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滅中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行山之中地勢險要,城池依山而建,處處都易守難攻,所以前期的準備要特別的充分才行。
尤其是作為主攻的晉國、燕國、洛國,大批的攻城器械都要準備,整個中原諸侯都開始備戰,剿滅中山之後,還有聲勢浩大的攘夷之戰,要將整個中原腹心的蠻夷全部清除。
重耳已經下定決心,在他薨逝之前,一定要將這項能流傳萬古的功績摘下來。
在聯軍準備了很久已經漸漸地開進太行山之時,吳楚之戰的結果傳來,當然實際上也根本瞞不住,尤其是大批的楚國貴族沿著漢水而逃,天下人都能看到。
吳國大破楚國,甚至一戰而下楚國王都郢,楚國數十年的積累,一掃而空,損失比之前晉國伊洛之戰還要大。
這個結果震驚了所有人,甚至就連晉國都傻了,吳國這小老弟這麼猛嗎?
晉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強國,但也不敢說能穩贏楚國啊,雙方只不過是在伯仲之間,還是要拉上自己的盟友才能穩贏。
現在吳國這麼一個洛國的小弟就直接將楚國幹翻了?吳越合一之後的國力這麼強嗎?
剛剛成為霸主的晉公重耳有些不敢置信的向著左右問道:“吳國真的攻破了楚國王都郢?那可是兩千裡疆域的大國啊!
這份戰報是真的嗎?吳國連戰連捷,把楚國打的潰不成軍?”
之前輔佐重耳的卿大夫有數人已經去世,但是新補充上來的依舊是能力卓絕的賢能之人,晉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他們只是簡單的看了戰報,大致的瞭解了雙方的戰爭局面,就直接判斷道:“國君,吳越合一之後,吳國的實力雖然大大的增強,但是不可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戰果。
是慶忌和孫武這君臣二人太過強悍,對戰爭的嗅覺太過敏銳,他們抓住了楚國政局混亂、將領斷代、庸才在位的有利時機,而且選擇了最正確的戰略的方向,最終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不過楚國的上層貴族逃得很快,沒有落到吳國的手中,所以現在吳國雖然佔到了大便宜,但是楚國只不過是元氣大傷而已。
只要楚國能夠從秦國之中借到兵,就能夠快速的復國。
不過之後,吳國和楚國恐怕就要以大別山、潘陽湖到穎水這一條線為分界線,各自劃定疆域了。”
重耳聞言有些猶豫道:“眾卿,楚國現在虛弱,要不要撕毀弭兵之盟,給楚國狠狠地來一刀。”
他心中還是沒有忘記當年秦楚兩國給他的打擊,直接從霸主寶座上擊落,若不是他到洛國之中跪求,甚至差一點就死在荒野之中,這是何等慘痛的經歷。
晉國眾卿幾乎齊聲道:“國君不可!
信譽是霸主的根基,而且洛國作為盟約見證人,一旦無故背盟,洛氏定然不滿,他們對信譽的看重您是知道的。”
洛氏的信譽是世間最珍貴的寶物,不是區區一個重耳就能夠破壞的,幸好重耳沒有這麼做,要不然洛瑜一定會讓他知道背盟的可怕。
晉國最多隻是震撼,對於洛國學宮來說,這是一場盛宴,一場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戰爭,從學宮之中流傳出的思想影響了諸夏世界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戰爭方面。
實際上從吳越之戰結束的時候,很多人就在思考越國為什麼會那麼幹脆利落的輸給了吳國,到了這一次吳楚之戰,同樣有許多的人在琢磨。
秦國雍都,楚國王太后和楚王順利到了秦國之中,帶來了楚國戰敗的訊息,秦國君臣人都麻了。
三十萬打十五萬,人口疆域數倍於吳,糧草兵甲遠勝吳軍,怎麼看都是優勢在楚吧?
怎麼就能一敗塗地到國都都丟了的地步呢?
秦國君臣有些懷疑人生,這盟友還能不能要了,但是救還是得救的。
但是當他們展開雙方之間的戰報之時,就敏銳的感覺到了不對勁,“國君,這慶忌和孫武兩人的確是不可小覷啊,他們好像是武王那樣的人。”
在邦周之中,武王和素王不同,素王屬於全能,身上有明顯的天命庇佑,但是武王是人間戰神。
當初和殷商的戰爭,就是武王一次次的以少勝多,最終將殷商打的國力崩潰,拼盡全力在牧野對周軍決戰,結果依舊是武王大獲全勝,親自衝陣將殷商士氣打崩。
“孫武制定策略統兵,關鍵時刻由勇冠三軍的慶忌衝陣,雙方的統帥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怪不得楚國敗得這麼慘。
國君,此次東出幫助楚國復國,還請上將軍務必記下,以堂皇的國力強行和吳國打消耗戰,他們遠道而來,沒有根基,定然不是對手。”
在這種天下震驚之中,秦國大軍和先前保護著貴族逃亡的楚軍順江直下,號稱出動五十萬大軍,要收復楚國故土。
這時楚國大肆搞分封制的好處就體現了出來,江漢平原之上的反抗很是強烈。
秦國大軍又一次的踏上了楚國的土地,秦國上將軍公子前笑道:“王太后,上一次是秦楚聯手大破晉國,這一次對付吳國沒有問題的,很快您就能回到郢都城,重新成為楚國的主人。”
轉換了戰爭策略的秦楚聯軍依舊不是吳軍的對手,但是大軍的損失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慶忌和孫武立刻判斷出了秦楚聯軍的意圖,慶忌狠狠地咬著牙道:“他們這是想要將我軍拖在楚地,隨著形勢的發展,我軍遠道而來,定然力量衰弱,但是楚人的力量是源源不斷的,真是精妙的計策啊。”
這種明明有著強橫的實力,卻受限於形勢國力,不得宣洩的感覺太痛苦了。
“國君,兩國之爭,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我們真的要走了,前些時日向洛國發信,現在調停大軍已經到了。”
孫武的話說完,慶忌已經能夠想到秦楚聯軍見到洛國調停時的表情了。
他心中有些憋屈的感覺瞬間消失,人類的快樂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見到吳軍後撤,秦楚聯軍自然要追殺,雙方一路廝殺到了穎水邊上,然後就見到中原聯軍!
