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旭個人簡歷

第一百二十四章:局!

伴隨著天氣漸冷。

清晨一早。

房間內,白衍掀開蓋著的被褥。

雖說是天氣越來越冷,但在這府邸內,白衍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冷意。

這座府邸原主人,是韓國王室宗親,故而府邸內的用品,奢侈至極,其中冬夏所需之物,比起百姓家的東西,好得太多太多。

其中府內的地下之中,還有一個冰井,冬存夏取。

在房間內洗漱完畢,吃過早膳,正當白衍準備去城外看看將士的時候,秦卒就找到他,說是騰老將軍找。

將軍府。

白衍來到書房之後,便看到隗灣將軍、褚仞將軍都在。

“將軍。”

白衍對著騰老將軍拱手打禮。

騰老將軍點點頭,隨後也沒有在客套,直接了當的說道。

“王上已經昭告天下,韓國滅亡,韓地納入秦國,設立潁川郡,另外,王上任命你為上郡高奴城守,兩個月後上任。”

騰老將軍看向白衍。

高奴城,隸屬上郡,此前上郡、北地、隴西,都是義渠領地,秦滅義渠之後,設三郡。

而上郡的高奴城,便是緊靠匈奴與趙國的城邑。

白裕此前便是高奴城守。

“諾!”

白衍點點頭,聽到騰老將軍的話,心中也鬆口氣。

白氏鐵騎終於穩定,不再需要擔憂。

“此外,滅韓一戰,王上念你洧水南岸立下大功,加之此前立下數功,便再升你爵位。”

騰老將軍說道這裡,把一塊木牌與一塊城印交給白衍。

隗灣、褚仞此刻看著白衍。

對於眼前這個少年再次升爵,不僅是他們,就是其他所有將領心中,沒有人會說不服。

因為他們所有人,都是親眼看著白衍一個功勞一個功勞的升爵上來。

白衍有沒有走關係,所有人心裡都清楚。

特別是他們這些將軍,當初第一次見這白氏子弟的時候,都清楚的看到那甲冑上,被刀劍砍出來的缺口。

要知道,那時候白裕可還在軍中!

“五大夫!”

白衍看著自己的身份木牌。

韓非曾經說過,在韓國攻城之時,先登首功之人,當封為五大夫,以國士待之。

但那是韓國。

在秦國,尋常人想要得到五大夫的爵位,難如登天。

因為伴隨著爵位越來越高,升爵難度越來越大,這其中不僅僅是能力問題,最重要的還是機會。

姓氏、人脈在這個時候,便顯得尤為重要。

就如同他,若是沒有白姓,若是沒有白氏鐵騎,一切都會不一樣。

書房內。

騰老將軍看著白衍,笑了笑。

“這塊城印,此前由白裕掌管,白裕回秦之後,城印便歸還咸陽,沒想到伱小子沒有辜負白裕的期望。”

騰老將軍說道。

白衍聽著騰老將軍的話,摸著城守印,此前白裕便是拿著這塊印章,如今屬於他。

“離開前,你率領三千鐵騎,先把韓王安遷至郢陳。”

騰老將軍給白衍一個任務。

白衍雖然年輕,但那晚與白衍的交談,見到白氏鐵騎紀律嚴謹之後,白衍便是他心中押送韓王安最佳人選。

這也是為何此前不少大軍士卒已經趕回秦國,他卻下令讓鐵騎大軍原地待命。

“諾!”

白衍拱手接令。

片刻後,在聽完騰老將軍的吩咐後,白衍便轉身離開書房。

書房外。

“郢陳!”

白衍唸叨著這個名字。

對於這個城邑,他還有些印象,曾經在楚頃襄王時期,楚國遷都於陳,稱郢陳,後被秦國攻奪,楚國方才遷都。

這可是緊靠楚國的一塊地域!

“郢陳?”

白衍一邊走,一邊想著。

郢陳曾經是楚國的國都,故而郢陳哪裡的百姓,一直都沒有被秦國同化。

白衍有些疑惑,為何會把韓王安,遷徙至郢陳軟禁?

秦國疆域如此之大,地域如此遼闊,隨意選一個地方,都好過緊靠韓、楚的郢陳。

這不是給那些韓國舊族機會?

怪不得幾年後,新鄭會發生叛亂。

白衍搖搖頭。

感覺咸陽此舉實在有欠考慮。

但眼下他也懶得管,反正新鄭叛亂似乎很快就會被平定,秦國會派遣昌平君領軍鎮

白衍突然想到什麼,停下腳步。

“不對!”

白衍呢喃一句,他突然想到,若是沒有記錯,幾年後,新鄭叛亂,韓國舊族妄圖奪下新鄭,去郢陳救出韓王安。

而鎮壓叛亂之人,秦國便是考慮到與郢陳百姓,故而派遣楚係為首的昌平君,羋啟。

“這是給昌平君埋的坑!!!”

白衍想到這裡,滿是驚歎。

若非他突然想起這件事情,眼下他根本不會想到,這時候押送韓王安去郢陳,其實就是給楚係為首的昌平君,埋下的一個坑。

不管如今的潁川郡,日後何時叛亂,何處叛亂。

到時候,咸陽哪裡,便能有理由,讓楚系的昌平君離開咸陽。

怪不得為何秦國那麼多城邑,隨便找一個城邑,都能遠離潁川郡,更安全,但偏偏選擇將韓王安軟禁在郢陳!

咸陽哪裡,到底是誰出的謀,這般厲害。

白衍很好奇,昌平君是否察覺到,當今秦王嬴政,已經準備對他動手。

畢竟若不是清楚日後之事,他怎麼會在眼下,就能想到,韓王安遷至郢陳,本身就是一個局。

“也不知道是誰謀劃的這個局!”

