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你讓我監國? 姜阿山小樹

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氣的朱允熞,屢教不改!

時光輾轉,鄭和開始準備再次遠航。

而朱允熞這邊,依舊在準備著重整大明的思想,將大明的思想重塑,至少要朝著實用主義的方向改變。

而不是繼續讓程朱理學這樣完全空想的理論佔據主導。

縱觀程朱理學的整個思想體系,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一點實用的內容在裡面。

通篇都是心境的描述,還有道德方面的約束。

這在封建王朝無疑是有用的,因為封建王朝不需要發展科技,也不需要發展生產力,就牢牢的將百姓鎖死在土地上。

思想固化,連同著階級開始固化。

上層的權貴享受生活,而下層的百姓則供養這些權貴。

直到有一天……王朝突然坍塌!

流民四起!戰火燒到了這些權貴的身上,最終全部死在刀兵之下!

而這,便是封建王朝的縮影。

客觀的來說,儒家文化、程朱理學,對於大明這個大一統王朝來說是有用的。

可惜的是,他對朱允熞來說是無用的。

尤其對於朱允熞想要塑造的大明來說,更是落後的!

朱允熞要將大明的思潮,往實用主義的方向去引導,讓所有人更加關心如何發展出更實用的科技,解放更多的生產力。

所以朱允熞將自己目標放到了陽明心學的身上。

一來,王陽明的心學,同樣出自儒家文化,可以獲得士子的認同,減少阻力。

二來,陽明心學儘管仍是唯心主義的思想,但卻在強調‘知行合一’,從程朱理學的‘天理’、‘天道’,轉而更關注起了實際的現實。

朱允熞很清楚,在這個時代。

儒家文化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沒有任何一種思想可以超脫其上。

不過朱允熞卻可以藉著復興儒家文化的名義。

往裡面摻雜一些別的東西。

這種事情,其實大家都在做,程朱理學是這樣,陽明心學也是這樣。

再往前,唐宋八大家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同樣如此,名為復古,實則卻是一種全新的思想。

而在遙遠的西方,所謂的文藝復興,也是如此。

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所有思想家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用古人的權威,印證自己的權威!

就連孔聖人,也得用《周禮》來闡述自己的思想。

朱允熞自然也無法例外。

陽明心學,出自於儒家,天然就和儒家文化親近,受到所有人的認同。

而不是憑空冒出的‘異端’。

但這也就只是一個殼子而已,裡面真正的內容,朱允熞自然不會完全按照陽明心學的內容來。

朱允熞必然會更加強調‘知行合一’之中,行的重要性。

同時,還有這所謂的知,又是怎麼一回事,該怎麼知,又要朝那個方知?

這都是可以摻雜私貨的地方!

內容依舊是那些內容,但側重點不同之後,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就好像程朱理學一般,明明是儒家,卻摻雜了佛學禪理的那一套理論。

弄出了個所謂的‘天理’。

不也沒人指責他們的不對?

說白了,只要你能從聖人言論中找到相對應的東西,有一套自己完善的理論,又符合當下的思想觀念。

那你自然就是儒家正統!

只不過……陽明心學之中,要改的內容可當真不少。

朱允熞既要保證陽明心學的內容不失其意,才能說服一眾儒家士子,同時也要從陽明心學的觀點中,找出符合自己所需的內容。

並且稍加改正。

就好比陽明心學所推崇的‘心即理’。

陽明心學之中,極端的一派認為,理存在於心中,人的道德水準和學識的高低沒有根本關係,所以——人人可以成堯舜。

即便不是讀書人,哪怕是平常的百姓,一樣可以成聖人。

就符合朱允熞的需求,因為朱允熞將來打算廢除奴婢制度,讓所有權貴、豪紳家中的奴婢,變成另外一種身份——打工人。

同時這種思想,也可以提高百姓的地位。

更是可以加以引導利用,讓百姓認識到,只要自己努力打工,為大明做貢獻,做好本職工作,一樣可以受到所有人尊崇。

這無疑能大幅度增加勞工的積極性。

更是能穩固勞工的地位,讓更多的百姓願意成為勞工,而不認為自己輕賤。

畢竟,在華夏數千年來,勞工做的這些事情,以前可都是徵發徭役在做!

輕賤無比!

連帶著百姓,心中自然就有所顧慮。

在家耕田的百姓,在人們心中要比外出打工的百姓地位要高上幾分。

朱允熞自然得扭轉這種思潮。

但這種思想又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心即理’,那豈不是說明人沒有必要去追求更高的學識?

朱熹將個人的道德水準同學識水平捆綁在一起,固然有種種不好,無數弊端。

但若是讓道德水準和學識水平沒任何關係,這豈不是更加亂套?

這也是問題所在。

而就在朱允熞不斷回想著陽明心學的內容,並加之改編的時候。

蔣瓛突然走了進來。

向朱允熞彙報了一則訊息:在上次朱允熞巡視國子監之後,方孝孺不僅沒有改變自己的作風。

反而在國子監內變本加厲。

直接宣佈取締算學!將算學驅逐去國子監!

更是號稱,國子監內,是傳授聖人學問的地方,除開聖人學問,一概不得入國子監!

