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筆趣閣

第375章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

隆慶帝很憤怒。

自己不過是要辦一場鰲山燈會,這些言官就這樣的反對。

至於清遠伯李煒父子做的那些事情,在隆慶帝看來,這不過是國丈父子為了辦好鰲山燈會,手段稍微激烈了一些。

再說了,辦鰲山燈會,也是和百姓同樂,百姓出點錢怎麼了!

不過隆慶皇帝畢竟和他的父皇不同,面對言官在左順門外闕庭,隆慶倒是也做不出上皇廷仗眾臣的事情。

他只能召集來了內閣中的楊博和高拱。

內閣中的二人已經知道了言官闕庭的事情經過了,當皇帝見到兩位輔臣之後,楊博就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一邊,宛如一座泥塑的神像。

楊博自從擔任內閣首輔之後,除了軍事上的事情之外,幾乎對朝廷大事都很少發表意見,被朝廷大臣們稱呼為“泥塑閣老”。

這次的事情關於皇帝的老丈人,門外又跪著言官,楊博又擺出這樣一副樣子,顯然是不想要摻和進去。

隆慶帝也知道楊博指望不少,他將目光看向高拱。

高拱首先問道:

“陛下,《京師新報》上的報道可是真的?”

高拱在年前忙著新務的事情,每天都忙的昏天黑地,根本知道因為一個小小的鰲山燈會,竟然鬧出這麼大的么蛾子。

高拱曾經做過隆慶的老師,被高拱這麼問,皇帝反而支支吾吾起來。

高拱這下子就明白了,《京師新報》上的內容竟然都是真的。

一時之間,高拱覺得事情有些滑稽。

自己堂堂內閣次輔,竟然是從東南賊的報紙上知道了鰲山燈會的真相!

高拱說道:“請陛下停罷鰲山燈會,革去清遠伯的爵位,命令其發還搜刮的百姓財產。”

皇帝立刻說道:“萬萬不可,清遠伯也是為朕作事,要是因此受罰,日後誰還願意為朕做事啊?”

看到皇帝這麼說,高拱著急的說道:“清遠伯不是為陛下做事,而是藉著為陛下做事來敗壞陛下的名聲啊!”

隆慶帝還是說道:“清遠伯是朕的家人,不可處罰。”

高拱的血壓上來了,他說道:“清遠伯是陛下家人,京師百姓就是不是陛下子民了?若是不處理清遠伯,京師何安?”

隆慶帝不再說話,氣氛就這樣僵住了。

高拱明白皇帝的性格,他吸了一口氣說道:

“陛下,那就請立刻革去清遠伯的差事,將籌辦鰲山燈會的事情交給工部,召回錦衣衛和宮裡的太監,處理其中民憤較大的首惡。”

皇帝說道:“鰲山燈會的事情都是清遠伯在籌辦,已經辦了一半了,再交給工部來辦能辦好嗎?”

高拱都快要窒息了,到這個時候皇帝還想著他那破鰲山燈會呢。

隆慶帝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鰲山燈會還交給清遠伯籌辦,從錦衣衛和太監中挑選幾個民怨大的處理一下,高師傅以為如何?”

高拱只覺得身心俱疲,自己這些日子忙著新務,和下面天天扯皮。

今天又因為鰲山燈會鬧出這麼大的亂子,而皇帝卻不肯處置清遠伯。

但是又能如何呢?

大殿中氣氛再次凝結。

就在這個時候,剛剛一副神遊天外模樣的楊博立刻回神,他開口說道:

“如今俺達汗的兒子黃臺吉在京師,鰲山燈會正好彰顯我大明天朝上國的氣象,就依陛下的旨意去辦吧。”

隆慶帝不由大喜,他又問道:“門外闕庭的言官要如何?”

楊博說道:“臣去勸說他們以國事為重。”

隆慶帝立刻說道:“那就勞煩楊閣老了!”

