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太子之事,對劉恆來說不算什麼,既然這樣處理對天下的影響最小,那就如此做。
他的心中只有天下。
至於長安百姓,對誰是太子沒興趣,他們只希望劉恆能夠長命百歲,長長久久的當皇帝。
劉恆帶著一行人出行,包括皇太子劉徹,以及洛景和賈誼,大將軍周亞夫等等重臣。
劉恆一路走出長安,沿著大道望著三河平原上的無數農田,無數道農夫的身影在其中若隱若現。
等到停下歇息,劉恆臉上滿是懷念的對劉徹說道:“知道今日為什麼要帶你來到這裡嗎?”
劉徹道:“您是想要讓孩兒見識見識民生疾苦?”
劉恆點點頭,帶著無限的感慨道:“你這孩子,是個要做大事的人,朕知道你的心中懷有無數的大願,想要成就前所未有的功業,對皇帝來說,這是自然之理,若是皇帝沒有信念,豈不是庸庸碌碌?
數十年前,朕還年幼,那時是洛文王負朕於背,總攝國政,他是朕的姑父,也是朕的老師,洛文王時常帶著朕前往民間看那些農夫勞作,稍大一些的時候,就讓朕親自下地,朕種地的手藝非常不錯,何時施肥,何時除蟲,甚至就連天時都會看。
朕永遠記得那時洛文王和朕說過的話,在大漢朝,有千千萬萬的農夫,這些人種地提供糧食,有徭役的時候修建宮室和水利,等到戰時就會跟著朝廷的禁軍出兵,就是這些人,皇帝才能住在豪華的宮室之中,才有身上的綾羅綢緞,才能安穩的坐在大漢皇帝的位子上。
上天賜予了劉氏天命皇位,但是素王卻平等的愛著每一個子民,這些農夫也是素王的子民,若是皇帝暴虐的對待他們,他們就要聯合起來推翻皇帝,這就是湯武革命!
伱想要做那些前所未有的大事業,朕很是欣喜,但朕希望你能量力而行,不是量你的力,而是這天下萬民之力。
始皇帝做下了多少大事業呢?
但是秦王朝卻滅亡了,朕不希望你也走上這一條路,多出來看看這些百姓,看看這些將你奉為君父的百姓,朕知道你一定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你是個生來就該做皇帝的人。”
劉徹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從他出生以來,所聽到的就是天下之人對劉氏的稱讚,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沒有人不稱讚劉氏。
從高皇后開始,天下的形勢就越來越好,到洛文王和劉恆,六十年的時間,大漢一直在繁榮的往上走,天下的百姓一日比一日過的好。
這樣長時間的盛世,往前是從未出現過的,劉氏的天命和威望早就深入人心了。
……
長樂宮中。
劉恆望著新一年的賦稅臉上滿是快意的神情,公卿大臣都坐在下首,這是整個大漢朝最有權勢的一部分人。
丞相賈誼正在對劉恆做孝文四十年的年終總結。
“陛下,去歲按照您的旨意,朝廷在整個關中實行了四十稅一的農稅,百姓無不稱讚您的仁德,得益於素王垂佑,以及您的聖明,去歲關中並無大的天災,是大豐收之年,稅率雖然降低,但是朝廷的農稅歲入並未受到影響,此外,朝廷向民間收糧的價格稍稍增加,百姓踴躍出售存糧,收購的糧食存滿了倉庫,百姓手中餘錢增多,天下的商賈來到關中,所以商稅同樣在增加,朝廷的財政蒸蒸日上。”
劉恆聞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對眾人說道:“自古以來絕大多數的君王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總是收刮百姓的錢財。
朕每每讀到便感嘆,真是一些獨夫啊,巍峨的宮室、珍惜的餐食、華美的錦緞,難道比百姓的衣食性命還要重要嗎?
所以朕繼位之後不那麼做,朕以低稅養百姓,百姓自然奮發而為,朕向天下宣示恩德,百姓自然就會歸心,這是洛文王教給朕的道理。
太子,朕今日將這個道理再教給你,你可知曉了?”
劉徹就坐在劉恆的下首,聞言連忙道:“回稟父皇,孩兒知曉了。”
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是劉徹心中卻不是特別認可這一點。
他雖然年輕,但已經做了多年的梁王,在梁國之中的種種見聞,讓他認為朝廷收稅低,只是便宜了那些大族。
因為大族手中的土地更多,商鋪更多,從朝廷的減稅之中得到的利益更多。
在劉徹看來,這都應該是朝廷的錢!
