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受戒儀軌全文

第5集《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紹安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開啟《講義》第八頁:

參、隨文釋義

我們這一次的菩薩戒法叫做「瑜伽菩薩戒」,玄奘大師用瑜伽這兩個字來讚歎菩薩戒法的殊勝,瑜伽這兩個字翻成中文叫做相應,就是相應於大般涅槃,在修習菩薩戒法的時候基本上是兩個主要的法門:

第一、根本法門

根本法門就是說,首先我們在修習菩薩戒之前,我們必須要發起堅固的菩提心,就是說我們雖然是一個生死凡夫,我們在內心的妄想當中要確立一個生命的希望,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我們希望能夠上求佛道,我們希望能夠下化眾生」,內心當中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引導著我們,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要安住在我們的菩提心。

第二、大乘正見

就是我們應該要有正確的智慧來觀察生命的真相,在整個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當中,主要的因緣就是我們內心的造作。換句話說,我們由於內心的惡念跟罪業,所以招感三惡道的果報;我們由於內心的善念跟善業,而招感人天的果報;我們也由於內心的出離心,而招感二乘的偏空涅槃;由於內心的菩提心,而成就無上菩提。所以我們應該要正確的瞭解整個生命的因緣,是由我們內心所變現出來的,所謂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當我們能夠發起堅固的菩提心、具足大乘正見,這樣子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叫做安住菩薩種性。

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整個菩薩戒當中,我們是安住在根本法門,依止這樣的菩薩種性,我們開始發出行動去修學廣大的菩薩戒法,所謂的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這種三聚淨戒,這三聚淨戒的實踐就叫做枝末法門。我們能夠依止根本法門來修習枝末法門,本末雙舉,這個時候我們就正確的走在成佛之道,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正式的安住在瑜伽的功德當中。這個就是整個菩薩戒的修學綱要。

前一科我們講的修學綱要是講到根本法門;這一科的隨文釋義,就隨順菩薩的戒文來解釋它的義理,這個是講菩薩的枝末法門,有三聚淨戒。我們看科判:古德把菩薩戒分成三科:甲一、受戒勸修,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我們應該要修學的內涵,首先先作一個大綱說明;甲二、廣明戒相,這一科就正式廣泛的說明菩薩戒的戒相,把三聚淨戒開展出來,有四重四十三輕的開遮持犯,廣明戒相等於是整個菩薩戒的正宗分;甲三、結勸應修,當我們瞭解了菩薩的三聚淨戒以後,就著一個初發心的菩薩,我們面對這麼一個廣泛的三聚淨戒,我們應該依止什麼心情來受持菩薩戒法,在第三科當中有一個明顯的開示。現在我們看第一科:

甲一、受戒勸修

就是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我們所必須修學的內涵,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已受菩薩所受淨戒,應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當勤修學。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呾纜藏,及以菩薩摩呾理迦,隨其所聞,當勤修學。

我們受了菩薩戒,等於是發了菩提心,也具足了大乘正見,這個時候戒文當中說到我們應該要修學兩個內涵:

第一個、應自數數專諦思惟:此是菩薩正所應作,此非菩薩正所應作。

我們應該要專諦的思惟,當然這個地方從一個修學的次第,我們應該要先學習,我們受了菩薩戒,在整個成佛之道只是跨出第一步,我們對於成佛生起一個這樣的希望,有了希望表示有一個開始。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先親近善知識、聽聞菩薩戒法;聽聞以後,我們應該去思惟。思惟什麼事情呢?思惟這是菩薩正所應作,正所應作是指作持,就是菩薩所應該去奉行的,包括攝善法戒跟攝眾生戒,這個都是作持,我們應該要奉行的;

第二個、思惟此非菩薩正所應作

這個是遮止的,就是止持,屬於攝律儀戒。所以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我們整個身口意就有一些規範,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就有一個規範,這個規範我們都應該要事先去聽聞,然後思惟產生一種理解。「既思惟已,然後為成正所作業,當勤修學。」經過我們如理的思惟以後,我們應該要付諸行動,然後為成正所作業,這個正所作業指的是菩薩的兩大事業,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個是菩薩的主要作業。根據這樣的一個目標當勤修學,對於應該斷的、應該修的法門,應該要努力的去修學。

