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陽城北,劉世延也可以說是當機立斷了。
他帶領麾下兩萬的火槍兵迅速出城,在劉家廟前就拉開了陣列。
在蘇澤沒有改變的那個歷史時間線上,最早使用的火器陣型就是西班牙大方陣。
西班牙方陣的陣型是一個正方形的空心方陣,火槍手在後,前方則是長矛手。
但是和後人直覺的不同,西班牙方陣也是在不斷演變的。
最初的西班牙方陣,也就是現在歐陸使用的西班牙方陣,主要戰鬥力是長矛手。
在如今的西班牙,一個方陣由十二個連隊組成,10個長矛兵連和2個火槍兵連。
而長矛手的薪水和待遇,也是要遠遠超過火槍手的。
原因也是很簡單,在這個時代,火器的精度和殺傷力都不夠高,而列隊的長矛手對騎兵和步兵都有很強的殺傷力。
在蘇澤沒有改變的那個歷史時間線中,等到十七世紀的時候,隨著火器的發展,西班牙方陣的配比又發生了變化,才變成了火槍手10,長矛手2的比例。
等到歐洲三十年戰爭的時候,隨著戰爭的烈度增加,歐陸各國的軍事家也發現,長矛手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小。
於是才出現了蘇澤所使用的線列步兵方陣,也就是所謂的“排隊槍斃”方陣。
在歐洲三十年戰爭中,方陣逐漸趨向扁平化,原來動輒七八排的線列
陣線被壓縮至三排到四排,透過輪流射擊來提高作戰的精確度,而拉長的線列則能夠讓更多計程車兵來射擊,組成更大的火力網。
而套筒刺刀出現後,士兵還可以給火槍上套刺刀,那進展的時候就可以用刺刀攻擊敵人了,這時候長矛手就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了。
蘇澤從一開始就使用線列方陣,直接跳過了長矛手和火槍手配合的西班牙方陣時代。
而明廷也跟著學習,才讓本來應該在歐洲三十年戰爭中才大發異彩的線列方陣,提前出現在世界上。
但是線列方陣,同樣也造成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為了增加射擊面,也就是增加一同開火的火槍手數量,線列方陣的厚度在被不斷壓縮。
方陣逐漸變成了扁平的長方形,方陣從多排變成了現在的三到四排。
比如東南新軍由於訓練更好,火槍更先進,所以排成三排陣型輪換射擊。
而明廷這邊由於士兵訓練不夠,火槍經常出問題,所以排成五排輪射。
但是無論是東南新軍還是明廷,都是這種長方形的扁平方陣。
這樣的陣型自然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整個方陣的側翼,也就是長方形的兩翼是最薄弱的地方。
這時候就要說到騎兵了。
在西班牙方陣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時候,騎兵對待這種滿身都是刺的方陣可以說是毫無辦法。
長矛手如同刺蝟的刺一樣,騎兵根本無法衝鋒。
而火槍手可以用火槍射殺騎兵,面對西班牙方陣,騎兵衝鋒突襲也是死,如果在馬上使用火槍,那為什麼不直接用步兵呢?
而火槍技術的發展,讓騎兵穿甲成為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正如蘇澤在大沽之戰中戰勝了李成梁部,厚重的鎧甲根本無法防禦子彈,反而會拖慢了騎兵的機動性。
所以在西班牙方陣的時代,騎兵幾乎被逼著退出了歷史舞臺了。
可等到了線列步兵時代,剋制騎兵的長矛手先退賽了,而火槍手的陣型又發生了變化。
這時候騎兵又行了。
因為線列陣型的側翼薄弱,騎兵可以利用其超強的機動性,從側翼後者背後進攻線列步兵方陣!
同時,由於火槍的威力讓各種厚度的鎧甲都成了擺設,就連火槍手自己都不穿甲了,機動性成了戰場上最重要的東西。
這時候有軍事家發現,騎兵似乎又行了。
這也就是熊況根據如今的戰場,觀察到了的時代風向。
熊況認為,騎兵的優勢在於其機動性。
既然如此,熊況乾脆徹底放棄了騎兵的防護,也就是連輕甲都不穿了!
熊況麾下的騎兵,全部都穿普通的棉布軍裝,而他們使用的武器也換了。
熊況將騎兵的定義改變了,既然騎兵的作用是衝到線列方陣的側翼殺穿敵人,那這時候的騎兵,既不是北方遊牧民族那種一邊射弓一邊襲擾的輕騎兵。
也不是李成梁用過的那種帶甲衝鋒的重騎兵。
熊況也沒有給騎兵裝備火槍,因為這個沒有連發的時代,騎兵使用火槍只能開槍射擊一次。
熊況對麾下騎兵指揮官反覆灌輸,他們其實就是騎著馬的近戰步兵!
