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了千年世家

第三十一章:我言

殿外。

洛景重重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一隊頗為貌美的宮娥從他的面前走過,剛剛在殿中的所有焦躁似乎都消失了。

隱隱約約從殿中傳出了聲音,證明這場爭論還沒有停止,洛景忍不住想起自己父親生前說的話。

“在國家大政上,從來就沒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當政之人,每一條政策的施行,就是在選擇一個得到當前最為需要的東西。

比如朝廷需要足量的高質量的銅錢,所以才有了允許私人鑄錢存在。

如果有一天朝廷需要其他的東西,那就是收回鑄幣權的時候了。

這卷書你拿去看,但記住,稍微看看就行,不要被其中的思想核心困住,裡面有些不好的東西,你這孩子這方面天賦不足,很容易就會被引導。”

想到這裡,洛景深深吸口氣,便回到殿中,殿中依舊在爭論。

洛景回到坐席坐下,劉恆見到他回來,笑著點點頭,然後就見到洛景在眾人的目光之中走到大殿之中,向著劉恆就是一禮。

“陛下,臣有數言想要對諸位大臣說。”

劉恆頗有些驚奇,但還是一揮手道:“卿自便!”

洛景轉身在大殿之上走了兩步,他還是個少年郎,在這麼一群中年人之中顯得很是突兀,所有人都望著他,等待著他說話。

回想著父親曾經說過的話,洛景緩緩開口道:“先前雙方的爭論,吾都聽到了。

之前有博士說:上好貨則下必死利也!

這有沒有道理呢?

有!

但人有善惡,王亦不同。

若是遇到昏暴之君,縱然是允許私人鑄造銅錢,但橫徵暴斂的手段何其之多,難道還能夠一一禁止嗎?

獵人不會因為山上有猛獸就放棄前往山中打獵。

漁夫不會因為海上危險就放棄出船。

這天下沒有因為擔心噎食就餓肚子的道理。

當今陛下,乃是聖明之君,收回鑄幣或許會有奸邪之人,使銅錢的質量有些許的下降,但只要朝廷嚴加監管,對那些故意熔鑄小錢的不法豪強嚴懲,是完全可以控制住的。

但若是繼續放任私人鑄幣,吾請諸位大臣都好好想想昔年的吳王之亂,他為何敢於悍然對抗朝廷,就是因為他透過私人鑄錢聚斂了大量的財富,甚至到了不需要收取賦稅就富裕到諸王第一,有了財富就蓄養甲兵,於是就不將朝廷放在眼中。

戰爭對天下的傷害有多大,我想諸君都是非常清楚的。

政令不能如一,天下不能盡歸皇命,野心家就一定會想著造反或者謀奪利益。

昔年允許私人鑄幣是吾的父親所推行,但諸君,這世上唯有變才是永遠不變的,昔年素王所建立的五等爵分封,到了現在難道還存在嗎?

父親臨終之前就同吾和陛下說過,允許私人鑄幣是權宜之計,是因為剛剛經歷秦末亂世,百姓再也經不起任何的傷害,才實行的政策。

對這項的政策的益處和弊端,父親都非常的清楚。

收回鑄造錢幣的權力,可能造成小錢橫行,但是不收回,地方就一定會做大,朝廷就會失去制衡地方的利劍,那就要用兵,引起更大的混亂。

現在吾想要問諸位一個問題,那就是天下安穩,政令如一和銅錢質量哪一個更加的重要?”

天下如一和貨幣市場哪一個更重要?

