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集《楞嚴經修學法要》

第3集《 楞嚴經修學法要》

《楞嚴經》修學法要。常欽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五面。丙三、神咒護攝。

古德有一句話說: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在我們整個一生當中,其實我們整個修學的重點,就是包括福德跟智慧二種資糧。從一般的修學次第來說: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主要的重點在於修學福德資糧。所謂的: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們剛開始在修學佛法剛的時候,我們從因果的思惟,看到我們過去生有無量無邊的罪業,我們虔誠在佛前懺悔,我們發覺有很多的善法我們沒有具足,我們開始廣大的積集善業的資糧,所以在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心中所緣的目標就是積集善業,就做這件事情。但這個地方有個問題,就是我們在修善業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依止一個攀緣的心。什麼叫攀緣心呢?本經說的心有所住。當我們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的心住在外境,並沒有把它帶回家,住在外境這當中就產生兩個過失:

第一個,我們今生的心很容易產生憂惱,憂愁苦惱。因為這外境是變化的,而且它怎麼變化,你又作不了主。所以弄得我們經常啊:心有很多的掛礙,很多的怖畏,就是心不安穩,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當我們的心住在外境的時候,會引生一種生死的業力。

為什麼今生死了以後,還會有來生的果報?為什麼文殊菩薩死掉以後他來生就進入無生了?就沒有得一個果報呢?因為我們的心有所住,就牽動了十二因緣的力量,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死。所以在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雖然我們很努力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我們總是覺得弟子心不安啊。第一個憂愁苦惱。第二個無量無邊的生死的業力緊緊的綁住我們。隨著我們年齡慢慢的增長啊,我們開始去思惟這個生死的問題。古人說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我們想到我們今天好不容易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我不能夠只是積集善業,不可以這樣子。我應該要把這個生死輪迴的問題,從今生徹底的解決。當我們嚴肅的面臨生死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開始要修學智慧。在我們的無明的心中,就點亮了一道的光明出現。智慧就是一種光明,看清生命的真相。當然生命的真相很廣,你也看不完,那最重要本經當中最重要的是——

你要看清生命的真相,重點在看清你內心的真相!

(一)本經當中所對治的就是攀緣心:你開始面對這個攀緣心。應該怎麼消滅它?因為第一個它帶給我們憂愁苦惱;第二個它引生生死的業力,兩大過患。

(二)本經在對治攀緣心的方法非常巧妙:它就是一個方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諸位要知道,前面這四個字是一個重點:迴光返照。攀緣心啊,它在我們心中,是天不怕地不怕。但它就怕你一件事情,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因為攀緣心,它必須要有一個影像的支柱,它才能夠活動,它是有所住。可能是住於外境,也可能住於你心中的妄想。總而言之,攀緣心它是一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當有外境的刺激它產生了,當這個影像消失了,攀緣心就消失。所以攀緣心是怎麼樣?沒頭沒尾。它是一箇中間的過程嘛。蕅益大師說是:猶如這個獼猴啊,一個獼猴在這個樹上啊跳來跳去,抓一棵樹又放了一棵樹;抓一棵樹又放了一棵樹。所以獼猴為什麼能跳來跳去呢?它必須有這棵樹可以抓,它必須有所住。所以:

當我們迴光返照的時候——覓心了不可得。

我們真實看到這個妄想,是一個虛妄的影像而已,我們不一定要跟它走。所以在這個整個本經的解決你生命的痛苦,解決你無始生死的業力,其實就這四個字——迴光返照,這四個字。我們研究本經你要開始思考模式要改變。你看到事情,不要馬上就……就出去了。那個心就跑出去,不要這樣子。迴光返照,等一等,你問你自己,你現在這個心是從什麼地方來?

