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越尊貴,麻煩事越多。
天家皇族更是焦頭爛額,由於武皇后的強勢,李治的後宮倒是風平浪靜,畢竟能得李治恩寵的女人大多比較短命,沒人敢在後宮挑戰自己的生存極限。
一帝一後貌似恩愛,可後宮仍然有一堆麻煩事……
如今後宮裡的主要矛盾是後媽怎麼當的矛盾。
刷完副本,已是滿級的武皇后,對那幾個非親生的皇子造成了滿滿的壓迫感,連李欽載這個外人都看得出,李素節在宮中活得多麼壓抑。
投胎是一門技術活兒,可是投得太好也不見得是好事,整天活在死亡陰影裡的皇子,誰願意當?
李欽載思索片刻,道:“陛下,既然素節回了長安,業不可耽誤,過幾日便請陛下將素節和李顯送到甘井莊吧,臣要繼續給他們授課。”
李治點頭,笑道:“景初立下滅國之功,要何賞賜?”
李欽載躬身道:“臣違令在先,不配賞賜,請陛下降罪。”
李治笑容漸斂,嘆了口氣道:“景初向來穩重,這次可辦差了啊。若事先給朕送一道奏疏,剖明利弊,朕豈能不應爾所請?那時景初奉旨而為,滅倭國之功便再無瑕疵,可今日……”
李欽載苦笑道:“兵貴神速,臣也是突發奇想,欲向陛下請旨已來不及了,臣只好臨時決斷,幸好倭國已滅,沒給陛下和大唐丟人。”
李治沉默半晌,轉身從殿內案頭上搬來一大摞奏疏,指著奏疏道:“景初還未回到長安,朝堂內參劾你的奏疏已堆積如山,其中三省六部御史臺,近百位朝臣皆參劾你,用辭頗為激烈。”
李欽載表情苦澀道:“臣知罪,請陛下發落。”
李治嘆道:“從古至今,‘兵權’二字尤為敏感,你是三朝功勳之後,朕相信你的忠心,可滿朝文武不信,你這次確實落人口實,滅國之功本該重賞,可你違令在先,朕這幾日還忙著幫你壓下奏疏,封賞實在……”
李欽載急忙道:“臣不求封賞,陛下若為難,將臣的爵位官職盡數撤免,臣亦絕無怨恚。”
本來應該是喜氣洋洋的君臣會面,可此刻的氣氛卻實在有些沉悶。
李治展顏一笑,道:“這次滅倭國的經過吧,朕很好奇,你為何在回大唐的途中突然改變主意,轉道登陸倭國?”
李欽載咳了兩聲,道:“臣……不是突然改變的主意。”
李治愕然:“難道是蓄謀已久?”
“陛下用辭有點不謹慎,‘謀定而後動’不更好聽嗎?”
李治笑了:“何時開始‘謀定’的?”
“臣在百濟國造出三眼銃後,便漸漸有此決定。正因為有了三眼銃,臣有了底氣,才敢帶著六千將士登陸倭島,臣篤定倭人擋不住三眼銃的齊射,六千將士推進,可無敵於倭島。”
李治笑道:“你造的三眼銃被孫仁師派人送來長安,朕親自試過,確實是鎮國利器,舉國上下,唯有景初才知火藥最有效的用法,有此一物,大唐王師何愁不能蕩平四方蠻夷。”
“臣未上過戰場,也不知排兵佈陣,臣唯一的底氣便是三眼銃,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陣型和陰謀都只能被碾壓,故而臣才敢冒險一試。”
“倭國已對大唐啟戰,白江口盡沒其水軍還不夠,終究仍是禍患,不如趁此良機登陸,一戰滅國,永除後患。”
“倭國握於陛下之手,則對高句麗完成了最後一面的包圍,來日大唐東征高句麗,如甕中捉鱉,十拿九穩。”
李治欣然笑道:“不錯,景初之才顯然不僅於造新奇物事,武備兵略一道亦不凡,不愧是將門虎子,景初深得令祖真傳。”
李欽載又道:“臣還有一事上奏。”
“你。”
李欽載請宦官取來紙筆,當著李治的面畫了起來。
李治湊近看了半晌,表情越看越盪漾。
“呃,看不出景初竟也是風流之士,哈哈,當著朕的面,把男子那話兒畫得惟妙惟肖,此不文之物粗壯且上翹,雄奇偉岸,一柱擎天,饞煞天下婦人啊!”
李欽載聞言立馬停筆,愕然望向李治:“陛下啥呢?臣完全不懂……”
李治亦驚愕地指著李欽載的筆下道:“你畫的難道不是……”
李欽載驚駭道:“當然不是!陛下,臣畫的是倭國地圖啊!”
李治突然沉默下來。
好尷尬,腳趾都能再摳出一座太極宮。
良久,李治幽幽嘆道:“誰能想得到,倭國竟長這樣呢……難怪朕每年召見倭國使節,總覺得彼國人的氣質不出的怪異,那種淫靡且猥瑣之態,非常獨特,讓朕感到強烈的不適……”
李欽載本來對自己的畫功產生了懷疑,後來一想前世標準的倭國地圖,頓時釋然。
你特麼本來就長得像個,跟我的畫功有啥關係?
略過這個尷尬的辱倭話題,李欽載用筆在倭國地圖上畫了幾個小圈。
“陛下已掌握倭國,這幾處請陛下留意。”
“這是啥地方?”
“它們分別是石見銀山,w.足尾銅山,別子銅山。”
李治吃了一驚:“它,它們是……”
“沒錯,三處產銀和銅,我大唐缺銀和銅久矣,咱們既然佔了倭國,不能啥也不幹,總得撈點什麼回來,不然這一戰就虧本了,對不起那些為大唐捐軀的將士。”
李治兩眼一亮,神情漸漸興奮起來:“景初所言可真?若真有銀礦和銅礦,倒是一樁大喜事!”
“臣不敢欺君,此三處皆有所產,而且蘊礦量不小,夠我大唐百年之用。”
李治喜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李欽載面不改色編瞎話:“臣滅倭國之時,從當地百姓口中打聽到的。”
李治不疑有他,大喜道:“好,好!朕這就擬旨,命工部大匠東渡堪輿,確定了礦山所在後,立馬派人採掘,大唐若解決了缺銀和缺銅之事,便去了朕的一塊心病,哈哈!”
“陛下不必派人採掘,滅倭國一戰中,我王師俘虜倭人將士近兩萬餘,至今仍在看押中,採礦之事讓那些俘虜去做便是,陛下又省下一大筆開支和勞力。”
李治癒發喜悅,大笑道:“景初不愧是大唐的棟樑,隨便一個主意便可為大唐造福,朕允了,這就令舍人擬旨頒下去。”
該的事完,李治命宮人設宴,為李欽載洗塵。
李欽載盛情難卻,只好與李治共宴。
君臣盡興,李欽載向李治告辭出宮。
天才本站地址:。零點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