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朝大臣都莫名驚詫。
雖然黃子澄與朱允熞之間的矛盾,從未公開。
但朝堂上誰還不是老狐狸,誰沒有八百個心眼呢?
這種事情,又怎麼瞞得過大家?
誰不是心知肚明?
可眼下這封軍報,眾人都認定是假的,偏生黃子澄出來請功,就不得不讓他們深思背後的原因了。
老朱露出好奇之色,問道:“黃愛卿的意思,是認為這封嘉興知府許東江呈上來的捷報是真的了?”
今日的這份捷報,正是許東江派人送進京的。
內容是太孫在嘉興城下,以五百新軍,大破倭寇和反賊數萬大軍,殺敵無數。
倭寇和反賊一舉被擊潰,太孫已率軍前去攻打松江府城了。
捷報中對戰爭的具體過程,皆描述得繪影繪聲。
數萬賊軍如何進逼嘉興,新軍又是如何應敵,倭寇如何被屠戮,賊軍如何崩潰,細節都寫得一清二楚。
但越是如此,看捷報的人,就越覺得荒謬而不真實。
馮勝看了之後,當即斷定是假的。
他將送捷報的抓了起來,嚴加盤問,卻不料對方一口咬死,這一切絕非編造,無有半分不實之詞。
老朱看了,心裡也在打鼓。
首先是日期不對,新軍和錦衣衛都是步行,除了極少數的頭領騎馬乘車之外。
按行軍的時間算起來,朱允熞所率的軍隊,現在應該還在路上。
可能還沒有走一半呢。
然而,依捷報上所言,新軍幾天前就已經到嘉興城下了。
畢竟,捷報送到朝廷,已是數日後。
老實說,這次讓朱允熞出征,老朱是非常不放心的。
之所以最後同意,也是因為新軍皆是步兵。
錦衣衛其實與新軍不一樣,錦衣衛幾乎所有人,都會騎馬。
以前派錦衣衛出京城辦事,也都是全部騎馬的。
這次老朱卻特意交待蔣瓛,除了幾名頭目之外,剩下的錦衣衛,一律步行。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讓朱允熞晚一點趕到戰場前線。
在老朱看來,熞兒就是去拿軍功,去鍍金的。
可不是真的去前線與倭寇拼殺的。
他才七歲啊,老朱怎麼可能放心讓他去前線呢?
藍玉調集的五萬人馬,老朱也看過了,其中騎兵就有一萬五千人。
以老朱多年指揮戰爭的經驗,他分析後認為,有這一萬五千騎兵,足以將倭寇擊潰。
剩下的三萬五千步兵,則是去打掃一下戰場。
朱允熞帶的一千人馬,因為全是步兵,肯定會比騎兵後抵達戰場。
等他們到嘉興的時候,先期抵達的騎兵,應該已經將倭寇和反賊打敗了。
朱允熞再以皇太孫兼威武大將軍的身份,坐鎮嘉興城,指揮排程軍隊,圍剿已經被打敗的倭寇及反賊。
如此一來,整個過程毫無任何風險,穩穩賺一個天大的軍功。
日後在朝堂上,皇太孫便是領過兵的人。
而經過這一次指揮之後,他對軍中的將領,也算有一些瞭解。
還可以趁此憑藉皇太孫的身份,收買人心,為日後順利登基掌權,打好基礎。
這是老朱心中的全盤計劃,只是不好向朱允熞說出來。
畢竟,看著孫子那麼熱情上心,他如何能去打擊其積極性,傷害他的自尊心呢?
反正肯定是騎兵先到,先與倭寇和反賊交鋒,熞兒沒有能來得及參戰,只能在後方指揮,也就行了。
可依許東江捷報中所言,熞兒率領的新軍,幾天前就到了嘉興城,這怎麼可能呢?
步兵哪有這麼快的速度啊!
其次,許東江還在捷報中說,太孫殿下所率的人馬,新軍約五百餘名,錦衣衛則是一百多人,這也不對啊。
咱明明是派了五百錦衣衛,跟隨前去保護他的,其他錦衣衛哪裡去了?
再者,捷報中所寫的戰爭過程,太過於誇張,毫無真實感可言。
老朱靠一隻碗起家,從一名乞丐,一步步走來,直至成為皇帝,執掌大明江山。
他什麼事情沒見過?
什麼仗沒打過?