高拱看到皇帝和首輔達成了一致,他也實在是無話可說,只能向皇帝告退,跟著楊博一起來到左順門外。

楊博畢竟也是老臣了,他解下自己的衣服,披在為首的王用汲身上,然後對跪在雪地裡的言官說道:

“陛下已經下旨,懲辦在鰲山燈會中搜刮民脂民膏的錦衣衛和太監,全部移送法司審判,諸位快點起來吧。”

就這?

王用汲問道:“敢問閣老,清遠伯父子有何懲處?”

楊博尷尬的說道:“事情辦成這個樣子,清遠伯父子並不知情,他們也是為陛下做事急切了些,被手下小人矇蔽。”

王用汲吸了一口氣又問道:“陛下同意停罷鰲山燈會嗎?”

楊博繼續說道:“今年有外藩使者入朝朝貢,陛下辦鰲山燈會是為了顯示我上國氣象,不能停罷。”

罪魁禍首安然無恙,害人的鰲山燈會還要繼續舉辦,王用汲將楊博的衣服解下,繼續跪在雪地中說道:

“臣要繼續闕庭!”

不過他身後的言官倒是有幾個站起來了,畢竟他們當中有些也是為了博取直名,而不是真的為民請命。

楊博有些尷尬的說道:“王御史,這都是為了朝廷大局啊!”

這下子王用汲身後又有幾個御史站起來,跪在雪地中的就剩下王用汲一個人。

王用汲只覺得有些說不出來的憋屈,大局大局,事事都是大局,可京師那些年節前家破人亡的百姓就是大局的犧牲品嗎?

楊博還在一臉和善的規勸自己,高拱別過臉去,不敢和自己對視。

剛剛和自己跪在雪地裡的同僚都已經站起身,甚至還有人過來幫著楊博勸說自己。

王用汲將手裡的奏章放在雪地上,又將頭上的官帽壓在奏章之上。

“臣請辭官。”

