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騎著馬,帶著兩名長寧衛的護衛,和陳朝餘一起向熊家在武夷山下的茶園而去。
武夷山是江西入閩的咽喉,作為兩省的省界,地理也相當的重要。
蘇澤一邊騎著馬,一邊打量武夷山道,果然是要道啊!
一邊想著這裡可以設寨,這邊可以埋伏,蘇澤記下地形。
只要把控武夷山道,就等於堵上了江西入閩的通道,若是日後割據福建造反,那這裡是必須要重兵把守的。
同樣是山區,黑山寨就荒涼多了,但是武夷山附近卻熱鬧非凡。
武夷山茶園從南宋開始就名揚天下,元代就設立御茶園,向元廷貢茶,是當今有名的茶葉品類。
不過武夷山的茶味醇厚,和如今士大夫喜歡的清雅口感並不相符,如今南北直隸的達官貴人都更愛六安片或者龍井茶,武夷山每年貢到皇宮的貢茶,皇帝自己本人都不愛喝,連賞賜給勳貴都不願意,乾脆就將貢茶改為了貢銀。
不過雖然在上層中不受歡迎,但是普通百姓還是很喜歡武夷山茶的。
武夷山茶的濃厚口感,讓那些需要幹活的百姓在忙碌後能迅速解渴,還因為茶多酚含量多有些提神的效果。
總體來說,武夷山這邊的茶園,算是一個餓不死也發不了大財的狀態。
“蘇兄,現在還不是採茶季,等到了採茶季桐木鎮就全都是客商了。”陳朝餘也曾經在產茶的季節來過武夷山,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
武夷山是一片不小的區域,但是適合產茶的地方並不多,集中在幾個鎮子。
茶葉就是茶樹在清明穀雨之間苞出的嫩芽,所以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
只有向陽的平緩山坡,才適合種植茶樹。
蘇澤只覺得桐木鎮這個名字有些耳熟,他問道:
“陳兄,這桐木鎮為何聚集這麼多茶商?”
陳朝餘做訟師多年,三教九流都有接觸,他說道:
“桐木鎮是江西入閩的咽喉,江西的茶葉商人要進福建買茶,都要經過這裡,久而久之茶農就在這裡賣茶,客商就在這裡買茶了。”
蘇澤看了一眼陳朝餘,陳朝源這位族兄辦事穩重,對南平縣風貌地理都很瞭解,果然是個人才。
“過了桐木鎮不遠,就是蔡家的茶園了。”
蘇澤點點頭,因為不到賣茶的季節,桐木鎮中有些冷清,不少房子都空著,應該是隻有客商來的時候這些屋子才會賣茶。
倒是和鬼市差不多的樣子。
跟著陳朝餘,蘇澤很快穿過了鎮子,果然來到了山道之上。
不得已下馬牽馬而行,陳朝餘拉著韁繩說道:“都說茶農苦,光是將山茶馱到鎮子裡就累的夠嗆了。”
蘇澤的力量已經達到了10點,倒是不覺得太累,不過這山路崎嶇確實不好走。
想著以後有機會重新修一下路,一行人翻過了一座小山,看到了一座茶園。
整齊的茶樹種在山坡上,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茶葉,是上天賜予中華的珍寶。
在十八世紀超過絲綢,成為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商品。
只可惜等到晚清中華衰落的時候,英國人偷盜中國茶種,蠱惑中國茶農和製茶工人洩露種茶和製茶的技術,在東南亞種植茶樹。
斯里蘭卡,印度的茶葉貿易迅速形成規模,從此中國出口茶葉一蹶不振。
到了現代甚至斯里蘭卡紅茶還成了國際知名品牌,還能返銷中國收割一波中產,不得不說是非常的諷刺。
一直以來,蘇澤需要一個對外出口的拳頭產品。
絲綢這東西需要桑田,福建雖然也有絲綢,但是絲制行業和刺繡行業都遠不如江南發達,並沒有競爭優勢。
茶葉貿易!
