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功德

第2集《瑜伽菩薩戒本》

好,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二頁。

我們這一科是解釋標題,標題當中的第二科別明戒法,我們各別的解釋菩薩戒的內涵,這當中有受體、隨行跟失舍,我們現在接著講菩薩戒退失的因緣。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有兩個因緣會退失菩薩的戒體:

第一個、以上品纏犯四重戒。

上品纏在戒文當中講到有兩個因緣:

第一個是數數現行都無慚愧,也就是說你在造作的時候,你依止的是一個猛利的貪瞋痴煩惱,煩惱的勢力特別猛利,所以在造作之前,乃至於造作之後,完全沒有慚愧的心情,你的慚愧心被你的煩惱所矇蔽,而且你是一次一次的造作,數數現行都無慚愧,這樣子的造作四重戒法,你菩薩戒體就退失掉,這是第一個因緣。

第二個是深深愛樂見是功德。前面依止的是一個猛利煩惱,這個地方依止的是一種邪見顛倒。就是說四重戒法本身是一個過失相,但是你認為造作這個犯戒的行為是一個功德相、是會讓你離苦得樂的,就是深深愛樂見是功德,你把這個犯戒的行為當做是一種功德相,就是你這個人起顛倒,你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功德、什麼是過失,這種情況也就退失了菩薩的戒體。就是你依止上品的煩惱跟邪見來造作四重戒法,這是第一個因緣。

第二個、退舍無上菩提心

菩提心本身是包括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是說你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你的心情開始厭惡無上菩提,你不再追求無上菩提,你作如是思惟「追求無上菩提所花的時間太過久遠,所要造作的事情太過多、太耗神」,這個時候你放棄了無上菩提,你好樂追求空性、好樂追求自身的解脫,你再也不好樂無上菩提,這個時候你的菩薩戒體也就退失掉了。退失了無上菩提,就是說你的生命已經不再往成佛之道邁進了,你那個相應於大般涅槃的力量就退失掉、消失掉。

這個地方「退舍無上菩提」我們解釋一下。菩薩的戒法是化教所收攝,不像聲聞法的制教有一定的舍戒儀軌,古德的判定是從義理上來判,就是說你針對一個懂你說話的人,向一個人、補特伽羅宣說:你從今以後不再行菩薩道,你從今以後不再追求無上菩提。一說,你的菩薩戒體就失掉。這個就是我們退失菩薩戒的兩個因緣,有其中一個就會使令你在成佛之道當中退失了菩薩的因緣。這個是我們菩薩戒的受體、隨行跟失舍。

這個地方我們簡單作一個總結。基本上我們修習菩薩戒有兩個內涵:一個是根本法門,一個是枝末法門。

根本法門:就是我們的受體,就是你在行菩薩戒之前要成就菩薩種性,要真實發菩提心,這是根本,就像一棵樹的根。

枝末法門:就是依止我們的根本所發展出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跟攝眾生戒,廣大的一個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三大法門。我們一個初心菩薩、一個凡位菩薩,我們剛開始所要重視的是根本法門,就是我們的菩薩戒體是不是如實的建立起來、是不是如實的堅固不退轉,這個可能是我們比較關心的第一個問題。

前面講到菩薩種性,我們是根據《瑜伽師地論》,就著一個人對法門的好樂來安立菩薩種性;現在我們也提出智者大師對於種性的看法來跟大家作參考,智者大師的種性不是根據對法門的好樂來安立,他是依著觀心,是直接觀察你內心的相貌,你就能夠檢查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種性,直接觀心就可以檢查出來,不必去看你喜歡什麼法門。

智者大師把眾生的法界分成了四種種性:

一、三塗種性:

就是說你心的相貌是一種增上噁心,你雖然偶爾會起善心,你看到眾生在大苦惱的時候偶爾也會起一些惻隱之心來幫助眾生;但是大部分來說你的心都是邪惡的,而且勢力廣大不可調伏,就是說你動不動就容易起貪瞋痴的煩惱。這種人在智者大師的意思,在三界流轉當中,你的生命多數是在三惡道裡面度過,偶爾到人天來,但是時間不會久遠,一下子又到三惡道去,除非你內心的功能改變。這種種性就是他的噁心強,他很容易起噁心,但是要起善心非常困難,而且要很特殊的因緣才能起善心,這種人智者大師判做三塗種性的眾生。

