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多鐘,鍾長林帶著秘書李晴剛從城西一個印刷廠檢視《數不清的流年》印刷情況返回,就在博藝總部大廳裡被人截住:“老鍾,大忙人啊,總算等到你了。”
鍾長林立刻露出笑臉,迎上前握住一個矮胖中年的手:“老趙,怎麼還親自來了?”
眼前的矮胖中年名叫趙棟,是中原省東邊歸德市的一個圖書經銷商。
“這不是給你送錢嘛,”趙棟聽鍾長林問起,頓時一臉苦相:“為了湊夠給博藝的錢,我最近可是砸鍋賣鐵了,老鍾,那《數不清的流年》,你可不能再不給我發貨了吧?”
“說哪裡話,”鍾長林示意趙棟一起走向樓梯,也是轉眼間苦下臉:“兄弟我前兩年多不容易,你也不是不知道。現在好不容易火了一本書,到處都在要貨,可憐我們博藝連印書的錢都不夠啊,只能大家給一點才能印一點了。”
“唉,都不容易。”
李晴跟在兩個滿嘴虛與委蛇的中年人身後,聽他們對話,簡直都要翻白眼。
不過,也真是解氣。
月初央視的報道之後,各地書商之前採購的《數不清的流年》紛紛售罄,一個個聯絡過來,要求追加。
鍾長林在之前已經印製20萬冊的基礎上,果斷決定,再加印30萬冊。
同時,博藝也終於硬氣了一回。
這一次,各地書商,現款提貨者優先,其次才輪到只支付部分定金的,你要是還想空手套白狼,對不起,一本也別想拿走。
不僅如此,之前有拖欠博藝貨款的書商,除非先還款,否則,也是一本書都別想。
鍾長林倒也沒有做太絕,畢竟很多書商欠久了,拖多了,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麼多錢。因此,預設只要先還一半,大家就還是好夥伴。
至於下一半……
某個少年作家可是簽了三本書的合約呢!
於是,過往這段時間,博藝不僅憑藉一本《數不清的流年》就累計獲得了超過300萬元的銷售款項,還收回了各地書商普遍拖欠許久的將近200萬的應收賬款。
單月進賬500萬,讓博藝一直困頓不堪的財務狀況得到了徹底的緩解。
眼前這一幕,就是又一位地方書商實在頂不住《數不清的流年》的熱銷誘惑,跑來還錢,順便拿貨。
今天已經是10月19日。
星期四。
截止之前的10月16日,《數不清的流年》上市滿一個月。
第一批20萬本,在央視報道之前,根據博藝的粗略統計,大概售出了16萬本,其中省內9萬本,省外7萬本。
10月5日的央視報道出爐,還不到之後的週末,各地書商就紛紛開始要貨。
於是,博藝開始第二次印刷。
到了最近,不足半月時間,因為某個少年作家的影響力還在持續擴散,許多地方的書商已經再次要求追加。
再加上博藝的財務狀況鬆緩下來,鍾長林拍板,這次一把加印50萬。
算上之前,恰好100萬。
按照某個少年作家當前的全國性熱度,追加的這50萬本,未來一個月時間,基本也能賣完。
至於《數不清的流年》的最終銷售潛力,說來也是唏噓。
九月份第一次訂貨會,因為一眾書商的集體玩賴,博藝預測,哪怕是較好情況下,全國銷量大概也就四五十萬本。
這當然已經是大賣級別,卻距離鍾長林期待的百萬銷量還有很遠。
那之後,發現蘇杭的現場籤售效果很好,不僅能夠獲得書迷的好感,形成口碑效應,還可以引發媒體的進一步跟進,於是開啟巡迴籤售。
然後,預期的總銷量,提升到七八十萬。
距離百萬,還有差距。
接著就是10月5日那天,央視的報道,徹底改變一切。
說起來,還是讓人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如果只是一段‘心繫家鄉的少年作家’,蘇杭的熱度,最多能維持一月左右。然而,沒人能想到,某個少年作家的無心插柳,一個‘送戲下鄉’,將這份熱度大幅拉長。
因為這份讓各方‘一舉三得’的設想,不僅獲得了高層的關注,還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前段時間,中原省領導趕赴河元進行實地調研後,最近,外省的調研團隊也紛紛抵達某個小小的縣級市,只為學習經驗。