說完這些,王用汲也站起來,乾脆的轉身而去。

高拱轉過頭,看向王用汲這身穿青色官袍的低品文官,只看到王用汲一個人孤單的走在雪地中,只留下一串腳印遠離了巍峨的宮闕。

隆慶元年(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最後一場明廷風暴終於過去。

王用汲辭官,他向都察院交還大印,就帶著家人在年前離開京師。

隆慶皇帝對剩餘11名闕庭的言官進行了口頭誇獎,但是都將他們從言官的位置調到了清冷衙門。

雖然都升了官,但是隻要是熟悉大明官場的,都知道這是明升暗降。

皇帝命令東廠查辦錦衣衛和太監中的不法事,可是東廠和錦衣衛本來就是一家,這一次東廠的人也從中分到了好處。

查來查去,最後錦衣衛和太監一個沒動,只是從幫著錦衣衛和太監搜刮的潑皮無賴中,抓了幾個出來頂罪。

清遠伯父子安然無恙,立刻對在順天府告狀的商人進行了打擊報復,這些商人要麼被順天府衙役抓進大牢,要麼家產全部被搶走。

朝廷又對《京師新報》展開了新一輪的禁報活動,因為實在找不到《京師新報》的印刷坊,順天府知府想出一個辦法,既然沒辦法禁報,那就將賣報的人都抓起來。

順天府在城外找了一些破舊的房子,說是開設養濟院,將城內流浪的孩子全部抓進去,不允許這些孩子進城賣報。

不過陸添壽提前得到訊息,將《京師新報》的報童都保護起來。

順天府的衙役抓不到報童,除了將京師街頭的流浪兒抓了一空,還抓了不少百姓的孩子。

這些百姓丟了孩子,找到城外的養濟院,又被衙役勒索“伙食錢”,要不然就不肯將孩子放回來。

這讓本來就年關難過的百姓雪上加霜。

就在除夕這一天,京師街頭一夜之間張貼了無數份《京師新報》,這一次沒有報童販售,而是直接貼在樹上,貼在牆上,甚至貼在不少人的家門上。

報紙沒有其他版面,只有一篇署名“王用汲”的文章。

文章揭露了清遠伯借鰲山燈會搜刮百姓的全部證據,又用親歷者的視角,詳細講述了左順門闕庭的經過。

順天府知府知道訊息,連忙派遣手下衙役前往撕毀,可是街頭巷尾貼的報紙太多,很多百姓將報紙收藏起來,順天府這點衙役根本來不及撕毀。

在這麼一場風波後,沈一貫沒有再出手,明廷京師終於迎來了新年。

隆慶二年元宵,鰲山燈會如期舉行。

龐大的“鰲山”上各種形狀的彩燈閃爍,絢麗的焰火不停燃放,更有鐘鼓司優美音樂裡,宮娥們翩翩起舞。

隆慶皇帝帶領群臣,一邊賞看燈會,一邊對身邊的黃臺吉問道:

“卿以為這鰲山燈會如何嗎?”

黃臺吉站起來,躬身說道:“天朝上國氣象,宛如仙境!臣在草原所未見也!”

過年期間,黃臺吉也一直在和李春芳談條件。

黃臺吉並不是蠢笨的人,相反他十分的精明,很快就意識到了明廷官員的軟弱。

因此黃臺吉的態度咄咄逼人,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

但是李春芳也是人精,他聽出了黃臺吉的訛詐之意,反而放下了心。

既然只是訛詐,那事情就還有的談,如果蒙古真的要入侵,那就不會這麼談了。

果不其然,黃臺吉提出了蒙古的條件:

其一,明廷向蒙古提供“低價”絲綢五千匹,並“賜給”俺達汗茶五千斤。

其二,再開宣府、寧夏、榆林貢市,讓蒙古向大明“朝貢”。

其三,這一次黃臺吉要帶走京師鐵匠五百戶,火藥匠三百戶。

但是李春芳同時也得到了一個成果。

蒙古人願意出五千騎兵幫助大明這個宗主國平叛,但是要求明廷支付軍餉糧草,還要給賞錢。

李春芳立刻將這個訊息報告給皇帝,隆慶帝大喜。

不顧新年休沐,皇帝立刻召集重臣們開會。

群臣議論紛紛,第二條和第三條倒是沒有多少人反對,只是群臣對第一條非常反對。

還是高拱領頭說道:“陛下,檀淵之盟宋向遼支付的歲幣,也不過是絲綢一萬匹,白銀一萬兩,如今一仗沒有打,就向蒙古支付歲幣,這如何向列祖列宗解釋!?”

不過這一次隆慶帝是有盟友的,促成和談的李春芳立刻跳出來說道:

“高閣老此言差矣,此非歲幣也!”

“歲幣,是年年要付的,這次只是低價出售絲綢茶葉,又不是年年都要付!”

“而且這也不是為了向蒙古付歲幣,而是出錢僱傭蒙古騎兵平叛罷了!”

若是這一次的談判能成功,那李春芳就能收穫最大的一份利益,靠著這次的功勞再次入閣都不一定,所以他當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高拱的說法。

有了李春芳帶頭,自然也有不少大臣站出來支援。

高拱做事比較急,而且做事情比較霸道,平日裡得罪的大臣不少。

新務改革涉及的利益多,涉及的部門也多,高拱也知道這些大明官員的德行,往往更願意提拔年輕官員做事。

所以他在朝堂上的敵人不少,很快支援李春芳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最後還是楊博這個泥塑閣老最後站出來一錘定音,同意黃臺吉的條件,但是蒙古人在過完春天之後立刻要出兵南下,協助大明平叛。

既然訛詐了這麼多的好處,黃臺吉自然不吝嗇在鰲山燈會上說幾句好話。

這幾句文縐縐的馬屁自然是李春芳教的,為了讓他說這兩句話,李春芳還蒐羅了兩個美女送給他。

隆慶帝大悅,還拉著黃臺吉登上城牆,俯瞰燈會現場。

只看到大量百姓聚集在鰲山燈會附近的廣場上,黃臺吉更是覺得大明富庶,反問自己是不是訛詐的太少了?