第一個:安住真如:你的內心是不迷、不取、不動。非常正確。

第二個:向外攀緣:你的心已經跟外境結合在一起了,被外境所轉了,這個時候你要小心了。你開始在累積你生命的痛苦,你又再累積你生死的業力。

印光大師常說一句話說:一個人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你福報大,你接觸的外境就比較廣,你的攀緣心相對就比較重。所以同樣唸佛的人,你看福報越大的人,他往生越困難,因為他所緣境太廣,所緣境太廣。

迴光返照的過程——(經中佛陀分成兩個次第)

第一個、先遠離外在的塵境——(這是比較粗的)。外在的塵境就是你今生所接觸的這些五欲六塵,跟你今生有關係的塵境,這一部分你要先遠離。

第二個、要遠離你心中的妄想——(這個就比較困難)。你看我在這邊打坐,我心中也沒攀緣什麼境界,但是我心中還是有很多的攀緣。那這個是怎麼來的呢?從過去生的種子引生的。你過去生打了什麼妄想,事情過了,你這個種子留下來了。你前生打什麼妄想,你今生你還打什麼妄想——等流性。那麼這一部分是比較困難。遠離心中的妄想,這個是比較困難。當然方法都一樣,都是迴光返照。

所以我們到了經文的時候,看佛陀在引導阿難尊者怎麼去找到真實的心性,他就是問:你的心是從什麼地方來?他一步一步的從遠離外境,第二個遠離內心的妄想,最後把心帶回家。這就是整個我們本經,其實一部《楞嚴經》,它整個修學的目標,就是:把一個在外面到處跑的心趕快帶回家。那麼這樣子我們在修學當中,就可以從一個安樂道而提升到解脫道,這個是本經的修學大意。

丙三、神咒護攝(分三、丁一、大悲鑑物恆不忘念。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

前面的講到本經的緣起,講阿難尊者在託缽的過程當中,遇到了摩登伽女,阿難尊者那一念明瞭的攀緣心,跟摩登伽女一接觸的時候啊,就觸動了過去的業力。所謂淫室的誤墮,那麼這個時候,佛陀以神咒的力量來救護攝受阿難尊者。佛陀在救拔阿難尊者的時候,他不是馬上說法,先用咒語來破障。這當中有三段:

丁一、大悲鑑物恆不忘念

第一段當中講到如來的大悲心,他鑑物——了了分明啊眾生的差別因緣,而恆常不忘失心中的正念。因為佛陀的心是不動,他是把心帶回家,所以他不會忘失正念,不會起顛倒。那麼佛陀以這不顛倒的心,來觀照阿難尊者他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

正當阿難尊者在淫室誤墮的過程,這個時候釋迦如來其實是在用餐,用午餐。那麼如來在用餐的過程當中,他內心是什麼狀態呢?如來知彼淫術所加。蕅益大師說關鍵在這個知——佛陀在邊用餐的時候,他那一念明瞭的心性,可以說是:了了常知,不可昏昧。這個知字,蕅益大師分兩部分解釋這個知字:

(一)、佛陀自受用的一個知:佛陀在自受用的時候,他內心啊能夠知道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下了多少雨滴?如來都了了的分明。這第一個知,佛陀自受用。

(二)、佛陀他受用的知:因為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在墮入淫室的過程中,阿難尊者是憶念佛陀:如來大慈,寧不救護啊?所以就感應道交啦。阿難尊者的憶念,那麼這個時候跟本師的大悲,兩個: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所以這個時候,如來已經知道阿難尊者已經出了事情。所以呢,齋畢旋歸。用完齋以後,馬上帶著僧團回到了精舍。這當中的情況呢,包括波斯匿王、包括大臣,還有在場的長者居士,都同時隨順佛陀回到了精舍。為什麼呢?因為心中希望能夠聽聞這個法要。

願聞法要我們解釋一下。當時的情況是這樣子——

佛陀當然是整個僧團的一個主導者。佛陀的過去的常法,他一旦應供,他肯定要說法。眾生的財施,佛陀以法施,平等平等。但是這一次,佛陀應供以後,並沒有說法,馬上帶著僧團回到精舍。當然波斯匿王這些長者居士,都是長時間跟隨佛陀,知道今天事情不尋常,肯定是僧團出了大事,否則佛陀不可能有這樣的舉動。那麼他們也知道僧團出事了,而且佛陀也即將因為這樣的事緣,要演說大法。所以這些老參居士啊,跟佛陀很久了,就一同的隨佛陀,隨著僧團回到了精舍。幹什麼呢?願聞法要。看看發生什麼事?聽聽佛陀說什麼法?這個是一個當時的情況。

丁二、放光說咒表示密因

那麼佛陀回到僧團以後,他第一件事情就是:頭頂放光,宣說神咒。來表達在修學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真實的因地。所以阿難尊者為什麼會墮落?摩登伽女為什麼會墮落?就是兩個人都沒找到真實的因地,而依止攀緣心。所以帶動了整個生死的業力。那麼這個地方佛陀是用一種表法的方式,用放光說咒的方式來表法。