二、人天種性:

他內心的相貌就是增上的善心,他很容易生起善心,他很容易去幫助別人、他很容易對眾生釋放善意,當然你要是刺激他太厲害,他也會發發脾氣,但是他的內心當中善心強,那這種人是人天種性。這種人在三界流轉當中,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做人就是在天上、不是在天上就是做人,偶爾到三惡道去不會長久,他到三惡道去的時間不會太長,因為他的心善良。所以跟苦惱的果報接觸的時候,他容易從苦惱當中解脫出來,這種人判做增上善心。

三、二乘種性:

二乘種性的心是出離心,他的心情好樂出離,「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他一聽到三界的果報,內心就怖畏、特別的怖畏,就像牢獄冤家一樣的怖畏。他的內心當然不會去傷害別人,但是他對眾生也沒有任何關心悲憫的心情──但期自度,不欲度人,這種人也不歡喜跟人群接觸、也不歡喜熱鬧的場合,只是希望觀察空、無相、無作,安住在解脫涅槃,這種種性叫做出離種性,叫做二乘種性。如果他不改變的話,他即使修習種種的善法,這善法的力量也是引導他趨向偏空的涅槃,因為他的種性如此。

四、菩薩種性:

他就是菩提心,他內心當中「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夠解脫三界的果報而上求佛道;一方面也能夠對眾生釋放他的善意來下化眾生,在他有因緣、有能力做得到的範圍之下廣泛的利益有情」,就是我們說的「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能夠悲智雙運,那這種人叫做菩薩種性。

這個種性只是個大判,當然也有一些細微的地方,我們看佛陀的弟子憍梵波提。憍梵波提尊者,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做牛呞尊者。牛呞尊者他過去生因為譏笑一個阿羅漢,阿羅漢是一個聖人,所以他墮入到牛的果報,從牛的果報裡面解脫出來以後做一個人,他的嘴巴就跟牛長得很像,還有牛的餘報。但是他的果報體不能障礙智慧,他跟佛陀修習四聖諦法門而成就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佛陀說「你是一個阿羅漢,但是你長相像牛一樣,恐怕眾生會譏嫌你、造罪業」,所以佛陀就命令憍梵波提到天上去應供,你不要住在人間,到天上去,天人有神通,用天眼通看到憍梵波提,一看就知道這個人是一個聖人,不敢毀謗。

佛陀滅度以後,迦葉尊者召集了五百阿羅漢做第一次的結集,叫做五百結集。迦葉尊者在結集的時候想到憍梵波提,就派一個阿羅漢到天上去請憍梵波提到人間來參加結集,「希望你能夠把你所聽聞的法義貢獻出來」;但是憍梵波提講一個偈頌表達他的心情:「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如來滅後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我憍梵波提很真誠的頂禮與會參加結集的這些大阿羅漢,我非常的讚歎你們;但是我的心情「如來滅後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佛陀入滅了以後,我不想再到人間來了,他就入涅槃了。所以佛陀滅度以後,很多很多的阿羅漢就馬上入涅槃。這五百結集中被迦葉尊者點名到的人,迦葉尊者要求他們「暫時不要入涅槃」,我們有更重要的事情,令正法流通到後世。如果我們在阿羅漢當中,我們去觀察,舍利弗尊者就有所不同。

你看在《法華經》上,舍利弗尊者在三週說法的時候,佛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講到大乘佛法是佛陀出世的本懷,講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佛陀剛開始為了要度化眾生,於一佛乘分別說三,講了聲聞、緣覺、菩薩;但是在臨滅度之前就鄭重的宣佈,事實上整個修學佛法只有一條路,就是成佛之道,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遲早要成佛,其它都是方便的道路。

這當中,舍利弗在佛陀開演《法華經》之前,他自己就有一個心情,他說「我等同入法性」,我舍利弗尊者也證得了空性法性,文殊菩薩跟普賢菩薩也證得了空性法性,為什麼文殊、普賢菩薩能夠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轉大法輪、成就辯才,我一個阿羅漢只能夠在山中裡面觀察空、無相、無作!他內心當中就是有種好樂大乘的心情,乃至於到最後他也說「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感傷自己為什麼沒有成就諸佛的功德莊嚴。所以在三週說法的時候,諸位阿羅漢當中第一個回小向大的是舍利弗尊者,他是第一個。那這是什麼因緣呢?