因此可以想見,調研之後,各地相關的新聞報道里,無論如何,肯定繞不開已經被央視定調的某個少年作家。
多多少少都要提幾句。
只要提了,就是熱度,就是關注,就是銷量。
因此,在近期熱度最高階段迅速突破100萬銷量之後,博藝預計,《數不清的流年》,後續關注度哪怕不再那麼高,也至少還能再賣出100萬本,將總銷量推高到200萬以上的超級暢銷級別。
兩百萬本啊。
國內同型別的圖書,近些年銷量達到這個級數的,兩隻手都數得過來。
就說博藝自己。
前一年的1994年度,累計出版了37本書,總銷量卻只有160萬本,平均每本書銷量才4.3萬。
《數不清的流年》,一個頂所有。
鍾長林最近也因此越發慶幸當初同意了某個少年的‘預付十萬’計劃。
博藝給出的《數不清的流年》批發價是10元整,按照這本書未來一年內銷量突破200萬本計算,相當於自家出版社未來一年只憑借這一本書就將獲得2000萬的營收。當然,肯定還有‘應收’部分。但哪怕只是收回的部分資金,也足以支撐博藝後續的良性發展。
更何況,有了某個少年作家,博藝可不再是以前的軟柿子,誰想拖欠就能拖欠。
出版業務迅速上衝的同時,博藝還多了兩本主打雜誌。
憑藉最初的‘一月九篇’和‘預付十萬’等噱頭,博藝旗下《青旭》的9月刊一舉衝到了17萬銷量。
進入10月,輿論炒作的熱度減退,《青旭》10月刊的出貨一度降到7萬本,只剩下前一個月的零頭。
然後,央視報道,再次起飛。
終端具體售出多少還無法統計,但這個月,《青旭》累計發貨卻是已經達到20萬本,更重要的是,這一次,《青旭》還在很大程度上開啟了省外市場,進軍全國,不再限於中原一隅。
全國市場有多大?
看看《讀者》,看看《故事會》。
就算《青旭》無法與這兩個業界巨無霸相比,按照某個少年作家提前很早就有的規劃,只要後續運作得當,銷量達到百萬級別,也絕不是什麼奢望。
還有《商海》。
憑藉深度解析某個少年作家‘送戲下鄉’方案的一篇《送戲下鄉,少年作家的天才策劃》,其中包括某個少年的手稿影像和個人訪談,使得雜誌在本月也廣受關注。
雖然沒能如同《青旭》那般爆發,《商海》10月刊的出貨量也突破了8萬冊,提前達成年底才要實現的5萬銷量目標。
鍾長林和《商海》主編尚駿最近都在考慮的,是能不能想想法子,維持當下銷量的同時,提前一年,衝一衝本來計劃明年才有望實現的10萬目標。
兩人一致覺得,這件事,還是要落到某個少年身上。
博藝總部五樓的寬敞辦公室內。
這年代,許多人還習慣使用現金,趙棟這次一把送來了10萬,其中8萬是償還的部分賬款,2萬元是訂書貨款。
鍾長林喊來兩位會計,當場點數過,簽了收據,打發下屬儘快去存入銀行,一邊笑容滿面地對趙棟道:“老趙,這幾天就讓人過來提貨吧。不過,你這一次要四千本,印刷廠可能發不過來,還是得分批一下,先給一半。”
兩萬塊,四千本,50%的預付。
畢竟這次印量很大,情況也不再如月初那樣,而且,鍾長林也知道,能給一半預付,已經是趙棟想要重新彌補關係的舉措,沒什麼不滿意。
趙棟卻有些急:“老鍾……”
鍾長林連忙擺手:“別急,老趙,這次沒騙你,不是不給,是真印不過來,我剛剛才從印刷廠回來,為了提貨,都有人派了業務員直接睡在那邊。放心,半個月之內肯定給你補全。”
趙棟這才放心。
別人給了誠意,鍾長林也要表示表示,接著道:“老趙,這樣,你遠道而來,晚上我做東,青川飯店,怎麼樣?”
趙棟也重新露出笑臉:“好啊,對了,能喊上那參商不,讓我也看看少年作家的真面目,最近……真是替咱們中原高官臉呢。”
“這可不巧,蘇杭現在正在鵬城呢,巡迴籤售,”鍾長林道:“要過些日子才能回來。”
“還真是不巧了,”趙棟表情遺憾,又想起來:“說起籤售,等他回來,怎麼也得去一趟歸德啊,咱們中原的孩子,不能只便宜外人不是?”