【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

於時,這個於時指的是佛陀回到了精舍以後,這個時候佛陀入了首楞嚴王三昧——

一、頭頂放出具足百寶的無畏光明:這個光明在蕅益大師的解釋,是表示佛陀的根本智,也就是空觀的智慧。空觀是照了心性隨緣不變之體,是光明的相貌。

二、第二個相貌是光中出生千葉寶蓮:在一一的光明當中,又出現了一個具足千葉的蓮華。那麼這個千葉蓮華是表達佛陀的後得智。所謂的假觀,照了心性不變隨緣的妙用。因為這個千葉,就是天台宗最喜歡講的這個十法界、十如是。每一個如是又理具事造。理具十法界事造十法界,就一百。一百當中每一個法就又具足十如是就一千。千葉寶蓮這表示佛陀的假觀。

三、在每一個光明,每一個蓮華它的結合當中呢,這蓮華上面有一尊的化佛結跏趺坐,那麼宣說神咒。那麼這個地方表示什麼意思呢?

我們解釋一下啊:當然我們追求的是佛陀,佛者覺也。我們希望能夠啟發心中的覺悟,啟發心中的光明,來消滅心中的顛倒。但這個佛陀要出現啊,有兩個原因的。有兩個條件的:第一個你有光明,第二個要有蓮華。蕅益大師說:雖然有佛化身是表示我們的佛性,是眾生本具。但是你必須假借空、假、中三觀,才可以開顯。

一、空觀:觀察這個妄想是緣生緣滅,它沒有真實的體性達妄本空。

假觀: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是我們不要去破壞每一個法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你該怎麼做,你還怎麼做。

二、空觀:是破遍計執。所以諸位要知道,修空觀不是說,我現在眼睛不要看、耳朵也不要聽,這個不是空觀,這叫斷滅啊。空觀就是說,我的心跟你接觸的時候,我心中不要打妄想——空掉你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境。那麼遍計本空就是空掉你心中的妄想。

假觀:你要找到你的定位,你扮演什麼角色,你該講什麼話,該做什麼事,你還做什麼事——依他如幻。

從遍計本空,依他如幻——即空、即假、即中當中啊,我們就可以把心中的妄想,轉成這個佛性的顯現。依止空、假、中三觀來破妄顯真。這個地方是佛陀所要表法的一層意思。所以佛陀放出了光明、產生了蓮華、出現了一個佛身,這就是整個修學的因地跟修學的果地。

丁三、文殊往救破邪歸正

這個時候,佛陀宣說神咒以後,佛陀沒有親自去救阿難尊者,佛陀命令文殊菩薩將咒往護。然後把這個邪咒破除,把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帶回僧團。看經文:

【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銷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這段是描述佛陀講完神咒以後,佛陀馬上命令文殊菩薩執此神咒,趕快去救阿難尊者,因為情況急迫。那麼文殊菩薩到了現場,把這個《楞嚴咒》宣說出來以後,這個大梵天的惡咒當下消滅。那麼這個時候,文殊菩薩就提獎阿難,就扶持著阿難尊者,(因為阿難尊者這個時候,在蕅益大師的解釋啊,如酒醉初醒。一個人喝醉酒,突然間慢慢的醒過來、回過神來,但是精神狀態還不是很清楚)用身體扶著阿難尊者,帶著摩登伽女兩個人啊,一同的歸到精舍當中。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這個惡咒銷滅這個地方有所發揮——

我們講心——能唸的心、所念的法,心持法、法持心——心法不二。

心、法這當中所修的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外道也修行,我們佛教徒也修行。但是外道的法,是怎麼來的呢?你看外道他有禪定,他也可以講出一個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他講出一個咒語。那麼他也可以賦予這個咒語一個力量。你誦這個咒語,蜜蜂不能咬你,毒蛇不可以咬你,那果然你誦他的咒啊,就有這種加持力。但這個地方有個問題,就是說啊,外道的邪咒,蕅益大師說,是由顛倒妄想所生。他雖然有佈施的善業、持戒的善業、禪定的善業,但是他的本質是妄想捏造出來的。

佛教的咒語跟聖號——是諸佛菩薩那一念心性所發出的真實功德,真實是可以破除虛妄的!