熊況的騎兵,每一個人裝備的都是近戰武器。
除此之外,每個騎兵還會配備五發的手榴彈。
而熊況制定的作戰方法,就是在對方線列步兵擺下陣型後,從側翼衝殺進去,然後直接棄馬步戰,徹底攪亂敵人的陣型!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
因為在真正的戰爭中,無論是敵我雙方都不可能擺出完全是長方形的陣型。
而敵人也會加強側翼的防護,或者依靠地形保護自己的側翼。
所以熊況的騎兵作戰方法,也只是理論上可行,而這一次漢陽之戰,就是用來實踐他軍事理論的第一仗。
果然和作戰之前所預料的那樣,湖廣明軍和東南新軍都搶著來到了劉家廟前。
劉家廟距離漢陽更近,第一團雖然出發的更早,行軍速度更快,但是也沒有能夠建造起防禦工事,就偵查到劉世延帶領全部部隊出城了。
第一團團長林長靖的面色嚴肅,明廷方面的反應雖然也在作戰參謀的預料中,但是劉世延的作戰部署,是參謀處預測的最糟糕情況。
湖廣明軍是兩萬人,他們是排成五排射擊,所以可以排成四千列的長陣。
而東南新軍這邊是六千人,排成三排,也就是兩千列的長陣。
就算是東南新軍由於訓練充分,還有精確度和射速上的優勢,可以說依然面對兩倍的火力。
這就是當下時代的戰爭,指揮官都成了賬房先生,火力都被精確的計算出來,戰鬥就算是做數學題。
當然作戰的影響因素很大,這都只是簡單的折算,林長靖還是有信心正面擊敗湖廣明軍的!
只是這傷亡。
林長靖嘆息一聲,這就是戰爭的殘酷了,無論多好的訓練,無論多麼嚴密的戰前計劃,最後執行的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而戰場上的一枚彈丸,就可能奪走一個鮮活的生命。
但是林長靖也沒有辦法,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在戰爭的時候,包括林長靖這個團長在內,也不過是雙方戰爭籌碼的一部分。
上午,十點,雙方的偵察兵都偵查到了對方的前線部隊。
雙方都在開始列陣,林長靖看著正在執行規定動作的年輕士兵們,流露出不忍的神色。
經歷過多次戰爭的他,知道戰場的殘酷,不過他很快平靜下來,準備和對方接戰。
另一邊,劉世延也是心裡沒底。
在接到了武昌的東南新軍全軍出動的情報之後,劉世延立刻就集結部隊出城。
在分析了東南新軍的打法,明白了自己在火炮射程和火炮威力上沒有優勢,並且東南新軍還擁有那種可以炸燬城池的強力火藥,在這種時候如果堅守在城裡,反而是自取滅亡。
明廷軍隊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數上的優勢。
劉世延也是一個能鑽研兵法的人,他的祖先就是輔助朱元璋開國的誠意伯劉伯溫,他透過對幾次戰爭的總結,也認識到了火力和陣線長度的關係。
劉世延苦練了湖廣新軍,然後命令士兵在劉家廟前排成五人一排的線列方陣,拉開陣勢和東南新軍準備對決。
“前進!”
劉世延一聲令下,明廷湖廣新軍和東南新軍開始按照指令向前移動。
就在雙方的指揮官都嚴陣以待,等待這場血肉和鋼鐵的對決時候。
突然,從側翼殺出了發出了動靜。
戰場上所有人都別過頭去,劉世延看著在他長長的戰線側翼,塵土飛揚中衝出了一群騎兵!
騎兵?
劉世延立刻意識到了不妙。
只看到這群騎兵接近了線列步兵的側翼陣線,立刻就抽出武器開始面對士兵衝鋒。
慌亂的側翼士兵只能零星開火,可是這些火力根本無法阻止衝出來的騎兵。
熊況沒有穿戴任何的盔甲,只是穿著藍色的騎兵棉布軍服,手持一把長刀就帶隊衝進了湖廣明軍的火槍方陣。
兩翼是整個湖廣明軍方陣最薄弱的地方,劉世延心中一涼,他從沒有預想過這樣的情況。
不過他也算是有些急智了,劉世延立刻派出手下的傳令兵,吩咐部隊立刻調整陣營,將兩側的火槍手調整轉向。
可是第一團的林長靖不給他這個機會了,東南新軍的火槍手方陣立刻開始加快速度前進!
這時候就體現出操練的重要性了。
東南新軍有完整的操典,在訓練火槍方陣的時候對於部隊協同和轉向都有充分的訓練。
而在列隊行軍方面,東南新軍的行軍速度更快,協同性也更好。
如今整個世界上,只有東南可以在維持部隊快步前進的時候,依然保持線列方陣的陣型。
林長靖發現了戰機,立刻下令讓部隊全線壓上,這成了擊垮湖廣新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場戰爭只持續到了午後,兩萬明廷的湖廣新軍全線崩潰。
主將劉世延準備自殺殉國,被手下親衛救下來,向東南新軍投降。
兩萬湖廣新軍,三千當場戰死,剩餘的一萬人崩潰投降,七千逃離了戰場。
林長靖立刻指揮第一團進入漢陽,攻佔漢陽城。
而幾乎是同時,俞諮皋的東南新軍第四旅從廣東高州北上,出擊韶關。
韶關明軍沒有防備,原本依靠韶關的山川險要,想要透過城寨來固守。
卻被俞諮皋裝備的野戰炮給一個一個的攻破,被譽為是湖廣向南門戶的韶關只用了兩天就被第四旅攻克。
第四旅翻過南嶺,殺入湖廣南部。
另一邊,第三旅在佔領了漢陽之後,立刻開始清理長江航道,然後建造炮艇開始沿著長江和漢江西進,進攻襄陽和荊州。
而前明廷湖廣總督遊居敬,在湖廣的名聲很好,如今成了蘇澤親自任命的湖廣宣慰使。
遊居敬一路向西,靠著自己的名望勸降沿途府縣,第三旅一槍沒開就推到了荊州城下。
這時候也顧不上明廷內部的矛盾了,湖廣的緊急戰報一封一封的向京師發過去,荊州知府徐學謨向朝廷求援。
張相國,您再不出來主持朝局,您老家就要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