這個地方我說明一下。我們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我們眾生的心情是沒有目標的,就是我們沒有遠大的目標來引導我們,我們一般眾生的心情就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就是心隨妄轉,內心隨順妄想而轉,我現在打什麼妄想,我就去做什麼事,沒有任何的軌範來約束我們。當我們內心有這樣一個菩提心的理想以後,受了菩薩戒,我們就應該有軌範,而這個軌範不是我們自己想出來,這有傳承,你應該要親近善知識,如理如法的去學習菩薩的戒法,然後把它付諸行動。

就是你受了菩薩戒以後,第一個應該要去修學菩薩的戒法,包括止持、包括作持。第二點「又應專勵聽聞菩薩素呾纜藏,及以菩薩摩呾理迦,隨其所聞,當勤修學。」素呾纜藏就是經藏,或者叫修多羅藏;摩呾理迦就是論藏。你受了菩薩戒,你不但是要修學菩薩戒法,你還應該要修學大乘的經論。這一點,在古德的開示當中舉出兩個理由來說明

為什麼受了菩薩戒一定要學大乘經論呢?

第一個理由、因為菩薩的戒法是分散在各種大乘經論當中,這個是不同於小乘的地方。小乘的戒法是完全歸納在小乘的律藏,所以我們在學小乘戒律的時候,只要看聲聞戒法就可以了,因為整個小乘制教、化教的區分非常明顯。但是菩薩的戒法,它的制教、化教是不明顯,換句話說,整個菩薩的止作二持是分散在整個大乘的經論當中;所以我們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那你必須要廣泛的學習。這個就是第一個理由,因為很多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方便是分散在各種經論當中。

第二個理由、因為菩薩戒法重視的是心地法門,特別很強調你的菩提心,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有一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你要保護你的菩提心。

我們凡夫的菩提心跟聖人的菩提心有什麼差別?聖人的內心當中沒有煩惱,所以他的菩提心特別堅固。我們凡夫發了菩提心以後,我們可能在整個生命當中,遇到三寶境界的開導,啟發我們的善根發了菩提心;但是我們凡夫的內心有煩惱,貪瞋痴各式各樣的煩惱,假設我們不能修習止觀加以調伏煩惱的話,我們的菩提心就會被煩惱所破壞。菩提心是整個菩薩戒的根本,這個菩提心被破壞以後,你的整個菩薩戒法就不能成就無上菩提了,變成一般的善法。所以我們修學菩薩戒,你一定要學習大乘經論,明白止觀的道理,在內心當中產生一種調伏的力量,這一點很重要,要保護你的菩提心。

所以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開示說:整個菩薩的戒定慧三學是相輔相成,沒有出世的妙戒,絕無出世的定慧。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當中,你不以出世的妙戒做基礎,你修習的定慧謂之邪定邪慧,外道的邪定邪慧,所以「沒有出世的妙戒,絕無出世的定慧」。「沒有出世的定慧,並失出世的妙戒」,假設你內心當中只有持戒,只有身口勉強的去奉行,而內心當中沒有栽培一種止觀的調伏力,沒有出世的定慧,並失,你絕對會失掉你出世的妙戒,並失出世的妙戒。所以我們在修習菩薩戒,這一點是不共聲聞的地方,它是戒定慧相輔相成的。所以我們在學習菩薩的三聚淨戒之前,先有一段的「受戒勸修」,就是我們一個菩薩弟子應該要修學菩薩的戒法,也應該要修學大乘的經論栽培內心的止觀,來保護我們的菩提心。我們再看下一科:

甲二、廣明戒相

乙一、明持犯相

丙一、明四重戒

丁一、總標名數

這以下廣泛的說明菩薩戒法的戒相,分成三科,乙一、明持犯相,說明持戒、犯戒的相貌。這當中分成三科,先看第一科的丙一、明四重戒,先說明四重戒。四重戒也分成三小科,先看第一小科丁一、總標名數,把四重戒法的名稱跟數目先標出來。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住戒律儀,有其四種他勝處法。

一個安住在菩薩淨戒律儀的菩薩,就是你安住在菩提心跟正知見,你必須要奉持不犯這四種的他勝處法。什麼叫他勝處法?他指的是內心的煩惱,自就是我們的菩提心,我們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我們凡夫的心是以妄想為自體,心隨妄轉,就是我們生命當中沒有目標,內心跟著感覺走,你現在的感覺想做什麼事,你就去做什麼事了,所以你的生命是不決定的,可能會造善、也可能會造惡,你來生的果報也不決定,可能是生天、也可能到三惡道去,說是譬如空中的羽毛隨風飄蕩,可上可下。

