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七歲老朱你讓我監國筆趣閣

第四十一章 不與傻瓜論短長,他的另一面!

第四十一章不與傻瓜論短長,邀請!

那天朱允熞第一次見方孝孺等三人的時候,還不知道這件事。

畢竟,寫詩之事,老朱讓人立即刊發,傳得極快。

而商稅的事情,涉及朝政,相對複雜得多,訊息釋出也慢上不少。

“嗯。”朱允熞點了點頭,笑道:“大明剛建立不久,國庫還不是很充裕,皇爺爺為此操碎了心,我想幫著多積贊些銀子。”

“不!”

朱允炆搖了搖頭。

“四弟,你還小,哪裡懂什麼國家大事。”

“方先生都說了,加徵商稅,禍國殃民,決不可行。”

這臭皮匠又來出餿主意了。

朱允熞裝做不解的樣子,問道:“為何不行呢?”

朱允炆道:“治國首重德行,以農為本。”

“商人重利,卻能通天下有無。”

“若是對商人徵收重稅,就會令物資流通不暢,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朝廷怎麼能與民爭利呢?”

“重徵商稅,這是前朝的弊政。”

“輕商稅,重農業,這是本朝的德政。”

“捨本求末,君子不取。”

“怎麼能廢除本朝的德政,去行前朝的弊政呢?”

……

朱允熞在心裡暗暗翻了無數個白眼。

口口聲聲說以農為本,做法卻是對“農”課以重稅,這個本……可真好啊!

朝廷不徵商稅,不爭利,那國庫的錢,從哪裡來呢?

邊境士兵的軍餉,朝廷官員的俸祿,國家的各項工程建設,修路,水利……乃至荒年救災……

一句德行,就能全免了嗎?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那黃先生和齊先生的看法呢?”

朱允熞沒有回答他的話,反而追問起另外兩人的看法。

三個臭皮匠,不知道有沒有區別?

是否都和方孝孺一般的迂腐?

朱允炆看了他一眼,道:“黃先生也是一樣的看法,天下初定,朝廷理應養生息,輕薄稅,豈能加重商稅,黃先生痛心疾首,不忍見之。”

“你看,先生們都這麼說,那定然是四弟你錯了。”朱允炆語重心長。

朱允熞嘴角微微抽了抽,不死心的繼續追問:“齊先生又是如何說?”

“他……”朱允炆猶豫了一下,似是不太想說,但最後還是說了。

“齊先生倒是認為,國庫存銀緊張,朝廷年年對北元用兵,消耗巨大。”

“提高商稅,未必不是一個充實國庫的一個好主意,只是要謹慎行之,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傷了百姓民心。”

還好,總算還有一個頭腦清醒的。

朱允熞心想,齊泰到底是能吏出身,深知清談與實操的區別。

朝廷的困境就在那裡,不去解決問題,只知空談,標謗道德高尚,又有什麼用呢?

至於加徵商稅的重要意義,他也沒有指望這群人能看得那麼遠。

朱允炆補充道:“不過,我認為齊先生說得不對。”

“國庫緊張,朝廷還可以印製寶鈔。”

大明建立後,老朱下詔設寶鈔提舉司,下設鈔紙、印鈔二局,印製“大明通行寶鈔”。

這些年,因為印得太多,貨幣貶值嚴重,購買力已大大縮水。

朱允炆語氣嚴肅道:“收商稅與民爭利,有損朝廷的德行。”

“四弟,你的建議真錯了,快上書皇爺爺,讓他收回成命。”

無限印鈔來解決財政危機,然後讓貨幣貶值成金圓券?

你可真是一個大聰明啊!

朱允熞眨了眨眼,嘻笑道:“二哥,你太看得起我了!”

“這等國家大事,哪裡是我一個小孩子的能決定的。”

朱允炆愣了一下,道:“可此事是伱上書提議而起,皇爺爺還是十分寵愛你的。”

“那也不會這麼重要的事情上兒戲。”朱允熞笑道:“我只是隨口提議了一句,朝廷怎麼做,可就不一樣了。”

朱允炆沉思了一會兒,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

皇爺爺不會將一個小孩子的提議放在心上,多半早就有心,只是順水推舟。

這也是幾位先生和朝廷大臣們的普遍看法。

此事已經刊登在邸報上,讓臣工們討論,就不會輕易受他一個七歲娃娃的理想。

“罷了,總之以後若是皇爺爺再問你,你就說收商稅有損朝廷仁德的形象,會危及天下的穩定,之前沒有想那麼多,現在才覺得不妥。”

“好咧!”朱允熞很乾脆利索的應聲答應。

與朱允炆打交道多了,他也慢慢摸清了對方的脾氣秉性。

只要先順著他的性子,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應承下來,事後再花言巧語的講一番道理,就能矇混過關。

所以,不管朱允炆說什麼,他都答應。

反正答應了也不一定算數。

他一個七歲的娃娃,還沒有到負法律責任的年齡,說話不算數不是很正常嗎?

問起來的話,總能編出一些理由狡辯的。

“時候不早了,我該進宮去見皇爺爺了。”朱允熞不想與朱允炆繼續交談下去,找了一個藉口,準備開溜。

雖說是兄友弟恭,感情深厚,場面溫馨,但與老狐狸打交道多了,朱允熞總覺得不能和“傻子”在一起呆太久。

呆太久了,自己也會不知不覺中被傻子拉到同一水平線上,失去了與老狐狸打交道時的警覺。

“嗯!”朱允炆點了點頭,忽然想起了什麼,道:“商稅的事,皇爺爺只是下令臣子們討論,並沒有明發諭旨。”

“我打算與黃先生以及幾位大臣一起,上書勸阻此事,你覺得如何?”

