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的人生2快穿 傾碧悠然

10 剖腹產子 十

張瑩瑩口口聲聲說自己善良,絕對不會謀害人命,也看不得李華林害人,但楚雲梨相信,羅梅娘死了後,李華林若真的上門聘娶她,她哪怕知道羅梅之死有疑,大抵也不會深究,還會高高興興披上嫁衣入門。

別的不說,張瑩瑩就算以前不知道李華林的所作所為,進羅家做了奶孃之後,也該猜到一些真相。可她卻還是裝作懵懂無知,聲稱自己不知。在楚雲梨看來,她就是裝瘋賣傻,有便宜就上,沒好處就躲。

這種人,最讓人噁心。

張瑩瑩沒有話說,轉而又開始哭自己的無辜。

楚雲梨來這裡是為了看戲,欣賞了半晌,好奇問:“先前我還聽說你們要過繼她的孩子,怎麼沒了動靜?”

這也是張瑩瑩今日來的目的,見總算有人把話頭引到了正事上,她哭著道:“事情鬧大,我夫君說要殺了孩子……如果孩子真的沒了命,你們這些人都是劊子手。”

李家人臉都黑了。

“不過繼!”楊氏最清楚養一個孩子要費多少心神,自己的孩子那是沒法子,她可沒有耐心幫別人養。再說,她不是親孃,替別人養孩子,怎麼做都是錯。她一臉理所當然:“我們家又不缺孩子,也不是多富裕的人家,沒心思也沒那閒錢幫人家養孩子。”

她自己萬分不願意,還怕公公婆婆鬆口,強調道:“二弟有自己的血脈,過繼什麼?”

李父一想也是,羅梅娘所出的孩子身康體健,肯定養得大,沒必要再養……實在是,若是將張瑩瑩所出的孩子帶回來,會惹人議論。

李母想法則不同,兒子確實已經有了孩子,但子嗣嘛,越多越好。羅家那邊的孩子她不太喜歡,兩家弄成生死仇人,她看到那個孩子,就會想起孩子他娘害兒子入獄的事。再有,若接回了羅家的孩子,就等於和羅家斷了親,於生意上無益。想要給兒子留後,就只能是張瑩瑩這個孩子了。

楊氏和公公婆婆同處一屋簷下好幾年,一看二人的臉色,就知道他們的想法。再次道:“張瑩瑩是別人的妻子,她說那孩子是二弟的,那就是上下嘴皮子一碰,誰知道是真是假?”

張瑩瑩聽不得這話,立即道:“是不是李家血脈,華林最清楚。”

“他為了你什麼都肯幹,我不信他的話!”楊氏瞪著她:“反正,我不可能給你養孩子,若是非要送來,孩子一定長不大,不信你就試試!”

張瑩瑩面色煞白,咬著唇無聲流淚。她也看出來了,如果說在家裡有誰對孩子心軟的話,也只有李母,她挪動了一下身子,衝著李母跪下:“伯母,孩子留在周家真的會死,無論大人做了什麼,孩子都是無辜的,您救救他吧。”

一邊說,又開始磕頭。

楚雲梨冷眼瞧著,突然道:“話說,那孩子比我生的還大一個月,李華林真是好樣的,你們若是敢接,回頭我就去公堂上請大人做主。”

張瑩瑩霍然扭頭,狠狠瞪著她:“你怎麼這般狠毒,非要逼死我們母子才滿意?”

楚雲梨好笑地道:“李華林可不是逼,他是真要我的命。我就是逼一下而已,可沒動手,到底是誰狠毒?”

張瑩瑩本來就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也就是明白李家和羅家她得罪不起所以才會低聲下氣,聽了這話,再壓不住心裡的怒氣,大吼道:“我沒有殺你,沒有殺你!到底要我說幾遍你才聽得懂我的話?”

楚雲梨一臉莫名其妙:“我就是不許夫家養一個莫名其妙的孩子而已,你兇什麼?”

張瑩瑩:“……”

她六神無主,無助地趴在地上哭得渾身顫抖。

沒有人憐惜她!

