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庭做仙官類小說

第三十二章 五妖案結

“胡妙娘,你上前來。”方鑑朝下方叩拜的胡妙娘說道。

胡妙娘聞言,當即起身邁步走上殿階,方鑑對她說道:“既然你認識觀世音菩薩,那本神就不再介紹了,菩薩此來是為了解救你腹中胎兒的。”

胡妙娘聽到這話,頓時再次將目光看向了觀世音,然後雙目一紅,淚如泉湧,再次跪下叩拜道:“多謝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緩緩道:“胡妙娘,你抬起頭來。”

胡妙娘立刻抬起頭來,淚眼朦朧地看向了觀世音菩薩。

只見觀世音菩薩抬起手來,手指朝著胡妙娘眉心一點,剎那間一道佛光徑直飛入胡妙娘眉心之中。

片刻之後,只見胡妙娘周身亮起一片佛光,緊接著胡妙娘便感覺到肚子上面傳來一陣脹痛。

她連忙低頭看去,只見她原本平坦的肚子此刻突然鼓掌起來,隨著肚子越來越大,她很快便不能保持平衡,直接朝著後方倒了下去。

“扶住她。”方鑑說道。

兩名神將連忙上前扶住胡妙娘,隨後只見胡妙孃的肚子已經漲到了十月懷胎那般大小,接著觀世音菩薩素手一引,下一刻胡妙娘九成的精血全部匯聚到了腹中胎兒身上,而胡妙娘本人則在一瞬間變得面色蒼白如紙。

接著,只見觀世音菩薩手掌一翻,一朵蓮花瞬間出現,觀世音抬手一揮,便將那朵蓮花送進了胡妙孃的肚子裡面。

最後觀世音菩薩皓腕一轉,胡妙孃的肚子上立刻有一朵蓮花飛了出來,那蓮花被佛光籠罩著,和先前進入胡妙娘肚子裡的蓮花一模一樣,區別是這朵蓮花比此前大了許多。

而隨著這朵蓮花飛出來,胡妙孃的肚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癟了下去,很快便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至於那朵蓮花則在佛光的籠罩之下緩緩飛到了觀世音菩薩的面前,觀世音菩薩素袖一拂,籠罩蓮花的佛光立刻消散,最後眾人便看到在那蓮花中央,一個小小的嬰兒正躺在上面熟睡著。

“孩子。”胡妙娘看著蓮花上的那個嬰兒,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牢牢牽連在一起的血脈,她頓時淚如泉湧,然後朝著觀世音道:“菩薩,我能看看她嗎?”

觀世音揮手將蓮花送到了胡妙娘面前,胡妙娘連忙將目光朝蓮花內的小嬰兒看去,她越看越覺喜愛,越看越捨不得,直到最後整個人的身心都沉浸到了小嬰兒的身上。

就連後方不遠處的捉殺將軍也情不自禁地看了過來,因為他也感受到了那個嬰兒和他的血脈相連。

但捉殺將軍只是遙遙望了一眼,便咬牙扭過頭去,再也沒有看過來。

眾人這一刻沒有打擾胡妙娘,一直等她的心神從那小嬰兒身上脫離,最後,胡妙娘什麼話也沒有說,徑直朝觀世音菩薩跪下,然後‘咚’‘咚’‘咚’地磕了三個響頭。

接著胡妙娘有轉過身來,朝著方鑑磕了三個響頭,最後胡妙娘說道:“鴻清真人,胡妙娘作惡多端,死有餘辜,懇請鴻清真人即刻行刑。”

說完,胡妙娘再次朝著方鑑磕了三個響頭,並重複道:“懇請鴻清真人即刻行刑!”

胡妙娘想要立刻就死,因為她現在多活一個呼吸都是痛苦的,就因為眼前這個嬰兒。

“好。”方鑑看著胡妙娘道:“既然嬰兒已經取出,便當執行天法。”

說完,方鑑站起身來道:“伐壇將軍、破廟將軍何在?”