而且,那些年,為了琢磨怎麼領兵打仗,老朱不斷自學,幾乎將史書上記載的所有戰例,都翻閱了一遍。
以便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錘鍊自身。
沒有如此強大而可怕的自學能力,老朱也無法從一個僅受了兩年教育的半文盲,成為坐鎮天下的九五至尊。
可許東江捷報中描述的戰爭經過,老朱的判定是,一眼假。
假得離譜。
編故事都不認真的感覺!
當咱沒上過戰場嗎?
就算沒有上過戰場,只要人不是傻子,都能輕易判斷。
但老朱沒有急著表態,因為這份捷報,雖是許東江所寫,卻有著朱允熞的簽名。
這就很值得品味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熞兒讓許東江編了一份假的捷報,送到他的手中,由他簽名之後,再呈交上來了。
可是熞兒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饒是以老朱的心計,也想不通了!
黃子澄聽得老朱問,忙道:“陛下,捷報上有太孫殿下的親筆簽名,微臣以為,縱然許東江膽大包天,瞎編戰報,但太孫殿下一定不會欺騙陛下的,臣請陛下立即降旨,嘉獎太孫殿下及新軍。”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時靜得可怕。
捷報大家都看了。
誰都知道上面有太孫殿下的簽名,但誰都沒有說。
這件事怎麼看都透著怪異。
即使拋開內容不說。
若是太孫殿下要請功,應該是他自己寫。
即使請人代筆,也是以他的名義。
哪有以嘉興知府的名義發捷報,自己卻又以太孫之尊,在上面簽名的道理?
這於禮制也不符啊!
他們當然不知道,朱允熞指揮軍隊打完仗,又無意中問話,套出許東江與黃子澄的關係之後,便急著睡覺去了。
他太累太乏,休息要緊啊!
第二天一早又要領兵去攻打松江府城,哪裡顧得上寫什麼捷報。
再說,當時朱允熞心中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決定等佔了松江府城,將倭寇和反賊都驅逐出去之後再說。
寫捷報啟奏朝廷的事,急什麼急呢?
後來看到許東江呈上來寫好的捷報,他便隨手簽了一個名字。
至於合不合禮制,我忙著帶兵打仗呢,管他那麼多幹嘛?
黃子澄也不知道這其中的奧妙。
但他斷定,這封捷報,一定是假的。
多半是許東江的手段。
反正他事後可以說,這是太孫殿下逼自己寫的。
這一招高啊!
沒想到,這個許東江,辦事如此盡心盡力。
也許此事會連累到他,但他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將朱允熞拉下諸君之位。
無愧我輩讀書人風骨!
這便是黃子澄心中的腦補。
可越是如此,他越要讓皇帝陛下表彰朱允熞。
給的賞賜越多越好。
於此一來,待到朱允熞戰敗,那陛下的怒意,也就會更盛。
相反,或是現在就認定捷報是假的,無非也就是下旨斥責一頓。
令其以後不可以再假傳捷報,虛領軍功。
不痛不癢,奈何不了朱允熞,還不如以假當真,以此來激怒陛下。
想到這裡,黃子澄又接著補充道:“金陵百姓,一直人心不穩,憂心前方戰事。”
“更有好事者四處造謠,惑亂人心。”
“微臣以為,應將這封捷報曉喻全誠,以安定人心。”
他是想將朱允熞放到火上烤。
現在公佈出去,將來戰敗的訊息傳來,那朱允熞就會立即成為千夫所指。
黃子澄的話音剛落,馮勝便馬上出言反對。
“太孫殿下年幼,乃是初次領兵,難免好大喜功,急於討陛下歡心,再受小人矇蔽,才在這封假捷報上簽名。”
“若是將此捷報公之於眾,便是置太孫殿於風口浪尖上,將來戰事若是不順,百姓們會如何看?”