就是舍利弗尊者在修聲聞法之前,其實他曾經修過六十小劫的菩薩道。他過去曾經發心要發菩提心自利利他,後來遇到一個婆羅門在路上哭泣,舍利弗尊者說:你為什麼哭泣,哭得這麼傷心呢?這個婆羅門說:我的母親生了重病即將死亡,但是這個病的藥是要用修行人的眼睛來調藥,才能夠把這個病治好。舍利弗尊者聽了就如是思惟:我發心行菩薩道,要把我所有的財物乃至色身佈施眾生,現在這個機會現前。他就把左邊的眼睛挖下來送給這個婆羅門說:你拿這個眼睛去治你母親的病吧!婆羅門就說:師父,我母親的眼睛要右眼,你挖的是左眼。你怎麼不早說呢!好吧,既然好人要做就做到底,他又把右眼也挖下來送給這個婆羅門。但是這個婆羅門把眼睛聞一聞說:你這個修行人戒行不清淨,眼睛這麼臭穢。往地上一甩就離開了。這下子就深深的傷害到舍利弗尊者。

當然聖人的心,他有我空法空的智慧,觀察這一切境界無有少法可得,凡夫的心情是有所得,有所得就容易心隨境轉,舍利弗尊者就如是思惟:眾生如此難度,罷!罷!罷!從今以後就不再跟眾生接觸了,就修自己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正式的退大取小。雖然退大取小,他曾經在六十小劫當中發了菩提心所成就的大乘善根沒有退失,所以你看他成就阿羅漢以後,他大乘善根就在他內心深處、在那個地方鼓動,告訴他「你還沒有究竟,你還有進步的空間」,所以他是第一個回小向大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在成佛之道的過程當中:

如果我們今天很冷靜的、很客觀的看一些小乘的經典、看大乘的經典,我們應該要有遠見。當然,我們身為一個生死凡夫,我們覺得佛道離我們如此的遙遠,我們如果到阿羅漢的階位去暫時的休息一下也是無可厚非,也無妨。但問題是,因為我們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是帶著煩惱障、業障、報障在修行,所以我們急於要解脫,很可能就會走小乘的法;但是這一條路走過了以後,等到你這個小乘的種性要扭轉,你到後期的路的時候,你就會發覺困難重重。你看這些小乘的覺者,尤其是定性聲聞,他長時間熏習苦空無常的人,他雖然發菩提心,他有事沒事就入三昧(呵──),就入這個空觀。佛陀就說:善男子,起,你曾經發菩提心,你還記得嗎?對對對,要出來。(呵──)就是說那個等流性很強。

所以我們應該要遵循佛陀對我們的教誨,我們直接修習大乘法是最圓滿的道路,雖然我們可能做得不夠好,但是你因地的時候一定要成就大乘種性,這是非常重要,否則你到後來一定會後悔,因為你把種性搞壞了。所以既然我們遲早要成佛,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就應該走這一條正確的道路。那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修習菩薩戒法有兩個根本:第一個根本就是我們的戒體,也就是我們的菩薩種性跟菩提心;第二個是枝末法門,就是我們要廣泛修學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當我們能夠依止菩薩戒體來修習菩薩三聚淨戒,我們就正式的隨順於大般涅槃、隨順於成佛之道。

甲三、六種菩薩戒對照表

在我們漢傳的菩薩戒當中,翻成中文的菩薩戒有六種:

一、「菩薩瓔珞經」《菩薩瓔珞經》總共有十條「重戒」,就是「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說四眾過、不酤酒、不自贊毀他、不慳、不瞋、不謗三寶」;「輕戒」是「八萬威儀戒」,它所加被的「根機」「通道、通俗」,包括出家、在家。

二、「梵網經菩薩戒」本也是十條「重戒」,「輕戒」是四十八輕戒,也是通出家、在家,「通道俗」。

三、「善戒經」有八條「重戒」,四十八條「輕戒」,只限製出家眾修學,「局僧」。

四、「優婆塞戒經」有六條「重戒」,二十八條「輕戒」,是侷限在世俗人。

五、「瑜伽菩薩戒」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習的戒,有四重「四十三輕」,也是「通道俗」,通於出家、在家都可以修學。

