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國公酒

第七百九十六章 大斗血戰(下)

天漸漸亮了,山谷內安靜下來,第一次進攻結束了,唐軍後撤了三百餘步,但為了這三百餘步,吐蕃軍付出三千人陣亡的代價,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作嘔的腥臭和刺鼻的血腥。

滿地都是四肢、人頭、屍塊和血漿,後面稍好一點,是被箭矢射殺的吐蕃士兵,至少還有完屍。

“嗚——”

號角聲吹響,有唐軍將領奔上前大喊:“後撤一里!”

重甲步兵轉身後撤,弓弩手也紛紛從隱身處出來後撤。

有幾名吐蕃士兵奔到山谷內看了看,立刻飛奔回去,在論莽熱耳邊低語幾句,論莽熱點點頭,對一名吐谷渾將領道:“去把屍體收拾一下,第二軍準備入場!”

三千人全部陣亡,在論莽熱心中就像死了一群螞蟻,他根本不把這些吐蕃漢人奴隸的死活放在心上,不光是漢人奴隸,吐谷渾人、突厥人、羌人都一樣,都是吐蕃軍的墊腳石。

可以說,吐蕃軍歷次勝利都是靠僕從軍的慘重傷亡換來的,首先由僕從軍和唐軍打得筋疲力盡,吐蕃軍精銳突然殺出,唐軍自然抵擋不住。

可惜大斗拔谷擺不開戰場,否則還真不知鹿死誰手。

第二軍三千吐蕃漢人士兵已經列隊就緒,一名吐蕃騎兵奔上前大喊:“第四軍殲滅唐軍兩千人,他們都獲得了軍功,他們的家人都將獲得自由,接下來是你們的立功機會!”

三千吐蕃漢人軍一起舉矛高呼,每個人眼中充滿了對軍功的渴望。

不多時,出征的戰鼓聲敲響了,“咚!咚!咚!”

第二批三千士兵向峽谷內奔去,峽谷內的屍體已經被吐谷渾人清理走了,只留下滿地的血漿,士兵們踏著血漿向山谷內奔去。

這是一種久經沙場的默契,唐軍適當撤軍,給對方清理屍體的機會,然後再戰,李鄴也需要這種鍛鍊士兵的機會。

他派上陣的重甲步兵都是在隴右招募,已經稍微有點經驗,但殺敵還不夠多,所有重甲步兵都需要用血腥的殺戮來磨礪,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陌刀手。

第一輪的三百重甲步兵沒有陣亡,但有七名輕傷,第二輪又由新的三百名重甲步兵上場了。

這一次兩側山坡稍微陡峭,無法埋伏弩手,李鄴換成了三千弓兵,列陣在重甲步兵身後。

“嗚——”

哨兵吹響了號角聲,第二批三千吐蕃軍殺來了。

他們儼如爆發的山洪一般,向唐軍士兵洶湧殺去,不顧一切,就像草原上飢餓的野狗群,只想把獵物撕成碎片,就算有人跌倒了,也無法再爬起來,瞬間被後面的人踩踏而死,三千吐蕃士兵已經衝到了一百五十步外。

“弓箭準備!”關沛一聲令下,一千弓兵舉起了弓箭,斜角三十度向上。

峽谷內太狹窄,沒辦法排列三千弓兵,只能輪番射箭,每支弓兵隊射十五箭,然後退下,換另外一千人上場。

“發射!”

一千支箭矢密集騰空而去,瞬間移動,如雨點般向射向吐蕃士兵,這些可憐的奴隸軍士兵連盾牌都沒有,只得低著硬頂唐軍箭矢,大片大片倒地,這都是射中了頭部和胸部要害之處。

可如果是射在腿上、肩上、手臂計程車兵,他們依舊不能倒下,必須繼續衝鋒。

“殺啊——”

陌刀軍主將辛長武一聲大喊,三百名陌刀手揮舞寒光閃閃的陌刀向撲來吐蕃士兵劈去,瞬間血肉橫飛,血霧瀰漫。

中午時分,吐蕃軍付出了一萬兩千士兵陣亡的代價,終於兵臨三水關城下。

作為吐蕃名將,尚結贊當然知道大斗拔谷被唐軍佔領是什麼後果,意味著鄯州的背後被唐軍頂上一把鋒利的匕首,只要他敢向東進兵,後背的匕首就會狠狠刺入他的後心。

他將徹底動彈不得,不僅如此,大斗拔谷失守還嚴重威脅到了吐谷渾的安全,這同樣讓吐谷渾無法接受。

對於尚結贊來說,能奪取大斗拔谷當然最好,如果實在奪不回來,他也要拿下三水關,有個根基之地,能駐紮重兵,和唐軍對抗。

當然,如果實在奪不下大斗拔谷,那也沒有辦法,他只能大力強化大斗城和新城的防禦,用這兩座城池來抵擋唐軍的入侵。

城頭上,南霽雲望著遠處被驅趕而來的吐谷渾士兵,不解問道:“殿下,卑職一直不明白,吐谷渾人難道不是吐蕃人嗎?”