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們的生命就明確的決定下來,因為我們的生命當中有一個目標來引導我們,就是菩提心,我們生命當中要做兩件事:第一個、上求佛道;第二個、下化眾生。所以一個菩薩戒弟子,他的內心當中不再以妄想為自體,而是以菩提心為他的自體,他的生命當中以菩提心為自體,所以菩提心是「自」。這個煩惱就退居做他,不再是我們的主人。但是煩惱可也不是普通的力量,它是長時間的熏習,所以這個他也經常會來干擾我們的菩提心。當這個煩惱的力量已經勝,已經是勝過我們菩提心的力量的時候,我們叫做他勝處法,就是你的菩提心已經被煩惱所破壞了,這叫他勝處法。你好不容易在三寶面前發起了清淨的誓願,所栽培的一個成佛的善根沒有好好的保護,被煩惱破壞了,這叫做他勝處法。這個他勝處法總共有四條,「四種他勝處法」,先把四重戒的名稱跟數目標出來。他勝處法我們先看第三頁,我們簡單的說明一下。

在中國的傳承當中,菩薩戒翻成中文有六種菩薩戒:《菩薩瓔珞經》有十條重戒;《梵網經》也是十條重戒;《善戒經》是八條;《優婆塞戒經》是六條;《瑜伽菩薩戒》是四條,第一個是自贊毀他戒、第二個是慳惜財法戒、第三個是瞋不受悔戒、第四個是謗亂三寶戒,有四條。

好,我們回到《講義》的第九頁。這個地方值得我們說明的,在《菩薩瓔珞經》跟《梵網經》的重戒都講十條;《瑜伽菩薩戒》只講四條,沒有把殺盜淫妄這四條戒列入菩薩戒裡面。古德的解釋有兩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因為你受菩薩戒,你次第一定先受過聲聞戒法,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一定先受過五戒,你如果是出家眾,你一定受過沙彌或沙彌尼戒,在前面的五戒跟沙彌沙彌尼戒已經有四重戒了,所以《瑜伽菩薩戒》就不再重複,只提到菩薩增上戒不共於聲聞的地方就可以,所以它只列出四種他勝處法,這是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菩薩行者「若順若逆」都是度化眾生的方便,就是說殺盜淫妄在利益眾生的因緣之下是有種種的開緣,後面也會講到四重戒開緣的情況。但是《瑜伽菩薩戒》所安立的四種他勝處法,是一切時一切處都不可以開緣,不管你是自利、不管你是利他,這四條戒法都不允許開緣,這四條戒法只要有所違犯,就會嚴重的傷害你的菩提心。所以在《瑜伽》當中但安立這四條戒,因為這四條戒是絕對不能開緣的,所以安立四種他勝處法,是這樣的一個因緣。好,我們再看下一科:

丁二、徵釋戒相

戊一、徵問

這以下是用問答的方式來說明四重戒法的戒相,先有一個問,先看徵問:

何等為四?

這是一個問,以下回答。

戊二、辨釋

己一、自贊毀他戒

回答當中,先看戊二、辨釋,分別的解釋。解釋當中有四條,先看第一條戒:己一、自贊毀他戒。這一條戒事實上具足兩種過失:第一個過失是自贊,叫做自贊己德,你自己讚歎你的功德,你向別人宣揚你自己有佈施、持戒、忍辱的種種功德;第二個過失是毀他,毀他之短,你毀謗他人的過失。當我們的身口意出現了自贊跟毀他這兩種條件,就正式的犯到這條戒,這叫自贊毀他戒。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自贊毀他,是名第一他勝處法。