六、「菩薩戒本經」有四重「四十一輕」,也是「通道俗」。事實上《瑜伽菩薩戒》跟《菩薩戒本經》都是出自於《瑜伽師地論》的〈戒品〉,是同本,但是翻譯不同而已,內涵大致是相同的。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在《菩薩瓔珞經》上說:「一切菩薩凡聖戒盡心為體,心無盡故戒亦無盡。」菩薩戒是「盡心為體」,它是以你的菩提心為自體,菩提心本身是一種時空無盡的修學,所以你修習戒法也不應該有所侷限,就是六種戒法都應該修學,只要你受了菩薩戒。因為菩提心的內涵,開展出來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個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說你受了菩薩戒,這六種戒法你都要修學;不像聲聞戒法,聲聞戒法它是侷限的,你受了這一部律,你受四分律、五分律,你就修學這一部律就好,所以律學就有所謂的部派佛教,大家對律學的看法不同而產生部派。但是菩薩戒沒有所謂的部派,就是說你受了菩薩戒,你所有的菩薩戒遲早都要修學。

我個人有一些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在六種菩薩戒當中,我建議大家以《瑜伽菩薩戒本》做基礎,因為「瑜伽菩薩戒」容易做到,它多分攝受的是凡位菩薩;以《梵網經菩薩戒》做究竟,《梵網經菩薩戒》講得最圓滿。但是初學者修學《梵網經》會覺得境界很高,因為它這個地方很多都是攝受法身菩薩,像我們對法寶的恭敬──刺血為墨、析骨為筆,有時候只在觀想用,沒有辦法實際付諸行動。所以《梵網經》可以當做我們的修學菩薩戒的究竟;但是在下手的時候,我們可以以《瑜伽菩薩戒》做基礎。這以上是解釋標題。

貳、修學宗要

甲一、正明大乘兩種根本

我們在講授菩薩戒法之前,把修學的宗要作一個說明,這當中分兩科:甲一、正明大乘兩種根本,甲二、結示菩薩五德。根本就像一棵樹的根本,樹有根本才能夠產生枝葉華果;我們修學菩薩戒亦復如是,要依止兩種根本才能夠開展出廣大的菩薩戒法。大乘兩種根本:第一個是菩提心,就是我們心中的願力;第二個就是正知見,心中的智慧。

乙一、菩提心

丙一、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

菩提心我們分兩科,先看丙一、明發心為趣入大乘之門,說明發菩提心是趣入大乘之門,這當中我們看《廣論》,有三段。先看第一段總說:

《廣論》雲:此中佛說兩種大乘,波羅蜜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於此大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

佛陀在大乘經典當中講到大乘法門有兩個:第一個是「波羅蜜多大乘」跟「密咒大乘」。「波羅蜜多大乘」又叫做顯教大乘,顯教;「密咒大乘」就是密教大乘。顯教的意思是說,在整個修學當中,顯教它的義理觀念,它所觀的實相道理是明白的用文字表達出來,比如說佛陀在詮釋無常,他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用夢幻泡影來解釋一切法的無常、來解釋一切法的自性空。這種道理,我們從文字上的聞思修,就能夠把文字上的義理轉成我們心中的智慧。所以顯教大乘強調的是一種修止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密教大乘強調持咒、三昧加持,就是身業結手印、口業持本尊咒、意業觀想本尊,三業、三密加持。持咒當然就不能明白道理,它是密詮實相,但是我們在修學三密加持的時候,它就能夠慢慢的引導我們趣入實相,這個密咒它是從秘密不可思議的境界而悟入實相的道理。

顯教不是,顯教是從一種明白的觀念當中思惟而悟入實相。這兩個都是一個可以選擇修行的法門。「除此更無所餘大乘」,就是在大乘的法門當中,大方向是顯教跟密教。「於此大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在這個當中,我們可以隨順我們的根機去選擇我們所要修的法門,這兩個都可以入大乘之門,而這當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入門唯菩提心」,不管你修大乘的止觀、或者修密宗裡面的持咒,你一定要依止菩提心,這是我們進入大乘之門的基礎。

換句話說,你不依止菩提心,不管你修止觀修得再好、咒持得再好,只能夠當做是一種善業,善業的力量不能使令你成佛,它會引導你在三界得一個雜染的安樂果報,如此而已。所以這個地方講到不管你修什麼法門,顯教、密教都要依止菩提心,它是一個根本。這是一個總說,再看第二段的別明:

