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軍閥小說排行榜

第四百九十三章 寒心

朝會之後,陳演和魏藻德便來到了御書房,此時崇禎帝已經換了一身道袍,非常疲憊的坐在了一張黃花梨的圈椅上。王承恩端來了一杯熱茶放在崇禎帝手邊,然後便站在了後面。

崇禎帝揉了揉太陽穴,看向陳演和魏藻德,說道:“說說吧,你們有什麼辦法,能將劉衍調往別處?又有什麼樣的人選,可以接替劉衍掌管山東新軍和駐防軍?”

陳演和魏藻德對視一眼,二人想不到剛才在朝中的一番爭論之言,卻被崇禎帝信以為真,現在真的過來詢問具體對策了,二人頓時啞口無言,誰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口說話。

崇禎帝正等著二人的辦法,一會兒之後崇禎帝便差異的看了過去,問道:“你們剛才在朝堂上不是還振振有詞嗎,現在怎麼一句有用的都沒有!”

魏藻德說道:“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臣與陳閣老也不好獨言,是不是再召叢集臣商議一下?”

魏藻德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可不想承擔這件事的責任,有事還是朝野大議,大家一起扛。

陳演更是點頭不說話,直接當起了“沉默者”。

剛才在乾清宮上,崇禎帝聽到魏藻德和陳演的話,還覺得與自己的想法頗為契合,認為他們二人一定有不同尋常的見解,既可以平復現在的緊張局面,又可以解決劉衍這個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

可是現實卻讓崇禎帝再次失望了,隨即將手邊的一摞

奏摺砸了過去,怒吼道:“滾出去!都是無用之臣,朕養你們何用!”

魏藻德和陳演狼狽的退出了御書房,隨即二人便結伴朝著宮門走去,一路上還在小聲說著什麼。

御書房內,崇禎帝雙眼赤紅的喘著氣,心中這股怒火依然沒有消散。

王承恩輕聲說道:“皇爺,不如讓陳新甲去一趟劉衍軍中,或是先將賞賜和撫卹的錢糧送過去,也好給雙方一個臺階下?”

“朕不需要什麼臺階!”

崇禎帝說道:“朕是大明的皇帝,豈能被一個總督挾持!”

“陛下!老僕還是覺得剛才在大殿上,陳新甲的一句話說的對: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剿滅李自成、解救洪承疇!只要洪承疇平安回到朝中,陛下便可以用洪承疇去對付劉衍,而不用親自上陣了。”

崇禎帝思索片刻,說道:“朕要再想想,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平穩的拿掉劉衍山東總督的職務,將其調往別處!”

王承恩此時恨不得將魏藻德、陳演生吞活剝了,這兩個東西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讓已經敗壞的局勢越發的不可收拾。

“朕要睡一會兒,朕,乏了!”

此時的崇禎帝已經兩天沒有閤眼了,固執的性格、敗壞的局勢,讓崇禎帝感到身心疲憊。

“是。”

王承恩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御書房,站在寒風中思前想後,隨後叫來了一名心腹小太監,附在其耳邊說了一陣,便低聲問道:“記下了嗎?”

“乾爹放心,兒子記住了!”

“嗯。”

王承恩隨即換了語氣,用極其嚴厲的語氣說道:“把話帶到了,就先回老家帶上一年,沿途不要停留,也不要回京,到時候雜家會派人去你老家接你。如果讓雜家知道你到了外面亂嚼舌根子,或者到處亂竄,可別怪雜家不念及咱們爺們的父子之情!”

那小太監急忙跪在地上,磕頭說道:“哎呀,乾爹哪裡話,兒子這條命都是乾爹的,當真是半點差錯都不敢有,否則天打五雷轟!”

“嗯,去辦差吧!”

王承恩看著急匆匆離開的小太監,又招手將不遠處的隨行錦衣衛叫到跟前,指著那個小太監說道:“等他辦完了差事,送他回老家!”

那錦衣衛眼神中透出一縷殺氣,點了點頭,一言不發的朝著宮外走去了。

當天晚上,德勝門外,新軍親衛營大營。

“哎呀!劉督臣,別打了,雜家說的都是真話,這等大事,雜家怎敢胡言亂語啊!”

