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7歲

第九十章 掩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

一說到名教,朱允熞還是有些認知的。

所謂名教,並不是西方的宗教,而是以“正名分”為中心的封建禮教。

是為了維護和加強封建制度而確定的,對人們的思想行為所設定的一整套行為規範。

名教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封建統治的基礎。

沒有名教,就沒有家天下。

皇帝輪流座,明年到我家。

老朱緩緩說道:“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以及天下的讀書人,他們忠於的,其實不是咱老朱家,而是名教,是天下讀書人的利益。”

“只要你注意維護這一點,你就無數忠於你的人,源源不斷的為伱所用。”

“記著,你可以殺他們,可以打他們,但一定不能去觸犯名教之根本,一定要做出維護讀書人利益的樣子。”

“你如今已有才名,有聲望,這便是立身之本。”

“你之前說大明真正的危機,在文官而不在勳貴,說得既對,也不對。”

“勳貴是真的會起兵造反的,你需要時刻注意這一點。”

“但文官不一樣,你只要用“名教”將他們束縛,他們就反不了。”

“否則,他首先就會被自己所在集體拋棄,被其他文官拋棄。”

“即使他們人數再多,遍及整個朝堂,但他們想要挾皇帝,都只能以大義的名分,而無法明目張膽的造反。”

“你只要牢牢把握這一點,就能對他們生殺予奪,如籠中鳥一般,任你起落。”

“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他們在儒林中的威望很高,是如今天下讀書人的帶頭人,你用他們,就是給天下讀書人做一個榜樣。”

“表明咱老朱家,看重讀書人。”

“不過,你也無須忌憚他們。必要的時候,你若想殺,就可以殺之,再換一批人用就行了。”

“只要大義的名分還在,天下讀書人還認你在維護他們的利益,那便沒有任何問題。”

“記住,有名教,才有忠臣,你才有人可用。”

“若沒有名教大義,你將無人可用。”

聽到這裡,朱允熞仿若被驟然點醒,瞬間明白過來。

後世都以為東林黨誤國,文臣誤國。

正是因為他們,才導致大明的局勢每況愈下,直至亡國。

但回過頭看,東林那群人,說破天也就是敢嘴巴上批判一下朝廷。

真讓他們造反,再借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

或者說,他們罵歸罵,但還是要為朝廷辦事。

若是造反,都不用皇帝出馬,他們自己內部,就會先將這個人拍死。

文官死諫,拿名分來要挾,就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但皇帝對他們要打要殺,又十分容易。

後世有學者評論說,華夏古代沒有西方那種掌權的宗教,但儒家又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西方宗教的作用。

