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軍打破杯子被敲詐後續

第六百七十四章:驚弓

下相以北二十里處,是一片寬闊的原野,地勢平坦,可供人縱馬奔騎,被當地人稱作小原。

現在此地黑旗招展,除了外圍負責警戒的哨兵外,上千秦卒正坐在地上休憩。

「君侯,叛賊已經出城了。」

趙廣全身披掛,走到主帥面前,大聲稟報最新得到的訊息。

趙佗正低頭看著手中的地圖,聞言點了點頭:「這項梁眼力不錯,我派人趕回彭城調遣騎兵來下相馳援,算算時間,不是在今晚就是在明早就能抵達。項梁如果再遲上一天,我軍就能得到數百騎兵的支援,他看來是算到了這一點,才迫不及待進攻。」

「君侯說的是。」趙廣附和了一聲。

轉而又猶豫道::「據我軍斥候觀察叛軍人數眾多,當在兩千人以上。而我軍騎兵明日將趕到,不如暫且後撤,以避其鋒芒,待到我軍增援趕到,再發動進攻,一舉擊破叛軍。」

趙佗笑著搖頭道:「你說的穩妥,但沒必要這樣。」

「叛軍人數雖然多,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項氏裹挾的下相青壯,這些人沒有經歷過訓練又沒有什麼戰心,正是忐忑惶恐之時,急需要打贏一場戰鬥來穩固軍心,我軍如果撤退,項梁一定會藉此機會宣揚,反倒能提升那些青壯計程車氣。」

「還是一擊而破的好啊,可不要忘了,我所帶的郎衛騎兵共有兩百,你手下還有郡騎兵一百。有著三百騎在手,不用等待支援,也能擊破叛軍。」

「將軍,秦軍已在五里外列陣,看上去是在等待我軍前去交戰。」

作為斥候首領的侯五縱馬奔到項梁身側,向他稟報軍情。

「嗯。」

項梁點了點頭,又對身側一個年輕項氏子弟道:「項聲,傳我將令,命眾軍暫停趕路,以恢復體力。」

見到項聲面露疑惑,項梁解釋道:「兵法雲,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我軍趕路十餘里奔襲來,兵卒疲憊,在這種狀態下前去攻打秦軍,一定會被趙廣以逸待勞擊破,還是先休息一陣,等到我軍精力恢復再行出擊。」