“此舉於太孫殿下聲望有損,切不可為之。”
雖說馮勝也對朱允熞很不滿。
特別是對他斬殺李景隆之事。
畢竟,他與李景隆的父親李文忠還有些交情。
而且,同為淮西勳貴,難免兔死狐悲。
但他素來公私分明。
不願在這種事情上,對別人使陰招。
事實上,此次從各衛所抽調前往松江平亂的數十支軍隊,故意拖延時間的事,馮勝並不知情。
只是那些統兵的將領,大多與他,或者與傅有德等一干勳貴有舊,曾經是他們的部下。
對李景隆被殺之事憤憤不平,又自認為這樣做,一定迎合了他們的心意。
便都盡皆似心有靈犀般,不約而同的拖延出征的時間,減慢行軍速度,以此來宣洩不滿。
黃子澄當即反駁:“胡說,世所周知,太孫殿下乃天縱之才,雖僅七歲,聰慧卻勝過常人萬倍,他又怎麼會被奸人矇蔽呢?宋國公這番話,有辱太孫殿下英明,臣請陛下降罪責罰。”
“宋國公也是一番好心,降罪就不必了。”老朱開口道:“不過,黃愛卿所言,也有道理。既是捷報,那就向金陵城的百姓公佈,也好安定人心。”
他雖然弄不懂原因,但還是選擇了相信熞兒。
或許,這封捷報雖是假的,卻是熞兒想出來的安定金陵城民心的主意。
這樣做的話,效果應該會很不錯。
免得京師的百姓,整日人心惶惶。
反正只要倭寇平定了,即使今後捷報為假的真相大白於天下,大家也只會誇讚是個安定人心的好主意。
聽到朱元璋的話,黃子澄頓時喜出望外。
又忙道:“陛下,還得論功行賞,嘉獎太孫殿下和新軍將士。”
他就是想將此事做實。
未來朱允熞戰敗,再上奏參他。
到時候,這些便都是大罪!
不料,老朱卻是一揮手,道:“嘉獎就不必急於一時了吧,待戰事結束,再賞也不遲。”
在老朱看來,這丫的明明是假的捷報,用來騙騙金陵城的百姓就得了,嘉獎什麼啊!
“陛下,朝廷一定要賞罰分明,不可讓三軍將士寒心啊!”黃子澄連忙勸諫。
老朱雙眼微微眯起,道:“若依黃愛卿之意,該給什麼獎勵呢?”
“依微臣之見,此等大功,至少當賞錢千萬,新軍將士,皆升三級。”
話音剛落,就聽得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大喊之聲。
“松江府大捷!”
“松江府大捷!”
……
一騎快馬,從金陵城的街道,向皇宮直衝而來。
騎馬之人,一邊策馬如飛,一邊高聲大喊。
很快,他便進入皇宮,在宮中侍衛的帶領下,一直走到了大殿外面。
進宮以後,仍在高喊:“松江府大捷!”
聲音直入大殿。
朱元璋臉色霍然一變。
他從龍椅上走了下來,快步走到殿外。
文武百官,都匆忙跟在身後。
殿外的臺階下,送捷報的錦衣衛單膝跪地:“陛下,松江府大捷,太孫殿下率五百新軍,長驅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倭寇和反賊無備之時,殺入松江府城。”
“倭寇以為天兵天降,四處奔逃,被新軍堵住城門,於城中剿殺,俘虜無數。松江府城,已經收復了。”
他雙手捧上捷報,舉過頭頂。
滿朝文武官員,包括老朱在內,都被這個訊息震得驚駭當場。
朝廷準備調集的五萬平亂大軍,才剛剛出發,都還沒有抵達呢。
松江府城這麼快就收復了?
黃子澄更是一陣眩暈。
難道之前那份捷報,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畢竟,戰報可以做假,但戰線卻不會說謊。
一名將軍領兵在外面出征,今天上報打了一場勝仗,殲敵多少多少,明白又上報打了什麼新的勝仗,殲敵多少多少。
這些都不能當真。
因為裡面的水份很大。
畢竟,朝廷也很難核定真假。
唯一可以驗證的,就是看斬了多少顆人頭。
也因為如此,很多軍隊打不贏敵軍,就砍老百姓的人頭,拿去冒領軍功。
這種事,歷朝歷代,皆是數不勝數。
雖然一旦被發現,就是死罪,卻一直屢禁不絕。
至於沒有上交人頭,無法查證的勝仗,那純粹看前線領兵將領的一張嘴,想咋說咋說。
反正也沒幾個人會真的相信。
誇張一點是非常正常的,大家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
可戰線不一樣。
收復了城池,那就是收復了。
造不得假。
但凡前線領兵的將軍腦子沒有進水,都不會在這上面瞎說。
畢竟,這是隨便一查,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事情。
後世有一句笑談,叫“殲敵一億,勝利轉進”。
說的就是前線捷報頻傳,勝仗一個連一個,但又不斷丟城失地的荒唐事。
朱允熞可能隨便瞎編一個打了勝仗的故事,上報朝廷,給自己爭功。
可松江府城有沒有收復,那絕對是實打實的。
被這個訊息驚得呆滯當場,回過神來的黃子澄還是難以相信。
他猛地快步上前,走下臺階,怒斥道:“你可知假報軍情,欺君罔上,該當何罪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