若於相續,何時生起未生餘德,亦得安立為大乘人;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聲聞等地,退失大乘。大乘教典多所宣說,即以正理亦善成立。

這一段是把菩提心的內涵再詳細的說明:

假設在相續,就是我們一期生命當中,何時生起菩提心,其實我們即使還沒有生起其它戒定慧的功德,這樣子也能夠安立為大乘人,因為你已經成就大乘種性了,雖然你所有的功德沒有具足。就像印光大師說的:王子墜地,功超群臣。你一個王子在王族的地方出生,你對國家沒有貢獻,但是你畢竟是王種,你遲早要繼承王位的。

「何時離此,縱有通達空性等德,然亦墮聲聞等地,退失大乘。」你什麼時候對無上菩提、對度化眾生不再生有好樂之心,這樣子的心情退失以後,縱然你通達空性的功德,你的生命頂多只能夠趨向聲聞等地,而退失大乘的功德。這種觀念,在聖言量裡面大乘的教典是多所宣說,就是所有的功德要以菩提心做根本。

「即以正理亦善成立」,其實如果我們不依止聖言量,我們從大乘的因緣觀也可以觀察出來。也就是說,佛法強調因緣觀,你栽培什麼因,你自然成就什麼果;你今天用蘋果的種子,不管你用再好的肥料,它也只能夠成就蘋果,不能變成葡萄:因為你的種性如此,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這是一個等流性。假設我們退失了菩提心,縱然你修天大的善法,你也不可能成佛,因為你的種性不是成佛的種性,所以這個地方講到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最後我們作一個總結:

故於最初入大乘數,亦以唯發此心安立;後出大乘,亦以唯離此心安立。

所以我們判定這個人到底是不是一個大乘的菩薩,關鍵點不在於他造了善業或造了罪業,關鍵點在於「唯發此心安立」,這個人他內心當中是不是真實的想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假設這個人他以後退出了大乘菩薩的階位,也是因為他離開了菩提心而安立他退出了大乘:關鍵點在於菩提心之有無,而不在於一個人的善業、罪業。這個地方是講到根本的問題。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諸法無性,盡隨心轉:心為菩提,一切法趨菩提;心為名利,一切法趨名利。」諸法無性,我們今天造作一個善業,或者你佈施、或者持戒,或者你修習忍辱、禪定,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善業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我們只能夠這樣講,就是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這樣子判斷是對的;但是這個安樂的果報到底趨向什麼方向,這個善業還沒有決定一個方向。諸法無性,我們創造一個善業以後,這個善業的方向性是誰來決定呢?盡隨心轉,你的因地發心,就給與這個善業一個方向。

如果你今天修習善業是為了菩提,「心為菩提,一切法趨菩提」,你的佈施、持戒乍看之下是一個人天的善法,但是因為你有菩提心的引導,整個都帶有菩提心的氣氛。如果你今天佈施、持戒是為了成就人天的安樂果報,「心為名利,一切法趨名利」,你整個善業都沾滿了名利的氣氛。就是因地是有漏,自然是招感有漏的果報。

所以我們可以思惟一件事情:佛陀在因地的時候修習種種的善業,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也修習很多的善業。我們從經典可以知道,魔王,當然我們今天是厭惡魔王,因為他障礙修行人,但是魔王在因地的時候,他可也是蓋寺廟、修習種種的佈施、修了很多無遮大會,這當中還供養一個辟支佛、還奉持八關齋戒,以三種福業的關係生為魔王,享受世間五欲的快樂。

但是我們想說,為什麼佛陀在因地的時候修習善業,而這個善業成就佛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萬德莊嚴,清淨莊嚴的果報?同樣一個善業,跑到魔王的內心當中,這個善業變成一個雜染五欲的果報?為什麼同樣的善業,出現在佛的心情跟出現在魔王的心情會有不同的結果呢?就是我們因地發心的不同,就是這個善業我們給它們不同的方向,這個善業就趨向於不同的結果。

