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我建了千年世家

第五十六章:皇太子徹

梁王宮。

一個長相頗為英武的男子正滿臉興奮的在殿中踱步,此人自然便是梁王劉徹。

朝廷的信使雖然還沒到,但是訊息已經傳到梁國之中了,梁王太傅從外面匆匆走進,面上帶著喜色道:“大王,朝廷的天使到了。”

劉徹強自抑制住狂喜的神情,前往面見朝廷使者,朝廷使者見到劉徹走出,躬身行禮,給足了劉徹面子,然後才向劉徹宣旨,明眼人都知道,這一次換太子之後,只要太子不作大死,朝廷不可能再換了。

“大王,陛下和皇后非常思念您,還請您儘早動身前往長安吧。”

“有勞使者了,寡人也思念父皇和母后,這便動身到長安去。”

早就備好的馬車駛出,按照聖旨的意思,劉徹帶著大批人馬前往長安。

馬車之上。

劉徹神情之中的振奮再也剋制不住,他挑起窗簾望向兩側不斷向後的景色,興奮道:“這一去,天地廣闊,宛如龍入大海,宛如鵬上青冥,再也沒有能束縛寡人的東西了。”

梁王太傅同樣興奮不已,萬萬沒想到啊,一個不小心,竟然馬上就要從諸侯王太傅變成太子太傅了,真可謂是一步登天了。

人生的際遇,就是如此的奇妙,不走到那一步,沒有人能知道未來會如何。

不過他畢竟痴長多年,見到喜形於色的劉徹,開口勸道:“大王,雖然我等都知曉陛下命您進京是為了何事,但是畢竟還沒有明旨下來,若是因為現在的一些不小心,耽誤了大事,豈不是辜負了上天的恩賜?

皇太子啟因為驕狂遭遇了這樣的禍患,臣希望您能夠以此為戒,往日裡在王國之中再急躁,到了長安城中也要剋制一些。”

劉啟的性格比較暴躁,劉徹的性格和劉啟則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有不同。

劉徹的性格同樣暴躁,喜歡乾綱獨斷,是個相當獨的君主,但是他某種方面又很能忍,絕不會做出當面直接拿棋盤砸死人的事情。

劉徹聞言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當梁國的車隊走進長安城後,上到勳貴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所有人都關注著劉徹,大漢王朝未來的太子,從他的兄長手中接過。

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梁王接任太子之位幾乎已經成為定局了。

除非一直坐在昭城的昭公突然表態說素王支援皇太子啟。

但天下人寧願相信洛氏會稱王,也不會相信昭公會支援皇太子啟。

這種毫無懸念的事情,根本引不起眾人的興趣,如今眾人所關注的點,反而是劉啟的結局。

這種大漢王朝的第一位廢太子能活下來嗎?

民間的紛紛擾擾無法影響到那座深深的宮城,劉徹進了宮,按照旨意首先去見太后張嫣。

對這位祖母,劉徹最深的印象就是安靜,幾乎不怎麼說話,只是循規蹈矩的做一個太后,但是這一次的事件讓他認識到了這個老人的力量,那是甚至能夠撼動皇帝的力量。

張嫣望著在自己面前低著頭的劉徹,輕聲笑道:“你這個孩子,予是知道的,比你的兄長要強,做了太子之後不要學你的兄長,不要辜負這麼多人對伱的期盼。”

即便是劉恆不下旨,但是張嫣依舊在這裡將劉徹當作太子看待,劉徹聞言連忙說道:“皇祖母所言,孫兒都記在心中了,定不會辜負您和天下人的期望。”

張嫣又道:“等下就要去見你的母后了吧,你的母后是洛文王親自為皇帝挑選的皇后,是個有眼光又賢惠的女子。

唯一的缺點就是在子嗣上過於糊塗,和尋常的農婦一般,有些拎不清,你到了長樂宮之後,不論你的母后如何說,你只要說予做主即可。”

劉徹心中一沉,大概知道太后在擔心什麼,他再次躬身道:“皇祖母,孫兒知道了,定會以社稷為重。”