在東南亞有很多蠱毒啊,他說有些人中蠱了怎麼辦?我說:你持《大悲咒》怎麼辦。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肯定可以破這個邪咒。他問我說,這個有效嗎?我說:你說呢?有沒有效不是決定在我啊。因為這個咒語是那個能唸的心很重要。你要是堅定它就有效嘛。很多人問我說:阿彌陀佛的加持力存不存在?答案只有一個,很難講。你要有信心,它對你就存在,你要是沒有信心,它就等於是不存在。你要沒有信心,你完全不相信阿彌陀佛存在,對你來說阿彌陀佛就不存在。對你來說不存在。這個法門要啟動任何一個功德,你要有那個心力去啟動啊,諸佛菩薩的加持,永遠是被動的,他不可能主動救拔你啊,你要用那能唸的心去啟動,所以唸佛法門它重點在那個信心。

你看善導大師他解釋那個十念往生,說: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他這個人是造惡凡夫,通身的罪障,臨命終的時候就唸十句佛號,他臨命終的時候,這個地獄的火都現前了,他怎麼就能夠把地獄的火轉成金蓮華呢?火焰化紅蓮。憑什麼呢?你說,憑這十句佛號。那為什麼有些人念這十句佛號沒有效果?善導大師講出一個標準,他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那這個至心信樂是關鍵,百分之百的信心。唸佛法門你慢慢研究,你會發覺數量不是重點,往生與否,跟你的數量沒有直接的關係,數量是決定你的品位——

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淺深嘛,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

所以這個唸佛法門關鍵在哪裡?那一念心。你的明瞭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是不是百分之百相信阿彌陀佛可以救拔你?你可以安全的通身靠倒,很放心的靠近去。那種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是關鍵。

在那個《讀者文摘》講一個在美國有一個公案,說在美國有一個小城市,很久都沒有下雨,乾旱。那麼這個基督徒就到了這個教堂去,祈求神父帶大家祈雨。神父就慈悲,訂出一個祈雨的時間,請所有的信徒來參加,很多人就去參加了。那其中有一個小女孩,還帶一個雨傘去祈雨,其他的人都空手,那麼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小女孩在祈雨的過程當中,她一定是所有的力量當中,她的力量是最大的。她那個啟動上帝的加持力啊,這個小女孩的力量是最大,因為她具足百分之百的信心。你看她祈雨時候,她想說回來的時候,肯定要下雨了,所以帶個雨傘。

我心裡想:我們要用這種決心來唸佛,肯定往生啊。所以我們其實,我們很多人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非常可惜,你沒有真正把阿彌陀佛的功德完全開發出來,所以問題不在佛號,佛號是無量光無量壽,這一部分,佛陀是準備好了,那個我們自己準備好了嗎?所以我在打佛七的時候,我跟所有的蓮友說:

打佛七啊!你就做一件事——把自己準備好。

阿彌陀佛他準備好了。但問題是你自己準備好一分,阿彌陀佛給你一分的功德,你準備好三分,他給你三分的功德;你準備好十分,阿彌陀佛給你全部十分的功德。這感應道交是這樣子的。你的心是主動,阿彌陀佛是被動。所以這惡咒銷滅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持《楞嚴咒》,跟文殊菩薩持《楞嚴咒》當然不同。那關鍵點是文殊菩薩在持《楞嚴咒》的時候,他心是不迷、不取、不動。他不打妄想,所以他把整個《楞嚴咒》的力量完全發揮出來,這個時候就把這個惡咒給消滅。

在整個修學當中,你研究過《楞嚴經》以後,你經過《楞嚴經》的訓練,你再回去啊,你在佛堂拜佛持咒也好,你到外面去做義工也好,你發覺你的心態不一樣了。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是昨天的青山,夕陽不是昨天的夕陽。你的心態完全不同。你平常做什麼,你還做什麼,但是你的心,不再隨外境而轉。別人講一句話,你不再隨別人的舌頭而轉,你該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多少有自在力。

平常有自在力,你臨終就有自在力!

