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你讓我監國? 第543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凱旋迴京,拿下黃子澄!

金陵城。

今日是太孫殿下凱旋歸來的日子。

一大早,錦衣衛便已在城外四處封攔,驅趕閒雜人等。

在京所有五品以上官員,武將勳貴,各部給事中,都察院御史都站在外面迎接。

而城內通往皇宮的主幹道上,也是擠滿了聞迅而來的百姓。

因為朱允熞回程走得慢,前方的相關訊息,早就傳遍了整個金陵城的街頭巷尾。

太孫殿下如何英明神武,料敵先機,用兵如神,新軍如何威猛霸氣,勢不可擋,皆已在百姓當中,廣為傳湧。

一戰破倭寇,二戰收松江,三戰燒老巢!

如此驚人的戰績,傳著傳著,便漸漸成了神話故事。

“當日曹國公當街攔截新軍,太孫殿下將其斬首。”

“而後,太孫殿下就開始施法,給新軍將士,都貼上了神行符。”

“剎時間,只見新軍將士,疾步如飛,有若快馬。”

“從金陵城到嘉興城,尋常人要走半個月以上,可新軍竟只用了四天時間,就趕到了。”

“當日嘉興城下,數十萬倭寇和反賊兵臨城下,大軍壓境,人馬黑壓壓的一片,從頭都看不到尾,當時嘉興知府許東江嚇得瑟瑟發抖,緊閉城門,只等一死,嘉興百姓,皆以為末日將臨。”

一名說書先生說道津津有味,有聲有色。

他尚未說完,有人質疑道:“先生所言恐怕不實。我那日斬曹國公之時,我也在不遠處看到,並沒有看見太孫殿下給新軍貼神行符。”

話音方落,立即有反駁聲響起。

“太孫殿下可是神仙轉世,他老人家施法,能讓你看出端倪?”

雖說朱允熞如今不過七歲之齡,但既然大家都認為他是神仙,那便是活了幾千幾萬年也不足為奇,稱呼他為老人家,也自然而然。

不過,若是朱允熞知道的話,恐怕非常不願有人如此稱呼自己。

我才七歲呢,你居然說我老?

這句話引來無數贊同。

“對,對,對!你不過是肉眼凡胎,如何看得到太孫殿下的通天手段?”

“竟然敢質疑太孫殿下的本事,我看他才是胡說八道吧?”

“井底之蛙,譁眾取寵罷了。”

……

一連串的反對聲,將那名質疑者駁得無話可說。

說起來,立朱允熞為太孫,金陵百姓大多都參與了。

不少人還去皇宮外上書請求。

如今看到太孫這般了得,一個個頓時驕傲不已。

就好像看到自家的孩子出息了一樣。

聽到有人吹噓太孫殿下,都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甭管吹得多離譜,都不許有人質疑。

“倭寇沒有幾十萬吧?我聽說只有幾萬人。”

又有人小聲說了一句。

“我怎麼聽說是一百多萬啊?”

“我也聽說了。雖然不知真假,但絕對不止十萬人。”

“以前的倭寇,都只有數百人,數千人的,這次怎麼就這麼多呢?”

“廢話,人數不多,能佔領松江府嗎?以前有這樣的事嗎?”

“對啊,聽說要不是太孫殿下去得早,不止是松江,嘉興,蘇州,杭州,湖州都要落入倭寇手中。”

……

百姓們議論著。

說書先生又繼續說。

“就在這時,太孫殿下率五百新軍將士,神行而至。”

“好傢伙,只見太孫殿下立於馬車前室,大聲怒斥道“大膽倭寇,竟然出兵作亂,犯我大明疆域,該當何罪”,話音一落,天地為之一變,四周黑雲畢至,日月無光,山河失色,雷霆滾滾而落。”

“五百新軍將士,一齊施展雷法,向著倭寇和反賊轟去。頓時將幾十萬倭寇和反賊轟得哭爹叫娘,狼狽逃竄,新軍乘勝追殺,殺得倭寇落花流水,死傷不計其數。”

說到這裡,人群頓時響起了一陣叫好聲。

“殺得好!”

“殺得痛快啊!”

“不愧是太孫殿下!”

“新軍真厲害!”

……

大家聽得痛快,打賞說書先生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數。

類似的說書故事,在京城各處皆可見。

眼下金陵最火的,早已不是三國故事,而是皇太孫傳奇!

