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帝師股吧

第一卷 第229章 科舉成功的秘籍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萬里挑一出來的。

徐鶴的話他們自然聽得懂。

說白了,他們看書,讀了聖人的註釋後,覺得這個句子咱就懂了。

但實際上並沒有代入到如今這個時代,沒有代入到自己的身上來理解。

那理解的聖人之言,肯定沒有先賢理解的深刻。

眾所周知,寫議論文,只有體會深,且融入到自身體悟中寫,才能寫出好文章。

不然寫出來的東西總覺得流於表面,不發人深省。

這就是徐鶴為什麼說,在座的各位,很多人讀書都沒讀好,還談什麼寫文章的原因。

這時高國光出言道:“亮聲兄,你教了大家讀書的方法,那八股文章呢?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我等也能中個第一名過過癮!”

眾人聞言鬨堂大笑。

坐在案後的教授高壁卻瞪了高國光一眼,高國光見狀縮了縮腦袋,不敢跟徐鶴學,說俏皮話了。

徐鶴聞言點了點頭:“確實有妙招,不知大家想不想學?”

眾人聞言頓時像掉進懸崖,遇到白鬍子老爺爺的社會青年,眼睛都放光了。

徐鶴講了個故事:“據說吳縣有個士子,他幼讀經書,幾歲便能寫文章,但卻不屑於科舉時文。”

眾人聞言心道,還有這等怪人。

徐鶴接著道:“長大後,這人縱酒放懷,諸生譏笑他名不副實!”

“但他卻慨然道,閉戶經年,取解首如反掌耳!”

解首就是解元,鄉試第一名,眾人聽了全都驚訝地看著徐鶴的眼睛,彷彿想從他眼睛裡看出,此人是不是徐鶴杜撰的,哪有這麼牛轟轟的傢伙,天天喝酒,出山就說自己能中解元。

徐鶴道:“果然,他關門用功一年,便奪得應天鄉試解元!”

“啊!”眾人譁然,紛紛交頭接耳問身邊之人,吳縣是不是有這號人物。

但大家想了半天,也沒聽說過往年應天鄉試中有吳縣的解元。

高壁見眾人交頭接耳,於是沉聲道:“噤聲!”

徐鶴笑道:“這個故事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的話!”

“這人中瞭解元后,他的好友問他,你這八股制義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訣竅?我看你中解元真如喝水一般簡單!”

眾人一聽,知道【戲肉】來了,全都屏息凝神靜等下文。

徐鶴道:“那人對好友說,【吾不覓時輩講習,取前所治《毛詩》與所謂《四書》者,翻討擬議,只求合時議!”

眾人聞言,恍然大悟。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不,先說說這話的人是誰?

其實,徐鶴還真不是杜撰的故事,這是另一個時空中,唐寅唐伯虎在中解元前,真實說過的故事。

而問這句話的人就是他的好友,大名鼎鼎的祝枝山。

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唐伯虎說,他之所以能中解元,是因為他從來不看同時代人的程文。

而是仔細研究《毛詩》和朱子的《四書集註》,這兩本書相當於教科書,別的人寫的文章,闡發的釋義都相當於課外輔導。

唐伯虎的意思是,我只要把大綱內的教科書研究明白了,別的人寫得那些小作文,不看也罷。

但他最後還說,【翻討擬議】,只求與【時義】相合。

其實,這句話才是這個故事的重點。

唐伯虎說,他把前人的論點掌握了,然後結合時事,把古人的議論中,暗合今天時事的部分單獨拎出來寫到文章裡,這樣就能得高分。

徐鶴當時看到唐伯虎的這段論述時,不由拍案叫絕。

這叫什麼?

翻討擬議就是不跳出國家考試規定的大綱範圍。

與《時義》相合是什麼?

這叫緊貼時事,用聖賢為人處世的小方法來給今天的事情背書。

做到這兩點,考官看了你的卷子,就知道,你這人,經典是讀熟了的,對時事也很關心嘛,很好很好,喏,這是你的解元,親,收好了哦!

沒錯,就是這麼簡單。

眾人,包括謝良才和高壁、焦澤等人全都怔在原地,細細品味徐鶴話中的意思。

而一幫子廩生、增生、附生則全都傻了。

這種論述,無疑是給眾人開啟了一扇全心的大門。

以前大家被老師教育,老師們都會說:“你們書讀千遍,其義自見。”

但今天學霸現身說法,直接告訴你,讀書也是有竅門的,不是說你書背熟了就有用的。

也不是你把聖人經義搞明白什麼意思就行了。

而是不僅背熟,還要結合自身對這件事的理解而理解。

最後找出經義中的事情,來結合時代闡發自己的論述。

很複雜,但最少有了努力的方向。

到這裡,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著這個十五歲的少年案首,他們眼光中有羨慕、有嫉妒、有讚歎、有難以置信,總之,非常複雜。

大家第一次知道,原來讀書真的不能抱著書死啃,也許笨辦法能讓你中生員,但指望將來靠啃死書想中舉人、進士,聽完徐鶴一席話,他們發現,那是天方夜譚。

因為這個世界上聰明人太多,你不聰明,你不掌握方法,那你註定就是被淘汰的那個。

而這種方法,卻不是人人肯說,人人願意分享了。

眾人回過味來,看想徐鶴的眼神又變了。

徐鶴這人,不僅學問好,而且還不藏私,這簡直是天字第一號【最佳同窗】啊。

這時徐鶴道:“我說一個題,現場破給大家聽聽,供大家切磋如何?”

