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二年。
對統御天下的秦國來說,是值得銘記,並被稱作多事的一年。
這一年,剛進入十月新年,右丞相隗狀便上書告病,求歸家鄉。
“臣年邁老朽,身軀多有疾病,常臥於床,更偶有失憶之狀。臣自覺身居高位,而無力為陛下效勞,特請辭於陛下,讓位於賢才也。”
白髮蒼蒼的隗狀趴在地上,向始皇帝請求讓出帝國右丞相的位置。
對此,朝中諸卿多有預料。
因為隗狀已經七十餘歲了。
他是如今還站在秦國朝堂上年歲最大的臣子。
自從秦王政十七年,隗狀擔任丞相,和昌平君搭班共同輔佐秦王政治國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五年的時間。
在天下統一前,隗狀為這個國家算是殫精竭慮,貢獻了很大一分力量。秦之所以能兼併六國,離不開這位老丞相的輔助。
但在秦國統一後,隗狀一改之前的作風,面對君王的任何決定都是唯唯諾諾。
不管是秦始皇要修建宮殿馳道,還是四方開戰,作為右丞相的隗狀都不過多發表意見。
對於丞相府中的各種政務,隗狀也依仗年老為藉口,將事情盡數扔給了左丞相王綰。
趙佗剛開始還覺得這老丞相只是個尸位素餐的貨色,接觸久了,才發現此人政治敏感度很高啊。
面對皇帝的任何要求,隗狀都唯唯諾諾,使得統一之後心態膨脹的始皇帝看他很順眼,不會產生君臣衝突。
而對頗有野心的下屬王綰,隗狀將手中實權盡數交出去,使王綰名為左相,實則掌握整個相邦的權利。王綰大權在握,對他這位被架空的右相,自然也是尊敬有加。
說隗狀是尸位素餐,其實沒錯。
但換一個角度想想,就發現他才是那個能平安活到最後,並帶著榮譽退隱的人。
“大概是昌平君之事給了他刺激吧。”
趙佗暗暗感嘆。
當年伐楚之役昌平君叛亂,秦國朝堂被暴怒的秦王政大清理一波。
上到昌文君,下到數百與楚繫有關的臣子,或是被誅殺,或是被貶謫流放,與昔日嫪毐之事相比,也不遑多讓。
如此大的變故,讓隗狀有所改變也是正常的。
而現在,就是他榮耀退隱的時候了。
果不其然,面對隗狀的告老請辭,始皇帝愉快的同意了。
對於這位退休的老丞相,始皇帝不僅多有田宅和金錢賞賜,更賜其爵位為駟車庶長,以示褒揚。
“臣多謝陛下恩德。”
隗狀笑眯眯的叩首謝恩。
從群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到如今的大一統盛世,曾有無數的名將良相出現,他們聲威冠於天下,堪稱一時俊傑。
但像隗狀這樣能活到七十多歲,帶著榮譽和富貴平安歸鄉的,卻沒有幾人。
與此同時,朝堂中有人的眼睛亮了。
御史大夫馮劫。
秦國慣例,御史大夫是丞相預備役,一旦有丞相退休,通常都是由御史大夫補位。
所以隗狀這一走,大機率是王綰升為右丞相,馮劫補為左丞相。
“我若為左丞相,吾兄馮去疾為秦之上卿,馮無擇為統領大軍征伐南越的主帥。我馮氏一族,將在秦國徹底騰飛啊!”
就在馮劫心中遐想萬千的時候。
數日後的另一場大朝會上,皇帝的任命讓他吃了一驚。
在升任王綰為右丞相後,始皇帝就當眾宣佈了左丞相的人選。
“廷尉李斯,為朕並一宇內多有獻策,並修訂秦法,大有建樹,今為左丞相。”
“臣李斯,多謝陛下恩德。”
李斯上前,叩首謝恩。
他抬頭看到旁邊滿臉驚愕的馮劫,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馮無擇率二十萬大軍南征百越,若讓你馮劫再在朝中任為丞相,那你馮氏還得了?”
“我這相位,還得感謝馮無擇啊。”
相比於馮劫的驚愕,李斯的喜悅。
趙佗對於始皇帝任李斯為相的事情,感覺理所當然。
“李斯果然當丞相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提前打壓了儒家的緣故,王綰沒有被牽連太多,現在升成了右丞相,還壓了李斯一頭。王綰好像才五十左右吧,比李斯小了十多歲。只要他後面不出亂子,說不定還能和我一起熬死李斯呢。”
趙佗心中暗想。
他如果想大刀闊斧改革秦國的體制,李斯是個絕對的攔路虎。
和儒家走得近的王綰,反而更容易和趙佗合作。
政治場上,是需要盟友的。
按照趙佗的設想,等到日後熬死了李斯,他就可以和王綰進行利益交換,換取對方對自己改革的支援。
再等到扶蘇上位。
上到君王,下到丞相都支援改革。
那這個大秦,將在他趙佗的主導下徹底變天,不用像現在這樣處處都有顧忌。
當然想象只是想象,趙佗的目光很快就從這場朝廷官員的變動中收了回來,認真幹起了他的工學大事。
秦始皇三十一年的下半年,他的心思基本都放在了興工學一事上。
相比一個兩個的單純科技,興工學,為秦國打造一個系統的培養人才的體系更顯得重要。
根據趙佗的設計。
這個工學招收的學室子弟,主要是工匠群體。
不限制年齡,不限制爵位。
只要是工匠,透過考試之後,就有成為工學子弟的資格。
趙佗不限制爵位的理念一出來的時候,引來一些人的反對。
他們舉例說秦國一向以爵位為尊,就連文法吏的學室子弟,都有父輩的爵位或是官職的要求。
若是工學不限制爵位,那豈不是和國情不符,與商君“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的原則相背離嗎?