而科舉所考的內容,更是不可能改變!

這幾乎是公然和朱允熞叫板了!完全沒把朱允熞放在眼裡!

但方孝孺敢這麼做,自然是有他的底氣。

因為現在的他,不僅在京城名聲大噪,更是藉此成了整個大明士子的領袖。

在他背後,是千千萬萬的儒生!

其中,更是不乏有朝中大臣在支援他和朱允熞唱反調!

科舉乃是士子最大的利益所在!

誰要是敢動,哪怕是皇帝,也得鬥上一鬥!

一時間,朝堂之上,竟然陷入一種詭異的沉悶狀態,不復往日活躍。

諸多事項的進展,也緩慢了許多。

朱允熞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危險的光芒:“這是要和我作對啊?”

“這些人膽子倒還是真不小!”

“看來,得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

翌日。

早朝。

奉天殿。

朱允熞板著一張臉,而下方的群臣百官,卻是一副懶散的樣子。

不管朱允熞說什麼,他們就點頭稱是。

半點反饋也無。

讓朱允熞感覺自己是在對著一群空氣說話,心頭怒氣逐漸上湧,看來這些人是打算用這種方式讓朱允熞服軟。

但朱允熞又怎麼會縱容?

當即開口,直指核心道:“孤聽聞,自上次孤巡視國子監後。”

“依舊是屢教不改,擅自改動孤所定下的方針,可有此事?”

“國子監祭酒方孝孺何在?出來答話!”

朱允熞,終於發難。

矛頭直指方孝孺!

埋下許久的雷,在這一刻,終究是爆了!

但方孝孺卻是渾然無懼,滿是從容的向前一步,臉上甚至露出瞭如沐春風的笑容。

說道:“殿下,臣在。”

“國子監,沿襲已久,自古以來,便是我華夏最高學府。”

“國子監的身上,不僅承擔著教育的意義,更是為天下學府之表率!”

“臣既然擔任國子監祭酒一職,便自然要讓國子監煥然一新。”

“讓天下學子都知道,朝廷對於讀書人的重視,也要讓天下的學府知道,朝廷對於我儒家的重視!”

“故而,殿下所言,臣無法認同!”

方孝孺如實答道,觀其神情,竟然當真有一種據理力爭之感。

百官群臣,也都是呈一種隱隱支援的狀態。

更是讓朱允熞心頭嘆息:錯了不可怕,最怕的是,所有人不知道錯了!而且是錯的離譜!

可能在所有人心中,程朱理學依舊是國之根本。

儒家更是離不開的正統學說!

但朱允熞,就是把他們這樣的思想扭轉過來!哪怕一時之間無法改變儒家的地位,也必須讓所有人知道,他朱允熞清除程朱理學的決心!

“哦?”

朱允熞反問道:“那你認為,如果任由你放手施為,你會怎麼做?”

“如果是你站在孤的位子上,你又會怎麼做?!”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

朱允熞的語氣雖然平淡,但實則已經是不滿到了極點!

說不定下一刻就會大發雷霆!

而朱允熞的話,更是給方孝孺埋了一顆雷,只要敢答話,就可能被朱允熞以大逆不道的罪名直接拿下!

但方孝孺卻似乎像是沒有察覺到一樣。

說道:“若是讓臣放手施為。”

“定然是鼓勵天下所有讀書人,奮發進取,鑽研聖人學問。”

“繼往開來。”

“增設學籍制度,凡祖上德行有失者,凡家中有商賈者,凡家中有工匠者,皆不得入學籍。”

“皆不可鑽研聖人學問!”

“同時,增加科舉名額,凡考取功名者可免除一切稅收,以此激勵天下士子考取功名。”

“如此世間皆是道德之士。”

“方可讓大明永昌。”

方孝孺甚至更是激進的設想著。

有朝一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下以儒家為尊,就算是皇帝,也必須聽儒家的話!

士大夫共治天下!

如此,方才是他心目中盛世之景!

“呵,簡直是不知所謂!”

朱允熞終究是忍無可忍。

方孝孺此人,完全是站在士大夫的階層出發,去考慮問題。

而不是站在大明的角度考慮!

同時,過於理想!

“難道說,按照你之所想,凡是讀書人,就一定有道德嗎?”

“天下間似你這般的人多了以後。”

“大明就能長盛永昌?”

“簡直可笑!”

朱允熞直指核心,在程朱理學思想下培養出來的讀書人。

真的有道德可言?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大明神探1546
大明神探1546
年輕的嘉靖帝看著譽滿天下的海氏兄弟,目光深邃難測。嘉靖:國有諍臣,不亡其國,不聽你海瑞的,我大明就要亡國嘍? 海瑞不語,只是上疏,字字鏗鏘,勸諫勵精圖治的天子不可沉溺於安逸。 嘉靖:朕本以為你海玥是性情中人,心地光明且重情義,嫉惡如仇且不會權變,沒想到你查案查到朕身上,跟朕鬥法來了? 海玥不語,只是破案,不敢說澄清玉宇,平定天下冤獄,只要真相大白,一切無愧於心! 嘉靖朝前期,朝堂上多了兩把劍,一把
興霸天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