伐壇將軍與破廟將軍立刻站起身來,並朝方鑑拜道:“屬下在。”

方鑑手執令籤送到伐壇將軍與破廟將軍面前道:“我命你二人監刑,立刻將胡妙娘、左柔、沙玲兒、蘇夢嫻、欒曉星五妖押送斬仙台,處以分形之刑,魂魄打入地府輪迴轉世。”

其實這種事按流程是要讓捉殺將軍來做的,但方鑑明白捉殺將軍此刻內心的糾結與痛苦,所以沒有為難他。

伐壇將軍與破廟將軍立刻接過令籤,然後躬身拜道:“謹遵法旨。”

胡妙娘被神將押下去的時候,她在捉殺將軍身旁停了一下,然後緩緩跪了下來,又朝捉殺將軍磕了三個頭。

捉殺將軍見狀,下意識地想要伸手去扶,但最後卻收回了雙手,終究沒有去扶胡妙娘。

胡妙娘抬起頭來看著捉殺將軍道:“妙娘雖悔恨難當,但罪有應得,捉殺將軍,你...多保重。”

說完,胡妙娘深深地看了捉殺將軍一眼,然後頭也不回,直接轉身離去了。

這時觀世音菩薩將那朵蓮花送到了方鑑面前,並說道:“鴻清真人,貧僧已在蓮花上設下了三道禁陣,足以將她養育至三歲,到時候蓮花與禁陣便將散去,她也會甦醒過來。到時如何安排,還要看鴻清真人的意思了。”

方鑑點了點頭,道:“菩薩慈悲。”

方鑑接過蓮花之後,朝蓮花內的嬰兒看了一眼,然後抬起頭來目光在鴻德殿內掃過,最後方鑑叫道:“轉牒使。”

轉牒使立刻起身道:“屬下在。”

方鑑道:“你可在白陀天宮內覓一處殿宇,將這蓮花安置在殿宇之內,並派神將駐守,不得有誤。”

轉牒使聞言,當即躬身拜道:“遵法旨。”

隨後轉牒使便走上前來,從方鑑手中捧過蓮花,然後轉身離開了鴻德殿。

在轉牒使離開鴻德殿僅僅一盞茶的時間後,伐壇將軍與破廟將軍便帶著五名神將返回了鴻德殿,二人齊聲拜道:“啟稟尚書大人,胡妙娘五妖俱已伏誅。”

說完,二人各自讓開身形,然後那五名神將走上前來,他們手中各自捧著一個木盤,而木盤之上,則是胡妙娘五女的頭顱。

其中胡妙孃的頭顱雙目微閉,眼角和臉上有著清晰的血淚,而另外四女臉上則全都是悔恨與驚懼。

“五妖肉身已被分形,只留下頭顱前來複命,其魂魄已經押送至地府去了。”破廟將軍說道。

方鑑點了點頭,然後抬手一揮,五妖的頭顱也做煙雲散去。

觀世音菩薩臉上滿是不忍之色,只見她微微搖頭,然後嘆息一聲道:“鴻清真人,貧僧也該離去了。”

方鑑聞言扭頭看向觀世音菩薩,然後問道:“哦?菩薩不再多住幾日嗎?本神願意再配菩薩下幾盤棋。”

觀世音菩薩聞言,當即抬手朝方鑑一指,然後淡然笑道:“你想得美。”

...

觀世音菩薩在方鑑送行下離開了西天府,返回南海紫竹林道場去了。

而方鑑在送走觀世音後,還不得他返回鴻德殿,就被天庭來的一道法旨宣去了太玄都省。

等方鑑來到太玄都省時,發現一路上許多太玄都省的仙官都在朝他豎大拇指。

方鑑還有些不解,但等他被宣入太玄殿,見到東極青華大帝之後,他明白了。

原來是自己數日前放出的那道靈光照影以及胡妙娘五女的記憶起了很大的效果,而且也在四大部洲掀起了軒然大波。

當四大部洲的修士看到西天府的靈光照影和五女的記憶時,才明白原來捉殺將軍那麼慘,更沒想到空休這個佛門弟子竟然如此卑劣。

此次方鑑不僅成功挽回了天庭的威嚴,而且還將了佛門一軍,所以這一次陷入負面輿論風暴的主角,已經換成了佛門。

“方鑑,你做的不錯。”東極青華大帝對方鑑的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然後東極青華大帝又問道:“那五妖仙如何了?”

方鑑拜道:“回大主使,胡妙娘五妖仙已被處以分形之刑,今日已經伏法。”

“嗯。”東極青華大帝點了點頭,然後對一旁的明墟童子道:“傳我法旨至地府,胡妙娘五妖被人利用,也屬可憐,下世便投胎為人吧。”

明墟童子聞言,當即領命道:“謹遵法旨。”

方鑑看著離開太玄都省的明墟童子,對東極青華大帝的做法並沒有感到奇怪,為何?你猜東極青華大帝的另一封號為什麼叫‘太乙救苦天尊’?