陳朝餘帶著蘇澤來到茶園,幾名茶農站在莊子口,恭敬的等待蘇澤。
“見過相公。”
眾人行禮,蘇澤微微點頭。
和城裡的店鋪不同,蘇澤並沒有準備換掉茶園的人。
原因也很簡單,種茶製茶是一門技術,這可不是隨便換個人就能玩轉的。
蔡家這座茶園的管事並不蔡家族人,這名白髮的周管事從蔡家接手茶園之前就在這裡做茶工了,如今已經做了三十多年了,是種茶製茶的行家。
蘇澤聽說這位周管事沒有惡名,一直都在武夷山管理茶園,就果斷加了銀子,從蔡家買了身契,將周管事的收入門籍中。
蘇澤還給周管事加了月錢,又給願意留下的茶工都加了錢。
這年頭兵荒馬亂的,眾人自然紛紛留了下來。
願意留下來的,蘇澤都向蔡家買了身契。
蘇澤雖然不喜歡大明這種“家奴”制度,但是又不得不承認,這種制度確實能守住一些產業機密。
茶樹是四季常青的樹木,蘇澤看了一圈後,他Lv5的農業技能,也能看出來這些茶樹都維護的不錯。
蘇澤又指出了茶樹過冬的注意事項,周管事立刻明白蘇澤是種茶樹的內行。
知道東家是內行,讓周管事更加不敢鬆懈。
蘇澤敲打了一下後,又誇讚周管事打理的好,又讓人發了一些賞錢,然後一群人開始參觀製造製茶工坊。
【發現地點製茶工坊,可以學習技能‘製茶’,是否學習?】
是。
蘇澤選擇了是之後,一些基礎的茶業知識湧入腦海。
他這才想起來,為何桐木鎮這個名字這麼熟悉了!
桐木鎮!武夷山紅茶!正山小種!
桐木鎮就是最早開始生產正山小種的地方!
不過此時還沒有正山小種,應該說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紅茶。
是的,現在的武夷山茶還是綠茶。
最早的紅茶就誕生於福建武夷山的桐木村,但那是清代時候的事情了。
聽著周管事介紹製茶,蘇澤卻神遊天外,開始思考起來。
中國人自然是更愛綠茶,但是茶葉貿易成為中西方貿易主流貨物的時候,西方人更喜歡的是紅茶。
甚至可以這麼說,茶葉開始在西方成為上流社會的飲品,成為頂級奢侈品和剛需品,也是在紅茶發明之後。
這其中自然有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其中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儲存的問題。
綠茶經過長期的海上運輸,送到歐洲已經成了陳茶了。
綠茶的陳茶不僅僅缺乏香氣,還會有苦澀味道,這都是西方人所不喜歡的。
但是紅茶不同,紅茶本身就是發酵茶,長期運輸並不會影響茶葉的風味,甚至窖藏還能增加風味。
而紅茶也因為苦味淡,有些還會有淡淡的回甘,被喜歡往茶中新增牛奶水果和糖的西方人鍾愛。
後世英國人和荷蘭人,就為了中國茶葉的貿易在海上爭奪了好一番。
製造紅茶賣給西方人?這似乎是個好主意。
現在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可都是闊佬,特別是西班牙人,手上大把的白銀,西班牙王室也是揮霍無度,只要能做上他們的買賣,就能賺上大一筆錢。
而且綠茶和紅茶的製作過程差異並不大。
據說紅茶的出現,就是在明末清初天下大亂的時候。
茶樹的嫩葉採摘下來後,要立刻進行晾曬,然後進行糅青、炒制等工序,就能將茶樹的葉子變成茶葉了。
在清初兵荒馬亂的時候,一夥士兵從江西入福建,就駐紮在桐木鎮,士兵劫掠鎮子和茶廠,製茶的工人沒能來得及曬茶葉,存放在陰暗庫房的茶樹葉子發酵變黑。
但是茶工捨不得將這些葉子扔掉,仍然按照製茶的工序,將這些發酵過的茶樹葉子製造成了一種發黑的茶。
沒想到這樣製造出來的茶葉,能泡出紅亮的茶湯,而且茶葉香味濃郁。
茶農們將這種紅茶送到廈門,很快就引起了外國商人的注意,這種茶被命名為Blacktea,迅速在歐洲走紅。
當然這只是紅茶誕生的傳說,真正的製造紅茶還有很多工序,發酵多長時間,發酵後怎麼處理,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
蘇澤看著自己Lv1的製茶技能,只可惜現在沒有新鮮的茶樹葉子,自己只能等到明年採茶季節再肝這個技能了。
視察了茶園確實沒有任何的問題,蘇澤親自丈量了茶園的大小,都和蔡家的轉讓契書上一致。
既然沒有問題,蘇澤就和陳朝餘返回了南平縣城,和蔡家兩個兒子簽訂了轉讓契書,在縣衙蓋上紅契,蔡家的茶園就成了蘇澤的茶園了。
日子已經到了十月二十日,蘇澤將城裡的事情交給眾人,帶著長寧衛的護衛返回了衛所。
返回衛所的時候,蘇澤順道去了一趟胡太監的礦坑。
沒有礦盜之後,胡太監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生活了,這段日子他過的非常的舒坦。
舒坦的原因自然是因為有錢了。
胡太監製造的普魯士藍染料,蘇澤都折算到了染布中,每賣出一尺染布都會給胡太監結算一筆錢。
賬本明明白白,每月蘇澤都會將新賬本送給胡太監查閱。
胡太監也沒想到,這染布生意竟然這麼賺錢。
普魯士藍,現在被叫做南平藍的染料,因為其不容易褪色,顏色鮮亮收到歡迎,在佔領了南平的布匹市場後,蘇澤也打算向周圍的縣城出售。
現在的分紅雖然不多,也僅僅夠貼補胡太監的實驗室費用。
但是若是染布生意鋪到整個延平府,乃至於整個福建,那豈不是賺大了?