所以與其減稅,不如朝廷多收稅,然後用這些稅收來做大事,比如興修水利等關係國家社稷的大事。
而且劉徹在梁國之時就感覺國事之靡費實在是巨大,不多收稅甚至就連官吏都養活不起,更不要說還要養活王國軍,還要供王宮之中的各種花銷,畢竟不是每個權貴都像劉恆這樣勤儉節約。
這完全是兩種執政理念的不同,也是兩種做人理念的不同。
賈誼繼續彙報道:“大將軍出征所準備的糧食兵器如下,平定西南夷的花費尚在朝廷接受範圍之內,具體的情況還請大將軍為您講述,臣就不在這裡多加贅述,這不是臣所負責的範圍。”
劉恆聽著賈誼彙報出的那些數字,喟然嘆道:“這世上果然沒有比戰爭耗費更大的事情,這大概就是‘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了。
若是這些耗費投入關中,恐怕百姓皆能食一餐飽飯。”
絳侯周亞夫聞言有些無奈,生在如今這位皇帝的手下,實在是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如今年紀已經漸漸大了,卻沒有功名可言,即便富貴榮華皆在,依舊不得不說是非常無奈的事情。
若是皇帝不信任他也就罷了,但別人不說,皇帝對自己這位大將軍的信任是沒話說的,這些年的加恩也沒有斷過。
無功而受祿,唯有忠心皇室一條路可走,之前平定西南夷叛亂,周亞夫身先士卒,親臨險境既剿又撫,盡心盡力,就是為了報答劉恆的恩情。
周亞夫的年紀比劉恆還要大,畢竟他的父親是高皇帝時期的人,作為目前軍方最高的官員,同時是開國功臣集團的領袖,他向劉恆開始講述西南夷平叛的細節,以及那些花費主要用於何方。
劉恆聽的很是認真,雖然他常說好戰必亡,但他投入在軍隊中的資源並不少。
三公九卿一個個的彙報自己部門的具體工作,洛景作為皇帝秘書則在旁記錄著雙方之間的談話。
等到眾人都說完之後,洛景起身道:“陛下,昔年英侯言,沒有壯麗的宮殿,就不能彰顯天子的威嚴,您親政以來,勤儉節約,以身作則,臣以為,聖明的不去宣揚,就不能讓天下人知曉。
您不論是從德行上,還是從功績上,都已經達到了古聖王所應該達到的地步,世上的百姓稱讚您,卻不知道如何做。
現在理應召集天下的博學之人,為您做《大漢聖王賦》,此賦應當將您的功績一一列出。
再召畫師為賦作畫,描繪您治下的盛景,以流傳後世,乃至於上呈素王。
臣以為,天下盡皆受到您的恩典,應當使諸郡列國,乃至於嶺南王國等外藩向您進獻詩歌、文賦,臣在其中擇優選取,為您奉上大漢所有臣民的心聲。”
劉恆聞言先是一喜,然後有些憂慮道:“此舉是否有些勞民傷財呢?朕行事為天下計,若是為了些許聲名要累及百姓,豈不是可笑之人了?”
洛景笑道:“不過一些紙墨的耗費而已,天下文華之士,半數就在長安,其餘郡國就讓他們隨著貢品一同呈上即可,並不會有什麼靡費。”
劉恆這才放下心來,欣然道:“那便如此做吧,此事就由東阿侯負責,朕信任你。”
……
【《大漢聖王賦》降世,您獲得了500氣運點,這是一片煌煌盛世的景象,文化的繁榮,天下的繁榮,這是諸夏的興盛,這是您的願望,您的家族參與在其中,氣運點獲取速度稍稍加快了。】
這世上大概沒有人知道這到底是何等的盛世,連續積攢的國力,雄渾到可能是真實歷史上的數倍。
————
“孝文之治”是指在漢文帝統治期間所出現的治世,這是諸夏文明從封建時代邁向帝制時代之後出現的第一個治世,一向為史學家所津津樂道,筆者以為更確切的稱呼應當為“高文之治”,因為這個治世是從呂后就開始的。
漢文帝以他崇高的品德、卓絕的才能,仁慈的統治著這個龐大的王朝,王朝的經濟不斷恢復,徹底從凋敝之中走出並大踏步的發展,數十年的穩定富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整個國家的物質基礎底蘊大大增強。
同時“孝文之治”期間,政治環境始終相對清明,察舉制度不斷完善,漢王朝的統治基礎不斷穩固,為後續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孝文之治”是帝制時代的標杆,成為了所有治世的標準,這是漢文帝所建立的不朽豐碑。——《漢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