「叔父精通兵法,說的甚好。」

項聲恍然大悟,稱讚一聲後,就下去傳達休憩的軍令。

三千舉著「楚」字旗的楚軍,除去數百人在前面防護外,其他人都坐在後面休息,緩解一路跋涉的疲勞。

作為全軍主帥的項梁,則是面色凝重的望著前方秦軍的方向。

楚軍主攻,長驅二十里來打秦軍,不管士卒們休息的再好,體力和精神上都會疲憊,不如以逸待勞的秦軍,這是一個劣勢。

但項梁沒有辦法。

他估算過時間,趙廣如果在知道他舉旗的時候就派人前往彭城求援,那麼秦軍的騎兵最快今晚,最遲明天就一定能到達。

然後再過幾天,大量的秦軍步卒也會趕過來,到時候他項梁的軍力優勢就會大大減少。

秦軍增兵的速度,絕對比支援他項梁的楚人快。

所以項梁必須要搶在秦軍援兵抵達前,先破趙广部,然後攜帶大勝之威,一路裹挾楚人,壯大聲勢,直取彭城,這才是他們唯一的生路。

此戰不得不打,他也不得不主動出擊。

「好在趙廣沒有後撤避開我軍,去等待秦軍支援。他如此自大的要和我軍決戰,倒是給了我一個機會。」

想到此,項梁心中有些慶幸。

只是這個慶幸,沒過多久就被秦軍的箭矢射滅。

「敵襲!秦軍騎兵來了!」

淒厲刺耳的聲音在林中響起,將後方正在休憩的下相青壯嚇了一跳,一些人甚至當場拔腿就往後跑,一看

就是早有準備。

幸虧項梁在後方佈置有項氏子弟和僮僕擔任的督戰隊,當場就砍了幾個人的腦袋,殷紅的血飛濺而起這才鎮壓住了那些青壯逃跑的心思。

「叛逃者,立斬!」

項聲縱馬奔於路側,對著這些青壯舉劍大叫:「你們怕什麼,不過是秦軍小股騎兵,意圖騷擾我軍,現在已被我軍騎兵和弓弩手驅逐!這是秦人怕了我軍啊,這才前來騷擾襲擊!」

隨著項聲的吶喊,隊伍這才安靜下來。

在整個楚軍的前方,項梁臉色已是黑成了一片。

項纏騎馬回來,有些後怕道:「秦軍騎兵約百騎左右,個個操弩,我軍騎兵還未靠近,就被射落十數人,幸虧有項襄帶弓弩手跟上來,才將他們驅離。」

項梁面無表情的點頭,說道:「這趙廣是要用騎兵來消耗我軍戰心,此賊不愧是趙佗麾下宿將,果真厲害。」

項梁感覺腦袋有些疼起來。

他手下的三千人大部分都是步卒,騎兵差不多就百騎的樣子。

這還是蒐羅了項氏以及下相各宗族的馬匹才湊齊的。

雖然人數和趙廣手下的郡騎兵相當,但裝備和弓馬嫻熟程度上就遠遠不如了,打起來完全不是對手,騎兵一旦放出去,就是被對方殺戮的結果。

「只能靠步卒的數量補齊了。」項梁只能暗歎一聲。

但沒過一會兒,地面上就再次傳來隆隆馬蹄聲,那些剛剛被驅趕走的秦軍騎兵又回來了。

這些騎兵駕馬來襲,速度極快,突然奔到楚軍陣前,噼裡啪啦就是一陣射,將還沒反應過來的楚軍士卒射翻了十餘人,然後在一陣陣慘叫聲中,在楚軍的騎兵和弓弩手上來之前,這些秦軍的騎兵立刻勒轉馬頭跑了。

這第二波突襲對楚軍的傷害不大,只傷亡了十多人,但是讓軍心本就不穩的下相青壯變得仿若驚弓之鳥,一個個面色驚惶。

就連項氏子弟和僮僕們也都面色不安。

「可惡的趙廣!」

項纏氣急敗壞的奔到項梁面前,獻出一計:「將軍,這些秦人是故意來騷擾我們的,不如讓弓弩手埋伏在前方道路兩側,等到秦軍騎兵再來之時,吾等就萬箭齊發,讓他們有來無回!若能射殺一波,定可以提振軍心。」

項梁點頭道:「此計可行,立刻安排。」

「等秦人的騎兵來了,乃公射的他們一身都是箭。」

項纏惱怒下,也不顧曾經的貴族身份,罵罵咧咧的下去安排埋伏事項。

只是楚軍這一等,就等了好半天,秦軍騎兵都沒有再次出現。

「趙廣應該是算到吾等定會做出防備,故而偃旗息鼓,不再前來騷擾,此賊不可小覷啊。」

項梁嘆了一聲,然後便喚來項聲,下令道:「秦軍騎兵既已被吾等威懾,不敢再來。我軍士卒也休憩完畢,當一鼓作氣,直取秦軍!令全軍出擊!」「遵將軍令!」

項聲應諾,下去傳令。

很快這一支三千人的楚軍便踏上了前路,項梁擔心趙廣會有埋伏,一路小心防備。

可惜他這些擔憂是多餘的,一直到楚軍走完這五里路程,見到在小原處列陣的秦軍方陣時,也沒有出現意外。

就在數百步外,一支全副武裝的黑甲秦軍已經站成長方陣列,其士卒皆按照什伍排列,佇列有序,整整齊齊。

且這些秦卒無一人發聲,就那麼筆直的站在那裡,手握矛戟弓弩,用一雙雙冷漠或是飢渴的眼神盯著項梁的部隊,就像是一頭趴在地上隨時擇人而噬的黑色猛獸,給楚軍帶來了極大的壓迫感。

咕咚!

