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石安醒來的時候,同父異母的弟弟謝輕塵,已經跟太子聊了一個下午。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說了一個遍。謝石安雖然不悅,卻也無可奈何。
本以為,有謝二看著謝輕塵,不會讓他這麼攀著太子。誰知道,謝二沒了謝大管轄,一早就醉的不知道東西南北了,哪裡還管得了謝輕塵。
而謝石安自己,卻是無意醉酒,只因前世酒量不小,今生卻仍是個少年,不得不醉倒了。想及日後長房就要出一個太子妃了,謝石安就頭疼不已。
不過,好在他知道前後脈絡,日後事發,也好有個應對的法子。
太子出身高貴,母親就是鄧皇后,上面又有個鄧太后,這嫡系就坐的名正言順。肅宗又由人及己,不願兒子重蹈覆轍,所以,一早就告訴太子周玟,等他登基的時候,就立太子。
因此,太子自小就沒什麼競爭意識,所有的東西,都是順理成章地落到他的手裡,不過是時間遲早罷了。這樣一來,太子周玟身上,就沒什麼咄咄逼人的鬥志。豐城侯世子白梓軒雖然也想站隊,卻有些提不起勁頭來。
他的父親豐城侯體弱多病,祖父白望南開國之後立馬就過世了。在這大楚,他們豐城侯白家,怎麼看,都沒留下什麼痕跡。
眼下白梓軒想闖出一個新局面,挽救豐城侯府的頹勢,就急需一個突破口。很明顯,這個沒什麼競爭意識,又不怎麼精明的太子,並不是豐城侯世子白梓軒的首選。
白梓軒費盡心思,先是走了英王的路線,接近太子。可真和太子接觸了,白梓軒才發現自己想的太子,和現實裡的太子,有些不一樣。
太子是皇后嫡子,出身高貴不說,連他這個太子的位置,都來的十分水到渠成,毫不費力。
對於這樣的太子來說,他的陣營多一個白梓軒不多,少一個白梓軒不少。畢竟,豐城侯府,現在真的算不上什麼,不過是個破落的勳貴人家。祖孫三代,只有祖父白望南,勉強在史書上留了名字。
可對太子周玟來說,鎮國公府的謝家子弟,就有價值的多了。
太子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如果沒有大過錯,安安穩穩繼位,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文官們一向擁護正統嫡出,所以,太子陣營,並不缺文官站隊。
只是,武將一系,太子和鄧家手裡,就一直沒什麼人馬。鄧太后嫁給太宗皇帝的時候,太宗和太祖還是陽和衛的守將,鄧太后一家,也不過是個千戶。
之後太祖一路發跡,手下攥了一些兵力,就得了賀家河間王的青眼,把女兒賀皇后嫁給了太祖。
本來,河間王想把太祖的兵力收為己用,誰知,自己反而被太祖所用。最後賀家大梁的天下,落到了大楚太祖手裡,改姓為周。
太祖開國之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賀皇后成了賀太后,扶植太宗上位,把大楚的天下牢牢地握在賀家的手裡。
這麼些年,鄧家一直沒什麼起色。即使太宗登基做了皇帝,鄧家也只沿襲舊制,得了個承恩侯的封號。只有爵位,沒有封地,一家子就靠著些俸祿,在京城勉強為生。
即使賀太后去世了,太宗也開始清算賀家勢力了,鄧家仍舊沒有得到什麼好處。畢竟,當時奪嫡爭位的皇子,實在不少。
而現在的肅宗,當時只是個嫡出的三皇子,處處謹慎,戰戰兢兢地直到冊立太子。這幾十年間,鄧家一直沒有得意的機會。為了不給肅宗拖後腿,鄧家也一直小心謹慎,唯恐做錯事,落了把柄在對手那裡。
直到肅宗登基,鄧家的好日子才算正式來臨,爵位也從承恩侯變成了承恩公。只是,從肅宗登基到現在,也不過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鄧家手裡,哪來的兵權啊?
好在,太子周玟不過十二歲,來日方長。
承恩公鄧家出了兩位皇后,一位皇帝,一位太子,他們自然期盼,再出一個皇后,一個皇帝。最好,大楚周家的血脈,都有他們鄧家的一半。
期望高了,胃口自然也大了。
太子周玟的位子名正言順,朝中文官擁護嫡出的不少,鄧家也招徠了不少文臣。只是,武將就沒那麼容易了。
開國之後,朝中武將,多半是跟著太祖太宗打天下的功臣。太祖做了皇帝,他們自然也得了爵位。
可這些勳貴,利益糾葛,一時半會,誰也不會明確站到太子一邊。畢竟,他們手裡的兵權,既是力量的來源,也是皇帝猜疑的物件。
手裡拿著這麼一把雙刃劍,勳貴們自然小心翼翼,不敢輕易站隊。這樣一來,鄧家和太子陣營的武將,就寥寥無幾。
忠順府徐錚的婚事,承恩公府之所以要插一腳,也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武將勢力。忠順府徐坤跟著太祖,從陽和衛一直打到京城,算起來,就是太祖的嫡系武將。
只是徐坤去世之後,子孫不肖,沒有立的起來的人才,更談不上帶兵打仗了。所以,忠順府一系的大小武將,都有改投靖遠將軍府的跡象。
燕國公主也看到了這一點,才選擇了投靠鄧家,站到未來儲君,太子的陣營裡去。忠順府站到了太子一系,徐坤以前交好的武將,多少也會心繫太子。同時,丁嵐嫁到忠順府,也給太子帶來了宣府的丁家勢力。
徐家雖然式微,在京城和三邊仍有影響力,而丁家又是後起之秀,在宣府十分強勢。鄧家促成了徐錚和丁嵐的婚事,才在武將方面,開了個好頭。
只是,這山望著那山高,若是能和鎮國公府拉上關係,鄧家自然更是高興了。鎮國公府和別的武將世家不同,他們世代鎮守北疆,根深枝茂。
京城往北,百姓只知道鎮國公府謝家,而不知道皇帝是誰。若是得了謝家相助,太子這位子,就算是坐踏實了。
而且,這麼一股勢力,若是太子不取,落到了其他皇子手裡,必然要成大禍害。所以,太子對謝家,自然是另眼相看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