印光大師在《文鈔》當中講一個譬喻說:牛去喝水,毒蛇也去喝水,它也會口渴去喝水。但是牛喝了水以後,牛因善心的因緣,創造了牛奶來滋潤滋養眾生;毒蛇去喝水,因為瞋心的關係,而把這個水轉成毒液來毒害眾生。這兩個眾生同樣去喝水,一個創造了牛奶,一個創造了毒液,說是諸法無性,盡隨心轉。

所以我們在剛開始修學佛道的時候,一定要先「誠意正心」,你一定要把你的目標弄清楚:

你到底要想幹什麼?你到底要追求什麼?在你的生命當中你想追求什麼?這個就是一個關鍵點。

假設我們今天忘失了菩提心修諸善法,那都是魔業。在《華嚴經》上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為什麼是魔業呢?你不想追求無上菩提,你修習善法是追求人天果報,你來生招感一個富貴的果報;但是富貴的果報會使令一個人容易墮落。你福報一大的時候,你的業力愈大、你的事情更多,這是你前生所造的善業變成你今生的障礙,你想要修學佛法就有困難,因為你有太多事情要去忙碌、分心。這個障礙,你修習聖道就是魔業,魔王所做的事情就是障礙修行人,希望大家都不要出離,在三界裡面繼續的流轉。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今天要知道什麼樣的因緣能夠入大乘,並不在於你今天積集多少的功德,而在於你內心當中真實發起菩提心,這是我們第一個基礎。

丙二、示菩提心之修學方法

既然菩提心如此的重要,怎麼樣才能夠真實發菩提心呢?這個地方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講到,菩提心要以出離心做根本。就是說你今天不先發出離心,直接發菩提心,你這個菩提心會夾雜你個人的貪慾,你這個菩提心就不夠清淨了,所以我們照這個次第,也應該要先修出離心。

出離心的修學有兩個,主要是對治我們對三界果報的貪愛,

一、首先我們要先對治對今生安樂果報的愛著。

有些人,特別是福報大的人,他過去生有種種的善業,所以今生有種種的福報、享受的境界現前;有些人身體特別健康,很少生病,精神體力特別旺盛,而且他眷屬美好、財富資具又特別的廣大。在這種如意的境界當中,他很難出離三界果報,因為這些都是如意安樂的境界。那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引導這些福報大的人解脫福報的障礙呢?這個當中就是要思惟死歿無常,死歿無常就是說:

第一個、你要思惟死亡,你相信「你今生絕對要死亡」的,有生必有死,乃至於三乘的聖人、尊貴的佛陀都要面臨死亡,所以我們即使福報再大,我們總有一天要面臨死亡,這是第一個,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第二個、死亡的時間是不決定的,不是等到老再死亡,有些人說「我現在年輕,老了再死亡,至少我這十幾年能夠好好的享受放逸一段時間」,不對,死亡的時間是不決定的,也可能明天就隨時會死亡。在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們要作些什麼準備呢?

第三個、你思惟死亡的時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餘的都帶不走,其餘的對你都沒有幫助。就是說當死亡到來的時候,我們所有的福報都被死亡所破壞,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這個時候,也就是我們的生命規劃,我們一般人的生命規劃只規劃到今生,就是我們從小時候讀書就立定志向,要怎麼怎麼的:我好好的讀書幾年,好好的工作幾年,好好的規劃我的退休生涯。但是我們人很少規劃到來生,你來生幹什麼不去想。問題是我們既然有來生,我們為什麼不為來生作規劃,為什麼不為來生積集資糧?

一個人不應該把所有的精神體力耗損在今生,否則死亡的時候你一定恐怖,因為你把所有精神體力都在經營今生的快樂,而死亡到來的時候,你會發覺「你今生的任何果報都完全破壞」,你內心沒有依靠,沒有善業依靠。所以我們一個人要花一半的時間經營今生,這是可以理解;但是你要花一半的時間為來生積集資糧,因為你要面臨死亡,你遲早要面臨來生。

所以這個時候透過死亡的觀察,我們知道「我們今生這個生命當中只是暫時的因緣」,我們馬上要面臨一個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到底是快樂痛苦,跟我們今生的修行有關係。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會開始想到要積集善業,因為在死亡到來的時候,當今生所有果報結束了以後,我們內心的善業不會被死亡破壞,從今生帶到來生去受用。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透過無常的思惟來對治對今生福報的愛著,因為我們還要為來生積集資糧,這是第一個。