此時被王承恩派出來的小太監已經被打得鼻青臉腫,趴在地上站不起來了,臉上、身上滿是鮮血。

劉衍眉頭緊鎖,這個小太監帶來了一個驚人的訊息:崇禎帝要免去自己山東總督之職,將自己調往別處,這就等於要拿掉自己這些年以來的一切!

劉衍想不明白,崇禎帝不願意大軍進城還能說得過去,畢竟此時大明各地都不願意外軍進城,更何況的北京城。

但是如今

崇禎帝還要仰仗自己率軍擊敗李自成、救出洪承疇,在這個時候要拿掉自己,奪了自己的兵權和根基,這他媽的是什麼騷操作?崇禎帝是不是嫌亡國的速度太慢了,想給大明帝國喪鐘的敲響提提速?

所以這個自稱是王承恩派來的小太監稟報完畢,劉衍第一個反應就是:丫是肯定是李自成派來的奸細,要離間自己與朝廷的關係!

於是便有了苗紹、陳勳、許銘三人暴打小太監的場面,可是三人幾乎將那小太監打成殘廢,小太監也依然沒有改口,劉衍便揮了揮手,說道:“給些銀子,讓他走吧。”

“還不快滾!”

“是,雜家這就滾!”

那小太監掙扎著起身,狼狽的逃出了大帳,隨即苗紹便問道:“督臣,這個太監不能留啊,那是個隱患,不如殺了!”

劉衍說道:“王承恩是個人精,他會善後的,自有人滅口,不用咱們動手。”

陳勳擔憂的說道:“督臣,陛下要免去督臣山東總督的職務,這算哪門子事啊!督臣準備怎麼辦?”

許銘想的更深一層,說道:“是不是督臣不準備返回山東的事情,被陛下看透了?”

其餘王越、汪博、張義、荀景雲、錢樰、沈拓等人也全都在場,眾人對此也非常的擔憂。

而劉衍則是下意識的搖了搖頭,崇禎帝雖然也是一個聰明人,但是其性格缺陷太嚴重了,又太信賴那些東林黨人,對於權謀方面並沒有

高深的造詣。

如果是嘉靖、萬曆那樣幾乎是萬年老狐狸的存在,劉衍自然會如履薄冰,可是崇禎帝與這兩位“先帝”相比,就是一個小白,至少在帝王權術上,根本不是一個層面。

倒不是劉衍看不起崇禎帝,而是現在劉衍只是就事論事,並沒表露出任何準備率軍駐紮北京的企圖,崇禎帝定然是看不出劉衍下一步計劃的。

“也許,咱們的陛下是被朝中那些文官灌輸了太多的東西,認為武將就應該聽令,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反抗,否則就是欺君罔上,就要不惜一切代價打壓!”

劉衍苦笑著說道:“陛下是把我當成曹操,甚至是董卓了!”

苗紹不以為意的說道:“我看咱們這位陛下雖然勵精圖治,可卻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結果就是越忙越亂,越勤政國朝敗亡的就越快!督臣也不必拘泥於虛名,該幹什麼就放手去幹,反正有咱們十幾萬將士追隨,有何可懼!”

陳勳、許銘、王越等人也是紛紛贊同,就連一向古板的荀景雲,此時也是微微點頭。

劉衍點了點頭,但是心中依然很不舒服,甚至很寒心。自己率領新軍將士浴血奮戰,可以說已經徹底改變了歷史的走向,至少暫時已經解決了滿清入關的威脅。

可就算是這樣的巨大功勞,崇禎帝依然秉承著自己的一套理論,依然聽從朝中那些文官的荒謬論調,將自己與大軍將士當成威脅皇權

的首要存在,如何不讓人寒心?

後世史學家都認為,崇禎帝是最不像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他勤政愛民、勤儉節約、痛恨腐敗、對外強硬,可以說聚集了一個明君應有的所有屬性。

但是崇禎帝也有著固執、刻薄、寡恩的性格,而且最為嚴重的是,崇禎帝並沒有系統學習過如何治理國家,在國政中偏聽偏信,將文官,具體點是東林黨這樣的清流當成忠良,一上來就剷除了魏忠賢,裁撤東廠、西廠,自廢耳目、破壞朝局平衡,讓東林黨一家獨大,形成所謂的“眾正盈朝”的局面。

也就是這樣的局面,讓魏忠賢時代還能夠維持的遼東局勢、西北局勢,幾乎是瞬間土崩瓦解,讓大明進入到遼東大片國土淪喪、西北百萬流寇肆虐的境地!