所以蕅益大師說:為什麼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他諸根敗壞、眷屬哭泣、全身插滿了管子,對他一點都沒有影響?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連搬動一下都不行。諸位你要知道,你平常是什麼心態,你臨終就是什麼心態。世間上沒有奇蹟會出現的。說我平常的時候,顛倒妄想,臨命終的時候正念分明?不可能!世界上沒有這回事情。這個等流性啊,你上游的地方,把水用染汙了,到下游就是染汙,沒有第二種情況。所以我們現在要不斷調整自己把心帶回家。你可以把臨命終所有的障礙降到最低,你這個時候唸佛,你能夠產生強大的感應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文殊菩薩一到現場的時候將咒往護,惡咒銷滅。因為文殊菩薩的心,他沒有被妄想來折損他的能量,他用百分之百的心力,啟動了百分之百咒語的功德,這個是蕅益大師解釋是這個意思。

丙四、當機悔請

阿難尊者是當機眾,他回到精舍以後,看到了佛陀啊,他有二個心態:第一個,非常的後悔。第二個、請佛開示: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當阿難尊者被咒語所迷惑時,文殊菩薩用咒語把他救回來,救回來以後呢,阿難尊者一回到精舍,看到佛陀就非常傷心,頂禮悲泣。頂禮表示對佛陀的感恩,感謝佛陀的救拔,悲泣呢是對自己感到悲泣。出家十二年了,心還是隨外境而轉,一點觀照力、一點調伏力都沒有。所以他悔恨自己在多生多劫以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這個多聞當然指的是廣泛的學習。阿難尊者他出家以後,就作佛陀的侍者嘛,當然佛陀去哪裡講經,他就跟在身邊。那麼阿難尊者有一個特點:多聞強記,記憶力特別好,過目不忘。所以在整個弟子當中,阿難尊者是多聞第一。有一句話描述阿難尊者是: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即便佛法的義理甚深廣大,但是全部流到阿難尊者的心中。所以佛滅度以後的結集,就請阿難尊者出來結集。

在多聞的過程當中,他這邊有一個問題,就是未全道力。他沒有從這個所聽聞的法義當中去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蕅益大師說啊多聞沒有錯啦,你一個人學佛以後,不能夠說:我經典都不用看,就門關起來,眼睛一閉起來,就開始修止觀。你怎麼修呢?當然先多聞,依教起觀嘛。所以錯不在多聞這兩個字,錯是在他多聞以後,沒有進一步的從一個聞慧,提升到一個思慧,沒有去如實的觀照,那麼只是知道一個智慧的一個...可以說是得到佛法的一個知識。佛陀說:諸行無常。哦,我知道了,諸法無我,我知道了!就這樣一個知道而已。那心中沒有去把它消化,把這個文字轉成心中的光明,這個問題在這個未全道力這個地方,這一點是阿難尊者對自己的一個悔恨。這第一點。

第二點呢,他進一步的祈請大教。他殷勤的就是很至誠懇切啊,希望佛陀啊以這個阿難的一個教訓啊,能夠開示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一個果地的功德,那麼成就無上菩提的一個因地,有三個因地:

(一)妙奢摩他:妙奢摩他蕅益大師解釋是一個空觀。以空觀來止息一切的妄想叫做妙奢摩他。

(二)三摩:指的是假觀。以假觀來執持一切法,假觀主要的就是找到你的定位。你心...我在家庭的相狀是什麼定位,你到了公司是什麼定位。從這個定位當中呢,安立你的假名假相假用。假觀就是執持一切法。

(三)禪那:是中觀,這個空假的一個平衡叫中觀。

這空假中三觀,在修學之前,要有一個方便。就是你要先明白教理啊,智慧是從教理裡面生起的。依教起觀嘛。所以佛陀在修觀之前啊,先講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啊,其實佛陀講了兩個重點,第一個是七處破妄,第二個十番顯見。破妄顯真所謂的,其實在整個你要修習首楞嚴王三昧啊,修空假中三觀之前啊,你要先明白兩句話:第一個,達妄本空;第二個,知真本有。妄想是本來空的,那麼這個你的一念心性是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是修來的,諸位要知道啊,我們只是把我們本來的面目恢復。我們要知道,我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們本來不是這麼多妄想的,本來不是的。是我們自己把它搞亂,所以這個妄想是本來空的。那是因為因緣的力量,我們一念的顛倒才有的。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以下我們經文所要發明的這兩個思想,就是在做修行篇的一個基礎。