有了錢,就可以多上繳一些銀子,說不定自己就有機會離開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了?
可是真的要離開嗎?
胡太監看到自己的實驗室,看到自己珍藏的礦石,突然又有些不想離開了。
比起宮裡的勾心鬥角,在南平縣的日子舒坦多了。
若是在宮裡搞這些,你胡太監天天研究這些有毒的東西,是不是要謀害君上?
這樣的帽子扣上來,胡太監有九族也不夠誅的。
要知道嘉靖這位皇爺,可是疑心病非常重的。
想到這裡,胡太監也熄了立功回京的想法,到時候貢銀的時候就按照去年的數目上繳好了,那樣也不會被罵,還能繼續留在南平做實驗。
胡太監換上白色的袍子,這是蘇澤讓長寧衛縫製的實驗袍,胡太監很喜歡貝殼紐扣的設計,只需要披上扣好衣服就能幹活,幹完了直接解下釦子脫下就行。
收緊的袖口不會碰到實驗器皿,做起實驗比以前方便多了。
實驗室裡也不僅僅只有小尤太監一個實驗助手了,蘇澤從長寧衛挑選了一些聰明伶俐的年輕人,隨著胡太監學習如何做實驗,給他做實驗助手。
這其中最讓胡太監滿意的,是一個叫林純的孩子。
林純是蘇澤在衛學的學生,船廠大匠林顯宗的孫子。
林純在衛學成績一般,並不如林良珺聰慧,也不如林彩娘那樣努力。
他在四書五經上沒什麼天分,不過在算學上倒是有些天賦。
這可能和他是林顯宗孫子有關,木匠活兒本身就是要經常和數字打交道的。
而林純做事也和林顯宗一樣細心,做木匠活兒就是這樣,一步一步都要記得牢,這樣組裝的時候才能不出錯。
如今長寧衛的衛學啟蒙已經完成,蘇澤乾脆也學海瑞這樣,將每日課程改成了每月只上五天課,其餘時候讓他們在家裡讀書自學。
在胡太監這邊需要實驗助手的時候,蘇澤就將林純推薦給了他。
林純在衛學讀四書五經沒什麼天賦,但是在胡太監的實驗室卻大放異彩。
他識字,算學也有基礎,做事情也一板一眼,能記住複雜的實驗步驟。
這都是上佳的實驗助手的才能啊。
胡太監對林純非常喜愛,很快林純就超過了小尤公公,實驗水平也突飛猛漲。
小尤太監本身對做實驗助手也沒興趣,乾爹有人幫忙,他直接脫下實驗袍,忙起了礦上的事情。
乾爹沉溺於做實驗,礦上的事情其實都是小尤太監在打理,現在他能專心打理礦上的事情。
比起瓶瓶罐罐,小尤太監更喜歡煉礦。
上一次蘇澤來礦上,隨口說了一下灰吹法煉銀的一些改進細節,尤太監就在礦上實驗了起來。
果然蘇相公的辦法更好,用動物骸骨煅燒的骨灰來分離鉛銀,比普通的草灰碳灰效果更好。
尤太監看了新的工藝,果然分離出來的銀更快更純淨。
讀書人真厲害啊!
熔點,這是蘇澤給他講過的知識,不同金屬的熔點各不相同,這倒是和尤太監在礦上的經驗相符。
不同的金屬需要煅燒到不同的程度才能融化,鉛就要比鐵更容易融化,這是所有礦上工作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那反過來,鉛水不就是一種特定溫度的高溫溶液嗎?
小尤公公拿出一把劍胚,其實他更大的愛好是制劍。
特別是南平雙劍的傳說,更讓他心馳神往,他的追究就是鍛造出一把傳世名劍來!
劍閣的伏筆收回,哈哈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