所以此時劉衍非常贊同苗紹的話,崇禎帝有一顆挽救大明的心,卻沒有挽救大明的能力,所以越忙越亂。

如果此時是承平時節,也許崇禎帝會是一個不錯的守成之君,或者是一個碌碌無為的過渡君王。

可是崇禎帝的運氣太差了,不但遇到了明末這個大亂世,還遇上了東林黨這些奇葩臣子,遇到了滿清這個運氣爆棚的“撿漏”王,遇到了李自成這個千年難出一個的攪屎棍,遇到了吳三桂這個足以排到歷史前三的大漢奸,也真是可悲可嘆了!

此時劉衍盯著大帳內鋪在桌子上的輿圖,終於下定了決心,對

苗紹、許銘、陳勳等眾人說道:“咱們一路從大盤墩走來,其中的艱辛有多少,大家心中都有數,如今咱們到了最難的關口,將來何去何從,本督現在要做一個決斷了!”

苗紹、許銘、陳勳、荀景雲等人紛紛抱拳,大聲說道:“屬下願隨督臣刀山火海,一往無前!”

“好!”

劉衍大聲說道:“如今大明就好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勇士,非一劑猛藥不能救治,而本督與諸位便是這味猛藥,咱們在山東推行的新政,便是這味猛藥!”

“想讓大明將這味猛藥喝下去,就需要咱們兵行險著,甚至是以身犯險了,不知道諸位可願助我?”

人氣小說推薦More+

女帝退婚,我造反很合理吧?
女帝退婚,我造反很合理吧?
女帝退婚?那老子不幹了,直接轉身屯兵造反很合理吧?
丁香色的眸子
本王是傻子,能有什麼壞心思
本王是傻子,能有什麼壞心思
【爆笑+腹黑+報仇不隔夜+殺伐果斷+穿越+江湖朝堂】 薛源穿越了,穿越成一個頭戴綠帽,被下人騎在頭上的傻王爺。 一開始他很氣,但很快又發現,傻子的快樂外人根本想象不到啊! 於是—— 皇帝:好好好,讓你辦事的時候你是傻子,撈好處的時候你又清醒了是吧? 青梅:王爺,傻子能有這麼多紅顏知己嗎,你拿我當傻子呢? 傾城女將:拿我麾下二十萬大軍做嫁妝?薛源,你還敢說你是傻子? 敵國長公主:下嫁不下嫁的不重要,
鴻毛番薯
無雙毒士:女帝勸我善良
無雙毒士:女帝勸我善良
世人皆知張將軍家的傻兒子,揭下了廣招天下能人異士的皇榜,犯下欺君之罪,被文官集體打壓,險些鋃鐺入獄。 因揭皇榜,痴傻前身被嚇死,張言穿越後,毒計頻出。女帝:我勸你善良。
傳說中的小紅帽
擺爛後,李二求我當皇帝
擺爛後,李二求我當皇帝
此刻,站在李承乾面前的是開闢了貞觀之治,打服了四方蠻夷,一聲令下便叫萬國來朝的天可汗。 是天日之表,龍鳳之姿,虎視八方的大唐天子李二。 講真,李承乾真的很方。 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一覺醒來竟然穿越大唐,成了這盛世皇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太子。 奈何腦子裡的歷史知識清晰無比的告訴他,用不了兩年,他就會因為謀私而被流放黔州,死在流放路上。 這怎麼能行? 於是,李承乾破罐子破摔,選擇擺爛。 “人活一
和風序幕
大秦:始皇求我當皇帝
大秦:始皇求我當皇帝
鐵打的子民,流水的皇朝。泱泱大秦朝,為何二世崩。後世穿越而來的趙子安,深知道不能改變滾滾洪流的歷史,但為了感謝祖龍的知遇之恩,甘為改革御卒,不求苟活於世,但求民生安康富足,實現祖龍民富國強之盛世。
青茯苓