不少楚人不由自主的吞嚥著唾沫,生怕

秦軍在他們佈陣的時候,突然發動攻擊。

項梁也害怕此招,所以安排了一支敢死義士做好了防備,一旦秦軍發起攻擊,他們將衝上去迎敵,為楚軍列陣爭取時間。

好在對面的秦將似乎頗懂戰場上的君子之道,竟一直等到楚軍列陣完畢後,才進行下一步動作。

項梁駕馬站在軍前,就看到數百步外的秦軍軍陣中,走出十個手拿奇怪物體的人來。

「喇叭?」項梁眉頭緊蹙。

那些人手中的東西他認得,乃是秦軍從伐魏之戰後開始流行的器物,名為喇叭,人將喇叭放在嘴邊說話,這東西就能將聲音擴大,十分的好用。

據說秦軍每一百人中都會配備一套喇叭,作為軍吏講話和號令時所用。

「開戰之前,這趙廣是想借著喇叭來恐嚇?」

項梁嘴角微勾,秦軍越發出威脅和恐嚇,只會讓他手下的三千人越發堅定的反秦。

然而下一刻,讓項梁驚愕的話語出現了。

「叛軍賊寇們聽著,如今站在你們面前的乃是曾覆滅楚國,擒殺叛賊熊啟,北滅代東覆齊,征服塞外蠻夷,百戰百勝的大秦武功侯!」

大秦武功侯!

當聲音隨著風飄入楚軍軍陣的時候,所有人都驚住了。

人的名樹的影。

大秦武功侯在楚地的名聲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特別是在泗水郡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用來止住小兒夜啼。

只需喊上一聲「趙佗來了」,再頑皮的孩子也會立刻止住哭聲。

如此情況,可見趙佗之名對這些楚人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陰影。

那些秦卒藉著喇叭一呼喊,楚軍後方的那些下相青壯們瞬間臉色都變了。

項梁也是震驚無比。

「趙佗······來的不是趙廣嗎?」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風起遼東
風起遼東
明朝萬曆末年,遼東女真崛起,朝廷黨爭激烈,天災頻發
守豬帶two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大概是寫一個作者對自己作品和主角的變態掌控# 越青君穿成了一本男主官場文的男配。 主角是位心懷天下的少年郎,原想兼濟天下,澤被蒼生,卻深陷權鬥,不得脫身,掙扎浮沉十餘年,最終看透官場黑暗,以身為餌,為他選擇的未來明君鋪了最後一條造反路。 內容之黑暗,一度被票選為年度網路小說黑榜第一。 作者也因為掛羊頭賣狗肉,文案標爽文,被無數讀者罵出了黑心人販子的外號。 作為黑心人販子本人,越青君後來懷疑,是不
觀山雪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劉楚穿越漢末,覺醒【霸主系統]。 開局完成系統任務繫結主城成為九門縣縣令,獲得【項羽模板],武力值拉滿。 只要建造主城便會得到豐厚獎勵。 [修復破敗不堪的城牆,獲得獎勵三千長槍、三千甲冑] 【修復年久失修的護城河,獲得獎勵一百匹戰馬 [主城人口達到兩萬人,獲得練兵光環] 【為主城組建軍隊,獲得一千長弓、兩萬箭矢] 一個月後黃巾起義,張角率兵在九門縣外,看著雄偉高大且堅不可摧的城牆、兵甲精良的守軍、
暴脾氣的螃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下一本古耽求收《你親他一口就好了》,在臨死前親了死對頭一口對方卻說還要,他:? 本文原名《花大人他只想要一個孩子》 本文簡介 花念和魏宿是死對頭,朝上無事都要拉對方出來溜一圈的那種。 兩人見面如同仇人,張嘴就是嘲諷。 魏宿有病,早年幫著皇帝奪權留了眼疾,一旦發作便會短暫失明,一次魏宿眼疾發作落了難被人救起。 卻被綁著餵了藥與人纏綿了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他不知對方是何模樣,不知年歲,連男女都不知,
祈贏
三國:貂蟬是刺客?甘夫人要幫忙?
三國:貂蟬是刺客?甘夫人要幫忙?
穿越三國,開局就迎來刺客貂蟬的刺殺,甘夫人有難言之隱,主動尋求幫助。 與劉備稱兄道弟,跟曹操共同愛好。笑看劉珣帶著典韋、許褚這對活寶如何熱血三國,征戰天下。 作者第三本三國小說,歡迎大家閱讀。
老黃金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