李母雖然想把孩子接回來照顧,卻也沒想過要照顧孩子娘。她對張瑩瑩甚至是恨的,若不是這個女人,兒子又怎會鋌而走險跑去殺人?

有楚雲梨在,張瑩瑩這一趟只能白跑,無論她怎麼求,李家都不鬆口,也是不敢鬆口。

張瑩瑩跌跌撞撞離開,走前撞著了廊下的柱子,她捶著柱子大罵:“連你也欺負我……嗚嗚嗚……”

還是沒人理她,眾人冷眼看她哭過一場後失魂落魄地消失在園子裡。

李華平看著她背影,皺了皺眉:“不會出事吧?”

楊氏涼涼道:“你這麼擔心,那乾脆把人接回來放在眼皮子底下吧。”

李華平聽出了妻子話裡的酸意,不贊同道:“你這是什麼話?”

“我什麼話?”楊氏氣得跳腳:“二弟在外養女人,你也想學吧?畢竟,爹當年……”

“住口!”李父大怒:“越說越不像話。”

楊氏並不害怕,偷瞄了一眼婆婆黑沉沉的臉,道:“實話實說嘛。反正,李華平要是敢在外頭亂來,我就帶著幾個孩子回孃家……你們家名聲臭不可聞,孩子留下對他們沒好處,若真的想為孩子好,你們就不該攔著。”

聽這話裡話外,竟然生出了去意。

李華平面色難看無比,他想和妻子掰扯幾句,又礙於邊上坐著的楚雲梨。

這位弟媳,曾經是一家人。但如今……那是需要防備的仇人。

就是仇人!

將二弟害入大牢,將李家不錯的名聲鬧得死臭,不是仇人是什麼?

李華林確實有不對之處,可羅梅娘沒死,兩人是夫妻,是一家人,就該包容他的錯處,而不是揪著這些不依不饒不肯放過。在李家人看來,羅梅娘簡直渾身都是錯處。

“還有事嗎?”李華平對著這個弟媳,那是一點耐心都無,乾脆下逐客令:“天上不早,你深恨華林,該不會還要留下來過夜吧?”

楚雲梨垂眸整理袖子:“我和他還是夫妻,這也算是我家,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你管不著!你身為大哥趕我離開,是怕我分你家財嗎?”說到這裡,她眼睛一亮:“孩子是華林的,這家總該有他的一份。擇日不如撞日,不如我們就好好商量一下華林該分到什麼吧,畢竟,孩子還小,也不是喝西北風就能長大的。”

她看了一眼張瑩瑩離開的方向:“她那孩子不知道是誰的種,但我生的孩子一定是李家血脈。”

李家人啞口無言,忍不住面面相覷。

分家是不可能分的。

他們想問的是,羅梅娘將男人送入大牢後,怎麼好意思分家的?

關於家財,楊氏那是早有打算,在她看來,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是她的孩子所有,分什麼?

當即她就跳了腳:“你那麼恨華林,不應該要他東西……”

相比她的氣急敗壞,楚雲梨面色要平靜得多:“我是恨他,甚至不喜孩子,但孩子是我生的,屬於他的東西我這個做母親的就該為他爭取,李家的家財,本就有孩子一份。”

“我們不要這個孩子!”楊氏大叫,她心裡也清楚,孩子是李家血脈,不太可能將其拒之門外。她眼神一轉,立刻有了主意:“華林也不是弒殺的性子,小時候連殺雞都不敢,他對你動手,肯定是你做了對不起他的事。那孩子……一定是別人血脈!”

李母聽了這話,立刻附和:“對!華林不會無緣無故恨一個人,你把我兒子害成這樣,還敢來分我李家家財,趕緊給我滾。”

楚雲梨似笑非笑:“你們確定要讓我走?”

