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你別慫txt精校版下載

第四百九十八章 群臣朝議

永徽元年,松贊干布去世,其孫芒松芒贊年僅十三歲便即位。

十三歲的孩子當然無法決定任何事,於是由大相祿東贊攝政。

十餘年來,吐蕃實權都牢牢掌握在祿東贊手中,從內政到軍事,悉由祿東贊一人而決。

大唐與吐蕃有過一段蜜月期,就是著名的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故事,這個故事直到千年後仍被世人傳頌。

而那些年,也是大唐和吐蕃關係特別甜蜜的一段時期,一方面是因為和親的作用確實存在,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太宗先帝的胸襟與手段,其三就是,大唐兵鋒正盛,松贊干布自己也清楚討不到便宜。

直到松贊干布去世,這個國家的國策終於開始出現了變化。

大相祿東贊攝政,需要做出政績也好,吐蕃人需要擴充國土也好,總之,他們又開始蠢蠢欲動。

吐蕃從統一部落立國開始,就有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他們的生存環境惡劣,歷代都渴望從高原走下去,成為真正的農耕民族,而不是世代守在這片毫無希望的苦寒之地。

只能說,發動戰爭是吐蕃人的天性,就算沒有祿東讚的出現,戰爭仍然避免不了。

然而,吐蕃人選擇進攻的物件弄錯了。

他們可以向北進攻西域,向西進攻天竺,總之,進攻吐谷渾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吐谷渾是大唐的禁臠,不能碰的。

原因很簡單,吐谷渾這個國家,恰好扼住了絲綢之路的咽喉,大唐絕不可能將絲綢之路拱手讓人,這條路對大唐實在太重要了,當年太宗在西域設安西都護府,最大的目的就是守護絲綢之路。

吐谷渾若被吐蕃滅了,安西都護府的存在還有何意義?

從版圖上看,吐谷渾若被吐蕃掌控,那麼大唐將會被一分為二,原有的國土是其一,西域實際控制地區為其二,吐谷渾恰好將其割裂開來。

商路被斷絕,戰略地位盡失,國家尊嚴被嚴重挑釁,西域從此孤懸域外,失去只是遲早的事,大唐碩大的版圖將會縮水至少三分之一。

這些,都是失去吐谷渾這個藩屬國後,給大唐帶來的弊端。

不能忍了,再窮都不能忍了。

如此嚴峻的時刻,李治若稍有妥協,大唐臣民對他的評價永遠不可能超越太宗先帝。

“戰!”

太極殿上,軍方將領們紛紛暴喝請戰。

李治端坐殿內,陰沉的眼神從十二道冕旈的縫隙中透出來,格外森然可怖。

得到吐蕃入侵吐谷渾的訊息後,長安的朝臣立馬聚於太極殿,就連久不上朝的李勣也親自來了。

“老臣願領兵出涼州,入吐谷渾,驅逐吐蕃賊子。”李勣從朝班裡站出來,躬身請戰。

李治微驚,急忙道:“老將軍年事已高,不可領兵,只需穩坐長安,遙相籌謀便是。”

李勣面無表情道:“老臣今年七十許,仍可日食三鬥,啖肉五斤,耳聰目明,四十斤的馬槊輕鬆舞之,何來老邁之態?陛下,老臣請戰。”

蘇定方這時走了出來,笑道:“英公還是在家歇著吧,老臣比英公年輕幾歲,若由老臣領兵,斷不會教吐蕃賊子得逞,陛下,請遣老臣領兵與吐蕃賊子一戰,定不辱使命。”

李勣大怒,但仍維持著儒雅的風度,捋須冷眼瞥著蘇定方,道:“蘇老兒不服,老夫願與你比試一番,排兵佈陣還是捉對廝殺,由你選來,試試老夫是否真老了,敢接戰否?”

李勣在軍中的威望還是非常高的,這番話說出口,蘇定方立馬訕然笑了笑:“英公莫誤會,老夫只是擔心你的身子而已……”

老將們紛紛請戰,李治坐在殿內正是熱血沸騰,胸中盪漾著一片操天日地的激情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在殿內傳出來。

“陛下,臣以為,我大唐不可出戰!”