他也不明白為何自己會與朱允熞說及此事。

似是很想聽聽他的建議。

不知不覺中,朱允炆漸漸覺得,四弟雖然年幼,但心智已經和大人差不多了。

甚至還要更勝一籌。

雖然有時候,還會耍耍小孩子的性子。

“挺好的!”朱允熞贊同道:“皇爺爺看到你這麼忠心體國,一定會十分欣慰。”

若是上書能讓老朱對你斥罵一頓,改變他立你為皇太孫的主意,那就太棒了。

朱允熞在心裡默默補充了一句。

“你也這麼認為嗎?”朱允炆喜出望外,道:“我還一直猶豫呢,怕惹皇爺爺生氣。既然連你都說好,那就這麼定下來了。”

我就是希望你惹他生氣,這對你好!

朱允熞起身準備離開,剛走出幾步,忽又聽得朱允炆在背後說道:“對了,今日四叔派人來了,問你什麼時候得空,一起去騎馬打獵。”

“我明日就有空。”朱允熞喜不自禁,歡呼雀躍。

這個世界的娛樂真的太少了。

哪怕他是皇孫,天潢貴胄,依然如此。

雖然身邊貌美如花的宮女也不少。

但他現在還只有七歲,有心無力,只能徒嘆奈何。

能出去騎馬打獵,想想就很開心。

還可以順便拉近一下與永樂大帝的關係,為將來做逍遙王爺,打好基礎,何樂而不為呢?

“你要小心四叔!”朱允炆道:“我總覺得他不安什麼好心,可能是想搶儲君的位子。”

“知道了!”朱允熞清脆稚嫩的應聲。

他正待跑步離開,卻聽身後傳來一個低低的聲音:“爹爹去了,儲君的位子,就該是我的。無論是誰擋在我的前面,我都要他去死,不管是誰……不管是誰……”

朱允熞猛地回頭。

卻見朱允炆一隻手握緊拳頭,一隻手握著茶杯,眼含紅絲,面目猙獰。

他身軀一震,忽然發覺自己錯了,恐怕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哥哥。

人是有很多面的,溫情脈脈,只是他的一面。

那麼,他的另一面呢?

朱允熞深深看了他一眼,又迅速轉頭,腳步不停,一路歡快的跑。

一群宮女太監慌里慌張的追了出去。

“皇孫殿下,小心點,別摔著了。”

……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漢官
漢官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天子雖為至尊,卻無總御之實,政出多門,權去公家。 宦官亂政,士族竊國,豪強並起,黨爭不休。外有胡虜、蠻夷窺視,內有天災、大疫橫行,生民何辜? 三國爭雄固然令人炫目,然則天下已然十室九空!漢室可亡,天下不能亡。 身為穿越者,魏哲表示壓力很大。但再難他也得劈開這渾濁的世道,令五胡亂華不再,老弱有命,婦孺可活……
江漢
隱龍記
隱龍記
在風雲變幻的江湖中,有一個聲名赫赫的組織——隱龍淵,乃是江湖第一大勢力。 你曾是隱龍淵中的一員,後因種種緣由選擇隱退。如今,你成為了冷霜的門客,常伴其左右,憑藉自身卓越的能力與智慧,協助她破解眾多案件。 然而,平靜的日子被打破,大燕之地出現了一些不尋常的事情,冷霜意外地牽連其中。 你雖已隱退,但為了冷霜,也為了心中的正義,不得不再次捲入江湖紛爭。 在這未知的局面裡,你將如何應對接踵而至的挑戰?又會
差一點的老夫
替嫁給草原首領後[重生]
替嫁給草原首領後[重生]
草原血狄首領旭烈格爾暴厲恣睢,率領部族鐵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大夏朝廷屈辱戰敗,奉上京都美人修好。 上輩子,林昭昭代替私奔的嫡姐嫁去蠻夷之地。因為無法接受屈於人下的事實,婚後他對旭烈格爾冷漠疏離,從未給過一個笑臉。 直到病死榻上,他才幡然發現這個震懾中原的男人一直在笨拙地遷就討好自己。 ———— 重回到出嫁之日,林昭昭沒再尋死覓活,換上鳳袍霞帔,戴上銀簪金鈿,頂著姐姐的名號上了花轎。 京城眾人望著
是非非啊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騷擾朕的大明,朕誅你九族!
皇太極:勇士們,誰能擊敗大明,多整些努力回來,就是後金第一巴圖魯! 大玉兒:大汗,大明的奴才不太聽話啊? 愛新覺羅·嶽託:別急,讓我們殺光他們! 周奎:別急,讓我先貪個墨,錢也不多,就是52萬兩白銀而已; 楊嗣昌:搬弄是非我最行,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我啦,哈哈,貪汙方面我也是當仁不讓! 魏藻德:作為最後一任首輔,其實我也是有幾十萬兩白銀,交給闖賊幾萬兩,還是給少了,被折磨死了,芭比Q了;
六面埋伏
我是死遁文裡的女配
我是死遁文裡的女配
【微博:Dear-錦橙。】 【更六休一,週四休,也可能是休二】 不虛洲有個聞名大荒的白月光。 相傳魔尊為奪她為妻,一劍屠全城;妖界少主為討她一笑,殺百條鮫魚以作綾紗;就連太華宮上,那清冷絕塵的仙君都因此女失去神智,最後三方征戰,使生靈塗炭。 直到白月光以身獻祭,人間界才重新恢復平和。 後世稱她為救世的聖女,更會讚歎三人間對她的痴情。 我若是局外者,定也會跟著感嘆一番。 可惜,我不是。 我只是一個普
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