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完,內廷最忙的人變成了王誠,外朝最忙的人變成了周忱。
兩人一個掌著內官監,一個掌著工部,為了實施朱祁鈺的北京外城建造計劃而日夜奔走。
王恭廠與火藥局成了首當其衝的遷移目標,其次是兵仗局、戰車廠、盔甲廠與錦衣衛下轄的匠戶。
皇城之內的各個監局也被大幅度的裁撤。
當襄王再次走入皇城之時,滿眼所見,皆是蕭條破敗,人心惶惶。
到處都是燒成白地的宮殿,到處都是一臉灰敗的太監、宮女。
尤其是從隆宗門通往英華殿這一路上,經過的養心殿、慈寧宮、鹹安宮,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襄王越看越心驚,要不是已經提前通報,襄王真想調頭出宮,趕緊離開京城算了。
但是鑑於襄王與皇帝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襄王也只有硬著頭皮,跟著上皇派一條道走到黑了。
進入英華殿,行過禮之後,襄王也沒過多客套,直接就問出了心中的疑惑:“皇嫂,您可知道現在京城裡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您為什麼如此著急地下罪己詔呢?”
孫太后回道:“皇帝下罪己詔在前,群臣強勢逼宮在後,一場大火燒得我六神無主,稀裡糊塗之間,我就妥協了。
但至少皇帝和大臣們已經答應,今年便調寧陽侯班師回京,然後率大軍前去迎回太上皇。”
襄王聞言,眉頭緊鎖,眼前這位太后看來已經方寸大亂了。就算皇帝真的信守承諾,讓寧陽侯順利回京,並命其前去迎接太上皇。
但太上皇能不能順利回京,依舊是個毫無把握的事情,畢竟這中間的變數實在太多太多了。
襄王很想和太后說,沒有皇帝真心實意的迎接,太上皇根本就不可能回到京城。但是想了想,襄王又把話咽回了肚子裡,畢竟孫太后現在就已經病急亂投醫了,若是再刺激她,弄不好就把她的心態徹底搞崩了。
上皇派與皇帝派剛剛交手了兩三個回合,紫禁城就被燒沒了大半。如果真刺激壞了孫太后,女人瘋狂起來,還不定弄出什麼驚世駭俗的天大禍事來呢。
於是襄王又繼續試探道:“皇嫂,您是太后,是皇帝名義上的母親,只要您死不鬆口,皇帝又能拿您怎麼樣,您為什麼要如此輕易地同意下罪己詔呢?”
孫太后沒好氣地回道:“還皇帝名義上的母親?人家現在名義上的母親是貞皇后,從法理上講,皇帝現在才是嫡子,太上皇才是庶出。
慈寧宮所有的太監、宮女,全部被皇帝下令杖斃了。我身邊所有的親信心腹全完了。
之前,搜刮金銀財寶去贖太上皇已經破費不少,如今慈寧宮一場大火,我這麼多年積累的家當全燒沒了,我現在想籠絡幾個太監宮女,都拿不出錢來去打賞。
如今皇帝若是想讓我去見先帝,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你讓我怎麼和皇帝對峙啊。
這個罪己詔下就下了吧,至少有皇帝陪著一起下罪己詔,還不算特別失了體面。
接下來,我就只能蜇伏待機了,正面硬撼皇帝是不可能了,只能耐心地等皇帝犯錯了。”
襄王聽到這話,心裡涼了一大截。太上皇回不了京,皇太后大為失勢,人心離散,銳氣喪盡。皇帝只要能生下嫡子,然後再徹底平定四方戰亂,就算徹底站穩腳跟了。
再然後就是慢慢磨了,只要有朝一日能讓天下人完全接受皇帝是貞皇后之子的說法,那嫡庶之位,可就徹底扭轉過來了。
想到這裡,襄王又問道:“那難不成皇嫂以後就一直住在這小小英華殿中?錢皇后呢,真的被安置在偏宮裡了?”
孫太后點點頭:“罪己詔裡不是已經寫了嘛,我要幽居自省,一日不建成中興盛世,一日不離開英華殿。
至於錢氏,以後就只能住在西六宮中的長春宮了。周氏住坤寧宮,儼然成了正宮娘娘,錢氏住西六宮,弄得跟嬪妃似的,也真是窩囊透了。”
“既然皇帝一直講尊重嫡長,那何不以此為由,為錢皇后伸張呢?”
孫太后搖搖頭:“沒用的,錢皇后實打實的失德了啊。土木堡之變,太上皇、我、錢氏,甚至是先帝,全都有責任,推不掉的。
再說錢氏的能力那麼差,做了這麼多年皇后,都能莫名其妙地腿瘸眼瞎。
汪氏能力那麼強,不聲不響就死了。你把皇帝惹毛了,一會錢氏就悄無聲息地沒了。”
至此襄王算是聽明白了,上皇派徹底崩潰了,心向太上皇的人雖然多,但是全不頂用。除了朝皇帝一家下毒之外,已經再沒有別的翻盤手段了。
所以襄王變了口風,耐心安慰了孫太后一番,便正式向孫太后辭行了,明日啟程回長沙。
離開英華殿,襄王並沒有原路返回,而是從玄武門出了紫禁城,轉而向西,經過承光殿、玉河橋,進入西苑。
襄王真按朱祁鈺之前說的,在西苑挑了些珍禽異獸,命人送到十王府,明日一併帶回長沙。
襄王一不做二不休,左右今天是在京城的最後一天了,索性四處轉轉,於是便出了西安門。
剛出西安門,進入西安門大街,襄王便徹底無語了。只見大街兩邊擺滿了各種珍禽異獸,街道上人聲鼎沸,到處都是衣著光鮮的達官貴人,在那裡挑挑揀揀。
合著朱祁鈺真是想一隻不留,把皇宮中養的這些珍禽異獸,能送人的就送人,送不完的乾脆就全部搬出來,賣給京中的達官貴人。
堂堂皇帝,成了擺地攤的了,如此一來,皇家威嚴何在,這成何體統啊。
襄王快步離開了西安門大街,在街口往北一轉,行不到半里,便來到了西城鳴玉坊。
身邊的心腹侍從連忙稟告道:“殿下,前面不遠便是京城豪華的酒樓,接天樓,您要不要進去看看?”
襄王點點頭:“可以,我也早就聽說這間酒樓就是京城的訊息海,有些事情內閣都還未必知道,這裡便能將訊息率先流傳出來。
今日恰巧到此,我倒要好好見識見識。”
於是一行人進入接天樓,襄王也不去雅間,只在一樓最熱鬧的地方坐了,聽著食客們議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