張嫣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笑道:“你去吧。”

劉徹轉身離去,張嫣望著劉徹的眼神有些幽深,輕聲呢喃著:“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愛及苗裔,再好的承諾還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啊,祖父,孫女對家族盡力了。”

劉徹當然不知道這些事,他的心中確實對很少見到的皇祖母升起了感激之情,然後這種好心情就被他的母后破壞了。

劉徹和皇后的感情很好,畢竟劉徹從小就是更受寵的那一方,但是讓出皇位那是不可能的,劉徹又不可能做出不孝的事情,只能順著皇后說話,幸好皇后心裡還謹記著太后之前的話,沒有說出讓劉徹不接受太子之位的話,否則母子兩人之間恐怕就真的要因為這件事生出嫌隙了。

皇后希望劉徹日後能好好的照顧劉啟,言下之意是希望劉徹能留下劉啟的性命,這讓劉徹很不高興的說道:“母后,皇兄和孩兒一母同胞,難道孩兒在您眼中就是個為了權力而不顧及兄弟感情的人嗎?”

見到劉徹做出保證,皇后很是高興,劉徹這才離開皇后居住的殿中,走出大殿,劉徹的眼神有些恍惚,他剛剛騙了自己的母后。

廢太子怎麼能活在這個世上呢?

那是對所有人的不負責,甚至對社稷天下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

廢太子的臣屬只要沒有大問題,都可以得到寬恕,但是作為一切的核心,踏上這條路就無法退走。

當年項羽有大功於天下,一朝敗亡,尚且只能憑藉昔年的香火情將後裔送往昭城,自己卻是不能走的。

劉啟何德何能可以全身而退呢?

但劉徹不會動手,他知道自己不用動手,他知道自己的這位皇兄在某些方面和自己很像,都是自尊心極強的人。

這樣的人怎麼會卑微可笑的活在世上呢?

寧願壯烈的死,絕不苟且的活,這才是他們這種人的傲骨所在。

懷著複雜的心思劉徹走進了長樂宮中,當先第一眼見到的就是自己的父皇,那個被稱作當世聖王的皇帝,從東海之濱到西山蒼翠,從極北長城腳下到浩瀚的嶺南,整個諸夏大地都讚頌著他的名字,這幅場景就像是昔年的洛文王一樣。

大概只有素王這位每時每刻都被讚頌的至高神能夠超越他了。

左右分別坐著天下文宗之首的東阿侯洛景,同時也是自己父皇最信任的臣子,劉徹很清楚在父皇的心中,東阿侯的地位遠遠超過任何一位皇子,未來想要穩固地位,交好東阿侯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一人則是丞相賈誼,天下皆知的大才之人,掌握相權十數年,從未出過紕漏,這一次廢除太子也是主力,是群臣之中第一個進言的。

“孩兒參見父皇,父皇萬安,父皇萬福!”

劉徹收起心中繁雜的思緒,恭恭敬敬的向自己的父皇行禮,劉恆望著下首的劉徹,眼神有些複雜,這就是新的太子嗎?

劉恆對劉啟不太喜歡,而且認為他天資遠遠不如自己。

但是劉恆承認劉啟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還是沒有問題的,這非常符合劉恆對未來繼承人的想法。

但是這些規劃隨著棋盤的砸落而徹底崩毀,即便是再倉促,太子也不得不換了,那麼劉徹比起劉啟來,怎麼樣呢?

劉恆不知道。

他對自己的這個兒子瞭解太少了。

但是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就宛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劉恆朗聲問道:“梁王,朕有一問問你,若你是皇帝,你要如何執政?”