二、我們要斷除對來世安樂果報的愛著。

有些人說「我今生苦一點沒關係,我希望來生做大國王、到天上去」。這怎麼辦呢?要思惟生死的過患,思惟在三界當中有三惡道的痛苦,你就算暫時不到三惡道去,但是在流轉當中,我們內心當中有罪業,遲早到三惡道去。

你看迦葉佛時代有一個維那師,他因為譏嫌一個老比丘「誦經的聲音像狗在叫」,就墮落到狗身。在做白狗的時候,它去偷吃主人的肉,被主人把四條腿都打斷了,打斷以後就丟到森林當中。這隻狗就起瞋心:我只不過吃了你的肉,你把我傷成這個樣子!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在寮房當中天耳遙聞,以神通力帶了一杯牛奶給這隻狗喝,然後為它說法,說四聖諦的法門,把它的瞋心化解掉,這隻狗就在安詳的法義當中往生,就沒有到三惡道去,後來出生做舍利弗尊者的徒弟叫均提沙彌。你想想看,這個維那師他可是一個修行人,一個僧團裡面做到維那師不容易,一念差池,造了口業墮落到狗身!

所以我們在三界裡面基本上是不安穩的,因為你隨時都有可能到三惡道的危機。在經典上講一個譬喻說:三界的安樂果報你為什麼不能貪著呢?因為「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就是三界的果報,你心裡要有準備,它雖然是一個甜美的食物,但是它夾雜毒藥,一個有甜美的食物夾雜毒藥,有智慧的人是不會去吃的。因為你吃下去以後,雖然你感受到內心的快樂,但是你也把毒藥吃下去了。所以在三界當中流轉,你雖然可能一時做國王、做天人,但是你遲早有三惡道刀山油鍋的危機,它不是一個究竟的安樂處。

所以我們透過對於無常的觀察、對於苦諦的觀察,來對治我們對今生安樂的愛著、對治對來生安樂的愛著,開始知道要出離三界,我們知道三界不是我們的歸依處,我們應該追求出世的究竟解脫,這樣子的生命才是安穩的。這是我們在修菩提心之前,應該先修出離之心來做菩提心的基礎。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運氣在我這攔也攔不住
運氣在我這攔也攔不住
什麼叫頂尖的運氣之神?運氣之神給我係統,我玩遍修仙世界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方糕要堅強
坤門兩年半:這個師傅太六了
坤門兩年半:這個師傅太六了
陸葉混穿修仙界,覺醒宗門系統,要他一個煉氣小修建立宗門。要啥沒啥的陸葉含恨開創中分派。 親愛的徒弟,拜了徐坤祖師,你就是我中分派的人了!記住咱家宗門的口號:即惹事,也怕事!
凌笑
天月傳
天月傳
沉浮大地,星移月變,世有百族林立,人,妖,魔三族獨大,創世之戰,大地生靈塗炭,流離失所,族群滅族亡種?整個大地滿目瘡痍,傳百世之後,曾沒落之族,曾巔峰之族,皆成浮雲,都化為了那天地間無聲的塵土。 種族之爭,王者之慾,創世之神器忽隱忽現,弱者悲哀,強者欲動,當天地色變,斗轉星移之時,一代人皇遺子,散落人間,本想平淡過完一生,卻不想命運再次選擇自己,創人皇之力,奪天地之勢,心本善,欲還世界一秩序,欲求
童煥
此間最無情
此間最無情
少年初出茅廬,哪知人心複雜凡塵雜事瑣碎,知曉此間無情更深的秘密還在等待著少年少年又要如何去得知真相
幕春秋
末日:從人皇旗開始無敵
末日:從人皇旗開始無敵
【無女主+殺伐果斷+轟殺一切+無敵流+極致爽文】 末日遊戲降臨,全球爆發可怕災難。 李玄僥倖重生在了末日來臨的前一天,並得到了無上至寶人皇旗。 在人皇旗加持下,他只要吸收生命就能變強。 吸收的越多,變強的越快。 從此之後,他徹底悟了。 什麼陰謀詭計,什麼末日人心,統統去他媽的吧。 前世被女友出賣,含冤而死。 被富少欺凌,痛苦掙扎。 被官方打壓,求助無望。 既然重生,那就殺他個天翻地覆。 既然世間已
一魁梧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