眾人聞言,鬨然叫好。

丁子號齋舍眾人更是與有榮焉,心中幸福地快要暈了,這種學霸,在自己齋舍,那豈不是可以早晚請教?

徐鶴道:“禹惡旨酒而好善言!”

這句話出自孟子,意思是,大禹不喜歡喝酒,但是喜歡聽有價值、有意義的話。

全文是:“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洩邇,不忘遠。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這段話從大禹到周公,把儒家認為的先聖誇了個遍。

頭緒很多,其實很不好破題。

眾人聽了題後,都在腦子裡思索,如果是自己該怎麼破。

徐鶴這時道:“我的破題是【大賢舉先聖之心法,明道統之相承也】!”

眾人一聽,全都拍起了大腿。

構成這個題目的經義是講述古代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這些先聖道統承繼的關係。

題目長,文字多,涉及的任務更是不少,頭緒紛繁複雜。

但徐鶴以【大賢舉先聖之心法,明道統之相承也】破題,可以稱得上是“方正嚴潔”,沒有一個字的廢話。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徐鶴所謂的閱讀理解和切中【時義】,原來竟然這般厲害。

高壁在聽完後暗自感嘆:“此破題堅煉遒淨,一字不溢,題之義蘊畢現,難怪此生能得小三元,了不得,了不得啊!”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紅樓帝業
紅樓帝業
穿入紅樓世界,身份是不被父皇相認的皇子。這日他初見父皇,啟口而問:“聖上還記得那年玄武湖畔的姜雪蓮嗎?”父皇,你不願認吾為皇子,吾偏要讓你認。 父皇,你不願傳皇位於吾,吾偏要讓你傳。吾愛金釵,更愛江山。
挽鋮
[紅樓]薛家長子
[紅樓]薛家長子
前世薛虯出身百年豪門,被家族傾力培養,英才俊逸,卓爾不群,是最完美的繼承人。 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猝死。 轉世投胎成為古代大戶人家嫡長子,父母恩愛、兄弟和睦,還有個格外出眾的妹妹,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直到父親去世,薛虯覺醒了前世記憶,才知道自己所在竟是紅樓世界。他的弟弟薛蟠是個敗家子,母親和妹妹為了家族殫精竭慮,最後還是下場淒涼。 好在這一世薛虯才是薛家掌權人,他會撐起薛家、教導薛蟠、為寶
千山不關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從農家子到當朝首輔
趙豐年穿越了,穿到了古代,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境,趙豐年沉默了。 屋子是漏風的,襖子是稻草塞的,粥裡是看不到米粒的。 沒有辦法,為了活下去,趙豐年只能重新爬起來,種田,養家,科舉。 卻一不留神,成了一朝首輔。 後人雲:大夏國柞一千五百年,趙豐年功勞獨佔一半。 後世史書記載:“孰大夏,富有趙相,萬國不能與也。” 小劇場: 誰都知道趙大人生性簡樸,宴席上不碰雞湯愛酸菜 就連宮宴上,趙大人桌上都有一碗御廚親
魚箏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長安食肆經營日常
感謝大家一路支援陪伴跟鼓勵,本文2月10日入v,再次感謝!接檔文《北宋市井生活日常》展現經濟高度發達的汴京風情與各色美食,求收藏 本文文案: 【食肆經營+長安妖怪記事+志怪故事】 段知微一朝穿越,發現面臨在涼州已無親屬的天崩開局,只得去長安投奔姑母。 上巳佳節,曲江池畔,五陵年少歡聲笑語。 柳影花明,大慈恩寺,長安仕女遊覽聖地。 全部都是擺攤的好地方啊! 這位娘子,您生得如此嬌美,來份桃花乳酪,定
添蜜一匙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靠震驚體與大佬一起修煉後
(常規修仙背景,基本不用帶腦子) 本文文案: 蕭念念穿書了,成了合歡宗飽受霸凌的底層弟子。 一穿來就中了合歡毒蠱,十天之內必須與金丹期以上的修士一起修煉。 按照劇情,原身選擇去勾引男主,然後被男主嘲諷拒絕,用爆頭身亡的方式推進了男女主情感發展。 蕭念念:要命的工具人可不興當。 於是她把目光對準了合歡宗禁地裡囚的那些或正或邪的人,從裡面挑了個最好看的。 對方畢竟是金丹期,她只能好言好語提出要做個交易
不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