洛景最後向眾人丟擲了那捲書籍最後的問題,一個洛新也沒有給出答案的問題。

這兩個選擇對百姓來說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他們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影響,是要看朝廷會不會下大力氣去管理。

就像是之前洛新處理那些用小錢強買強賣的人,這才確立了良幣驅逐劣幣的邏輯。

洛景直接繞過了那些雙方爭論的道德問題,而是直接將爭論真正的核心提煉了出來。

這一下眾人都沉默了,他們都是朝臣,是長安朝廷的臣子,不是諸侯王國的臣子,除了少數出身大豪族的官員,大多數人在這方面自然是站在朝廷一方。

劉恆望著洛景,滿臉都是笑意。

賈誼望著洛景,臉上有敬佩的表情,從這一番話之中,他彷彿見到了昔年那個永遠不會迷茫的攝政大丞相。

那些年朝廷的歲入連年增長,天下百姓的稅率卻一降再降,尤其是農稅一降再降,他現在還記得大丞相說過的一番話,“若是朝廷有一天只能從農民身上課重稅才能夠生存,那朝廷就離死不遠了,若是能夠在低稅率的條件之下,維持朝廷正常運轉,那天下才是盛世。”

所有人都望著洛景,看著那些臉上還帶著稚嫩的少年,就那樣挺拔的站在大殿之上,擲地有聲的問所有人,“只有這兩個選擇,諸君要選哪個?”

選哪個?

能選哪個?

當然是天下如一!

天下要一統這幾乎是所有學派的共識,就連支援分封制的儒家,那也是因為大儒們認為封君比官吏的忠誠更持久,封君比官吏統治地方更穩定。

大儒是希望透過分封制能夠維護天子的統治,而不是為了讓封君反過來威脅天子,當年春秋戰國之時,儒家弟子為了維護國君的地位,為了維護禮制的存在,死難者不可計數。

秦滅六國之後,有大儒向秦始皇進諫,希望能夠分封功臣子弟到山東諸國,安定山東的人心,鎮撫六國的豪強,當時還被斥責是腐儒之言,但秦朝滅亡之後,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難道不是忠正之言嗎?

那些支援收回鑄幣權的臣子們已經忍不住從坐席上站起,大聲歡呼道:“彩!”

“侍中所言有理!”

“君侯高才,這才是謀國之言啊。”

洛景見到沒人說話,便望向之前出言反對的那些人。

之前慷慨激昂的博士出身黃老,崇尚小政府,也就是朝廷不要多管事,就讓社會按照自發形成的規矩去運轉。

但是面對天下政令如一這樣的事情,即便是黃老一脈,也說不出半個不字。

這兩者之間孰輕孰重,根本就不是一個值得商量的問題,面對洛景的詢問,先前反對的人只能沉聲道:“侍中所言有理,天下政令如一,至關重要。

您的眼光放在天下,而我的目光卻侷限在一隅之地,這大概就是您想到了如此深遠的事情,而我只能在這裡重複一些繁雜之言的緣由吧。

是吾所思不當,吾應當向陛下謝罪,險些就耽誤了朝廷的大事。”

這場爭論到了這裡就該結束了,被洛景政治正確的一番話直接殺死了所有的還能夠想出的理由。

洛景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視下向著劉恆一行禮,然後走回自己的坐席坐下。

劉恆眼見沒人再說話,便笑道:“今日眾卿暢所欲言,所言所語都讓朕大有收穫,今日所議,眾卿應當沒有異議了。”

“陛下聖明!”

群臣紛紛垂首拱手行禮,然後紛紛離開走出大殿,在禁衛的引導之下離開宮中。

洛景和賈誼慢悠悠的走在眾人身後,賈誼發現洛景有些沉默不語,一點都不像平日裡那副神采飛揚的樣子,於是有些好奇的問道:“侍中,您可是心頭還有什麼疑慮嗎?”