西方的君主,需要尊崇或者信仰上帝,信仰宗教。

而華夏的皇帝,則需要禮敬孔聖人,推崇儒家。

本質上,這也是一種神權。

而君權和神權的關係,則構成了整個統治的基礎。

說白了,就是神權使君權得以神化,併為政權的合理合法提供神秘主義的解釋。

君權為神權提供政治上的庇佑,並對神權在政策上給予支援和保護。

君權神授,奉天承運。

儒家本質上也是一種“神權”。

只不過,不像西方有“教皇”這種人間代表,儒家只有死去的聖人,只有一個“大義”的牌位。

如此一來,也決定了儒家會始終屈於君權之下,為君權所用。

當然,兩者之間,處理的事情,又有些不同。

在世俗事務上,天子乾綱獨斷,儒家的臣子,很難做出任何有效的干涉。

但一旦涉及到“神”的部分,也就是名教大義,他們就都站出來了。

比如說,嘉靖時期的大禮議之爭。

在後人看來,滿朝大臣為了皇帝父母是誰,爭了三年,將朝政國事都丟在一邊,簡直是無法理喻。

但在那些信奉名教的儒家讀書人眼中,這是名教大義,是皇統之爭,比任何事都重要。

本質上,這就是君權與神權的較量。

因為禮儀之事,權力一向是歸於儒家,歸於名教的,帝王很少會去做改變。

大多數時候,也沒有動力去變。

反正就是一個形式,一種禮節而已。

並不涉及帝王的實際利益,反而對其利益有維護鞏固的作用。

因而當嘉靖因情形特殊,插手進去的時候,雙方就產生了激烈的矛盾。

反過來說,如果不是“禮”上的爭奪,而是世俗的一般事務,哪怕嘉靖決定動員大明的所有軍隊,發動一場前所未有的對外戰爭,他都可以輕易的決定。

大臣,尤其是信奉儒家的文臣,除了稍微勸諫一下之外,幾乎沒有任何阻止的辦法。

恩出於上,天子乾綱獨斷。

國之大事,繫於帝王一人。

這也是名教,也是大義。

作為讀書人,也要維護這一點。

站在這個角度來說,維護儒家,維護封建禮教,對帝王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要不然,漢武帝也不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思想控制是統治的基礎,是重中之重。

就是後世的國家,也時刻注意培養民眾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以及不斷的宣揚愛國主義。

因為沒有這些,統治基礎將不復存在,整個國家都會土崩瓦解。

對於現在這個時代來說,君權對天下的統治,這是表象。

掩藏在君權之下的名教大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才是真相。

當統治者啟用儒家的時候,這一點就分不開了。

雖然君權始終壓制著儒家,壓制著“神權”,但卻不能不用。

至於佛教和道教,表面上看起來,他們更像宗教。

但實際上,他們都被儒家滲透了。

“皇爺爺,孫兒記住了。”

朱允熞認真的說道。

實際上,他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真的只有宣揚封建禮教,維護天下讀書人利益這一條路嗎?

也未必!

作為穿越者,他知道還有不少取代的辦法。

比如愛國主義,比如民族大義。

相比儒家的君臣大義,其實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所接受。

也可以不受名教所困。

至少,不能讓自己被那些讀書人用名教大義的名分所困。

但任何辦法,都只能徐徐圖之,慢慢改變。

否則,統治基礎就真的不穩了。

在這個時候,朱允熞當然不會去反駁老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老朱的想法沒錯。

他想變,也是後事。

而且必須要慢慢來。

“還有你那些叔叔,咱將他們都分封王了,將抵禦胡虜的大任託付給諸王,可以令邊境不亂,留給你安寧。”

“咱現在問你,胡虜不安定,讓諸王防禦,可若是諸王不安分,你準備怎麼辦?”

老朱說著,目光落在了朱允熞的臉上,似有期待,臉含笑意。

這是新一輪考驗又開始了?

老朱總是在談事的時候,不知不覺來考驗別人。

趁別人精神最放鬆,最毫無防備的時候,讓人吐露心中的真實想法。

這一招真高啊!

老朱還運用得出神入化,絲毫也不著痕跡。

朱允熞心中感慨。

若不是他知道這段歷史,恐怕還真會不知不覺中了老朱的道。

那就會為以後的自己,挖一個大坑了。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十分難以清除。

不過,既然知道老朱心中的正確答案,他當然不懼。

“皇爺爺,孫兒以為,對待諸王,要用德來安撫,用禮來牽制。”

“如果還不行,就削減封地。”

“再不行就改變他的封地,將他安置到其他地方。”

“若是還不行的話,就只能出兵討伐了。”

說完,他望向老朱。

朱元璋哈哈大笑,對他的答案非常滿意。

“你說得不錯,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朱允熞心中暗暗吐糟了一句。

這次得多虧朱允炆的“教導”了。

“好了,今日教你的,你需牢牢記住。”老朱道:“日後若有時間,咱再教你更多的兵法。”

“雖然為人君,未必要知道那些,但你既然創辦軍事學堂,又為山長,總得能鎮得住將領們。”

“明日咱就下旨,讓你正式監國。朝事繁多,你好生準備吧。”

朱允熞心情波瀾起伏。

監國啊!