李鄴微微笑道:“雖然他們都姓吐,但人種完全不一樣,吐谷渾實際上是鮮卑人建立的國度,統治著羌人。”

“鮮卑人不是早就被隋唐漢化了嗎?”

李鄴搖搖頭,“鮮卑人對歷史的影響,你恐怕想不到。”

南霽雲笑道:“卑職願洗耳恭聽!”

李鄴想了想,緩緩道:“最初鮮卑分為北鮮卑、東鮮卑和西鮮卑,北鮮卑就是建立北魏的拓跋氏,東鮮卑中的慕容氏建立了前燕和後燕,東鮮卑的另一個大族宇文氏分裂為兩部份,一部分演化為契丹人和奚人,另一部分建立北周,包括我們現在的隋唐,都是從宇文氏延續下來。

西鮮卑也是分裂為兩部分,一部分就是現在的吐谷渾人,另一部分是生活在慶州和鹽州一帶的党項人,我估計他們將來也會建國。”

南霽雲嘆息一聲道:“原來北周宇文家族和契丹人居然是一脈相承,真讓人想不到啊!”

李鄴淡淡笑道:“其實在遼東以北還有一個靺鞨人,他們是東胡人,歷史非常久遠,建立了高句麗,又建立了渤海國,還有一支叫做女真人,另外還有一支形成了蒙兀人,據說都很強悍,我估計將來都會威脅到中原。”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滅了他們,不給他們任何機會。”

李鄴笑而不語。

就在這時,關沛奔上來道:“啟稟殿下,旋風砲已經準備就緒,硫磺炭火泥和火油也已準備完成。”

李鄴點點頭,望著遠處的吐蕃軍冷冷道:“來一場大火,讓他們徹底墜入地獄吧!”

這時,遠處傳來了不斷的號角聲,這是在宣示,吐蕃軍主將尚結贊抵達了三水關。

三水的南關城要比北關城高大堅固,城牆高達三丈,寬兩丈,上面可以駐守三千士兵,是唐朝在天寶初年修建,非常有效地頂住了吐蕃軍近十年的進攻。

此時,三千精銳唐軍和五十部旋風砲已經部署在城頭,旋風砲就是小型投石機,可將五六斤的重物丟擲去兩百步遠。

當然,李鄴要拋射的不是石頭,而是硫磺炭火泥,這種在長安發明的火器一直沒有發揮它的作用,它適合水戰攻船,適合城池縱火,以及在狹窄的空間內使用。

而大斗拔谷恰恰就是它發揮威力的地方。

另外在半山腰的平臺上,李鄴也部署了一支火油隊伍,這個平臺很長,不僅在城內,也延伸到了城外一百多步,站在平臺上就能居高臨下進攻火油攻擊。

更重要是,唐軍在城外百步內灑了數百大罐火油,他們要重演金城縣甕城那一幕。

遠處,尚結贊拔出戰刀,冷冷喝令道:“進攻!”

“咚!咚!咚!”

戰鼓聲激烈響起,數千名吐谷渾人扛著唐軍捆紮的排筏向關城奔來。

這些排筏本來就是李鄴準備用來攻打大斗城的梯子,沒想到反而被吐蕃軍用到了攻打三水關上。

唐軍在排筏上釘了不少木條,成為梯子的蹬腳檔。

一架架排筏搭上城頭,城牆下密密麻麻全是吐谷渾士兵,足足有三四千人之多。

“發射!”

李鄴一聲令下,五十部旋風砲將一包包點燃的硫磺炭火泥投射出去,儼如漫天繁星,鋪天蓋地地灑向人群。

與此同時,半山腰上,一隻只燃燒的火油罐子被拋撒下來。

攻城吐蕃軍措不及防,地上的火油也瞬間被引燃,三水城外頓時淪為了烈火地獄。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汪楚懷
興唐
興唐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東夏天王
穿越大唐做皇帝
穿越大唐做皇帝
這是一部穿越歷史題材小說,故事圍繞著主角李軒展開,他從現代意外穿越成大唐即將登基的皇帝。 小說聚焦李軒在古代複雜政治環境中的改革與成長曆程,情節跌宕起伏,充滿看點。
墨者無涯
赤觴
赤觴
自古傳聞……先有璧後有璽, “和氏璧”與 “傳國玉璽”,本就一脈相承,得玉璧者其國運昌盛,得玉璽者傳國視為正統,於是歷朝歷代,各路梟雄,便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奪寶之爭! 這時候,天降後世小子劉赤,恰巧穿越到此。於是,機緣巧合下,各種精彩紛呈的故事,就此徐徐展開……玄幻傳奇中,且看,那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秦川龍
大虞四皇子
大虞四皇子
蕭無垢穿到了大虞王朝,成為了流落在外的四皇子,陰差陽錯下卻被權相魏無極安排假冒四皇子,以四皇子的身份進入朝廷。 蕭無垢將計就計,答應下來,一邊利用魏無極跟其他皇子鬥法,一邊收集魏無極的罪證,當魏無極發現蕭無垢脫離控制之後,在朝堂上檢舉揭發他假冒皇子。 蕭無垢冷冷一笑:“本皇子乃是天生貴體,何來假冒一說?”
青山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