諸如“神行赴嘉興”,“天雷滅倭寇”,“神降收松江”,“踏波燒海寇”……一個個故事,都是有鼻子有眼,越傳越神,越傳越離譜。

金陵城中,上至八十歲老嫗,下至三歲下兒,都對這些故事耳熟能詳。

金陵軍事學堂,也從被人質疑的物件,變成了無數人心中聖地。

其地位之崇高,還在國子監之上。

畢竟,國子監的監生,也就是讀書做官罷了。

金陵軍事學堂的學員,可是跟著太孫殿下學法術的,國子監如何能比得上?

聽得今日太孫殿下率新軍凱旋歸來,金陵城已是一片沸騰。

從城門通往皇宮的主幹道兩道兩旁,裡三層,外三層,擠滿前來圍觀的人群。

其聲勢之壯,遠超朝廷任何一位大將回京。

整個金陵城,除了這條主幹道,其他地方都空了。

畢竟,太孫殿下是他們一手推上儲君之位的。

畢竟,七歲的孩子領兵出征,更有傳奇色彩。

畢竟,太孫殿下的仗,打得太漂亮了。

當然,這背後也離不開有心人的推波助瀾。

朱允熞早就給徐妙錦寫了封密信,讓她幫著吹噓自己的故事。

既然準備要當神棍,那就要當出一點樣子來。

在朝堂上沒有勢力又如何?

文官集團和武將勳貴都看不順眼又怎樣?

一旦成為百姓心中認可的“神”,誰敢說他半個不是,立時就能被金陵城老百姓的涶沫星子淹死。

朱允熞心裡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雖說民意如水,來得快,去得也快。

可他還有儲君的身份加持,又掌握著新軍這支兵馬,也不算毫無根基。

“哪有這樣吹自己的,真是臭不要臉!”徐妙錦坐在院子內,小聲嘀咕了一句。

不過,說歸說,她對朱允熞的指示,仍然是堅定不移的執行了。

“老朱家的人,雖然喜歡吹噓,但還是有真本事的。”

“我原以為這小子只是寫詩詞厲害,沒想到,他打仗的本事,也這般了得,或許不在爹爹之下。”

她撐起腮幫,作出沉思狀,又用微不可察的聲音,自言自語道:“可能比爹爹還厲害?”

徐達可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用兵如神,百戰百勝。

但爹爹的仗,好像打得沒有這小子這麼輕鬆?

徐妙錦心中不願,又不得不承認。

“馬上就能見到他了,到時候,再好好問問。”

她說著,尚見稚氣的臉龐,竟升起一抹紅暈。

……

金陵城外。

百官都在靜靜等待著。

黃子澄站在人群中,看著遠方緩緩行來的新軍,漸漸靠近的儲君車駕,心中滿是不甘。

不止是他,許多人心中皆有別樣滋味。

原以為太孫殿下私斬李景隆,必然受到責罰。

若是前線戰事再不順利,儲君之位,怕是也岌岌可危。

之前前方派人來報捷的時候,更是鬧出了不小的烏龍。

滿朝文武,皆以為是假捷,以為是虛報軍功,以為是倭寇反賊冒充。

沒想到,竟然都是真的。

立了這麼大的功,斬殺李景隆之事,自然也就無人敢提了。

治罪?

怎麼可能呢?

李景隆阻攔太孫殿下領兵出征,質疑新軍戰力。

那他就活該被斬!

原來金陵城的百姓,還有不少人同情李景隆,覺得太孫殿下手段太狠,就這樣斬了一位功臣之後,朝廷重臣。

現在嘛,一個個都只拍手稱讚。

斬得好!

斬得妙!

新軍用戰績證明了,他們就是神一般存在。

那是伱李景隆能隨便質疑的嗎?

狂妄無知至此,斬你理所應當。

至於當初自己也質疑新軍,也曾同情李景隆,那當然是選擇性遺忘,早就不記得了!

啥?

我質疑過新軍?

沒有的!

你記錯了!

武將勳貴中,有不少與李景隆交好,之前不斷上書為其叫屈伸冤的人,此後也再不敢吭聲了。

這點眼力見,大家還是有的。

朱允熞的馬車一直駛到百官面前。

他才注意到,站在最前面,統率百官的,竟是朱允炆。

老朱還是希望他們兄弟和好啊!

可惜……

朱允熞心中輕嘆。

思索間,只聽得朱允炆大聲喊道:“大明皇太孫,威武大將軍領兵歸朝,百官跪迎。”

說著,他自己率先跪了下去。

身後,百官齊刷刷盡皆跪下。

朱允熞從馬車上鑽出來,站在前室上。

目光先是落在跪在地上的朱允炆身上,然後緩緩自文武百官身上,一一掃過,稚氣的聲音有如天籟般的響起。

“來人,將大理寺卿黃子澄拿下。”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