執掌整個大明!

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來改造這個時代了嗎?

“是,孫兒一定實心辦事,將大明江山治理好。”

朱元璋輕輕點了點頭,忽然又道:“你得空的時候,多與兩位哥哥相處。”

“咱不希望你二叔的悲劇,再度發生。”

朱允熞心中又是一顫,風浪再生。

老朱果然清楚一切,洞若觀火。

這算是提醒,還是警告呢?

老朱心中最放心不下的事,應該就是這個了。

骨肉相殘,兄弟舉刀而向。

可他不動手,朱允炆和朱允熥呢?

他們真的能放下不爭嗎?

若他們來爭,那自己只能還手。

這可不能怪他。

但這些話,他無法在現在向老朱說。

只能埋藏在心底。

“是!”

他不敢多言,唯恐露出馬腳,只是恭敬的應了一個字。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無雙毒士:女帝勸我善良
無雙毒士:女帝勸我善良
世人皆知張將軍家的傻兒子,揭下了廣招天下能人異士的皇榜,犯下欺君之罪,被文官集體打壓,險些鋃鐺入獄。 因揭皇榜,痴傻前身被嚇死,張言穿越後,毒計頻出。女帝:我勸你善良。
傳說中的小紅帽
擺爛後,李二求我當皇帝
擺爛後,李二求我當皇帝
此刻,站在李承乾面前的是開闢了貞觀之治,打服了四方蠻夷,一聲令下便叫萬國來朝的天可汗。 是天日之表,龍鳳之姿,虎視八方的大唐天子李二。 講真,李承乾真的很方。 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一覺醒來竟然穿越大唐,成了這盛世皇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太子。 奈何腦子裡的歷史知識清晰無比的告訴他,用不了兩年,他就會因為謀私而被流放黔州,死在流放路上。 這怎麼能行? 於是,李承乾破罐子破摔,選擇擺爛。 “人活一
和風序幕
大秦:始皇求我當皇帝
大秦:始皇求我當皇帝
鐵打的子民,流水的皇朝。泱泱大秦朝,為何二世崩。後世穿越而來的趙子安,深知道不能改變滾滾洪流的歷史,但為了感謝祖龍的知遇之恩,甘為改革御卒,不求苟活於世,但求民生安康富足,實現祖龍民富國強之盛世。
青茯苓
青竹
青竹
【中午12點更新,下午6點隨機掉落加更】 十里八鄉都知道,姜竹是姜篾匠在山腳下撿的孤兒,養父過世後,只剩他孤苦伶仃住在竹山上砍竹子、挖竹筍,編籃子為生。 某天,姜竹在自家山裡“撿”到一個陌生男人。 這人又俊又白,儀表堂堂,眉眼勾人,一看就是大戶人家養尊處優的少爺。 就是頭髮有點兒短。 穿的有點兒怪。 嬌生慣養,挑剔挑食,還愛騙人。 一會兒說他是山神,一會兒說他是專愛吃竹子的黑白熊精,一會兒說他得了
寓風
殺我女人逼我造反,我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殺我女人逼我造反,我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三年前,秦軒穿越到大啟帝國六皇子身上。 秦軒帶兵打仗、出生入死,一手挽救搖搖欲墜的帝國! 然而,帝國平穩之後,皇帝卻要過河拆橋,竟要處斬秦軒摯愛的妻子,藉此來逼迫秦軒造反! 秦軒一聲令下,十萬神策軍兵臨城下,逼迫皇帝釋放妻子,下罪己詔! 而後,秦軒去往北境戍邊。 發明科技、種田發展、改革制度、組織貿易…… 短短几年,苦寒北境便成為天下富饒之地! 而當皇帝再一次想要卸磨殺驢的時候,秦軒的百萬大軍,蕩
柳智敏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