劉徹聞言直接嚇了一跳,沒想到皇帝會直接問他這個,當即躬身說道:“父皇春秋鼎盛,何出此言啊,何出此言。”

劉恆又道:“朕問你,你答便可,把你心中的想法說出來,朕能看出你說的為真為假,不要妄言。”

劉徹在思考要不要真的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洛景不希望再橫生波折,便直接提醒道:“大王盡情即可,陛下聖明雅量,能容天下所不能容。”

劉徹聞言,這才鼓起勇氣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說出,他是一個真正天才的皇帝,對天下有自己構思,縱然有些構思需要極高的賢才襄助才能夠成功,即條件比較苛刻,但這依舊是他的能力和魄力所在。

這些想法之中有一些和劉恆的政策不同,劉恆靜靜地聽著,他不在乎這些政策如何,他是要從這些言語之中找到劉徹的核心所在。

“爾可為君哉!”

劉恆長嘆一聲。

洛景和賈誼兩人走出殿門,對視一眼,突然開始笑。

“這難道不是素王賜福於諸夏的天子嗎?”

————

孝武皇帝者,孝文次子,太子啟同胞弟也,孝文二十七年以皇子為梁王。

孝文四十年,太子啟坐法,殺膠東王太子、齊公公子,群臣憤然,天下震撼,諸王侯公卿以發垂之,曰:“素王在上,吾誓不與之共立青天之下。”

孝文曰:“太子輕挑暴戾,不可君天下,宜當廢之。梁王允文允武,德兼康召,實宗家麒麟子也,宜為太子,繼嗣皇業,佈告天下,曉諭。”

遂廢太子啟為九江王,以梁王為皇太子。——《漢書·孝武本紀》

求月票捏。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公子是個坑!
公子是個坑!
剛穿過來就流落荒島?還給了我一個殘次系統,抽象且智障?無妨,本少別的本事沒有,就是會賺錢! 我江離這輩子有兩種人不坑,不坑老幼。可你這老人不幼,孩子不老,這可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啊。
入夜未眠
無雙質子
無雙質子
李天清魂穿異界,成為大周王朝的十皇子。 皇城深處起風雲,京城中無依無靠? 天下之大,何必侷限於大周! 既然身陷囹圄,何不放手一搏?我自謀劃天下事! 自請為質子,遠赴他鄉;生而如燕,自當翱翔天際 略施小計,破敵國、收失地, 大周質子入北燕,從此命運不由天。 我定要讓這北燕,成為我李天清的福地!
彼岸菠蘿
俯仰人間二十春
俯仰人間二十春
強強/男主重生/正劇/早7點日更 * 太后病故後,少帝親政。為報昔日之仇,少帝將女官蘇鬱儀賜婚給中大夫張濯,那個沉默多病、將不久於世的儒臣。 婚後二人同處一個屋簷下,數月相安無事。 “太平六年隆冬,大雪壓城。我像往常一樣出門,只是這一次,我將獨自赴一場必死的局。” “我出門時雪下得正盛,隔著茫茫雪野,張濯獨自在府門外送我。” “他撐傘的手已經凍得青白,眉弓上落滿了雪,眼睛卻一如既往的安靜溫潤。”
步月歸
將軍擄嬌
將軍擄嬌
【矯健黑皮將軍×白白軟軟嬌女】 佟右妤墜馬失憶了,老父親迅速把她送去外祖家教養,以期改掉那蠻橫欺霸的野性。 三年後效果顯著,小姑娘笑意沁甜,跟以前的瘋丫頭判若兩人。 恰逢殷家軍凱旋歸京,馬背上的黑麵將軍氣宇軒昂,風頭無兩。 聽說他們是兒時玩伴,佟右妤笑著送上恭賀,然後她被一把抵在門上。 身姿挺拔的殷子戩面容冷酷,半點不如外人誇讚的那般:“誰告訴你我們是玩伴?” 殷子戩堅信,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不必十
小禾喵
明神女記
明神女記
楊小卿是一名現代普通女白領,混不下去後醉酒墮崖穿越到明朝大漠戰場。 從天而降身顯異能被奉做神女,遇到燕王朱棣談起甜甜戀愛……通曉歷史助力燕王殿下奪取皇位! 燕王、寧王、建文帝……統統傾心於我,看我這個來自人工智慧時代大女主如何玩轉歷史! 帶來架空在真實歷史上的一段段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
永樂元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