“這哪裡話,”鍾長林道:“到時候,我試著問問。”
“我可當你答應了啊?”
“別,就問問,”鍾長林連忙搖頭:“蘇杭還在上學呢,我安排他到處跑,他父母已經很有意見了,還有河元市裡,最近招待各地的領導,想見見他,都不見人,也是埋怨我。”
趙棟聞言,也只能作罷,又感慨:“我最近也看了他報道,嘖嘖,就是想著,咱要是有這麼一個兒子該多好。”
“誰不是呢。”
鍾長林同樣跟著感慨,倒是想起人在英國今年暑假都沒回來的女兒。
兒子就不奢望了。
某個念頭再次一閃而過:咱要有這麼一個女婿該多好。
約定了晚上的飯局,趙棟先行離開,鍾長林一直送客到總部大樓外,回身後沒再去自己的辦公室,而是來到暫時還在一樓的《青旭》編輯部。
已經確定,《青旭》團隊也將搬去三樓,目前正在裝修。
這段時間《青旭》編輯部人手也增加到了15人,因此臨時在本來的辦公室隔壁添了一個房間,等樓上裝修好,再一起搬過去。
鍾長林到來,眾人紛紛招呼。
譚豐振幾個卻不在。
這一次,商都這邊事情太多,鍾長林不得不留下,轉為由譚豐振、方薇等幾人陪著蘇杭一起南下。
馬上又是月底,《青旭》的11月刊已經在緊張準備。
鍾長林正在詢問近日因為團隊擴大而提升為副主編的蘇二年11月刊的準備情況,就見兩人一起拎著一個鼓鼓囊囊的麻袋進來,不由問道:“這是什麼?”
與秦四圍一起抬著麻袋進門的李同道:“社長,全是信,郵局剛送來,都是給蘇杭的。”
鍾長林走過去,其他人也圍了過來。
李同和秦四圍展開麻袋,鍾長林向裡看去,果然,滿滿的各種書信,或者大捆,或者小扎,竟然裝了整整一麻袋。
鍾長林還不知道怎麼開口,美編趙月瀟已經感慨道:“奇觀了啊,這輩子見一次,不遺憾了。”
另一位湊過來的編輯梁覓笑道:“趙姐,又不是給你的。”
趙月瀟橫了梁覓一眼,跟著也笑:“蘇杭小說的插畫,還有封面,可都是我做的,算我一點功勞也沒問題吧?”
鍾長林終於回過神,拿起一捆信件掂了掂,又放回去,問李同道:“這有多少?”
“郵局人說,一共1276封。”
大家頓時再次吸氣。
紛紛想著,這輩子,自己能收到這麼多信嗎?
趙月瀟依舊帶著感慨:“前段時間一直有啊,沒這麼多吧?”
蘇二年道:“5號央視報道,再到今天,兩個星期,全國的信恰好都到了。”
李同跟著點頭:“郵遞員也說,前兩天開始扎堆,他們就攢了一下,湊夠這一麻袋才送來。”
鍾長林再次開口,揪了揪粗糙的麻袋包,吩咐道:“別用這麻袋了,換個其他的袋子重灌一下,記得要防水的,別給弄髒了,明天……嗯,我記得蘇杭他爸一直在商都,你們聯絡聯絡,就近送到他那邊也行……”
李同點頭答應。
鍾長林吩咐過,卻有些發怔。
因為……
鍾長林剛剛忽然發現了一件事。
過往一段時間,好像,應該是從8月份開始的,蘇杭的父親,蘇全民,好像一直都住在商都。
出租房還是自己給找的。
鍾長林也瞭解過蘇全民的情況,地方上一個化肥廠的小職工,沒什麼事的話,一直留在商都做什麼?
畢竟博藝這邊,也沒那麼多事情需要他隨時幫著兒子聯絡啊。
難道……
某個少年,還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這很有可能啊。
就像‘送戲下鄉’,他之前可一點都不知道。
稍稍琢磨,鍾長林很快產生了一個想法,晚上恰好有個飯局,打算稍後聯絡一下蘇全民,一起吃飯,順便,套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