這一走,兩家再無和解可能。

李母聽到這話,立刻就後悔了,她乾脆別開了臉,悄悄暗示李父開口打圓場。

李家確實對羅梅娘沒有好感,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甚至希望從來沒有結過這門親。但如今不是斷親的時候,李華林還在大牢裡呢,想要出來,只能求得羅家父女的原諒。

方才楊氏那番話提醒了李家夫妻,他們私底下可以去找兒子商量潑羅梅娘髒水,但當著羅梅孃的面,卻不能甩臉子。李父有些尷尬:“沒有,你娘脾氣太急,別跟她一般見識。梅娘,我只是想說,無論華林最後結局如何,只要孩子在,你就是我李家的兒媳,我們是一家人。無論你何時回來,大門都會為你敞開。”他看向兒子兒媳:“以後不許你們再趕梅娘,若是不聽話,老子先把你們攆出去。”

楊氏面露不忿,她隱約猜到了一些公爹的想法,沒再開口反駁。李華平也沒搭腔。

反正,說出的話又不是一定要辦到,回頭隨時都可以翻臉。

楚雲梨知道他們不是真心將羅梅娘當成一家人,不過,那又如何?

反正她也沒打算將李家眾人當做家人,今日上門,就是為看戲而來。看到他們厭惡自己卻還要虛與委蛇,一開始有些興致,後來就有點乏味。她站起身:“天色不早,我該回了,家裡孩子還等著呢。”

李父親自送她出門:“你身子弱,回頭我派人去將孩子接回來住幾天……”

“不用!”楚雲梨頭也不回:“要是接來,就別再送回去了。你們家的家風……滿口謊言,動輒就要人性命,我可不放心自己孩子在這樣的人家長大。”

李父:“……”好氣!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異域將軍的傳奇一生
我是一個將軍,可惜,我只是這異域之地一名罪惡昭著的將軍!是前半生的經歷造就我後半生的罪惡,我親愛的爹孃、姐姐、最愛的青梅竹馬都是失去了,我怨上天的不公,但我無法改變,為了活命,為了身存,只能逃避到異國他鄉。 在這異國他鄉,我實現了將軍夢,過去的仇恨一度讓我失去了自我,讓我走錯了路,但我骨子裡的真善美是不會丟失的!
那年秋風知落葉
韋小寶玩轉三國
韋小寶玩轉三國
面對狡詐多疑的曹阿瞞、義薄雲天的關雲長和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這些東漢末年的風雲人物,滑溜機敏的韋小寶是否還能事事逢凶化吉、處處得心應手? 且看小白龍韋小寶如何玩轉三國。。。。。。
蓬萊貝二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隱世村長,滿朝文武為我打工
秦牧穿越大貞皇朝,成了一個小村長。 花費五年時間,把村落打造成人間天堂。 本想做個與世無爭的閒雲野鶴。 可勳貴巴結他。 皇子也想跟他結拜當兄弟。 就連公主也哭著喊著要嫁給他。 一個不夠,還來倆。 皇帝也來湊熱鬧,說什麼也要讓他封公拜王!
皖南牛二
狂兵之步履青雲
狂兵之步履青雲
雲詭波譎的際遇,凌厲狠絕的殺伐,神鬼莫測的計謀,跌宕起伏的愛情。 一次意外穿越,特戰精英馮靖落入叛軍之手,開局即地獄! 絕命逃殺中,意外繳獲叛軍兵符並救出了大唐公主。 迭歷死生後,他被女皇擢為御林將軍。 廟堂的危機旋踵,他為女皇挫敗了一連串的暗殺和叛亂,一躍成為股肱之臣。 為拯救淪落綠林的祖先,他只能咬牙挺立在唐朝的風雨中; 為報答恩遇如山的女皇,他不得不和她共承起歷史的重壓。 步履青雲,嘯傲蒼穹
玥照大川
祖龍假死,我帶領大秦走向日不落
祖龍假死,我帶領大秦走向日不落
什麼?嬴政提前嘎了? 自從穿越過來第一天,就在準備繼承大統的“公子高”不裝了! 奪權!登基! 然而對此他卻不知道,這是嬴政為了考驗扶蘇而設計的假死。 “什麼……公子高登基了?” “趙高李斯打算篡改遺詔被這小子抓起來了?” “他還想擴大大秦的版圖?什麼……這小子的軍隊居然這麼強?” …… 看著死而復生的嬴政站在自己眼前,公子高只是笑道:“父皇,你怎麼坐在我的皇位上了?”
聖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