一個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薩,為欲貪求利養恭敬,欲指的是希望,這個希望就是整個犯罪的動機。說這個人他為什麼會做這件事情?他內心當中有一個希望。什麼希望呢?貪求利養恭敬,他要貪求更多的利養、財物資具,或者是要博取種種的恭敬,得到別人的尊重讚歎。有些人比較重財物;有些人對財物很淡泊,但是對名聲看得很重,他比較資深、你比較資淺,你站在他的前面他就不高興。總之,他內心當中對利養恭敬有所貪求,他就採取了自贊己德、毀他之短的過失,這個就是第一他勝處法。這個地方的他我們解釋一下。這個地方的他有二個他:第一個、從自贊己德的角度,這個他叫做貪慾的煩惱,你對三界的果報有所貪求;第二個、毀他之短所帶動的煩惱是嫉妒心,不耐他榮:所以這個地方的煩惱,是貪慾跟嫉妒這二個煩惱所構成的,叫他勝處法。

這條戒對我們整個佛教的興衰基本上是有關係的。佛教興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經》上說:魔王要是看到有兩個普通的居士在鬥爭,他內心起歡喜心,但是這個歡喜的相貌不是很明顯;這個魔王要是看到兩個住持正法的菩薩互相的毀謗鬥爭,魔王起大歡喜。為什麼呢?譬如兩虎相鬥,一死一傷,這就表示佛教即將要衰亡。因為自贊毀他很容易造成人事之間的不和,佛教的推廣就會產生障礙,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倒是要注意。

這個自贊毀他,我們應該要修隨喜功德來對治。整個佛法的事業其實不是單一的因緣,諸位如果慢慢思惟整個眾生的因緣是多元化的因緣,所以我個人經常用一個偈頌自我勉勵,這個地方提出來給大家作參考,我經常想的一個偈頌就是:「成事不必在我,隨喜一切功德。」就是說佛教的事業,有很多人會創造很多的功德,能夠住持正法、續佛慧命,這個功德不一定是我要去做,我也可以扮演一種次要的角色,乃至於我根本沒有參與都可以,我們在生命當中不要把這個我看得太重要。當然佛法是講無我,但是我們一個初心菩薩,剛開始不要這麼高的標準說是我空,就是把這個自我意識壓低一點,壓低一點就是說成事不必在我。世間上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出現,這個功德不一定要我去做,很多人去做都可以。這個功德出現在別人的身心上,我是用什麼心情呢?隨喜一切功德,只要我發出我的隨喜,我對這個功德就有一種參與感。

換句話說,其實我們採取自贊毀他,對我們自己完全沒有好處。諸位想想看,我們今天去毀謗他人,他人的功德不會跑到我的身心上,不可能,你只有給自己障礙,成佛之道自己障礙自己。當然今天一個人會自贊毀他,這個人應該是多少有一點資糧了,有點資糧的時候,你應該壓低自己的姿勢,不一定什麼事情都一定要自己去做。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應該要修隨喜功德來對治,這是第一條自贊毀他戒。

己二、慳惜財法戒

前面的「自贊毀他」是對於沒有得到的利養恭敬去追求,所以只好採取自贊毀他;「慳惜財法」是你已經得到的財物、或者是佛法,你用慳貪的心情不肯佈施出去。前面是沒有得到的去追求,這個是已經得到的沒有加以佈施而犯到這條戒。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現有資財,性慳財故,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不起哀憐而修惠舍;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性慳法故,雖現有法而不捨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

這條戒有兩個情況:第一個是這個「菩薩現有資財」,表示你內心當中的確是有資財的,但是性慳財故,就是你多生多劫產生了習性,對財物產生一種慳貪的個性。因為你的慳貪,結果「有苦、有貧、無依、無怙正求財者來現在前」。這個苦指的是殘廢病痛,這個眾生身體有殘廢、有種種的病痛,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有貧,貧就是說他身體雖然健康,但是物質缺乏;第三個無依,無依是指年老孤獨,年紀特別老,孤獨沒有依靠;第四個無怙,無怙是指年幼無養,年幼沒有人去照顧他:這四種人都是屬於菩薩所應該要資助的物件。這個時候這四種境界在菩薩的生命當中出現了,「正求財者來現在前」,正求財者是指對方的乞求是合理的乞求,換句話說,他對你的乞求是你做得到的,菩薩本身有能力能夠做得到,這叫做正求財者。這個時候菩薩不起哀憐之心而修惠舍,不修施捨,這個是對財物的慳惜。

