強盛帝國。
至於皇太后、太上皇、太上皇后、太子,都可以壽終正寢。這樣朝野上下才沒有話說。
不過這些人命中註定的壽數是多少,那就很難講了。
在對掌控內廷的太監們做了一番囑咐之後,朱祁鈺便回家睡覺了。
數日無話。
到了九月初一,順天府會試發榜。
此次會試,八股文的權重大大降低,而策論第一的王越,則被皇帝欽點為解元。
一千餘人參加順天府會試,最終只取中一百二十一人。
這一百二十一人,得到了舉人功名,已經初步具備了做官的資格。
有人歡喜有人愁,但令所有人都吃驚的是,皇帝竟然連第一名的策論答卷都公佈了出來。
這下便又一石激起千層浪。
首先王越本人算是徹底上了賊船了。
就憑王越在策論答卷中表達出的政治立場,便被死死地打上了帝黨烙印,想洗都洗不掉。
若是將來上皇派重新得勢,王越一輩子都別想再受重用。
對於王越,其他的舉子們,不得不佩服,不得不甘拜下風。光這種孤注一擲,拿一輩子的前途進行豪賭的勇氣,就是旁人萬萬不能及的。
別人想的都是,這次考不中,大不了下次再來考。
而王越則是一次考試見真章,要麼一舉高中,將來飛黃騰達,位列宰輔。要麼一蹶不振,回家種田務農。
最終,王越還是賭贏了。
誰也想不到,當今天子不僅想否定太上皇的正統朝,而且對先帝的宣德朝,也有意進行徹底的清算。
只是如此一來,當今天子的繼位法理從何而來?
絕大多數舉人們還是想不通,皇帝明明是代太上皇而君臨天下,否定了太上皇,那自己的合法性還能自圓其說嗎?
至於否定先帝,那就更挑戰人們的認知了。
歷朝歷代以來,很少見否定自己父親的皇帝。
就連李世民,公開殺兄奪嫡,但也沒有去拿李淵怎麼樣。
能理解當今天子的人,鳳毛麟角。不過王越正是其中之一。
王越把朱祁鈺的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朱祁鈺想將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文治武功上,而不是純靠血脈嫡庶。
至於為什麼非要否定宣宗,那也只是因為宣宗做的事情過於噁心,實在是超出了朱祁鈺的忍耐極限。
但只還有一絲能夠忍受,朱祁鈺也不想去幹全盤否定宣宗的事情。
對於這種事,王越倒是樂觀其成。
大明如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上都需要打仗,一打仗,建功立業的機會就來了。
自從王驥封了靖遠伯,後面想要效仿的文官可一點都不少,尤其是少壯派文官,有相當多的人都躍躍欲試。
如今的現狀就是,陳循、王文、何文淵這樣的重臣對追求爵位興趣不高。像徐有貞那種既有才又年輕的文臣,還有像王越這樣的青年才俊,對追求爵位有極大的興趣。
現在已經在參贊軍務的白圭、項忠,也都是伯爵的有力爭奪者。
而且有千金買馬骨的事例擺在前面,當今皇帝頂著巨大的壓力,給傳奇太監劉永誠封了伯爵。
太監都能封伯爵,王越以此推斷,文官的爵位上限,絕對不止是伯爵。隨著戰事的深入,文官封侯爵也是完全有可能出現的。
王越判斷得一點都沒錯,朱祁鈺早就已經打定主意,只要王驥肯到自己的陣營來,便要給王驥封侯爵。
……
在京城中逐漸歸於平靜之際,駐紮在甘肅的十萬朝廷大軍,卻早已經秣馬厲兵、磨刀霍霍了。
陝西行都司的衙門,被闢為了王驥的臨時中軍。
王驥坐鎮甘州,有條不紊地調動著大軍,隨時準備全軍出擊,深入草原,一舉擊潰也先殘部,迎得太上皇還京。
至於迎回太上皇之後,要不要擁護太上皇復辟,以太上皇的名義,指揮十萬明軍精銳,殺回北京?
答案是否定的,王驥可不會瘋狂到如此地步。
現在的形勢就是這樣,你可以同情太上皇,也可以在心中暗暗表達對皇帝的不認同,但是公開地擁戴太上皇復辟,從根本上就不得人心。
就算跟著王驥征戰多年的十萬明軍精銳,也不可能接受這種行事邏輯。
軍隊公開擁戴太上皇復辟,這在歷朝歷代怕是都沒有出現過吧。
更重要的是,現在駐守在甘州的,可不只有王驥。
曹國公李璇,被皇帝任命為西域都護,鎮守甘肅地方總兵官,兼管陝西行都司。
李璇可也不是省油的燈,除了從甘肅各衛調集了三萬精銳集結於甘州外,麾下還擁有皇帝從寧陽侯大軍中抽調回的兩萬甘涼邊軍精銳。
所以,如今甘州一共集結了十五萬大軍:王驥的十萬身經百戰的京營軍隊,李璇的五萬甘涼邊軍精銳。
後來大明逐漸形成的九邊重鎮中,以甘肅鎮的邊軍最為悍勇。甘州、肅州、涼州,歷來產出精兵。
所以李璇的五萬精銳邊軍,足夠控制住局面。
雖然王驥根本就沒有反對皇帝的打算,但朱祁鈺還是做了最壞的打算。
至於為什麼五萬大軍足夠壓制住十萬大軍,那就不得不歸功於大義名分的作用了。
王驥這十萬大軍,上有老,下有小,將士們也不想莫名其妙地就去公開反對皇帝啊。
如果王驥直接扯個大旗,讓大家跟著擁戴太上皇復辟的話,十萬人裡能有一萬人願意響應王驥,都算王驥的人緣著實的不錯。
到時候李璇五萬大軍鎮壓一萬叛軍,那還不是秋風掃落葉一般簡單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