白衍回過神,繼續朝著府邸外走去。

對於楚系,白衍心中一點好感都沒有。

在秦惠文王之後,楚系便是秦國內部最大的一個勢力,也是秦國最大的隱患。

他此前便猜測,出賣白裕訊息的人,可能是昌平君。

因為當初白起率軍攻伐楚國,水淹鄢城,死了十幾萬人。

若只是水淹鄢城到還好,然而在水淹鄢城之後,白起率軍攻下楚國郢都,一把火直接燒燬楚國先王陵墓夷陵,連同歷代楚王的墓葬,都不能倖免。

而昌平君,乃是楚考烈王之子,楚國王室血脈!

相當於白起是燒了昌平君祖上的陵墓。

一把火把人家祖上的陵墓都燒了,人家打不過白起,但不代表人家會善罷甘休。

用常人的話來形容就是:你白起很強,我不敢招惹,但你白起一死,我還弄不死你後人?

“白起。”

白衍想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心中有欽佩,也有無奈。

欽佩的是,據說當初水淹鄢城之前,秦昭襄王曾經問白起要多少數量的大軍,白起說只要七萬,就可攻打楚國。

那時候的楚國可是號稱兵甲百萬,秦昭襄王不放心,問白起要不要多帶一些大軍,帶個十萬!二十萬!

但白起堅持只要七萬足矣。

秦昭襄王沒辦法,最後便只給白起七萬大軍。

而白起率領七萬大軍過河之後,直接下令毀掉船隻,自毀退路,隨後率領秦國大軍最後一路殺到鄢城,還攻下佔領了鄧地、西陵等五個城。

這樣的白起,那個將領不欽佩。

但同樣讓人無奈的是,白起越強,得罪的仇家就越厲害。

白起是死了,但白起生前留下來的一個個仇家,數都數不過來,如今都還記著白起的仇。

白裕此前便是前車之鑑,若非白裕命大,早就命喪黃泉。

府邸外。

白衍來到戰馬旁,翻身上馬。

想到如今在世人眼中,他是白氏子弟。

想到日後昌平君會在秦國伐楚之時發動叛亂,最終導致李信、蒙恬二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部分人活著回到秦國。

“昌平君,你可就祈禱著,攻楚之時,別是我領兵伐楚!”

白衍不知道咸陽哪裡,是不是沒料到昌平君如此大膽,會發動叛亂。

但日後若是他領兵伐楚。

他一定會在楚國,等著昌平君發動叛亂。

秦統一後,設陳郡,郢陳改為陳縣,西漢時改陳郡為淮陽郡。

在一統之前,史書中記載的‘韓王安軟禁於陳縣’,應該就是郢陳,這也是昌平君叛亂的地方。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落腳之地
落腳之地
清末民初,鄂渝邊界深山小鎮的一個劉姓鐵匠看到‘東亞病夫’的中國昏睡百年,便分別給三個兒子起名叫劉邦劉秀劉裕,希望後人能出個一代雄主,重振中華。 劉鐵匠又以 “威震海內外”的誇張藉口於1928年把三個‘皇帝’兒子全趕出家門出國留學。 一百年間,劉鐵匠家族四代人飄泊全球各地艱苦創業,被驅趕、被歧視、被孤立、破產、誣陷、遷徙,秉承鐵匠家族堅韌不屈的淬火精神,一次次逆境崛起。 長江之水淹沒了牛角鎮,不留痕
汪楚懷
興唐
興唐
隋末季世,四海板蕩,蒼生塗炭。李淵、李世民父子奮袂而起,志在興唐,救萬民於水火。 創業維艱,父子二人廣施恩澤,選賢與能,群賢畢至,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金戈鐵馬,縱橫沙場,屢經鏖戰,每遇困厄,皆憑智勇力挽狂瀾。朝堂之上,亦需縱橫捭闔,周旋於各方勢力之間,方保大業根基。 然英雄亦有兒女情長,家國之下,私情難捨。父子親情、夫妻恩愛、兄弟義氣,交織纏繞,於血雨腥風之中,添幾分溫柔繾綣。 然身處權力漩渦,
東夏天王
穿越大唐做皇帝
穿越大唐做皇帝
這是一部穿越歷史題材小說,故事圍繞著主角李軒展開,他從現代意外穿越成大唐即將登基的皇帝。 小說聚焦李軒在古代複雜政治環境中的改革與成長曆程,情節跌宕起伏,充滿看點。
墨者無涯
赤觴
赤觴
自古傳聞……先有璧後有璽, “和氏璧”與 “傳國玉璽”,本就一脈相承,得玉璧者其國運昌盛,得玉璽者傳國視為正統,於是歷朝歷代,各路梟雄,便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奪寶之爭! 這時候,天降後世小子劉赤,恰巧穿越到此。於是,機緣巧合下,各種精彩紛呈的故事,就此徐徐展開……玄幻傳奇中,且看,那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秦川龍
大虞四皇子
大虞四皇子
蕭無垢穿到了大虞王朝,成為了流落在外的四皇子,陰差陽錯下卻被權相魏無極安排假冒四皇子,以四皇子的身份進入朝廷。 蕭無垢將計就計,答應下來,一邊利用魏無極跟其他皇子鬥法,一邊收集魏無極的罪證,當魏無極發現蕭無垢脫離控制之後,在朝堂上檢舉揭發他假冒皇子。 蕭無垢冷冷一笑:“本皇子乃是天生貴體,何來假冒一說?”
青山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