往年的鰲山燈會,都會舉辦燈市,百姓攜家帶口逛燈市。

可是今年誰還敢辦燈市,大部分百姓面對燦爛的煙花,心情都十分沉重,根本沒人願意上街慶祝。

百姓不願意出門,順天府知府立刻派遣衙役和京營計程車兵驅趕百姓出門,齊聚在紫禁城前的廣場上,造成一副繁榮的景象。

正月十五,隆慶帝大醉。

等到煙火結束,疲憊的百姓返回家中。

等到夜深人靜,家家戶戶開啟房門,在門上掛上一隻慘白的小燈籠。

這事情也不知道是何人倡議,不知道是為了悼念為了鰲山燈會家破人亡者,還是百姓為了發洩怨氣。

燈籠各式各樣,都是百姓自己扎的,用的就是廢棄的報紙。

京師之中,每一條小巷子都燃起了慘白的燈籠,似乎是在紀念,更似乎是在報喪。

這並不是約定起事,而是百姓無言的抗議。

草芥飛長,破土欲出,隆慶二年春,天下大吉。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華服之下
華服之下
【今晚回來得晚,更新也會晚一會兒!8.12】 文案: 雲英是個侯府丫鬟,生得風流嫵媚,鮮豔嫋娜,被未曾婚配的小侯爺看中,酒後亂性,珠胎暗結,為未來主母所不容。 據說,那即將進門的主母出身清貴,眼裡揉不得沙子,為了討她歡心,小侯爺竟欲去母留子,殺了雲英。 走投無路之下,雲英求到了侯夫人面前,豈料當日有貴客微服私訪,侯夫人與小侯爺都坐於正堂招待貴客。 見雲英貿然闖入,侯夫人大驚失色,生怕惹惱貴客,只令
山間人
天子寧有種
天子寧有種
質疑趙匡胤:“不管趙大多流弊,都無法抹除他欺負孤兒寡母的事實!”理解趙匡胤:“其實也不怪趙大,在這亂世孤兒寡母是守不住江山的。”成為趙匡胤:“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李奕魂穿五代十國後周禁軍的一名小校,此時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趙匡胤,還只是一個未發跡的低階武將。 誰能想到這看似敦厚的大黑胖子將來會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李奕本想跟著趙大混個從龍之功……可當有人拿出黃袍披到他身上的那一刻,他才發現
皇三皮
北齊不被騎
北齊不被騎
齊很倒黴,一度有希望終結亂世,卻接連碰上神金皇帝,最終成為北周的墊腳石。 北齊也很幸運,天保九年,被打懵的高殷重新睜開了眼。文宣帝高洋是他的親爹,等這位人骨做琵琶、嗜酒濫殺的 “英雄天子”死去,他的好弟弟們就會奪走高殷的帝位,強納他的母親李祖娥。 “從前寬厚溫裕的高殷已經死了,現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是英雄天子的繼承人!”高殷絕不會讓皇叔騎在娘身上,更不會讓北周騎在大齊頭上!
花鴉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
亮劍:從晉西北打到上甘嶺
當年我在山裡,拿著土槍、土炮、漢陽造亂竄的時候;你叫我土八路,我不挑你的理。 但是現在,你看著我後這幾根十幾米高的大圓木;你告訴我,你該叫我什麼? PS: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一槍八百里
開局三個老婆,先當土皇,再當君
開局三個老婆,先當土皇,再當君
【系統+詼諧+美女如雲+架空歷史】開局發老婆,公主,女將,落魄千金大小姐三選一。 可這亂世之中,漂亮一文不值,還得是膀大腰圓能幹活的。不好意思,我全要……
好貓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