第二個是對佛法的慳惜,「正求法者來現在前」,正求法者是指眾生他具足聞法的根機,要是聽聞這個法以後,他能夠產生信解、乃至能夠依教奉行,他有這種聞法的根機。菩薩性慳法故,他對自己所擁有的佛法產生慳貪,雖現有法而不加以舍施。是名第二他勝處法,這個時候菩薩好不容易栽培的菩提心,就被他內心的慳貪煩惱所破壞了,叫做第二他勝處法。第二個他指的是慳貪煩惱。

慳貪的過失,蕅益大師說慳財者,世世貧窮,我們今天對財富的慳貪是產生貧窮的果報。慳法者,生生愚痴,不可不懼也。對佛法的慳貪,你來生會產生愚痴的果報,所以不可不懼也。

在經論上講一個小故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比丘,老比丘是年輕就出家了,出家以後他也想努力的修學佛法,但是他根性愚鈍,雖然努力的修學,但是都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就放棄了學習去做一些事務性的工作。當然這樣下去,等於是身雖出家而心不入道,心中沒有道法的攝受,這樣子就空度光陰一天一天過去了,到年紀大的時候戒臘很高。這個時候有一個大富長者要請僧團去應供,要做一個供僧的修福法會,大眾僧團就開會說:這個老比丘的戒臘最高,如果他去參加應供,按照戒臘他要坐在首座,他到時候要為大眾開示,但他又不能開示,就有損僧團的聲譽。所以僧團執事就決定不讓老比丘參加,派老比丘去掃大殿的門口。這個時候大眾師都去參加應供了,老比丘去掃大殿前面的廣場,他愈掃地內心就起慚愧心,他想:我出家這麼多年,真是慚愧,在三寶的加被之下,身雖出家而心不入道。這個慚愧心生起以後,他就想要以自殺來謝罪,就找一條繩子吊在樹上準備上吊。

這時候大智慧光明的佛陀就現前了,佛陀就明知故問說:某某人你要幹什麼呢?這個比丘就如是如是的報告。這個時候佛陀就善巧的訶責這個比丘:你知道你為什麼會生生世世這麼愚痴嗎?佛陀說:你在迦葉佛時代是一個三藏法師,因為你做法師的時候慳法,你內心當中有殊勝的法門,你不願意宣揚出去,因為慳法的緣故,所以招感這個愚痴的果報。這個時候老比丘就向佛陀至誠的懺悔,佛陀為他宣說四聖諦的法門,苦集滅道的法門。當然這個有善根的人,這個善根佛法說是金剛種子,跟一般善業不同,善業是生滅法,他這個善根可能會被一時的罪業所遮障,但是它不能被破壞;所以他懺悔以後、把罪障消滅以後,佛陀跟他講四聖諦法,他當下就證得阿羅漢果,啟發他的智慧。

佛陀說:你現在去應供還來得及(哈——),他以神通力到居士家就坐在首座。大眾師都很緊張:誒,這個老比丘怎麼跑過來了呢?但是他吃完飯以後為大眾師開示,辯才無礙,他把他過去的善根都表達出來了,大家都聽得非常的歡喜。這意思就是說,不管是財物、不管是佛法,一定要讓它流通,流通了以後,我們自己才能夠從流通的過程當中產生增上。假設我們加以慳惜,我們對自己就會產生障礙。

當然愛著財物、愛著佛法是我們過去的習性,不過我們可以從一個偈頌來思惟這當中的道理,宗喀巴大師在《廣論》當中講一個偈頌值得我們思惟,他說:「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我們可能會因為過去的善業,我們今生積集了財富、或者是佛法,對於今生的財富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把它佔為己有。一般人對自己的生命沒有安全感,以為「財富是我的歸依處,我只有依止財富才能夠離苦得樂」,這樣的想法可是害了你自己。為什麼呢?

「諸未施財無常滅」,就是說你把這種無常敗壞的財富佔為己有,不管你願不願意,當死亡到來的時候,死亡的法會把你的財物破壞,你對財物再也沒有使用權,你離開人世間的時候,這個財物就不再屬於你的,你就什麼都沒有了。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遲早有一天要離開你的財物,你對財物的慳貪,反倒是在整個過程當中你累積一個慳貪的業,你來生會因為這樣子而貧窮,所以「諸未施財無常滅」。