殿內頓時一靜,眾人愕然望去,卻見劉仁軌面無表情地站了出來。

老將們愣過之後,立馬指著劉仁軌的鼻子破口大罵起來,“國賊”“佞臣”“誤國”之類的帽子,一頂接一頂朝劉仁軌腦袋上扣去。

就連脾氣向來溫和的李勣也眯起了眼,眼中暴射寒光。

面對老將們的謾罵,劉仁軌卻不為所動,待罵聲稍歇之後,他才緩緩開口道:“各位將軍領軍出征,臣不說什麼,前提是,你們千里奔襲可否不帶糧食輜重?”

老將們又一呆,蘇定方怒罵道:“大軍出征,哪有不帶糧食的道理?說的什麼屁話!”

劉仁軌冷冷道:“因為國庫已沒有糧食了。”

大殿再次安靜下來,老將們的臉色一個比一個難看,面面相覷後,沒人再吱聲。

不帶糧食出征?戰神李靖再世恐怕都沒這本事領兵,離開長安不到五十里,軍中就會譁變。

李治的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國庫的情況沒人比他更清楚,劉仁軌說的是實話,確實無糧了。

今年本就是個災年,北方諸地大旱,糧食早被調往北方賑濟百姓了,而今年的秋糧收成更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各地官府向國庫繳納的賦糧少得可憐。

不得不說,吐蕃選在這個節骨眼對吐谷渾發起戰爭,大約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們算準了大唐今年糧食極為匱乏,不敢出兵,這才肆無忌憚地放開手腳揍吐谷渾。

在這個年代,國與國之間交戰,打的就是各自的糧食和人口底蘊啊,沒糧食還打啥?

原本豪情萬丈的李治,瞬間英雄氣短,像一個即將被婆娘逼著離婚分財產的落魄男人,憂愁地撓頭嘆氣。

“依劉中書所見,大唐若不出兵,該如何處置乎?”李治問道。

劉仁軌白眼一翻:“臣不知。”

殿內君臣頓覺胸中翻湧起一股逆氣,短暫沉寂過後,又是一片破口大罵聲。

劉仁軌卻面無表情道:“臣拿不出正確的決定,但臣知道什麼是錯誤的決定。”

“大唐出兵,就是錯誤的決定。”

是實話,也是廢話,李治覺得好累。

7017k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是一個原始人
我是一個原始人
天空一洗如碧,陽光普照山林,整個世界都顯得一片安靜祥和,帶著一種獨有的靜謐。 看著穿著性感虎皮短裙手裡拿著棍子,帶著十餘個人嗷嗷叫著去追趕披毛犀的首領,韓成禁不住的將稍微蜷著的右手放到微張的嘴邊,再一次的發出了感慨:“我的天吶!”(沒有系統,沒有空間,不帶外掛的穿越,純正的原始種田文,不會出現修仙之類的東西,喜歡輕鬆種田的書友請放心閱讀)
墨守白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亂世悍卒,平定天下從殺韃子開始
神凰五年,塞北狼騎大舉南下,橫掃河北中原,飲馬長江。江山半壁淪陷,各地盜賊蜂起。 楊越穿越來到亂世之中,被潰兵裹挾,卻以此為契機,一步一步,建立自己的勢力,招撫流民,擴大地盤,剷除奸臣,萬民歸心,直到驅逐韃虜,平定天下。
萬千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大唐雙聖臨朝,楊易穿越而來,成為太平公主的家令。楊易:“殿下,身為皇室公主,豈可口出粗俗,動手傷人?”太平公主:“你管的著嗎?”楊易:“國有諍臣,不亡其國。這公主府裡,自然也要有一個敢於直諫的家令,公主殿下才能走的更遠。”太平冷笑:“這麼說來,你還是個忠臣?良臣?賢臣?”楊易:“微臣只是直臣......”太平:“威脅公主,忤逆主君的直臣?誰給你的膽子?誰讓你這麼行使職權的?”楊易:“微臣是調露元年
橙汁兒羊
爭魏
爭魏
諸葛亮五丈原隕落之後。群雄割據、英雄並起的大時代也隨之落下帷幕。 轟轟烈烈三國進入最後四十年。似乎天命皆歸於司馬氏。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未到最後一刻,焉知勝負如何?
蒼穹之魚
時空之門:林羽的古代奇緣
時空之門:林羽的古代奇緣
秉承,既來之則安之,偶然,覺得穿越這個詞,很緊固現在,這種狀態,有種流氓寫法,啥都會呀,天文地理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 再來的宮鬥權臣
古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