甚至就連章邯這個少府丞也感到擔憂。
他建議趙佗不如讓無爵位的工匠需要考試才能進入學室,而有爵位的工匠子弟可以免試入學,如此就能保留有爵者的特權。
反正工匠中有爵位的並沒有多少人,對於大體上並無影響。
趙佗對此嗤之以鼻。
他趙佗之所以要興工學,正是為了以此為開頭,慢慢撬動軍功爵制。
若是橫加一個爵位限制上去,那和沒改有什麼差別?
這事情和有爵工匠的數量沒關係,純粹是原則問題。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此古之賢良者皆不問爵位出身。我大秦向來唯才是舉,更別說是這需要專業技術的百工了。”
“在我這裡,只看才能,不看爵位!”
趙佗態度強硬,憑著自身的威信和手中的權力,強勢將所有異議的聲音壓了下去。
如果連一個工學都壓不住,那他還談什麼改革大秦?
在趙佗的設計下,秦國的工匠想要進入工學,成為工學弟子,需要透過三道考試。
一是識字,這是最基礎的東西。
進入工學要學習系統的物理和百工知識,畢業後還要做各地分管百工的官吏,不識字怎麼能行?
所以識字是硬性要求,好在秦國有物勒工名的制度,大部分工匠多多少少都認識一些字。再加上如今紙張在各官署普及,雕版印刷術同樣在日常使用。將李斯、趙高等人撰寫的《倉頡篇》等識字課本印刷後下發各工署,讓工匠們擁有學字的機會並不困難。
識字之後,第二道考試就是數術。
數學在物理和百工上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不通數術,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工匠,所以這個考試很有必要。
至於第三道考試,則是實操。
趙佗要的可不是脫離了實際的理論人才。
想要進入工學,那都必須能做出一定數量的器具才行。不管是踏碓、石磨還是冶鐵,亦或者其他器物,反正這些工匠手上總要有真功夫。
這種能識字,算術好,還會實操的工匠,在透過各工署報名後,就可以參加少府舉辦的工學考試。
一旦透過考試,他們就能從崗位中脫身,進入工學,學習裡面的各種知識。
據說工學的教材之一,是源自神書《公輸殘卷》改編的《物理》一書,讓無數工匠聞之便呼吸加速,渴望至極。
而工學子弟在工學中透過相應考核後,就可以外放為各地的工師等官職。
這些職位不高,屬於小吏級別,但已經是擺脫了普通的工匠之身,完成了階層跨越。
甚至比軍功爵還更吸引人。
畢竟你在戰場立了功升了爵,回到家鄉還不一定能當小吏啊。
工學制度一出,頓時讓無數工匠趨之若鶩,奉少府趙佗為聖人。
當然,若是在相應時間和限定次數內不能透過考核的學室子弟,就會發回原籍,打回原形。
總體來說,工學制度算是公平。
趙佗給了這些工匠上升的機會,但能不能完成階層跨越,就看個人本事了。
在某種程度上,這也屬於是唯賢能者為官吏的範疇。
所以當趙佗的工學制度上報給皇帝的時候,並詳細解釋了一番後。始皇帝對此是沒有意見的,甚至有些期待趙佗這個嘗試的結果。
一直到秦始皇三十二年的春天。
趙佗籌辦的工學在透過重重考試之後,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子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來自南方越地的使者,為秦國朝堂送來了一個大好訊息。
秦將馮無擇率大軍突襲閩越成功,逐閩越王無諸,佔據閩越之地。
馮將軍,又打下了一個越國!
始皇帝在秦宮中收到了這個訊息,大笑三聲。
雖然他對馮無擇在信中說自己重病的訊息有些不悅。但皇帝還是命人傳告下去,通告全國,以鼓舞人心。
同時顯示他這個皇帝發動百越之戰的正確性。
朕要打的戰爭,就沒有不勝的!
馮府中,今日休沐在家的馮敬也聽到了滿城傳聞的這個大好訊息。
“我父大破越人,佔據閩越,乃是大功。”
“來人,去請王賀君子和李於君子前來,再叫來吾弟作陪!”
“為慶賀吾父大勝,今日打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