第二個選擇,「由施反成有財庫」。我們今天可以選擇把財物佈施出去,在佈施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累積一個善業,就是把財物換成善業。因為當死亡到來的時候,死亡能夠破壞我們的財物,但是死亡不能破壞我們內心的善業,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會把無常的財物轉成堅固的善業,你來生會因為這樣的善業而繼續得一個安樂的果報。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講一個譬喻來解釋這個道理,他說:在森林當中有兩戶人家,這兩戶人家都是有錢人家,這個時候這兩戶人家突然間起火,火燒得很厲害。有一戶人家,他光顧著救火,就拿這個水去潑房子,結果這個房子還是被燒掉了,沒有辦法救了;另外一戶人家是有智慧的,他看到這個火勢如此的猛烈,他知道這個時候救火沒有辦法,他就趕快利用剩餘的時間,到房子裡面把價值的珍寶拿出來,到其它地方再蓋一棟新的房子。

龍樹菩薩講這個故事是說:世間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就是房子被無常的火所燃燒,就是我們一天一天的面臨死亡,我們愛惜這個生命不願意佈施,結果死亡的時候全部都破壞了;一個有智慧的人,他能夠運用生前的時候加以佈施,結果「由施反成有財富」,把無常的財富轉成堅固的善業,來生還可以繼續受用。我們應該從因緣法上去思惟,來對治我們的慳貪,這個是第二條戒「慳惜財法戒」。

己三、瞋不受悔戒

前面的兩條戒都是依止貪心跟貪心的等流所造成的罪;這以下是依止瞋心,瞋心所做的罪。好,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長養如是種類忿纏,由是因緣,不唯發起麤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塊石、刀杖,捶打、傷害、損惱有情;內懷猛利忿恨意樂。有所違犯,他來諫謝;不受、不忍、不捨怨結:是名第三他勝處法。

一個菩薩他「長養如是種類忿纏」,長養就是數數現行不修對治,菩薩對煩惱一次一次的活動,他內心當中完全不採取對治的行動,就是放縱它,一次一次的放縱。放縱什麼煩惱呢?「如是種類忿纏」,忿是瞋恚心,纏是煩惱,煩惱活動的時候會纏縛內心,使令內心不自在。這個地方制戒的意義有三種層次,種類就是層次,事實上是有身口意三種瞋恚的層次,這三種層次具足了,才構成了犯戒的條件。

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運氣在我這攔也攔不住
運氣在我這攔也攔不住
什麼叫頂尖的運氣之神?運氣之神給我係統,我玩遍修仙世界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方糕要堅強
坤門兩年半:這個師傅太六了
坤門兩年半:這個師傅太六了
陸葉混穿修仙界,覺醒宗門系統,要他一個煉氣小修建立宗門。要啥沒啥的陸葉含恨開創中分派。 親愛的徒弟,拜了徐坤祖師,你就是我中分派的人了!記住咱家宗門的口號:即惹事,也怕事!
凌笑
天月傳
天月傳
沉浮大地,星移月變,世有百族林立,人,妖,魔三族獨大,創世之戰,大地生靈塗炭,流離失所,族群滅族亡種?整個大地滿目瘡痍,傳百世之後,曾沒落之族,曾巔峰之族,皆成浮雲,都化為了那天地間無聲的塵土。 種族之爭,王者之慾,創世之神器忽隱忽現,弱者悲哀,強者欲動,當天地色變,斗轉星移之時,一代人皇遺子,散落人間,本想平淡過完一生,卻不想命運再次選擇自己,創人皇之力,奪天地之勢,心本善,欲還世界一秩序,欲求
童煥
此間最無情
此間最無情
少年初出茅廬,哪知人心複雜凡塵雜事瑣碎,知曉此間無情更深的秘密還在等待著少年少年又要如何去得知真相
幕春秋
末日:從人皇旗開始無敵
末日:從人皇旗開始無敵
【無女主+殺伐果斷+轟殺一切+無敵流+極致爽文】 末日遊戲降臨,全球爆發可怕災難。 李玄僥倖重生在了末日來臨的前一天,並得到了無上至寶人皇旗。 在人皇旗加持下,他只要吸收生命就能變強。 吸收的越多,變強的越快。 從此之後,他徹底悟了。 什麼陰謀詭計,什麼末日人心,統統去他媽的吧。 前世被女友出賣,含冤而死。 被富少欺凌,痛苦掙扎。 被官方打壓,求助無望。 既然重生,那就殺他個天翻地覆。 既然世間已
一魁梧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