接著,東極青華大帝又對方鑑說道:“方鑑,你上回稟奏之事,貧道已經批准。”

隨後東極青華大帝袖袍一揮,只見一道仙光霎時飛落到了方鑑面前,變成了一道符詔:“你可持我法詔回去。”

方鑑當即雙手接過法詔,然後躬身拜道:“臣方鑑,拜謝大主使。”

隨後方鑑收起符詔,再向東極青華大帝拜辭後,便退出了太玄殿,騎上三太子後一路直出西天門,返回了西天府白陀天宮內。

方鑑在回到白陀天宮的第二日,便將捉殺將軍、伐壇將軍、破廟將軍、轉牒使、守宮天將五人喚到了鴻德殿內。

五大天將在朝方鑑行禮之後,便各自落座,但方鑑一眼就看出,捉殺將軍依舊還沒有從一連串的打擊中恢復過來。

這時方鑑取出了符詔,並朝捉殺將軍道:“捉殺將軍,你準備一下,把該收拾的東西也都收拾一下。”

捉殺將軍聞言猛地抬起頭來,在一陣愕然之後,整個人更加頹廢了下去,看著方鑑手中的符詔,他知道,那應該是太玄都省革除他仙職的符詔。

而伐壇將軍四人也想到了這一點,連忙起身稟道:“尚書大人,捉殺將軍也是被人陷害,這並不是他的過錯啊。”

“是啊,捉殺將軍是受害者,不應革除他的仙職。”

“請尚書大人開恩。”

最後四人齊聲呼道:“請尚書大人開恩。”

方鑑哭笑不得地看著伐壇將軍四人道:“你們在幹什麼?”

伐壇將軍幾人聞言一怔,然後破廟將軍問道:“尚書大人,難道不是要革除捉殺將軍仙職嗎?我們是在為捉殺將軍求情。”

方鑑無奈地道:“本神何時說要革除捉殺將軍仙職了。”

“啊這?”伐壇將軍幾人瞬間愣住了。

而捉殺將軍也是一臉驚訝地看向了方鑑,接著只聽方鑑說道:“捉殺將軍,本神數日前已寫奏章,向大主使表奏了你任職西天府八萬年來的功勞,並向大主使申奏表功。大主使業已批准,著你晉升元一品仙官,任皓鑭界神君。你收拾收拾準備去太玄都省報到,然後下去皓鑭界赴任吧。”

人氣小說推薦More+

仙人就該是這樣
仙人就該是這樣
一個時日無多的頂級富豪,有一個得了重度幻想症的獨子。患者自以為能穿越時空,跨越古今界限,尋求天地之間那玄妙的變數,從而得道成仙。 病情嚴重到了患者幾度要自殺的程度。所幸患者有個好爹,為了兒子的病情操碎了心。 心理學上,打破恐懼的最好方法是讓患者直面恐懼,而打破妄想的最好方法,也是引導患者認清幻想! 最終,會同了多位頂級專家和所謂佛道高士一起研究的治療計劃出爐。 不計成本,不惜代價,打造一個真正完美
真費事
乾坤浮世訣:輪迴傳說
乾坤浮世訣:輪迴傳說
三尺為筆,輪迴為幕,萬世執劍,繪盡浮生!
惆悵山月斜
凡衍仙路
凡衍仙路
莫問登天路何處,寧為紅塵不老仙。諸天萬界修羅成白骨,大仙蹤跡難追逐。 一場造化,一頁經書。他本平凡,從此不凡。手持經書,追尋世間那一縷虛無縹緲的成仙之路。
左氏小豬
清明客棧
清明客棧
七步之外槍快,七步之內槍又快又準?在火器和科技空前發展和盛行的大玄朝,皇室逐漸勢大,打破了江湖上的平衡。 各方勢力瘋狂爭奪陰陽玄玉,逐鹿中原。回看圍牆天色晚,江湖夜雨誰又懶。
殘陽戲九家
仙醒
仙醒
大晉國元光十二年,當朝皇帝昏庸,各地王侯起兵反叛,煌煌盛世化作一杯塵土。 戰亂多年,群雄割據,各自稱王,庠序中雜草叢生,野狐遍地,多生精怪。 各國朝堂之中宦官亂政,皇室糜爛。儒家書院,道門洞天,佛教世界,聖賢埋葬在廢墟中……
司馬白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