丙五、大眾願聞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阿難尊者啟請大教之後,這個時候在十方世界啊就來了很多的恆河沙的菩薩,這麼多的菩薩,還有些大阿羅漢(這個大阿羅漢主要是常隨眾),這個等包括呢,包括誰呢,包括波斯匿王、大臣、長者、居士等等,都希望能夠聽聞這個能夠把心帶回家的首楞嚴王的法門。

阿難尊者他請佛說法以後呢就頂禮啊就退下來坐著,那麼心中保持默然,希望能夠承受佛陀這個微妙的開示。這個時候大眾的心情啊,正如《華嚴經》所說的:如病憶良藥,如飢念美食,我等亦如是,願聞甘露法。大家如重病渴求良藥,就好像飢餓的人得到美食一樣,希望能夠透過首楞嚴王的迴光返照法門,來把我們從顛倒妄想當中救拔出來。這個是整部經的一個緣起。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大師姐重生斷情,師門都慌了
大師姐重生斷情,師門都慌了
【無情道+火葬場不回頭+爽文+女主獨美】 黎霜本是天之驕女,卻被穿越者小師妹繫結,吸她氣運,搶她機緣。只要她情感受創,小師妹就能修為大漲。 她一手帶大的師弟,為了小師妹,對她拔劍相向。 她敬重的師尊,為了小師妹,留她在絕境中等死。 她辛苦培育的劍靈,為了小師妹,轉身刺入她的身體。 一朝頓悟,她斬斷塵緣,轉修無情道。 她不再苦苦解釋,也不再乞求這些人的感情。 背叛她的劍靈? 一次背主,終身不用。 這
天邊星星
殺鬼有功德?請天下鬼怪助我修行
殺鬼有功德?請天下鬼怪助我修行
殺鬼斬妖可以獲得功德提升修為。顧梟穿越而來,開始了一條殺鬼殺妖殺魔殺殭屍的道路。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厲鬼:你若是敢殺了我,這全村百姓都得給我陪葬! 顧梟:夠不夠,不夠再把隔壁村加上?妖怪:難道妖天生就該死嗎?顧梟:你不死難道我死? 心魔:讓我看看的你內心最陰暗的地方!顧梟:都得死,都得死,都得死! 心魔:??顧梟:你們不死,我怎麼變強?……我顧梟在此,妖魔鬼怪速來送死!
缺悅
全宗門穿現代,滿級大佬帶飛祖國
全宗門穿現代,滿級大佬帶飛祖國
【無CP+群像+輕鬆爽文+團寵】沈白蘇修仙百年,一朝渡劫,卻被劫雷劈回了現代壞訊息:有個攻略者佔了她的身體,給五個男的當了三年舔狗,這事全網皆知好訊息:她的宗門跟她一起穿來了**三年前,沈家千金沈白蘇性情大變,成了舔狗,一次舔了五個,三年來堅持不懈不過最近,沈白蘇好像換口味了,天天上熱搜#驚! 沈白蘇包養娛樂圈新人#後來,劍修大師兄在武打賽道殺瘋,紅遍大江南北大師兄:沈白蘇? 那是我師妹#驚!沈白
時予遙
少年歌行之小儒仙
少年歌行之小儒仙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也能讀出神遊玄境!李容暄來到少年歌行的世界,意外拜師儒劍仙謝宣,從此江湖上多了一位小儒仙。 前期苟在雪月城猥瑣發育,逍遙天境後開始接觸江湖。(從蕭瑟入雪月城開始! )[不拆CP,跟隨主線劇情!會有多條支線劇情,不礙觀瞻!]
耳今
敗犬女帝,把頭髮盤起來!
敗犬女帝,把頭髮盤起來!
秦牧野穿越到了萬妖來朝的盛世。父親乃雄踞一方的逐夷大元帥、安南節度使,手握重兵,滅國無數,功高震主。 內有體弱多疑的皇帝虎視眈眈。外有國破家亡的蠻族宿怨積恨。他有些慌,決定培養幾個女帝,保住自己的小命。 好訊息:女帝登基後,對他深情告白,說今生只想捧著他的頭,親吻他的唇。 壞訊息:女帝並不在意他的頭有沒有連著脖子。……早朝結束,回到寢宮。 秦牧野看著跪在腳邊的女帝,冷笑一聲:“剛才當著百官的面,你
想喝胡辣湯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