洛景輕輕一嘆道:“賈卿,這道詔令推行下去之後,您就有的忙了,這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利慾薰心之輩,敢於冒著殺頭危險觸犯刑律,鑄造小錢這樣的暴利行業他們一定不會放過的,到時候一旦處理不當,今日我們就是罪人。

不瞞您說,景心中總是有種不祥的預感,似乎今日所做的這件事情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會成為日後霍亂天下的根源,但思來想去,如今的天下的確是需要朝廷收回鑄幣之權的。”

賈誼很聰明,他立刻就猜出了洛景所擔憂的事情是什麼,就是之前那些反對派的理由,那些理由是真的有道理的,而不是隨便編出來的。

洛景本就不是政治家的料子,他天生有些文人的多愁善感,比賈誼的性格還要情緒化的多,自然會不自覺的思考這些政策的弊端。

賈誼沉吟了一下,說道:“侍中,既然如此,您不如直接和陛下申請去盯著這件事的反饋,只要保證不害民便足夠了。”

洛景聞言眼睛一亮道:“賈卿所言有理,明日見到陛下便將這個差使要來。”

————

關於“鑄幣”的討論,贊同與反對雙方分別列出了不同的理由,但最終結束這些爭論的卻是與錢幣本身沒有關係的社會穩定,政令如一。

從這些爭論和最終的結果之中,能夠看到漢文帝時期統治階層已經充分認識到貨幣本身的分配作用,它不是商業交換的媒介,而是一種調節社會的穩定器。

還可以看出漢文帝時期的政策轉向,即從劉邦時期開始,數十年的休養生息期,大致結束,漢文帝開始著手構建一個真正的可以統御天下郡縣王國的統治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中,保證天下的穩定,構建平和的秩序,已經成為了漢王朝統治者所首先關注的問題,而經濟的繼續野蠻生長恢復則處於次要的地位。——《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公子是個坑!
公子是個坑!
剛穿過來就流落荒島?還給了我一個殘次系統,抽象且智障?無妨,本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會賺錢! 我江離這輩子有兩種人不坑,不坑老幼。可你這老人不幼,孩子不老,這可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啊。
入夜未眠
無雙質子
無雙質子
李天清魂穿異界,成為大周王朝的十皇子。 皇城深處起風雲,京城中無依無靠? 天下之大,何必侷限於大周! 既然身陷囹圄,何不放手一搏?我自謀劃天下事! 自請為質子,遠赴他鄉;生而如燕,自當翱翔天際 略施小計,破敵國、收失地, 大周質子入北燕,從此命運不由天。 我定要讓這北燕,成為我李天清的福地!
彼岸菠蘿
俯仰人間二十春
俯仰人間二十春
強強/男主重生/正劇/早7點日更 * 太后病故後,少帝親政。為報昔日之仇,少帝將女官蘇鬱儀賜婚給中大夫張濯,那個沉默多病、將不久於世的儒臣。 婚後二人同處一個屋簷下,數月相安無事。 “太平六年隆冬,大雪壓城。我像往常一樣出門,只是這一次,我將獨自赴一場必死的局。” “我出門時雪下得正盛,隔著茫茫雪野,張濯獨自在府門外送我。” “他撐傘的手已經凍得青白,眉弓上落滿了雪,眼睛卻一如既往的安靜溫潤。”
步月歸
將軍擄嬌
將軍擄嬌
【矯健黑皮將軍×白白軟軟嬌女】 佟右妤墜馬失憶了,老父親迅速把她送去外祖家教養,以期改掉那蠻橫欺霸的野性。 三年後效果顯著,小姑娘笑意沁甜,跟以前的瘋丫頭判若兩人。 恰逢殷家軍凱旋歸京,馬背上的黑麵將軍氣宇軒昂,風頭無兩。 聽說他們是兒時玩伴,佟右妤笑著送上恭賀,然後她被一把抵在門上。 身姿挺拔的殷子戩面容冷酷,半點不如外人誇讚的那般:“誰告訴你我們是玩伴?” 殷子戩堅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必十
小禾喵
明神女記
明神女記
楊小卿是一名現代普通女白領,混不下去後醉酒墮崖穿越到明朝大漠戰場。 從天而降身顯異能被奉做神女,遇到燕王朱棣談起甜甜戀愛……通曉歷史助力燕王殿下奪取皇位! 燕王、寧王、建文帝……統統傾心於我,看我這個來自人工智慧時代大女主如何玩轉歷史! 帶來架空在真實歷史上的一段段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
永樂元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