當先是天子的王旗飄揚,然後是晉國的大旗,後面還有洛國、齊國、燕國等等一系列諸侯,之前參加晉國會盟的中原諸侯幾乎全在。
數十面諸侯國的旗幟,整整齊齊的列在山水之間,大纛之下則是無數帶甲計程車卒,望著實在是震撼人心。
秦楚聯軍的統帥公子前臉一下子就綠了,他滿是憤怒的上前問道:“晉公、齊公、太子,難道這是要撕毀弭兵之盟嗎?”
公子前心裡像是吃了蒼蠅一樣的難受,他甚至想要直接和中原聯軍做過一場,真以為秦楚兩國怕了中原不成。
這時候就需要洛瑜出場了,只見他走出聯軍之中,躬身向著楚國的攝政王太后禮道:“楚國攝政當面,願您安康,秦國公子,您所說瑜不敢苟同,洛國一向以信譽著稱,又怎麼會背盟呢?”
楚國王太后望著風姿卓絕的公子瑜,眼裡的光都要蹦出來了,連聲道:“上將軍,太子這般說,想必是其中有什麼誤會吧。”
“我……”
公子前深吸一口氣,緩聲道:“太子有何指教,還請說吧。”
洛瑜嘆聲道:“先前會盟之時,以為中山不過是隨手可平的蠻夷,沒想到中原諸侯損兵折將,沒能攻下。
當此之際,諸夏列國應當同氣連枝,共同進退,秦國、楚國、吳國都是諸夏之中的強國、大國,難道還要這樣廝殺,傷了和氣嗎?
我等中原諸侯來此,是為了調停貴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邀請三國加入清剿中山的聯軍之中,這才是王道大義啊。”
公子前心中怒火翻湧,當初吳國殺進郢都的時候,不見你們出來攔著,現在我們兩國聯軍佔了上風,你們就來議和是吧?
“太子所言,誠然如此,但是吳楚兩國戰爭曠日持久,現在吳國還佔據著大量的楚國之地,這又該如何呢?”
洛瑜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寒聲道:“漢陽平原本就是先祖所分封的諸姬之地,何時是楚國的領土了?
公子這樣說,將宗周禮法置於何地呢?
不如吳楚兩國以穎水大別山為界,中間重新分封諸侯,這樣想必雙方都能接受了。”
楚國的核心區域南陽盆地和江漢平原在手中,只要這兩塊還沒有失去,他們都能接受。
但這依舊是莫大的恥辱,整整三分之一的土地割去,吳國則是直接獲得了一大塊平原,大大增強了底蘊。
楚國現在實力大減,秦國獨木難支處於劣勢,自然是隻能將牙咬碎往肚子裡面嚥下去。
慶忌和孫武能夠達成戰略目標,已經很是滿意,接下來吳國又要迎來大發展的時間。
等到走出議和之地,望著手中的盟約,王太后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但是公子前和楚國新令尹的眼中滿是憤怒。
雖然割讓的是楚國的利益,但是公子前是個眼光長遠的人,他明白秦楚一體,現在被踐踏的是楚國,下一個就是秦國。
“中原諸國,欺人太甚!”
楚國令尹更是憤怒,秦國只不過是兔死狐悲而已,楚國不僅僅受到侮辱,還丟失了大片的土地,“快要六百年了,楚人到底有何錯啊!
至高的太一神,您何時能照耀您的子民呢?”
話中的悲憤之色,讓公子前更是同情起來,秦國雖然慘,但是和楚國比起來,那還真是差的太遠了,楚國是一次次的捱揍啊,而且基本上每一次都是中原諸侯群毆。
“國相,吾回國之後就上書國君,開拓巴蜀,蓄養國力,當初大庶長異裡之策,現在來看依舊是真知灼見啊。”
異裡一直就認為秦國根本不可能東出,至少要積蓄百年國力,等到中原諸侯自己爆發內戰的時候再東出。
慶忌在和議之後,便對著重耳、洛瑜、呂敬三人拜謝,畢竟吳國能拿下這麼多好處,就是因為他的盟友比楚國的盟友強。
剿滅中山當然用不到吳國,那隻不過是個藉口而已。
這場綿延大半年的戰爭,最終以楚國割地收場,但是楚人心中的怒火卻被徹底點燃,他們憋著一口氣要復仇,將落到吳國手中的土地奪回來。
吳國在忙著消化新佔領的土地過程中,同樣在備戰。
……
穎水和議是春秋時期,姬姜聯盟對秦楚聯盟做出的最後通牒,姬姜聯盟試圖構建一個穩固的體系,但是這個體系是透過對秦楚聯盟的壓榨而維持的,所以隨著秦楚聯盟實力的恢復與增長,那些不可消失的根本矛盾夾雜著人的憤怒,讓整個諸夏世界就像是生活在火山口一般,毀滅隨時到來。——《周王朝興衰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